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科学:一种全新的科研支撑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研论文,方式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子舟(以下简称主持人):数字流媒体以及手持智能终端的普及,正在促使快餐式、随意性、碎片化等追求轻松、愉悦的阅读方式盛行开来,人们称这种阅读方式为“浅阅读”。而建立在纸本、印刷文献上的追求系统把握、深刻理解、可以反复浏览的“深阅读”方式正在被边缘化,或者正在丧失大量市场。近年学术界围绕着浅阅读与深阅读现象展开了争论,有批评浅阅读的,也有为浅阅读辩护的。2010年内蒙古高考学生的作文题目,竟也是谈对浅阅读、深阅读的看法[1],看来这已经是一个社会话题了。我很想知道,延续多年的这场争议,双方的主要内容及焦点是什么,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意义,换言之就是文化内涵是什么?面对这场争议我们所持的学术立场是什么?我们这个讨论小组已经就此进行过几次交流,希望诸位能恳切发表自己的见解。
1 阅读何以分“深”“浅”
李佳: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2]既然阅读属于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当然人们的阅读相互之间就会有差异了,就是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文本也会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是相对于深阅读而言的。我查阅了许多文献,人们大多认为深阅读既强调阅读过程的认真仔细,不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也强调阅读目的是经过读书、思考来建构意义。也许出于司空见惯,有关深阅读的严格定义并不多见,有的也多为描述性定义,如“深阅读一般指对书本心怀敬畏,细细品读,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其意义在于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3]
巫倩:有关浅阅读的定义其实也大多是描述性的,如“相对于深,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终极追求的阅读形式”。[4]“‘浅阅读’是指不需要思考的、图文的、跳跃式的阅读。”[5]“浅阅读是指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6]“我们应该把‘浅阅读’的‘浅’,看做是轻松、轻快、轻灵之意。‘浅阅读’是人们应对浩瀚信息所采取的有效阅读方式之一。”[7]
周亚:关于浅阅读的含义,其实主持人刚才已经提到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浅阅读的定义基本也是这个意思。许多学者还通过列举实例予以说明,称浅阅读往往包括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功利性阅读、碎片化阅读、休闲阅读、轻松阅读等。我觉得除了对浅阅读方式的描述,学者们对浅阅读特征的论述,倒是值得我们注意。目前人们论及浅阅读的特征主要有:一,浅阅读是以网络媒体、数字化信息为主要阅读对象,图像、视频的比重较大;二,阅读速度快,流行速读、缩读,有人称“三快”,即有快速、快感、快扔的消费特征;[8]三,阅读体验更加重视时尚和轻松、愉悦感;四,阅读目的更凸显功利而非寻找精神价值、人生意义等。这些特征的描述多少带些贬义,不过在总体上,大家几乎都觉得浅阅读具有即时性、随意性、娱乐性和浅显性等特征。
刁勇:我比较奇怪,古人没有“深”“浅”阅读的概念,但有类似“精读”、“泛读”的说法。虽然古人没见过电视、电脑,但除去阅读对象上的差别,浅阅读的这几种特征在古人阅读活动中也有啊。例如晋朝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9]唐朝卢仝《寄赠含曦上人》诗中有一句为“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10]已经明确提出了“泛读”这个词汇。此外,古人除了“泛读”,还经常使用“浏览”、“略读”等语词,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说明,人们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会根据实际需要决定自己是采用浅阅读的方法还是深阅读的方法,并没有见到当时的人们在讨论精读好还是泛读好。
