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李春梅[1]2003年在《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利用1961-2000年北方半干旱区181个常规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和有关年鉴资料,分别从我国北方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和水资源演变规律与利用现状出发,分析了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未来更加严峻的形势,指出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是解决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干旱化趋势,增加农业抗旱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半干旱区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尤其90年代气温升高明显;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未来水分亏缺状况会加剧,尤其是生长季的降蒸差会更大,水分亏缺仍然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半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年内分配差别大,地下水资源年际间变化率不大,但总体有减少的趋势,尤以陕西和山西突出。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与水资源量线性相关显着,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与水资源量的变化规律吻合。根据作物需水的理论和方法,采用计算精度较高的FAO Penman-Monteith方法(1998)计算了半干旱区最大可能蒸散,并基于此计算五种主要旱地作物(春玉米、夏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棉花)和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地的需水量、水分盈亏、水分订正系数等,分析了农田和天然草地水分供需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同一种作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地区对不同作物的水分满足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种作物在同一地区随着气候的变化需水量也会有一个年际变化;主要作物需水量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增,正常生长发育的水分保证程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大部分地区作物生育期间水分处于亏缺状态,需要通过灌溉补充水分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因地制宜,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基础上,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的原则,运用线性规划方法,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农业水分供需矛盾最小,增加抗御干旱的能力,减少干旱的影响为目的,调整半干旱区农业结构,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蒋舟文[2]2008年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且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西北地区农业用水占经济用水85%以上,严重挤占工业、生活乃至生态用水,阻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冲突的基础上,指出为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调整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结构: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节水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农业节水转移可以改善水资源利用现状;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探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途径,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激励模式,并指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全文共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本章在描述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二者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及非农用水。并进一步对冲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叁章: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西北地区人口承载能力估算。通过建立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人口承载能力预测模型,对不同农业节水转移方案下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探讨。分析表明通过一定比例农业节水转移是可以承载起未来人口预估数的,今后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尤其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充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并通过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加快农业节水有偿转移的步伐。第四章:水约束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引入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极低,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今后应当加强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第五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分析。在指出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农业用水结构与农业产值结构的相关关系及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程度等方面探讨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第六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激励模式。为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自觉参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使得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能够符合水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本章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叁元市场驱动的激励模式。第七章:水资源约束下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本章提出如下相关对策建议:大力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努力构建流域统一管理体制、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建设等等。

靳亦冰[3]2013年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叁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叁种聚落营建模式。

刘新平[4]2004年在《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土地利用规划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为根基,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要求,以老问题、新观念,老传统、新模式,研究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充分考虑新疆绿洲自身的特点和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相关的主要内容,围绕着绿洲土地资源利用这一主线,紧紧抓住土地资源、水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绿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性的问题,将绿洲水土资源与绿洲土地生态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研究的核心,并贯穿于论文的始终,致力于全面和深层次地分析绿洲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绿洲农业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总结绿洲典型地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探索制度创新的方法和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发新疆绿洲经济全面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的不断提升,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理性决策提供铺垫。为此,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经济学分析方法、数理分析方法以及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叁篇、十章。上篇为总论篇,由前叁章构成。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研究目的、选题意义及与本选题相关领域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评述,并简单地交代了本研究基本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对绿洲的概念、绿洲生态特征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绿洲土地开发的轨迹以及绿洲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便全面了解绿洲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叁章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绿洲土地资源适度利用理论框架、绿洲农地的适度规模及建立绿洲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约束机制,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点。中篇由第四、第五、第六章构成,为资源条件分析篇。分别对绿洲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相互之间联系、特点及绿洲可持续农业等展开分析。从绿洲水资源的稀缺性角度,提出建立节水、高效绿洲经济;从绿洲生态的脆弱性角度,提出建立绿洲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结合国外持续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分析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机理,提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如何围绕着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好各方面管理工作。下篇由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构成,为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篇。第七章提出了水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及科学确定水价的理论,为发展水资源市场打下基础。第八章借鉴国外土地发展权交易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摘要将土地发展权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捆绑在一起,通过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实行土地资源利用用途控制的建议。第九章提出了农业环境政策应采用污染者负担原则与共同负担原则、分担环境治理费用、抑制粗放经营、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激励机制。第十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绿洲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升到制度的层面上,从法律、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对绿洲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讨论。 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其一是提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洲土地资源利用观念;其二是提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绿洲耕地适度规模的概念:其叁是提出了绿洲内部与绿洲边缘是互动、互为影响,绿洲边缘过渡带是绿洲稳定的基础的思想;其四是率先提出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雁行模式;其五是提出了符合市场机制的未来发展的水价改革与水价体系;其六是提出了利用土地发展权交易制度,进行土地开发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框架;其七是提出了环境污染个人负担与共同负担原则相结合的积极农业环境政策的激励机制。

