财会:基于产权的理性分析_会计论文

财会:基于产权的理性分析_会计论文

财务与会计:基于产权的理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性论文,产权论文,财务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对稀缺资源产权问题的研究,经济学的一切问题都是可以用产权理论来分析的,对财务与会计的研究也不例外。本文从产权角度出发,从本质、主体、对象、职能、目标五个方面来分析财务与会计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得出有关结论。

一、财务与会计本质的产权剖析

关于财务的本质,笔者认为“财权流”比“价值流”更接近财务的内在本质。因为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力”的结合。此外,菲吕博和配杰威齐在综述现代产权理论时指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其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而“财权流”的本质表述正好符合了这些产权思想,它一方面可用财力的流动来代替本金、资金等“价值流”,另一方面通过权力的流动来体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与财力伴随的权力的流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双方财务关系的过程。

关于会计的本质,笔者认为是“受托责任”,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体现着与一定产权关系相伴随的权责关系,是权责分明的要求。所有权主体通过让渡其他权利(使用权、占有权等)来取得更为可观的收益,而被让渡的产权主体在拥有法人财产权的同时,也必然承担着对原始产权主体的责任。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的产权效率,所有者权益必须得到充分的维护和保护。为了确保所有者的权益,落实经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所有者和经理人势必要找到有助于使权益得到保护、责任得以落实的手段。毋庸置疑,问题的解决就要借助于会计。

事物的本质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该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财务的本质是隐藏在“价值流”后面的“财权流”,体现的是一种权力运动;会计的本质是“受托责任”,体现的是与权利相对应的责任。财务与会计本质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只能是一种并列的关系,因此“财务从属于会计”和“会计从属于财务”的争论显得没有必要。

二、财务与会计主体确立的产权基础

独立财权的确立是现代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是企业能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志。没有财权的财务不能称为真正的财务,也不可能形成财务主体。从这种意义上说,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权(产权)、进行独立核算、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事实上等于确定产权界限,明确各产权主体责任。会计主体一方面明确了某一主体(如企业)所能控制或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它所作出的承诺与承担的义务,另一方面又要求将该主体的法人资产和财务收支与其他主体的法人资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将该主体的法人资产和财务收支与该主体所有者个人的资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没有会计主体这一概念,市场环境中每一家企业的法人资产就无法界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也就无法得到保护,企业法人所应承担的义务就无法落实。

财务主体必须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财务主体。没有独立财权、不具备经济性的会计主体就不是财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具有独立财权,也不一定是经济实体(如行政、事业单位),而财务主体必须是具有独立财权的经济性的会计主体。此外,在确立的目的和侧重点上,二者也有所不同。会计主体的确立在于规定一个核算的空间范围,侧重于确立一个产权明晰的界区;财务主体的确立主要是为了突出经济实体拥有的某些权力或权能,侧重于产权上的分工关系。显然,财务主体是在会计主体界定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对该主体是否拥有独立财权和具备经济性的再确定。

三、财务与会计对象的产权论

人们通常将资金运动作为会计对象,但资金运动无法反映受托责任与企业财产的产权关系。因此,人们将资金的两个方面——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按其价值的存在及这种价值的从属关系作出概括,从而形成会计要素,并将会计要素之间的财产与产权关系用另一种会计等式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各有其产权内涵。但笔者并不就此认为会计对象是产权,因为会计要素的提出已经反映了企业法人的受托责任与企业财产的产权关系。另外,产权作为会计对象太具抽象性和广泛性,并不能显示出会计的特性,从而不利于会计实际操作。因此,资金运动仍然可以作为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表述,而产权只是会计对象更深层次的挖掘。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把资金运动作为财务对象已经不合时宜,因为现代财务涉及的财务机制、企业设立、组织体制、权力集中与分散、公司重组与清算等一系列问题已经超出了资金运动所限定的范围。此外,财务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在财务决策的同时,不可能缺少对产权关系的调整,因此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来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力”的结合。财权是一个与产权相近的经济学范畴,是现代财务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将财权作为财务对象。此种表述和财务的本质是“财权流”的表述不谋而合,即财务的本质是财权的流动,那么财务对象自然是财权了。另外,以前将财务对象和会计对象都定义为资金运动,无疑会混淆人们对两者的认识。如果将财务对象定义为财权,对财务与会计的区分无疑是非常有用的,即会计主要是对资金运动的反映,而财务主要是对财权的安排。