主持人:我感觉现在的浅阅读的含义已经与古人所说的泛读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人的泛读是建立在纸本读物时代的,含义比较窄,主要是指称随意浏览(方式上的)、宽泛阅读(内容上的),而今天的浅阅读,不仅阅读对象从文字扩大到了图像、音频、视频等,还在阅读的内容、方法、体验、目的上都有拓展,显然要比古人的泛读概念更为宽泛、复杂。浅阅读远不是一种简单的阅读方式所能概括的,某种程度也是人们当下的一种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了。造成这种现象形成,一是信息超载太严重,这是古人没有遭遇的;二是人的精力太有限,如分工带来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起来所花费的精力要远远高于古人。浅阅读是在平衡这两种张力下产生的一种阅读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只不过是网络、手机、电纸书等新媒体的崛起加速了浅阅读的普遍化。
许清:除了信息超载严重、人的精力有限外,有学者认为工作生活节奏快、出版业推出快餐式读物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难以有闲暇的心态和时间去选择深阅读,所以时尚、轻松、休闲类的通俗读物便成为了阅读首选;出版发行业为迎合大众口味而推出的各种出版物也大大扩展了浅阅读的包围圈。[11]如于丹在电视上走红后,以出版古籍、学术著作知名的中华书局抢出了《于丹〈论语〉心得》,从2006年11月上市至2007年10月,一年时间销售500万册,为销售码洋长期徘徊在五六千万的中华书局平添一亿多码洋,让出版界同仁眼红不已。[12]这是出版界迎合大众口味的一个典型案例。总体来说,浅阅读的流行有其客观性,至于合理性的范围、程度有多大?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2 “深”“浅”争辩的内容及焦点
巫倩:“深”“浅”阅读形成争论的主要诱因是浅阅读这一现象已经非常盛行,并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1999年,我国国民阅读率为60.4%,2005年降到48.7%,连续六年持续走低,[13]到了2007年更是降到了34%,我国人均购书量不足5本,且其中八成是课本教材。[14]但随着互联网阅读内容的增长、手机的普及、电子阅读器的推出,数字化阅读却快速地发展起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0年增幅均超过30%,而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幅达65.2%。而正是数字阅读的增长,2011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提升为77.6%。[15]可以说,数字阅读对国民阅读率的提升,尤其是对浅阅读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周亚:“深”“浅”阅读的争辩也可以看做是阅读生态趋利避害的自我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由于“文化心理惰性”的存在,面对信息传播媒介与阅读方式的变革,人们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而浅阅读与深阅读的争论,恰好反映了人们的这种不适感,也即是“文化心理惰性”的体现,或者更直接说,很多人对于浅阅读的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新媒体的看法。这种不适感总是好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新事物的不足,而这种不适影响下的争论也是好的,因为人们不会像“温水煮青蛙”那样被不知不觉地控制。于是,在文化心理惰性的参与下,浅阅读的趋热触发了阅读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
许清:许多学者对浅阅读快速形成潮流表示出担忧。有人说:在读书方法上,浅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一知半解、难得要领;[16]有人认为浅阅读会造成人们的浅思考、导致文化底蕴散失、易使人养成浮躁的心态、致使语言运用能力的迟钝;[6]有人认为浅阅读使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受到了严重的压抑、消解乃至剥夺。[17]作家王蒙说浅阅读的表层浏览、浅层思维会替代深入的、系统的、一贯的思考,甚至说出:“浅阅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18]还有人说,浅阅读的流行使“读书的人”多了,“读书人”少了[19]等。
李佳:也有人为浅阅读进行辩护,认为否定浅阅读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是对‘浅阅读’方式的严重曲解”;[20]有人指出应宽容对待浅阅读,尊重阅读的多样性,“阅读本身就包含着、实现着一种价值,我们又何必去指责什么‘浅层次’、‘幼稚化’、‘格调不高’呢”;[21]“因为浅阅读的存在,人人都活在阅读的框架内。‘浅’的实质是轻松、轻快、轻灵……浅阅读使无数的潜阅读进入了阅读的包围圈”,[22]沈迪飞先生干脆说,我们现在正在经历阅读史上的第二次伟大的革命,“浅阅读是人类第二次阅读革命的主力军”。[23]但总体上,报刊上倡导深阅读的声音要多过浅阅读的声音。当然也有“折中”的人,如有人提倡“中阅读”。[24]不过,为浅阅读正名的文章大多从泛读的价值上来肯定,这种辩护多少显得力不从心,另外也大多没有回应批评者对浅阅读文化含义的抨击。