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杨光英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摘 要: 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搭建创新平台,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社会需求导向;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一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推进社会建设稳步发展的重任,肩负着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了解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特殊能力和素质的高层次的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局限性问题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传授为最高目标,以“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陈旧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实践性教学缺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了创新人才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各高校已经进行大规模的教学改革,但效果不明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停留在口头上,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学生正逐渐失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综合素质低和创新型教师严重匮乏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实际情况难以适应这种需要,很多高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只学习要考的知识,对课堂以外的知识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学。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理论素质差、知识面儿窄、能力弱等缺陷。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师队伍及其能力结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

(三)制度缺失和管理制度陈旧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改革实践,但培养力度不够,收效不大,没有从根上进行改革,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学制度的缺失。大学缺乏自由、创新的气氛,管理者按照学校的意愿和目标规划学生的发展,根本不考虑学生本人的意愿和社会需求,不以学生为中心、不以学生为主体。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陈旧束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多数高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通常以教务处等行政部门设定,没有来自社会企业上的反馈信息和市场调研资料,因而“闭门造车”式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3]另外,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对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学生对开放实验室、创新竞赛等实践活动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建立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必须首先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中青年教师读博、进修,从而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组织中青年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其次,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或提供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前沿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7]。另外,通过积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三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的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各类孵化基地的建设;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兼职等增强大学生自身对各类职业的接触机会,增强大学生对各类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合理规划职业生涯[5],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状况,将来的工作岗位对知识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特别是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内动力。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由教师、企业专家以及用人单位共同根据高校毕业生职业岗位的任务要求开发并设置课程,使课程体系及内容能真正反映相应职业岗位从业者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高等教育改革为契机,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根据市场各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主动加快相关学科课程结构的调整,在课时分配上增加实验实践比例使实验实践比例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提高学生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增设创新课程、创业课程,增加学生实践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求新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欲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先进文化产品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不断开拓进取,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完善个人人格的需要,也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在学校集中表现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发展个性教育,才能形成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8]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育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在教材选择上,多选择近3年来出版的教材,多选择体现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的内容,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新性、技能性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增加现代科技知识、增加专业发展前景知识和专业前沿信息,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产生学习兴趣[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互动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

《知识产权基本法》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研究........................................................................张 鹏 赵炜楠 12.45

教师是高校创新人才建设的核心资源,其综合素质、学识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和制约创新人才思维,人格和潜力的培养,在创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上,教师特有的创新思维方法和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素质水平高、教学与科研兼备、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6]

野外调查中,在矿区外围SW蒙家村东灰岩露天采场发现隐爆-侵入角砾岩体,角砾岩内部见金属硫化物。在矿区钻探中仅有少量关于隐爆-侵入角砾岩的记录,但由于其易与构造角砾岩混淆,且厚度多小于1m,容易被勘探所忽视。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搭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

监测所有术后患者常规植入颅内压(ICP)监测光纤电极,采用美国强生柯德曼Codman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动态记录患者ICP监测结果;每天进行GCS评分;统一使用RADIOMETER-ABL90Series血气分析仪检查每日血K、Na、CL、渗透压,每人在入组前检测基础SCr水平,每天复查SCr,根据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统计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病例数。

学生有了创新思维和新想法,需要平台来检验来实践。首先,学校应当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活动,使其创新素质得到提升,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大赛;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优秀创业人士讲座、沙龙讨论、专题报告等形式,让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活动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加大实验实践平台的建设,如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更新实验设备,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探讨和论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设立各类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平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实现面向行业的工程创新训练;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建立更多优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9]。为学生夯实创业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搭建广阔平台。

工程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产教融合这一育人模式能够有效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建设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来自产业转型升级对学科专业布局的挑战、高校与企业融合度急需加深的挑战以及政府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加强协调指导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是促使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机遇,因此,应当迎难而上,抓住机会,构建新时期的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五)建立创新激励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就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创新激励政策,建立稳定的激励机制,大力支持扶助奖励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成绩卓越的师生,形成强大驱动力,促进高校教职员工都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10]。进行创新实践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这对于很多有志于创新而有可能做出创新的本科生来难以承受,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首先应当建立学生科研经费保障制度。高校每年应划拨一定款项作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专项经费,支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勇于实践的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此外,高校要对已经做出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和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创新实践当中[11]。开展课程设计大赛、毕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计划比赛等等,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并作为他们获取科研创新学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守新,高振华等.拔尖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5(6):36-37.

[2] 朱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管理,2008(5):7-8.

[3] 汪子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J].教学管理,2016(8):99-100.

[4] 李磊,姜勇.树立创新人才培养全面素质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47-48.

[5] 陈治亚.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5(09):8-11.

[6] 武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207-208.

[7] 卢艳军,季英鹏.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创业教育, 2014(6):15-16.

[8] 刘欣.高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9-20.

[9] 张旺,白英等.面向新工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9(7):4-5.

[10] 刘建国,黄顺年.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9-40.

[11] 张世洲,宋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3(5):135-136.

本文引用格式: 杨光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61):17-18,2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1.007

作者简介: 杨光英,女,吉林人,沈阳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标签:;  ;  ;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