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探究论文_肖思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探究论文_肖思

身份证号码:43102219891108XXXX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应遵循动态控制的原则,紧紧围绕投资控制目标进行动态控制,并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本文笔者主要以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具体的建筑项目为案例,通过对该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造价动态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做到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切实有效的降低造价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

通过实行建设项目造价的动态控制,促进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并相互配合,使相关部门在各个阶段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提高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领导干部盲目签证,随意变化的现象,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资金使用率及规范建筑市场起到重大作用。

1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原理

项目管理的对象、内容和重点随工程的进展而不断变化,项目的管理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比较:将项目实际投资成本与计划投资成本逐项进行比较;

(2)分析:对上述两者比较的成果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偏差产生的原因;

(3)预测:依据分析结果,预测可能发生的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4)纠偏: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釆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工程造价不超过项目的投资限额。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基于动态成本控制的原则,项目成本计划作为计划的价值目标,来控制实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最终实现项目目标造价。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和关键就是要保证项目造价目标尽可能的实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应紧紧围绕计划目标的控制,这种计划目标是动态的,始终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成本优化案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某项目为病房大楼项目,本项目建筑面积为7522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1297平方来,地下建筑面积为13928平方米;全院总建筑密度为34.8%,绿地率为30%,容积率为1.90,停车位148个。本项目地下二层,地上十四层,裙房三层(另设有一层技术层)。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为核五级;地上一层为主入口门厅、中西医药库、药房及相关办公用房;二层设病理科实验用房及相关办公用房、手术室的相关配套用房;三层设超室、检验科及相关用房;三层与四层之间为技术层,用于设备转换;四层至十四层为各式病房及相关功能用房;十四层为特护病区。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3580万元。

2.2造价动态控制与成本优化策略

2.2.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

本阶段造价动态控制的主要任务:按项目的构思和要求编制投资规划,深化投资估算,对项目的投资目标进行分析、论证和分解,作为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依据,这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是要参与对工程项目的建设环境及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论证,编制投资估算以确定拟建项目所需的投资费用,作为拟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并在决定项目建设后,成为拟建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值。本项目以相邻的一号病房大楼建设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类似医院大楼的工程资料对单方造价进行了类比、测算,按照建筑市场行情,运用系数估算法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来实现项目投资估算的动态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

(1)引进设计监理,推行设计监理制度,进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第三方咨询。监理单位对设计过程实施监理,对设计的工作过程及设计成果进行质量、进度及费用实施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对设计所起的约束和协调作用,使设计能够按时提交满足合同需求并且技术经济较优的设计成果,并将项目造价控制在设计限额内,同时督促设计单位改善自身的管理,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增强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主动进行项目技术经济方案的优化。

(2)建立设计奖惩制度。若设计单位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通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在确保项目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采用新的设计方案、新的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手段来达到降低项目投资的目的,按其节约的投资额度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反之对超过投资限额的给予一定的罚款,这样可以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3)运用限额设计来控制项目造价。首先合理确定整个项目的设计限额,努力做到在项目的各阶段都使用价值工程来进行设计;其次对设计限额进行分解和使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使用比例。把施工图预算限制在批准的概算内,限额设计的主要工作放在控制工程量上,严格按已确定的原则、内容及投资额进行相应设计。

(4)加强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确定发生的变更,应尽可能在设计阶段实现变更,设计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变更发生的越晚造成的损失就越大。要积极采用先算后变和层层审批的方法来有效控制成本。

2.2.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

项目施工阶段是真正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加强投资跟踪控制和事前控制,特别是设备、材料费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本项目业主为保证项目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所有的设备和大多数的工程材料都未放入项目主体施工合同中,由代建单位全权负责单独招标,由此产生了个设备、材料釆购合同,大大增加了项目的管理难度,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鉴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方积极调整策略,釆取多种措施,来加强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把控:

(1)事前审查设备、材料的招投标文件和采购合同。要求代建单位正式招标文件发出前三天,发送同样一份给我公司备案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防患于未然。加强工程量清单的审核,特别是对工程特征描述的完整性方面,工程量清单的计算要做到不重不漏,工程量的错误或漏项都会给投资方带来重大损失。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最低价中标机制。充分调查市场供求情况,对设备、材料进行询价,货比三家,保证釆购性价比最好的设备或材料;

(2)从严把控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项目易受到各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发生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每道关键工作施工前,要求各相关单位组织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进行技术交底,避免出现不应有的返工。对现场签证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按照签证管理程序执行,保存好项目的原始资料,为正确处理索赔提供有效凭证,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索赔,尽可能的减少索赔损失;

(3)强化现场项目管理,做好项目的各项协调工作,加强材料的使用方面的管理,推行限额领料制度,控制甲供材料的消耗量,避免出现多领浪费现象;

(4)利用赢得值原理对项目进行费用和进度的联合监控。通过联合监控及时发现费用和进度差异,准确掌握项目费用和进度的进展情况及趋势,釆取纠偏措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未完工程费用进行预测,提前知道项目后续工作所需资金情况,及时调整资金使用计划。本项目通过赢得值原理的应用,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实时进行了纠偏,从而减少了项目损失。

3总结

通过实施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在保证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最终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成本。特别是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当发现在招投标文件中多次出现错误后,及时釆取措施加强了对招投标文件的审核和管理,同样的问题在后面的合同中大大减少,有效地控制了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工程计价与造价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乐嘉栋,彭胜林,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肖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探究论文_肖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