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内涵特点;课堂作用;课堂运用
儿童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画书,其重视的主要是视觉效果,这一点是与我们美术教学的审美要求相通的。因此,利用好儿童绘本的学习,也可以有效促进我们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这里,结合自身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探讨一下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一、儿童绘本的内涵与特点
儿童绘本里面有丰富的图画和文字,但主要还是图画,辅之以少量的文字。这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因此,在小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喜爱。这里先谈谈儿童绘本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儿童绘本就是人们俗称的图画书,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相对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其视觉冲击还要强一些。但还是有一些辅助文字,这可以让孩子们在观看图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一些语言文字。儿童绘本中最强调的内容是给孩子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色彩鲜明的图画来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图画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故事等。因此,儿童绘本对于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其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特点。儿童绘本之所以能够在小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它的以下几个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是形象性。儿童绘本中有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能够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其中所讲的内容。
其次是生动性。在整本书中,图画占大部分,而文字只起到辅助作用,这样就会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再次是趣味性。这类书籍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的,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文字和图画等让孩子们了解一个故事。
最后是教育性。儿童绘本中的内容对孩子们来说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节中,通过这些图画来让孩子们懂得一些人生道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
将这种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绘本应用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就可以更好地提高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儿童绘本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课堂的热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们学会色彩的辨认。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介绍不同颜色的区别,那么孩子们就会觉得课堂是枯燥的;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应用儿童绘本,通过绘本中的图画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的颜色并进行对比,就更能让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并体会颜色之间的差异。教师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和同学进行学习分享,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高讲课的效果。
2.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
将儿童绘本应用在美术课堂中能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例如,孩子们在阅读绘本中的故事时,由于绘本中的图画都具有一定的夸张性,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感觉到课堂很有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所看到的图画,将其中所展示出来的形象进行表现,这时,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内容来对故事进行演绎。孩子们的生动表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是锻炼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从小呵护好儿童的想象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儿童绘本中的作品都是一些优秀画家所完成的,对于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绘本中涉及到的图片,不管是体现的内容还是色彩搭配上,都融入了很多美术相关的元素。经常翻阅绘本的儿童,对于美术学习的领悟能力也会提高。另外,在美术课堂中,正确应用儿童绘本,可以让孩子们对其中的绘画进行模仿,从而逐渐了解色彩搭配的正确方式,提高孩子们对于绘画的理解,从而最终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
三、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1.帮助导入新的学习内容
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对于整节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在一开始就可以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那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是非常高的;而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调动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中,影响整节课的课堂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
很多时候,美术教师会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来为学生导入学习内容,特别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老师喜欢用班班通展示课件或者视频。这样频繁的展示,不仅让孩子们感觉眼花缭乱,而且会发散儿童的注意力,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虽然这种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体验,但也会产生审美和认识上的钝化。最主要的还是缺少文字,无法对孩子产生思维的引领作用。儿童绘本就弥补了这一缺陷,给学生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一些启发,可以让学生通过绘本中故事的描述来更好地学习一节课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来了解美术色彩,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2.帮助理解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虽然小学的美术课堂中没有太难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学习起来仍然会有一些困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儿童绘本让学生将课堂中的抽象知识,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进行模拟展示。这样,就可以更容易的让学生理解这些美术学习内容。例如,在讲到透视这一概念时,孩子们没有足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所以就难以理解这一概念。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儿童绘本中的透视效果来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一概念,从而让孩子们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突破这一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3.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
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爱好,还必须要定期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才能加强学习的效果。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提高美术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好儿童绘本,使绘本变成推动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动力。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儿童绘本中的故事,让学生掌握视觉语言和书面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故事来继续创作,进行故事续龙,锻炼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书籍和绘本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将儿童绘本应用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学习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儿童绘本的重要作用并合理应用,使美术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丁照堂.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187-188.
[2]唐二伟.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07):139.
[3]顾丹.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44.
[4]张晓莹.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5、12、01.
论文作者:连海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儿童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图画论文; 美术论文; 课堂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