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水利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的发展趋于成熟,人们对城市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将尝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对道路绿化景观与前者的关系、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设计要点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城市规划以及道路绿化的实际工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符号
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国家级园林城市”,为此在道路绿化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资金。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道路绿化需要与城市建设的其他项目和环节相统一,否则难以发挥最大效益。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总体来讲,道路绿化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风格和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风格和质量。随着城市发展逐渐趋于城市,人们对城市的要求不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更多地是希望城市能够有一些温度和生命。因此,可以说道路绿化就是城市给予城市的生命感。如果道路绿化不到位,不仅会导致城市“仅仅是冰冷的水泥森林”,更直接会导致的其他环节向显得混乱,从而影响城市生活、生产功能的发挥。
2.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2.1前期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基于城市整体规划对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道路绿化景观的定位、当地的气候和地貌等建设条件、市政管线、绿化景观用地、人文以及历史等。做好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前提限制和设计依据。
2.2设计原则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绿化工作真正达到预定目标,就需要坚持一些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需要坚持生态性原则。绿化中各种植物的搭配要符合生态原理,从而营造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功能。比如,需要在绿化的过程中将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乔灌花、乔灌草等有序进行有层次的搭配,从而在为道路景观提供美感的同时,也促使绿化植物能够借助自身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其次,需要坚持安全性原则。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就是方便行人、汽车的安全出行,因而道路绿化也应该考虑到自身的安全性。比如,在路口的绿化之辈不能够高于0.7米,以免妨碍人们的视野,从而影响汽车驾驶员、过路行人的判断。
第三,需要坚持协调性原则。也就是说道路绿化需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热别是交通线路的规划相协调。比如,弯道处的绿化要尽量低矮,以免影响视线;弯道处的绿化应该具有连续性,从而引导驾驶员注意转向;同时,还需要绿化与交通隔离、通透等规划相协调。
最后,还需要坚持服务型原则。也就是说,要以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出行环境为例。比如,应该尽量开拓更多的绿化地带便于市民遮阴休息、应该根据不同限速路段布置不同视觉感受的绿化植物,从而引导驾驶员自觉控制速度。
2.3设计要点
在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空间序列、绿化形式、节点端头以及绿化植物选择等要点,从而确保绿化景观满足城市规划的特定功能要求。
首先,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需要对空间序列、尺度比例等进行充分计划。在城市规划中,道路必定是在建筑中存在的,也是为建筑功能的发挥而服务的。从视觉学上看,当道路宽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D/H=1时,整体视觉感将具有一种匀称美,空间序列也具有包容感;而当D/H<1时,整体视觉会有封闭感;当D/H>1时,整体视觉会比较空旷,然而如果建筑本身不具有高达雄壮的设计感,就会让整体环境显得比较萧条。因此,道路绿化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从尺度比例和空间序列的角度来引导人们的视觉感受。比如,某大道的机动车道为“三板四带式结构”,宽度为36米,在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就需要选择高达的乔木来对空间进行分割,使D/H=2,从而使得整体道路空间显得宽敞、舒适而又不会有萧条感。
其次,合理选择绿化植物,确保整体绿化的视觉感和功能发挥。在选择基调树种、搭配植物时需要充分考虑绿化地带的土壤、病虫害情况以及管理方式。比如,在交通繁忙或者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带,可以选用锦带、云杉、糖槭、榆树、杨树以及连翘等抗污染功能较强的树种,从而在提高绿化率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降尘、吸收废弃的生态功能。
第三,需要合理地选择绿化形式,这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用地性质、绿地宽度、建筑风格以及管线的埋设情况。基于这几个因素的考量,绿化景观设计方案便可以选择合理的绿化形式。比如,某城市道路的分车带有12米宽,其两侧为商业建筑,基于这两个因素就需要选择低矮植物与高达乔木相间出现的绿化形式,以便增加商业的时尚感。另外,考虑到市政管线分布在绿化带的外侧,因而需要将高大乔木置于中心,而低矮植物(如篱和灌木)则分布在两侧。另外,再考虑到端头和节点等细节的设计,绿化形式的方案便得以形成。
3.结语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城市整体规划息息相关,它必须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从而成为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让城市规划变得更有生机和温度。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它需要根据绿化带的功能要求极其周围的环境、管线布置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只有这样,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才能够真正为一座城市增加识别性、记忆点以及美感。
参考文献:
[1]刘红远.城市道路景观绿化与照明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钟国科.深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模式探讨[D].湖南农业大学,2005.
[3]张琪.基于景观三元论的城市道路景观分析[D].长安大学,2006.
[4]顾婷婷.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4,18:86.
[5]周术.城市道路景观的整合研究[D].东南大学,2005.
论文作者:谌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道路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植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