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员工满意——“找对”员工——实施ES员工满意管理的“五步棋”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员工论文,满意论文,之二论文,五步论文,E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严世华:
一些企业虽令顾客满意,有时却是用牺牲员工权益的方式来达到的。这样的企业也难长期坚持做到令顾客满意。要成为卓越企业,必须同时是内部员工满意的企业。
高天增 郏鹏浩:
企业中存在的主管不能正确把握本部门的信息情况,主管与员工之间存在隔阂,这与主管的沟通主动性有关。
过文俊:
在现实当中,有的企业近乎崩溃时,内部也没有谁感觉到危机,人们可能还在即将下沉的“泰坦尼克号”上跳舞。
崔春雷:
当我们专心考虑目标的设定、创造工作的趣味性、提供参与机会等因素时,很容易忘记金钱是大多数人从事工作的主要原因。
1994年,在美国发生了一起工作场所恶性暴力案:一家汉堡连锁店雇用的一个男子被他的老板请进办公室,并要求他离职。很显然,这一要求未被这个男子所接受。结果,他持枪在店里出现。当他发泄完怒气时,6人被击中受伤。调查此案的警察和店家管理者发现,该男子曾被同一街区的另外几家快餐店解雇,因为他曾经暴露过一些举止上的问题,而且就在这家雇用他的连锁店的人事档案中还有一份“不推荐他重新受雇”的书面材料。由于该店管理不善和失误,他的档案还放在连锁店总部。
这说明只有找对人,才能作对事。而且要想使服务达到优质化,必须在一开始时就雇用优秀的人才,这总比以后解雇差的人员更容易些。
精彩案例:
“看”他怎么说,而非听他说什么
菲尔在美国波士顿市的剑桥马里奥特饭店门房工作。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样认识服务工作的:“我们基本上是一家商务宾馆。从周一至周五,我们的客人或乘自家车或出租车到达,客人一手拿着手提箱,通常都是匆匆忙忙。车一停好,立即跑到前台登记住宿,无需行李员帮忙。他第二天一早来到大厅,马上去餐厅用早餐。出门马上就要用车,不喜欢等。对这些客人来说一分钟等于十分钟。”菲尔比谁都清楚,忽略了细节会影响大局。于是他建议:
——如果客人一个人在餐厅用餐,向他打声招呼,对他友善。他一定很想家。
——留意客人的真正需求。如有可能,一定给他一点额外的什么东西。
——早上上班面带微笑。你的心情会对同事产生连带影响。要把个人的麻烦留在家里。
菲尔懂得如何让客人觉得受到欢迎。例如,在电梯间装上镜子,使顾客等电梯时照照就有事可做,而不感到时间难熬;他花几个月的时间动员宾馆总经理投资50万美金,为宾馆车道加盖遮蔽雨淋的钢架玻璃天棚。还建议在旋转玻璃门上印制图案,以免顾客一头撞上。菲尔确实有种才能,他能看出在某种情况下缺少什么,并一直在开动脑筋考虑怎么改进。有一次,菲尔决定参观一下总统套房,要亲眼看看一晚上花500美金的房间,究竟是什么模样。结果发现了问题:“是什么人设计的,全宾馆最昂贵房间的窗户居然没有面对查尔河!”他又发现摆在桌子上的小宣传单的点餐卡,却在介绍只要4.99美元的比萨饼。他建议还是打上一些酒的广告吧。更可取的是,他往往也是客人在离开时接触的最后一个人,为客人送行时的最后良好印象,会让他们深刻持久。
这说明,员工如果了解了公司的整体经营策略,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好。而管理层的职责就是充分激励员工们像菲尔那样有主动负责的精神。从菲尔这一服务明星的诞生,给我们在怎么样发掘人才,达到“找对人,作对事”效果,提供了这样的启示:
第一,面试要有技巧。要询问他们以顾客身份光顾类似你的公司时,体验如何?即多问他接受服务的经验,而非提供服务的经验;
第二,要把面试当作向顾客征询意见反应,而非是在招聘。
第三,多了解他对你公司的服务看法,注意他最看重什么?以及他是如何看待顾客与员工之间关系的,这个人会把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带到公司接待顾客?这些问题十分重要;
第四,对人不要贸然下结论。不要拿空洞的表格来评判,一定要面谈,“看”他怎么说。”
游戏规则:
宁愿没有,但求最好
第一,要想钓到鱼,你就得知道“鱼爱吃什么”。
首先,严把招聘关,避免因挑选过程粗糙而带来无谓的流动。了解员工的真实信息,包括其专长、离职原因、个性、家庭、价值取向等;增加面试环节,不要因急于用人就图省事而省去必要环节,面试不仅能深入地了解他是否适合企业,还能“挤”出履历中的“水分”。
其次,建立企业内部沟通机制,了解员工的想法。员工的想法可分为6类:公平的工资、合理的工作时间、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够参与决策;具有经济保障;有提升和自我进取的机会;有工作价值和个人重要感。有集体感。
再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员工的想法,才能采取预防措施。
第二,注意:不要站在听的立场上。
