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论文_马士考

新时期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论文_马士考

身份证号码:13010519068630xxxx

摘要:目前,电力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着电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这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电力工程管理,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及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优化,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从而才能切实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文章主要对电力工程管理中的问题、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促进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管理;新模式;运用

1电力工程管理的实用价值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也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确保其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满足电力工程的实际要求。电力工程管理主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应以电力工程的建设总体目标为根据,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分析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并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从而可以达到提高电力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目的。由此可见,电力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此外,为确保电力工程管理的效果,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应当建立科学的、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责任制度,为电力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机制支持。具体来说便是对电力工程的管理职责进行细致的划分,对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为电力工程管理提供有效参考,预防互相推诿责任现象的出现,以切实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老套

现在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潮流了,并且对现在的市场环境无法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建筑企业应迎合我国的社会的发展潮流,我国的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最重要的是建筑工作的管理模式要改革创新,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一些工程成本。因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比较传统落后,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的工期延长,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成本。所以,建筑企业因合理的运用创新模式,保障建筑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提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监管力度不高

监管工作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任务,建筑施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负责监管工作的工作人员需小心谨慎,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因管理理念比较老套,所以在监管力度上还有所欠缺,在施工中突然出现变动,不能及时的进行调整和更正。所以在监管方面因高度重视,不可马虎。

2.3出现环境污染

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工作人员不安全文明的施工,导致许多垃圾的产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产生雾霾天气,因此,工作人员应重视这一问题。

3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及其运用

3.1ECP模式

ECP管理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目前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且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ECP模式指的是,业主委托某企业,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采购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试运行阶段实施若干个环节或者是全过程的承包。总价合同条件下,该企业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安全、质量等进行负责。相比较于其他管理模式,ECP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可将设计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实现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设计阶段、采购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等各环节的合理交叉融合;有利于实现采购管理周期的缩短;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所有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中,目前EPC模式最受业主青睐,相信未来也会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2DBB模式

DBB管理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主要分为设计、招标、建造三个阶段。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DBB模式的时候,应依次开展设计、招标、建造三个阶段的各种管理工作[2]。具体来说,设计单位将设计文件、施工文件提供给业主,业主以此为根据进行招标。后期施工中,设计单位承担监督职责,为承包商、业主之间的沟通纽带。

3.3PDCA模式

PDCA管理模式,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模式,指的是在管理活动中,针对各项工作依次作出计划、执行计划、检查实施结果,将成功经验纳入标准,失败则留到下一PDCA循环进行解决。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时,需要不断变化管理措施,因此也要不断调整管理思维[3]。但是,PDCA模式下,电力工程管理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管理效率。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借助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有效提高了PDCA管理效率及准确度。

3.4CM模式

CM管理模式,即施工管理承包,是20世纪产生的一种新兴工程管理模式。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CM模式,设计单位、供电企业之间签订利益合同,并将工程项目委托给专业设计人员实施管理[4]。通过有效应用CM管理模式,可以使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实现同步进行,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建设质量。但是,CM模式在我国的引进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推广应用,且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经验较少,必须给予进一步研究及实践,探索其有效应用策略。

3.5PMC模式

PMC管理模式,即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指的是,业主采取招标方式,选择一家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PMC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也就是从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投产阶段,实施集成化管理[5]。PMC模式下,签订合同的双方是业主与PMC承包商。同时安排业主咨询顾问,负责工程项目的计划、协调、组织以及控制。通常情况下,PMC承包商需要具备监理资质,若是PMC承包商无监理资质,还需要聘请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PMC模式下,主要是由PMC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大部门管理工作,只有一些关键性问题由业主负责解决。电力工程管理中采取PMC模式,可以对电力工程建设各环节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利于减少工程成本。但由于我国目前在PMC模式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与专门人才,因此,目前PMC模式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且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是确保电力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电力工程管理存在着安全生产基础不够坚实、缺乏电力工程管理规范、工艺质量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影响着电力工程管理效果。基于此,应加强对CM模式、PMC模式、ECP模式、DBB模式、PDCA模式等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以促进电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推动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思博.略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203.

[2]李怀毓.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J].中外企业家,2018(10):79-80.

[3]佟鹤晶.略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J].中国高新区,2018(03):131.

[4]刘暕.关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2):180-181.

[5]杨先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6(01):137-138.

论文作者:马士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新时期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论文_马士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