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
山东德勤招标评估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行业从中崛起,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利用新型的冷压钢结构和轻质材料进行建设,在工厂预制现场来拼装建筑房屋的整体构架及相关部分。结合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阶段的特点,对其施工质量分为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3个阶段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在施工阶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评,此法在对装配式结构施工进行质量测评及对其后续的改进空间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探讨
引言: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现浇混凝土方式与大规模的快速经济建设越发不相适应,并且弊端越来越突出,如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浪费。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因而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将产生一种持续的需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高品质的建筑产品。面对这样一种巨大的、持续的需求,实现建筑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意义在于提高施工质量与生产效率,减少消耗。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对其施工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风险与控制措施研究显得意义非凡。文章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风险与控制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具体优点
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构建有效促进了工程生产施工固定配件的模具,不但能够促进模具构建的精准化生产,还能有效提高生产加工中的技术精准度,促进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快捷生产能力。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性,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型转变,在不断突破传统施工工艺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整体施工环境的整洁度,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污染率,有效改善周边巨们的生活环境。通过工厂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使用,能有有效提高现场施工中的工作难度,减少施工工人的工作量,并且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有效改善建筑施工环境,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建筑施工周期,并未能够促使冬季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通过工厂化的集中生产能够有效促进了施工环节,并且改善冬天对于建筑施工的限制,解决了建筑施工的技术性问题。
2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2.1人员因素
装配式建筑对构件规格、尺寸、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十分高,但是因为工人缺乏预制构配件经验、专业技能不足、操作不规范、忽视对构件质量的检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市场上存在很多不合格的构件。因为装配式建筑需要在构件加工完成之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工人的需要,然而因为工人缺少专业技能,忽视质量问题,缺乏责任意识,导致构件安装时容易出现尺寸上的偏差。
2.2制作加工
预制构件的制作问题主要包括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出凸肋等;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蜂窝、孔洞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在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模板漏浆、振捣不足或过度、跑漏浆严重、制作验收不到位所造成的。此外,预制构件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板面经常发生龟裂甚至断裂,究其原因是部分预制板跨度过大,运输过程中板間挤压,或者吊装时因挠度过大产生裂纹,裂缝延伸至整块板,导致构件破坏;生产养护不当,造成预制板板面翘曲,脱模时脱模剂粉刷不均匀、少刷、漏刷等造成预制板板边粘模;加工操作漏洞导致叠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预埋件脱落。
2.3环境方面
良好的环境对工程质量的保障起到促进的作用。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企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中有好多的外在因素都影响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文化环境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个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提升出来的内在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根源上影响着工程质量,如果企业没有严格的审查规定、建设规定、验收规定等,对违规操作,违规采购,违规堆放等行为视而不见,基层人员也会效仿,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提升建筑工人的操作水平
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对工人的操作技能、工作经验、操作熟练度、专业知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施工方必须要强化对施工工人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操作水平,从而使建筑工人能够适应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新要求。只有让工人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把握操作要领和关键点,避免因为出现操作失误而给后续施工造成质量损失。通过提升建筑工人的操作技能,一方面能够避免施工失误进行返修,从而更好的提升建筑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工人因操作失误带来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3.2构件的性能目标
对于所使用的构件必须可以在正常情况下始终保持着弹性工作的状态,其中也包括恶劣的气候,比如雨雪等状况;还有构件连接的位置不可以出现较大的裂缝,如果出现了超过规定的宽度,就是不合格的施工;与此同时,构件连接的位置还应该必须有着优秀的抗渗能力,构件在规定使用的年限之内不可以有任何渗漏现象的发生;对于所使用的构件还应该可以承受地震所造成的影响,除了地震还应该有着可以承受住设防震级的地震影响,在相应的具有抗震要求的构件中,还必须有着弹性的工作状态,因此对于构件之间,中间所需要连接的浇筑部位绝对不可以有着严重裂缝损伤等问题的产生。
3.3企业文化方面
环境方面中企业文化方面的因素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沉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积极做好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进行转变,落实到责任人。经常开展基层群众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视和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努力动员基层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3.4叠合板的使用
降低叠合板安装制作跨度,为了快速减少叠合板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断裂现象,通过会采用叠合板的跨度设计控制扰度合理范围,不断改善、降低吊装过程中的断裂损毁机率。叠合板吊装设备桁架钢筋安装工程。通过将叠合板进行吊装预埋改善脱落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加固吊装预埋配件和吊装叠合板桁架钢筋,对叠合板的吊装部分起到充分保护作用,还能有效根据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并且改善吊装角度安装偏差问题,高效确定吊装点的精确位置。
结语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节能环保,缩短工期,符合现在大众追求个性化的需求特点突出,等使得其在近些年备受关注。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成熟。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也引起关注。在施工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施工阶段中,来自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个方面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吊装时底部易滑移,塔吊运转速度太快,墙板定位困难,搅拌注浆料分量掌握不到位,注浆操作不规范,注浆封堵不规范,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发展。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归纳,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我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减小损失,确保或者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达到要求。相信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可以形成系统的质量控制,达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2015,41(12):1074-1077.
[2]李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工程科技,2016(7):114-115.
[3]黎群.企业文化建设100问[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4]田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MN)住宅营建过程风险管理方法与策略[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叠合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操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