随着浅阅读的流行,知道分子多了,知识分子少了,我们应该辨明,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刁勇:辨明浅阅读是好事坏事,实际也是“深”“浅”阅读争辩的焦点。套用今年的流行语,我觉得“深”“浅”阅读争辩的焦点就是“浅阅读是释放了人类的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了劳动的异化问题,[25]如同劳动一样,阅读的初衷是为了人的发展,但当阅读的浅表化、碎片化与娱乐化沉淀为人的内在习性,便有可能带来自我伤害和畸形发展,甚至会异化为奴役和控制人精神的无形力量。许多文章中提到的浅阅读所带来的思维方式、语言能力、浮躁心态等方面的影响,或许正是这种异化的发端之迹。人们对于深、浅阅读的讨论,则可看作是对这种想象的(是否成真暂且不论)阅读异化前景的抗争和自我选择。阅读可能走向异化的趋势以及对于文化权利的角逐,其实是争辩双方都非常敏感的。
3 “深”“浅”争辩的文化内涵
刁勇:阅读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是指这种文化现象所反映出的人们精神和思想的走向。过去,信息知识的生产多由智识阶层完成,他们本身也是信息知识的主要消费者(读者)。由于信息知识的生产能力有限,其他不能生产信息知识的消费者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传媒工具的迅速发展,信息知识的生产能力得到解放,过去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成信息知识的普通消费者也加入生产者的队伍。市场能够提供给大众足够的符合其志趣和阅读需求的信息知识产品,供求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也是拉动浅阅读流行的重要经济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大众追求轻松、愉悦的消费需求(心理)通过影响市场,从而影响阅读文化,并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阅读心理和感官体验,体现了“心理与文化的相互建构”。[26]
巫倩:有人认为浅阅读体现了文化发展的消费主义倾向,称“作为消费主义在阅读领域的体现,浅阅读是一种直线式阅读,其目的是了解和扫描信息,它遵循着时间的经济学原则,要求文本清晰可解,像分离油和水一样容易分离价值与非价值,以便于读者最直接、最省时省事地取用,迅速享用,迅速获得愉悦,然后迅速抛弃”。[27]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东西便成了人们普遍的心理,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跨入了“浅阅读”时代。“当今传媒已由‘传者本位’转变为‘受者本位’,在‘看’的方式进入快速阅读的时代,传—受双方直接、快捷的互动促成了当今文化消费的浅化倾向。”[28]这种消费主义向文化领域的渗透其实才是反对浅阅读的人真正要批判的。
周亚:“深”“浅”阅读的争辩其实就是一场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的碰撞。消费与娱乐是当今社会的潮流。浅阅读是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在阅读生活中的反映,阅读的浅层化与娱乐化是消费与娱乐社会的必然产物。现在很多事情已失去严肃性而走向娱乐化,历史可以“戏说”,三国可以“水煮”。人们对于浅阅读的批判、抵制,或包容、赞赏,均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对于消费和娱乐的态度。之外,透过这场争辩,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对于阅读使命的不同期待:有人认为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塑造和由此带来的社会意义,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便反映了这种倾向;与之不同的观点认为,阅读就是阅读,不应将浅阅读上升到民族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底蕴等伦理道德、社会发展的层面来审视[29]。
许清:浅阅读与后现代思潮也有关系。有作者指出:“人们快速、浅表化的阅读,以及对无中心的、拼贴的、复制的、游戏的、媚俗的阅读内容的偏好和热情,都与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祛魅、反传统、对抗精英主义、狂欢性以及颠覆性等特点遥相呼应。后现代主义的矛头指向是,革除文化等级秩序,打破少数文化寡头垄断文化资源的局面,以重新分配社会文化资本,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瓦解精英主义者的权威,降低知识分子为人类代言的愿望。”[30]由于浅阅读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部分文化民粹主义者眼里,以为“在后现代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会发生转变,传媒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最终会成为大众自己认同的文化形态。”[31]浅阅读的流行,某种程度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合理性提供了事实依据。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正是以浅阅读所表征的大众文化为实践基础,来推展其理论价值的。