四、财务与会计职能的产权分析

会计的首要职能就是核算,它是伴随着产权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且其核算的内容、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从产权角度分析,会计核算就是确认产权关系,反映产权结构的变化,并将结果传输给外界各产权主体,其兼有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双重功能。可以说,没有会计的核算,交易活动就找不到真实、可靠的反映体,产权的界区也就难以明晰化。人们出于对社会财富占有的需要,使任何产权主体的产权无不处于或增或减的变化之中。而无论如何变化,都会有一个财富“量”上的增减和主体变换问题。为了将这种产权变化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便产生了“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样一种特定的会计工作程序。因此,产权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动因,并通过会计核算这一工具达到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目的。

在财务的职能中,我们可以把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职能作为资源配置这一基本职能的具体职能看待,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监督职能并列起来作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具体来说,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筹资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来完成的,而这个调整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法人财产权、债权、出资人所有权的安排,可以作为一种产权重组。所以,财务实际上就是通过调整产权的分布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权经济学主要是从产权结构或产权制度的角度来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创造或维持一个交易费用较低、效率较高的产权制度。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相关主体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笔者将之引申到财务与会计关系上,就是说会计核算有界定产权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企业以此为前提,通过调整产权的分布来达到财务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这也就是财务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合理的会计信息的产权依据。另外,财务与会计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有监督职能,在监督上财务与会计既有各自不同的领域,也有相互渗透的地方,但从产权角度来看,都是为了保护产权主体的利益。

五、从产权经济学看财务与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的研究和发展起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并且与会计的本质(即“受托责任”)密不可分。会计的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会计不应当像企业那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意味着会计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而应该是向资源委托者报告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以解除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其产权动因是为了保护不同产权主体的利益。

财务就其一般本质来讲,是本金投入后取得收益的活动。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增值性是其一大特征,从而决定了财务目标是追求投入资金的增值即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具有一致性)。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营者、雇员等都是企业产权主体,都有其各自的利益。另外,由于两权分离并且目标最终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离开公司控制权来谈财务目标将是片面的。因此,从产权角度来讲,“企业价值”能充分反映法人产权利益,而且通过扩大企业价值能增进其他各产权主体利益。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经营者与财务会计人员处于代理关系内部层次,二者不触及产权关系,其根本利益一致,因此,财务目标还是从属于企业目标的。会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不一致也意味着会计目标与财务目标的不一致,但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会计在提供信息以满足“解除受托责任”这一目标的同时,又为财务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信息,而财务目标的实现与否又影响着企业经营者能否解除受托责任,即会计目标的实现。

六、结论:建立“产权桥梁”的一些尝试

1.会计的本质是“受托责任”,体现的是与权利相对应的责任;财务的本质是隐藏在“价值流”后面的“财权流”,体现的是一种权力运动。两者本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不是从属关系,而只能是一种并列关系,但不排斥两者的相互渗透。

2.明确会计主体,事实上等于界定产权,明确各产权主体责任,它与有无独立财权没有关系,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经济实体。而财务主体必须是具有独立财权的经济性的会计主体。财务主体是在会计主体界定空间范围的基础之上,对该主体是否拥有独立财权和具备经济性的再确定。

3.资金运动仍然可以作为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表述,产权只是会计对象更深层次的挖掘,并不能作为会计对象。而资金运动作为财务对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财务的要求,将财权作为财务对象不但可以解决这个缺陷,而且和财务的“财权流”本质相适应,并有利于财务和会计对象之间的区别。

4.会计核算具有界定产权的作用,而财务的一大职能便是资源配置。会计核算有界定产权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企业以此为前提,通过调整产权的分布来达到财务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这也就是财务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合理的会计信息的产权依据。另外,会计与财务都具有监督职能,共同起着保护产权的作用。

5.财务目标从属于企业目标,是既能充分反映法人产权利益又能增进其他各产权主体利益的“企业价值”。而会计的本质决定了会计目标只能是“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而不应该是“降低交易费用”。尽管财务目标与会计目标截然不同,但是一方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另一方目标的实现,两者是相互辅助的关系。

6.财务与会计在本质、主体、对象、职能、目标等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产权动因,正是这一共同点决定了财务和会计是相互融通、相互渗透、关系极为密切的两个经济范畴。

标签:;  ;  ;  ;  ;  ;  ;  ;  ;  ;  ;  ;  

财会:基于产权的理性分析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