中国人常说“看他怎么说”,很少说“听他怎么说”。话怎么用“看”而不是用“听”?这当中必有奥妙。话不能听的意思,并不是所有的话都不能听,而是强调应该遵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从“不”开始。也就是说,站在不要听的立场上来听,才不会乱听,以致一听就倒霉。用“看”来辅助,故十分注重“看”他怎么说。这样一来,既听他的话,又看他的行为,综合判断,才决定信或不信。正如西方人主张的,人的行为比语言更能说明内心的动机。至于说如何进行有效的面谈,下面提供5个步骤供参考——
步骤一:事先拟订选拔计划。事前确认这项工作的内容及主要职责,应征者需具备哪些必要和次要条件,并且评估部门的人力需求,如何配置各项职位。人事部门要提供一套工作职务说明书,以协助经理人拟订选拔计划时参考。
步骤二:过滤筛选。根据选拔计划来过滤筛选手中的履历资料,先筛除条件不合适的资料,可提高面谈的效率。
步骤三:准备正式面谈。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双方约定面谈的时间、地点的最后确认;二是面谈场地的布置,桌椅排列是否适当,彼此能否看清对方的表情,是否会有电话或其他琐事的干扰?三是面谈时要提的问题。
步骤四:正式面谈。分四个阶段进行,一是建立融洽的气氛,以消除紧张,可以先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您坐什么车来的?这地方还好找吧?二是引导应征者主动谈论自己的资料。切记,应征者越主动,说得越多,你越了解对方;三是向应征者提供工作相关资料,要对工作内容、工作绩效的期望,衡量工作业绩的标准,以及工资、福利、待遇等——加以介绍;四是结束面谈,告之应征者反馈的日期,并致以感谢。
步骤五:评估及后续工作。面谈完毕,立即记录内容重点;对末录取者,记下明确理由;对录用者,应尽速通知进行下一次面谈。
第三,有效的招聘需要管理。
——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协调,以了解人力供需,做好招聘规划。要本着符合工作需要的原则,根据企业的长远目标、规模等来确定选聘什么样的人才。很多企业因为未从长远规划入手,在经济萧条时,人员过多,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而在经济繁荣时,又招不到企业急需的人才,阻碍了企业发展。
——设计巧妙的招聘广告,以吸引应聘者。如果广告内容、设计等能别出心裁,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应聘。美国头号服务公司诺氏公司在开发南加州市场时,招聘广告题头是“招聘:人力”,题头两边是公司要求:“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工作勤奋;有敬业精神。”这则广告吸引了约1500人前往公司应聘。
——从公司中选出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招聘人员。在招聘主管的安排下,这些人再分头去招聘所需的各种人才。他们可以向应聘者介绍自己在公司中的工作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以激励应聘者。
——拟订招聘标准(智商和情商标准)。一定的智商是做好工作及有效沟通的前提,测定情商是为了了解应聘者情绪的稳定性,这也是顺利、有效工作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要了解应聘者的道德记录,以防范于未然,招聘者可以通过个案模拟或角色扮演法,让应聘者身临其境,以观察其道德感如何。
——招聘结束后的管理。应给那些没有被录用的应聘者回一个电话或致一封婉言的谢函,对他们抽出时间来公司应聘表示感谢。
精彩案例:
各领风骚出人才
1996年我在海南创业时,曾帮助一家大酒楼组织了一次服务员的招聘。当时已经从上百人中经过形象、仪表、考试等关口,筛选出12个人,而且要从其中选出一个主管来。
最后,在“拍板时刻”,采取个别面试的方式,我只问了一个问题来“一锤子定音”:
“假设有位客人入席后,让你去买包他指定牌子的香烟,而你的酒楼又没有怎么办?”
大多数人不是劝客人换一个牌子,就是很抱歉地告之没有,或者说下次一定准备好。
只有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孩子不是这么说的。她回答:“客人要求他指定牌子的香烟,说明他已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就像我喜欢的化妆洗涤用品绝不替换一样。我在过去干过的饭店也常遇这类问题,所以我在来这里应聘前就已经把附近的烟酒店观察了一遍,因此客人只要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我会千方百计地满足他。”
我当即向老板建议,就是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