李佳:这场争辩的确体现了大众阶层与精英阶层围绕文化权利的角逐。阅读权曾经只是少数人的权利,是精英阶层的权利。浅阅读的盛行不仅反映了大众文化的诉求,也表现出大众文化冲击的力度,是大众文化在阅读权利方面“瓦解”精英阶层特权的努力和尝试。不过,这使得对内容的浅尝辄止与对于快感的追求成了普遍的现象——这也让不甘失去文化特权的精英人士抓住了把柄。于是,他们转而以“深阅读”作为保持文化优越感和重建新的文化特权的切入点。在这个时代,能否阅读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容与深度——对于深阅读的偏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深度精神世界,这俨然又成了可供自矜和夸耀的软实力。阅读权又影响到了话语权,于是新的文化特权形成了。
周亚:浅阅读在中国的流行与国人的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有关。李泽厚先生说过,实用理性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倾向于“追求和获得某种非逻辑、非纯粹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32]290它与浅阅读的思维方法不谋而合,知其大概即可,不求深入了解系统的知识细节。乐感文化的传统使中国人不关注灵与肉的冲突,而关注灵肉合一、天人合一,重视世俗生活中的审美与感性体验,“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33]293-295这些都符合浅阅读的心理体验。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的文化心理结构在网络环境和现代传媒条件下获得了更大的活力,其影响也被放大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与新媒体交互作用,加速了浅阅读现象的流行。
主持人:“深”“浅”阅读的争辩也折射出我们正在经历阅读革命或阅读转型,无论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还是尼尔·波兹曼所说的“媒介即隐喻”,都在说信息知识媒介的变迁也是阅读的变迁。而不同媒介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口耳相传时代,信息知识的传递有即时性、现场感强,高度依赖语境等特点,古代的游吟诗人便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书写印刷时代,书籍是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其固定性、确定性的特点推动了怀疑、思考、理性和科学的发展;多媒体时代,电视、网络改变了信息的形式以及信息接收的方法论,所谓的“读图时代”和“消费主义”都与之有重要关联。浅阅读使得人们开始逐步放弃意义和价值,正在摧毁人类建立在书写印刷文化之上的记忆能力、怀疑精神、思考能力、理性思维。一旦理性被放逐,我们将要走向何处呢?社会上持续的深浅阅读的讨论便潜藏了人们对于理性和价值有可能被放逐的担忧。
4 我们如何看“浅阅读”
刁勇:谈了半天的“深”“浅”阅读的争辩,我很想知道我们到底提倡什么样的阅读观?阅读既然是个体行为,那就应允许个人自我选择,他想浅阅读就浅阅读,想深阅读就深阅读,他人无权也无法干涉。但当一种阅读方式流行开来,我就觉得应该有所警惕,看这里面是积极因素有哪些、消极因素有哪些,要指出来供大家参考。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对浅阅读流行的警惕、反思、批判是必要的,不过我们不能排斥浅阅读中合理的部分,如浅阅读提倡的泛读、浏览,这是阅读中的重要方法。图书不可能都是精读,也不都值得精读,人类优秀作品总是少量的,经典是要精读的。每个人知识库存中,至少应有几十本经典作为垫底,这几十本经典一定要精读、细读、苦读。还有,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泛滥、大数据充斥的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靠大量的信息、知识来作平台支撑,我觉得人们获取信息主要可以通过浅阅读的方式,而获取知识则应该通过深阅读的方式。也就是说,人们一定要清楚,浅阅读只适合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对于获取知识、提升思考,那只能走深阅读这条布满荆棘之路。
