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 月住院分娩的205例产妇,主要从文化水平、分娩方式、工作职业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等方面着手。结果 高文化水平、剖宫产、手术助产等出现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抑郁;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抑郁症状,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妇抑郁之间的精神疾病[1]。其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易怒,无精打采、困倦与抑郁,过度担忧新生儿及自身状况,甚至会出现伤害婴儿、自残、自杀等行为[2]。产后抑郁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对婴幼儿的个体发育也不利,还对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现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住院分娩的20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42岁,所有产妇均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病史。正常产141例,其中手术助产(胎吸或产钳)13例,剖宫产64例,大学本科58例,初中101例,文盲12例。在这205例产妇中,发生产后抑郁的有19例,约占9.27%。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产妇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②分娩方式:剖宫产、顺产(有无胎吸或产钳助产)。③社会文化因素:夫妻关系是否和睦,新生儿的性别、家庭支持情况等。
1.3临床表现
1.3.1身体上:大多数产后抑郁症患者失眠,多梦,易醒,头晕脑胀,食欲减退,呕吐烧心,体重下降等。
1.3.2心理上:消极悲观,无限放大自身缺陷,自我评价低,自卑压抑,并且对身边人的行为言语极敏感多疑,难以交流沟通,与家人关系不协调。
1.3.3情绪上:疾病初期为情绪暴躁易怒,莫名烦躁,对周围的人充满敌视、戒心。而后转变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爱哭流泪,缺乏对人和事的兴趣。
2 结 果 通过以上的调查发现,不同的职业中,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发生产后抑郁的机率明显低于白领阶层;文化程度越高的产妇,出现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也越高;不同的生育方式,特别是剖宫产的产妇和正常分娩中有产钳或胎吸助产者的抑郁发生率要高于正常分娩的产妇。
3 讨论
3.1 相关因素:
3.1.1心理因素 部分产妇对母亲这一角色缺乏认知 ,无法很好的去适应和转换角色,以致心理上与前发生很大的冲突和矛盾 。有些产妇缺乏分娩的相关知识,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缺乏控制和自制力。
3.1.2分娩方式 产钳、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发病率高,剖宫产次之。她们担心自身的生命安全及新生儿安全,以及术后切口疼痛是否耐受等造成心理负担过重,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
3.1.3生理因素 部分产妇因体型改变、体重增加或肌肉松弛等,身心不适[3],导致自卑心理。
3.1.4社会因素 相关因素有未婚先产、夫妻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婆媳关系紧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文化程度的产妇考虑问题深入而复杂,又面临较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较易发生产后抑郁。近期内有重大生活事件如离婚、失业、亲人死亡、大手术等的产妇也易发生产后抑郁。
3.1.5婴儿方面 如婴儿畸形、或死胎、死产、婴儿易哭闹、婴儿性别等。因分娩后侧切口疼痛或剖宫产术后刀口疼痛影响母乳喂养,因产妇自身身体原因不宜哺乳,心生自责[4]。
3. 2预防措施
3. 2.1 产前宣教
通过孕妇学校加强对孕妇的宣传,包括讲解产后抑郁情绪的知识,以及母亲角色转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高应激水平。了解孕妇的想法和顾虑,及早给予沟通和指导。针对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给予优生优育教育,使其更正生育观,共同参与健康知识讲座,消除孕妇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
3. 2.2 产时宣教
主管护士通过抚触、语言交流等鼓励产妇树立信心,结合不同患者心理和生理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选择相应的分娩方式,允许丈夫陪伴产妇待产,从而有效减少抑郁的发生。
3. 2.3 产后宣教
教会产妇婴儿的一般护理常识,鼓励母乳喂养,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婴儿的护理中去,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角色转变。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做产后保健操等,有利于产后体型恢复和减少产后出血。建立家庭支持系统,鼓励家属多表扬肯定产妇,增强自信心,减少抑郁的发生。
3.2.4 出院指导
定期随访出院产妇,告知母儿出院后复查的时间,加强健康教育,主要向其讲解育婴方面的知识。鼓励正确面对产后的各种困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好各种社会及家庭关系。
3.3 护理措施
3.3.1心理护理
入院时责任护士主动热情地向病员讲解主管医生、住院环境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陌生感。讲解有关分娩的知识,提高其知识的掌握程度。倾听产妇的倾诉,鼓励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
3.3.2 安全护理
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切忌将易引发自杀的物品放在居住环境内,将抑郁产妇安排在不同病房,注意隔离[5]
3.3.3 饮食护理
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强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3.3.4 环境护理
产妇住院期间,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天通风两次。
3.3.5家庭干预
社区工作者增加家访次数,促进产妇心理健康。告知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多加关心爱护产妇,批判重男轻女思想,缓解产妇的压力和自卑心理。
4 结论
综上所述,护士应掌握产后抑郁的临状表现,实施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全面、精心的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春红, 林亚梅.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47-248.
[2]武科,王红丽.产后发生抑郁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潘青叶.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杂志, 2011, 10(5):34-36.
[4]江春霞.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有效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No.08(下):2842.
[5]吴蓉蓉.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01-0102.
论文作者:丁桂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抑郁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产钳论文; 家庭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