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温绍成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温绍成

广东顺德东部新城城市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摘要:水资源节约背景下出现的海绵城市理念,给我国的市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到市政排水系统的建设中,一方面促进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且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涝、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以及建设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在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本文就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建设;给排水设计;应用

海绵城市的理念,给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到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给城市的和谐发展带来了良好影响。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该理念,有利于响应政府的号召,适应社会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城市。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管道、绿化、道路等进行具体的设计,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意义

1.海绵城市的具体含义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城市雨洪管理的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城市在面对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出现时,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尤其表现在面对雨水天气时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循环使用[2]。

2.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市政给排水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到实际建设中,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在建设中,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等问题。海绵城市应用到市政给排水建设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3]。

二、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市政给排水建设中的优势

第一,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的状况。

第二,海绵城市的建设提高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程度,有利于解决部分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或者城市,因排水系统不完善而产生的城市内涝问题。

第三,海绵城市相关设施的建设,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可以有效地吸收建筑热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4]。并且通过相关建设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水污染程度。

第四,海绵城市的建设解决了城市存在的内涝、热岛、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第五,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排水设施建设中,有利于促进雨水的利用,补充地下水,进而促进城市的水循环,构建健康的水循环系统。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城市道路多为沥青混凝土道路或水泥混凝土道路,道路的透水性较差,再加上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城市一旦产生较大的降水,就可能造成道路上积水高等问题,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不便。尤其是人行道,雨水得不到及时疏导路面出现积水,轻者使路面湿滑,严重的可能造成道路堵塞。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城市道路的建设中,比如用透水性强的材料铺设道路或是在基层铺设排水管等[5]。

2.绿化带

首先绿化带具有过滤作用,可以有效地对雨水进行过滤,促进城市水资源的清洁。随着城市的发展,雨水渐渐地也没有那么干净了,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对绿化带的建设中就要求我们在绿化带上铺设砂砾层,对雨水进行过滤。

其次,绿化带具有蓄水的功能,但绿化带的蓄水量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进行绿化带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中,必须加强绿化带的储水蓄水建设与引流建设,比如在绿化带中铺设导流管道,将多余的水分引流到排水管道中,比如在绿化带下面建设储水模块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者绿化带一般都在道路的两边,为了使道路上的雨水顺利地流入绿化带中,一方面要建设符合道路实际情况倾斜度的导流管道,另一方面尽量将绿化带建设成下凹的形状,低于道路,方便雨水的流入。

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建设时存在的问题

1.建设时未结合城市实际状况

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时使用的相关新材料同以往的材料相比,功能性更强,作用更多,同时,价格也相对昂贵,部分城市在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时,未考虑到实际城市的需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际建成后许多功能并无用武之地,这就造成了相关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没有针对自己城市的降水量、用水需求等进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建设的应用,只是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就导致了建设不符合实际,达不到城市排水、储水、给水的需求。

2.建设时相关材料和技术等相对落后

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我国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到现在为止,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发展毕竟才不过六七年,依然是一个“新生儿”。因此,我国目前的相关建设材料、相关市政给排水设计、相关施工手段技术等仍旧是十分不成熟的。这就造成了市政给排水设施建设施工时,建设水平相对低下,建成使用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等问题。

3.建设时相关人才短缺

我国近年来虽然极大的关注海绵城市的建设,但由于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我国的传入时间相对较短,发展情况相对不高,建设实践相对较少且地区间的实践非常不平衡等原因,我国能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且优秀人才相对短缺。并且建设时,建筑人员对相关的材料技术等的使用不熟练,也缺乏高水平的建设人才。

五、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1.引进相关技术,培养相关人才

一方面要“引进来”,对国外相关的先进技术、相关新型材料等进行引进并加强学习与研究,进而提升我国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市政给排水建设时,设计与建设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走出去”,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派遣技术人员、设计人才等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建设海绵城市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先进手段。

2.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在对市政给排水设计时,要进行实地的考察,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必须综合考虑到城市的整体气候状况,了解该城市的降水量等。同时要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设施建设的状况,尽量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丰富或改造,尽量避免完全重建,以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出行,避免造成资金等社会资源的浪费等问题。还有就是要针对城市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设计,如传统住宅区可以将原有绿地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对楼顶较平整的建筑建设绿色屋顶,对屋顶坡度大的住宅视情况增加排水管雨水槽等。

结语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进行有效应用,有利于缓解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改变原有的城市建设与自然隔离开来的状况。将其应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水循环能力,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前不同地区城市缺水、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问题。在实际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财政预算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秦一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08.

[2]谢耿浩.市政排水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07.

[3]李馨.海绵城市在市政规划中的体现[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213-214.

[4]张钦鑫.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18):119-120.

[5]陈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106+124.

论文作者:温绍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温绍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