李佳:虽然社会上呼吁深阅读的声音占了多数,赞赏或推崇浅阅读的声音占了少数,甚至有的人在文章里对浅阅读口诛笔伐,但我不打算批判浅阅读,也不想贬低它的价值。我觉得,不论采取哪种阅读方式,一个人只要能够从中有效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知识,这种阅读方式对他来说就是好的。有的人在批评浅阅读时将网络阅读以及其他新媒体阅读直接等同于了浅阅读,[18]殊不知网络阅读只是阅读对象变了,网络阅读中也有深阅读方式。这就涉及一个如何从本质上来区分阅读的“深”与“浅”问题,以及如何对待新的信息媒介的态度问题。浅阅读能够获取现实生活中那么多人的青睐,这本身就宣示了自身的巨大价值。利用新媒体进行深阅读,这似乎还没有普及、流行,但是我们应该期待人们逐步适应新媒体以及使用新媒体进行深阅读。还有,网络阅读使原始人类狩猎时的搜索能力得到复苏,在信息森林中找到知识猎物的“深度搜索”能力,也是与深阅读能力具有同等价值并日显重要的一种智识素养。
许清:浅阅读非常注重“感性体验”,这也提升了阅读中的赋权。人们可以不再轻信所谓的“权威”,不再轻信“白纸黑字”,而通过自主的阅读感受来接受“一家之言”。当然,承认其优点并不就等于为其唱赞歌,我们还是要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浅阅读现象。由于浅阅读可以给人带来轻松与快感,我们也要对其可能导致人们的沉迷和依赖保持警惕。人们在浅阅读中,通常是被信息流所牵引着奔跑,已经很难驻足思考。哲学家叔本华说过,我们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但很难随时坐下来思考。我们所阅读的是别人在为我们思考的文本,即自己思考的替代品;而不带思考的阅读,“是以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头脑思考事情”。[34]所以大量的浅阅读会使我们的头脑习惯于头脑的替代品和荒废了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应该提倡带有驻足思考的“深阅读”,如反复地玩味、重温和回想,这样才可以使外在的知识在你头脑里受孕,随后产生思想果实。
巫倩:浅阅读带来的人们对影像的热衷以及对文字的疏远也是值得反思的。用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的话说,任何媒介都是一种隐喻。影像媒介的流行,意味着文化内容与人类思维的改变。以往的文字书本使得人们的怀疑精神、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公众话语变得严肃与充满理性。不仅如此,书面文化把语言固定下来的结果,还“由此诞生了语法家、逻辑家、修辞学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家——所有这些人都需要把语言放在眼前才能看清它的意思,找出它的错误,明白它的启示”。[35]12-13“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36]57但是,电视与网络流行并取得“元媒介”地位后,“看”取代了“读”,“阐释时代”渐渐远去,“娱乐业时代”兴高采烈地来临。电视与网络上稍纵即逝的无数影像,“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37]80更多的人将会从感觉出发而不是从理智出发去认识这个世界,甚至去建立生存与发展策略,这难道不是危险的倾向吗?
主持人:由于浅阅读是一种基于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38]。所阅读的内容也主要是当下的信息或者话语,所以浅阅读流行的文化意图,是让人们更加关注“眼前”,生活在“当下”;忽略“过去”,不再生活在“历史”之中。我们能对每天24小时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但对10个世纪或100年前的发生事件却懵然无知。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没文化的潜台词。1985年,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 ,即詹明信)到北京大学演讲时就提到,“历史感,或是过去意识的消失”将导致的深度模式的消失,这是整个文化走向平面化的重要原因。[39]不错,每个活着的人都生活在“当下”,但是,只有对“当下”的历史以及未来有清醒的把握,我们才能解决好“当下”所面临的各种困惑,而要了解历史,探索未来,我觉得“深阅读”才是不二法门。
周亚:另外,我们要对某些“趋鹜行为”(herd behavior)有警惕,比如,现在有人提倡“悦读”(愉悦地读书、读愉悦的书),“悦读”杂志、“悦读”节目也纷纷出现。悦读是好的,但不能做误导宣传。尤其是把阅读与悦读等同起来的提倡是不科学的、不对的,因为阅读至少包括苦读、悦读。苦读是劳动,悦读是消遣。哲学家洛克、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一切财产、财富之源泉,[40]因此苦读是获取精神富有的真正源泉与唯一通道。人们经过苦读才会真正得到精神的升华并由此获得愉悦感。以苦读始方会以愉悦终,而以悦读始未必以愉悦终。你喜欢悦读,那是你的自由。但像《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声称“‘悦读’是‘阅读’的升级版,是‘阅读’的一种新境界”,而且要“誓将‘悦读’进行到底”。[41]这样大肆鼓吹就有些不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