杨浩[5]2008年在《半干旱区农业结构高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宁夏原州区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从其变化过程中充分认识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成功经验与突出问题。并利用农业经济学、农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原州区农业结构调整对策和适应本地发展的农业结构模式,得出结论如下:(1)调查区人口结构极不平衡,男女比例为1.2:1;60岁以上占到12.56%,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调查总人数的31.36%,受教育率低,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通过调查分析认为该区农业结构存在以下特点: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所占比例偏大,造成农村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在种植业中农、经、饲比例不合理,粮食作物面积比重过大;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干旱年份,农作物产量极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应进一步调整当地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退耕地比例过大,提出应在保证农业用地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3)通过对河川乡农民收入结构分析,认为劳务输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能够有效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农民增收影响因子的排序为:外出务工收入>其它收入(个体经营)>养殖业收入>种植业收入>退耕补助,首先外出务工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劳务输出,有计划的输出富余劳动力;其次,个体经营与农民收入关联度排在第二位,说明发展非农产业也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政府应扶持鼓励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创收渠道;另外,养殖业与农民收入关联度排在第叁位,应该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之机,大力发展饲草作物,以适应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商品型转变,由自然放牧型向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养殖型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

南秋菊[6]2005年在《沽源县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还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退耕工程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的切入点,是扭转该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重要途径。目前,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确保乃至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益,这也是退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就县域经济的发展看,促进农牧民增收,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不仅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本论文以坝上沽源县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影响,深入阐明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理,并以此来确定区域主导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讨区域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展的背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总体思路;第二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还草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外退耕实践中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就研究区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第叁章在概述了沽源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沽源县综合发展处于不可持续阶段。 第四章对沽源县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发展要求与生态建设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制约因素对退耕工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退耕的总体目标。然后,就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退耕还林还草是优化土地资源利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从退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关系入手,在对沽源县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并验证了沽源县的主导产业,认为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是该县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沽源县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定量分析,认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开发与治理并重,发展大农业生产是其主要方向。在前述研究基础上,阐述了沽源县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针对沽源县的区域资源优势,最后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孟梅[7]2014年在《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阶段战略调整的基础。农用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用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用地资源配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新疆面积广阔,是我国的农业大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土地产出效率低下,且土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因此,开展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有助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与土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本论文在深入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农业产业结构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用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探寻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农用地资源利用变化规律及农地资源配置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成因;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配置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验证,并运用DEA模型评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地投入产出效率;考虑到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配置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因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农地生态系统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耦合分析,判别两者之间变化的协调性与合理性;最后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利用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农地资源的数量优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方向及保障措施,针对如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配置的双向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新疆土地资源、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近年来,农用地面积缓慢增长,农业结构趋向合理,但由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发展必须以水定地。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还未形成双向的因果关系,仅表现为农用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且农用地利用结构变化要快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农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新疆的农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在全国排名第13位,在西北五省中排名最高,总体情况较好,但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技术投入方面还略显不足;在时间序列上,新疆农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呈现波动性递增的趋势,但劳动力投入过多,技术的管理与应用不足;从区域内部看,北疆农用地利用效率较高,南疆次之,东疆最低,但14个地州在农用地利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产要素不匹配的问题。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生态系统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表现为周期性变化趋势,即协调关系由最初的严重失调,逐渐改善为中度失调,之后协调关系出现波动,演变为重度失调,在此之后协调关系又逐渐改善,其演变过程为低水平协调→协调,期间也经历了一次波动。根据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尝试提出了新疆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即优化种植业“粮、经、草”叁元结构,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业,注重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渔业。

