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论文_方略

方略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治疗,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治疗,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中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无痛肠镜;地佐辛;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67-02

无痛肠镜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检验肠道病变的一种方法,使用时会对患者肠道产生不良刺激,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寻找一种有效的麻醉药物,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我院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在(39±1.8)岁;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在(40±2.5)岁,所有患者排除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和对所选用药物过敏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需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患者入室后均常规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5mg山莨菪碱,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组采取5mg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采取0.5μg/kg的芬太尼静脉注射,10分钟之后,为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1.5~2.0mg/kg的丙泊酚,再进行常规行麻醉诱导。待两组患者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肠镜检查,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从开始麻醉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以及丙泊酚总用量,包括常规用量和追加用量,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术后疼痛情况,应用VAS进行评分,设置为0~10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是否有体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术后是否有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肠镜检查时,需要将肠镜经肛门沿肠腔插入回盲部,通过安装在肠镜前的电子摄像头观察肠粘膜的变化,无痛肠镜检查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快捷,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且可以使患者尽快苏醒[2]。

丙泊酚是临床常用麻醉药物,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等,有时需加大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为避免其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上常配合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芬太尼属于强效麻醉性镇痛药物,将其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但芬太尼容易出现呼吸抑制、头晕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手术的检查和诊断;地佐辛具有镇痛和轻度镇静的作用,其镇痛作用可延续到术后患者苏醒,且呼吸抑制少,还可以松弛胃肠平滑肌,抑制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的不良反应[1-2]。本次研究,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中的效果显著,不仅镇痛作用好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有效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凡辉,陈少林.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6):102-103.

[2]王敏,王迎光,黄伟文,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6(32):6292-6295.

论文作者:方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论文_方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