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筑物裂缝与渗漏处理论文_王一然

混凝土构筑物裂缝与渗漏处理论文_王一然

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在当今整个社会的建设中,考虑到建筑材料物美价廉,施工方便,承载力大的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建构筑物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大量使用的同时混凝土构筑物渗漏水给人们的心中造成了担忧和后怕,也是建筑施工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处理不当既影响使用又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从源头着手进行控制,减少构筑物的渗漏,使渗漏程度控制在某一有效范围之内。

关键词:构筑物;防渗漏;措施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过程,提高混凝土自身防水能力

1、自防水混凝土原材料

组成自防水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砂、石子、膨胀剂、粉煤灰、水等。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32.5#,石子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1%,砂宜用中砂,含泥量≤3%,膨胀剂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一等品;粉煤灰必须达到二级,掺量≤20%,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在施工前进场材料必须现场抽样检验。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重点控制砂石含泥量及级配。混凝土如采用现场搅拌,i-t-R系统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人工添加膨胀剂及粉煤灰时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务必添加准确,误差≤0.5%。加入膨胀剂后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60s。

2、自防水混凝土搅拌

自防水混凝土搅拌中,结合实际经验,应注意一下三点:第一,及时测定砂石的含水率,以便调整混凝土拌合水用量;第二,混凝土搅拌设备须保持洁净;第三,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低于规范要求。冬期施工拌制混凝土加热水、骨料加热,其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且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值。

3、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

第一,钢筋的绑扎施工中必须注意将撑环、撑角设置在双排钢筋之间,对应的位置也应加设保护层垫块。撑环或撑角的每一端应有不少于2道绑扎。为了慎重可靠,宜采取焊接的方法固定在钢筋上。

第二,安装模板设置的穿墙螺栓或穿墙管,施工规范规定要焊接止水环,但对施工中的止水环焊缝的检查要求不够严格。以致于施工中往往存在局部漏焊和严重夹渣现象,为渗水提供了通道。因此,要加强对止水环焊缝的检查,在满焊的条件下应逐个敲去焊缝检验,对不合格的要补焊后方可用到工程中。用于支模的穿墙螺栓也可采用汽压焊和电渣压力焊顶锻形成止水环工艺,但需注意顶锻后形成的止水环径部分应大于钢筋直径2.5倍以上。而且止水环相对穿墙螺栓中心不得有严重偏移现象。

4、自防水混凝土浇注

自防水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个环节:第一,混凝土进场后应频繁地做坍落度试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第二,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必须合理,避免出现冷缝。第三,由于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大,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推浇筑法”,即“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依次浇筑到顶”。利用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浇筑混凝土,避免输送管道经常拆除或接长,以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第四,底板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动点。在卸料点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第五,二次振捣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再用木抹子反复搓压,使其表面密实,最后用铁抹子压光,以防混凝土表面龟裂,并及时保温覆盖。第八,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宜带模养护7d。拆模后及时覆盖保温。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加强温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二、处理好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的施工

l、墙体施工缝的施工

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300mm的墙体上,施工缝防水的构造形式主要有设置BW遇水膨胀止水条和中埋钢板止水带两种。设置BW止水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其可靠性及止水效果往往不及传统的钢板止水带。墙体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其表面浮浆和松散混凝土必须清除干净,然后再铺30--50厚1:1水泥砂浆。铺设水泥砂浆的铺浆长度要适应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不宜过长或者间断漏铺。兰j混凝土砂浆在墙体中的卸料高度>3m时,可根据墙体厚度选用柔性流管浇灌,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2、变形缝的施工

为避免止水带局部出现卷边或接头粘接不牢,在施工中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选购止水带时应按图纸要求选购长度能够满足底板加两侧墙板的长度尺寸,如长度不能满足要求而需接长时,可采用氯丁型801胶结剂粘结,并用木制的夹具夹紧,最好采用热挤压粘结方法,以保证粘结效果。②止水带安装过程中的支模和其他工序施工中,要注意不应有金属一类的硬物损伤止水带。③浇注混凝土时,应先将底板处的止水带下侧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密切注意止水带有无上翘现象;对墙板处的混凝土应从止水带两侧对称振捣,并注意止水带有无位移现象,使止水带始终居于中间位置。④为便于施工,变形缝中填塞的衬垫材料应改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沥青浸泡过的木丝板。

3、后浇带施工

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常在地下结构中留设后浇带,而渗漏常出现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接缝处。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宜在两侧混凝土成型6周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再进行。或者通过沉降观测。当两侧沉降基本一致,结合上部结构荷载增加情况以及底下结构混凝土浇筑后的延续时间确定。施工前,应将接缝面用钢丝刷认真清理,最好用錾子凿去表面砂浆层,使其完全露出新鲜混凝土后再浇筑。

三、合理选择与混凝土自防水相结合的防水材料

混凝土自身又存在诸多问题,所以需要借助其它防水材料共同发挥作用。首先要了解各种防水材料的性质。

1、只有了解防水材料的防水原理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选择

比如在某地下通廊防水施工中,因混凝土结构本身出现一些问题,基面蜂窝状情况比较严重,要返工事实上不太可能。在征得甲方、设计、监理等各方面认可后,果断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做地下外墙防水施工,需要处理的基面,先采用堵漏的方式进行修复,再在基面表层做防水涂层,这样做既加强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也大大提高了结构表层的抗裂抗渗作用,使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土建结构的质量验收。

2、防水材料要适应不同基层

所有防水层的基层都存在着很多可渗水的毛细孔、洞、裂缝,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有新裂缝产生和变大。因此选择的防水层首先要解决对基面的封闭,封闭毛细孔、洞和裂缝,这就要求防水层能堵塞毛细孔、洞和细裂缝,与基面粘结要牢固,杜绝水在防水层底面窜流,同时还应适应基层新裂缝产生和动态变化。

结 论

随着构筑物渗漏带来的危害,这一现象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人们也在不断的研究新材料新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首先要提高防水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即不是只考虑一次性造价,而是综合考虑防水工程造价和使用期,并且更加强调使用功能的提高。其次重视防水设计与施工工艺、防水材料与结构及基层、施工时间与环境之间的匹配、协同和优化,以求得最佳的防水效应。最后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能,正确的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组成既经济合理,又能充分发挥效果的防水层。

为了提高防水性能,必须选择质量可靠的防水材料,作出合理的构造,并把好施工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克栋.防水设计影响防水工程质量因素之浅述[M].招远.

[2]王国金.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基础知识.化学建材[M].北京.1994.1.

[3]绍祖.花象娟.隧道和地下工程的防水现状及发展趋势.工业建筑[M].上海.1994.1.

[4]志臣.杨经务.建筑防水的质量控制.建筑装备[M].2004.4.

论文作者:王一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构筑物裂缝与渗漏处理论文_王一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