邹君[8]2010年在《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湖南虽然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水资源较为丰沛,但是,以季节性干旱为代表的水资源脆弱性问题也较为突出。加之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虚拟水战略广泛实施所形成的虚拟水战略背景均会对区域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造成诸多影响。所有这些共同决定了进行“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运用系统论方法提出南方湿润地区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概念并对其脆弱度进行定量评价,从循环经济思想和虚拟水战略理念两个角度分析探讨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1、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用水总量不断增长、用水结构不断变化、地域差异明显等诸多特点。目前,湖南水资源问题较为突出,可以概括为以季节性干旱为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洪涝灾害为主的水灾问题、以生活和工业污染为主的水污染问题和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水生态环境问题。2、分别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人为活动和经济发展5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成因;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干旱、大中城市的阶段性供水紧张、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叁个方面构建一个包括12个具体指标的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对湖南85个县域单元的生态水资源脆弱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总体上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内部脆弱度差异不显着,分布态势为“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构建一个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少雨期干旱指数、坡度指数、土壤蓄水能力指数等8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GIS和RS方法获取指标数据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GIS的数据迭置运算功能建立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进行定量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GIS方法的评价结果更为细致和精确。3、运用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以及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对湖南1960~2007年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方面,48年来湖南年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先降后升态势,上升趋势为0.106℃/10a,春季和冬季的气温上升趋势明显;降水量方面,48年来降水量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再升的过程,气候倾向率为30.8mm/10a。春、夏、冬叁季均表现为增多趋势,其中又以夏季增多趋势最为明显,倾向率达到30.4 mm/10a。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来看,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趋于降低,而从暴雨频率等极端气候事件的时间演变趋势上来看,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均趋于上升。4、对湖南14个地(市、州)生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区域水资源系统的脆弱度普遍会有所上升,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周边山地丘陵区水资源脆弱度会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中部的长沙、湘潭、娄底和衡阳地区相对影响较弱。5、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生化”原则运用到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认为水田节水灌溉是湖南农业水资源减量化的重要模式之一,而湖南工业用水减量化则主要以提高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冶金、纺织和造纸等高耗水产业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为核心。湖南雨水资源化利用可以探索雨水就地资源化利用、庭院雨水资源化以及大田雨水资源化等农村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和城市绿化型雨水资源化、水生态维护型雨水资源化以及城市公共用水型雨水资源化等城市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发挥境内隐形水库的调蓄水功能、增强实体水库调蓄水能力、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改变治洪观念、提高气象、水文要素的监测和预报水平、加强洪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水利工程的洪水调度管理等几大方面是湖南洪水资源资源化利用的实现路径。6、定义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概念,构建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内陆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元为对象,测算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大小。结果发现,我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纺锤型等级分布规律和“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湖南虚拟水战略优势度指数得分较高,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其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诸多领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构建水资源禀赋指数综合评价各省份的水资源禀赋条件,据此将全国内陆31个省(市、区)划分为虚拟水输出地域、虚拟水输入地域和虚拟水平衡地域叁种类型区。然后,构建农产品贸易指数与非农产业需水压力指数,运用列联表互斥的矩阵分类方法将每种类型区域再细分为4种类型区。结果发现,湖南属于虚拟水输出地域中的典型输出类型,因此,无论是从本省的经济发展考虑,还是从全国农产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大局考虑,“粮食等水密集型产品生产大省”都应该成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农业生产的战略地位。选择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量指数来表征区域农业生产的虚拟水消耗空间分布状况,发现我国农业生产的虚拟水空间分布具有北方大于南方的特点。构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区域农业生产适宜度指数用以表征基于区域水土资源条件的区域农业空间布局理想模式。结果发现,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农业生产适宜度差异十分显着,基本呈现北、西、南叁面高,中东部低的空间分布态势。构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区域农业生产调整指数,结果发现湖南为保障全国食物和水资源安全所做出的贡献小于其应负的责任。用上述相同方法对湖南14个地(市、州)农业生产耗水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生产适宜度进行比较,以诊断湖南农业生产的内部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同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农业发展的理想布局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4地区相对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来说农业生产布局密度已超出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应有的布局密度,而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和永州4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密度明显不够,需要加大农业生产的力度。分别定义地均工业增加值耗水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耗水两指标用以表征湖南各地区工业生产耗水的空间分布,分别采用地均水资源和人均水资源两指标用以表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构建工业生产耗水协调性诊断指数对各地区工业生产布局密度与区域水资源的协调性进行科学诊断。结果发现,湖南工业布局密度整体上与湖南各区域水资源之间的匹配不是很理想。其中,长、潭、娄、株、衡、郴6地区为工业布局密度过密,工业水资源消耗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说已经超出了其可供水资源量的承载能力,其中,又以长、潭、娄3地区为甚,张、永、湘西、岳、益、怀、邵7地区为工业布局过疏地区,工业生产的水资源消耗相对于其可供水资源量来说还比较少,尚可加大工业布局密度,充分利用区域水资源。其中,又以张家界、湘西和永州3地区最为明显。最后,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具体微观层面给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宏观方面需要转变水资源开发利用观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强化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水资源安全研究。具体微观方面,需要提高“绿水”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布局耗水型农业,优化和调整耗水型工业布局,切实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预防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刘拓[9]2005年在《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迭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孙兆敏[10]2005年在《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宁南旱作农业区包括固原市四县一区、海原全县和同心县、盐池县大部分地区,总面积3.11 万km2,总人口256 万人。该区是我国居民比较贫困、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人口比较密集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一部分,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生态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是新时期研究宁南旱作农区发展问题的对立而又统一的两大主要任务。面对该区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在研究宁南旱作农业区的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体系,采取系统综合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和归纳演绎相结合,典型研究、试验示范、引用成熟试验成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多元互补研究方法,通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力求解决该区生态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问题,探讨适宜宁南旱作农区的农业发展途径,转变该区农业增长方式,解决长期困扰区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实现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基于上述问题,结合国家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题项目的研究,形成了以下结论: 一、提出了在宁南旱作农区发展草地农业的构想宁南旱作农业区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研究过程中,在充分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和宁南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该区生态恢复与经济建设的迫切性,提出在该区必须转变“宜农则农”的农业发展思想,变“以粮为先”为“以草为先”的草地农业发展思路,推广苜蓿人工草地建设,立草为业,草畜结合,建立草畜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二、研究论证了草地农业在宁南旱作农区的战略地位草地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把畜牧业和草地充分纳入农业系统,使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草地与耕地有机结合起来。牧草尤其是以苜蓿为代表的豆科牧草是草地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苜蓿人工牧草种植,不仅可以改变生态环境,而且也是宁南旱作农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研究提出草地农业生产系统是宁南旱作农业区“生态—经济”重建的有效措施,是宁南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叁、提出苜蓿人工草地建设是宁南旱作农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栽培的牧草,以其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被誉为“牧草之王”,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种植。宁南旱作农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

参考文献:

[1].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李春梅.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3

[2].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蒋舟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 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 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刘新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5]. 半干旱区农业结构高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杨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 沽源县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南秋菊. 首都师范大学. 2005

[7].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孟梅. 新疆农业大学. 2014

[8]. 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邹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9].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刘拓.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10]. 宁南旱作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D]. 孙兆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