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根本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五”计划把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看成是硬道理,并作为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时 期中的首要目标。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实际产出量和供给量常常受到需求的约束。因此,扩 大需求不仅是保持当前经济回升势头、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保证中国经 济长期持续健康增长,在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如何扩大需求?短期中运用需求政策,如直接扩大政府支出,并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率,刺 激民间增加支出会取得成效。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货币政 策的配合,阻止了经济的大幅下滑,并在2000年实现了经济的回升。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成 功实践,验证了需求政策在短期中的有效性。但是,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 需求政策在长期中不仅难以持续,同时还会扭曲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严重 的负面效应。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当作出何种政策选择实现中央确定的目标呢?本文认为 ,在新世纪的初期,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供给(注:余永定1999年从我国企业的现状出发指出了提高效率,改善供给的重要性。他认为当前 国企效率普遍很低,A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于是只有向上移动AD曲线国企才能摆脱困境,保 持和增加产出量。但由于当前失业和收入降低压力增大,向上移动AD曲线不可能。因而他指 出只有改善供给,提高效率,才是国企摆脱当前恶性循环困境的根本出路(余永定,1999,7 )。余永定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这还不够。因为提高效率要付出努力,会有痛苦。长期 受 到政府关爱的国有企业总是幻想找到一条更轻松便捷的路。如果依靠供需双方之外的另一种 力量(如政府)向上推动AD曲线,需求就会扩大,价格也会上涨,效率再低的企业都可以盈利 ,于是社会产出的增长就不会遇到障碍,这岂不更好(理论界也有这种倾向)。如果这种幻想 不打消,企业始终会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和各种优惠上,而不会下定决心改善供给 ,提高效率。本文则从另一方面补充说明:在市场经济中需求的变动是有严格规律的,依靠 供需双方之外的力量来扩大需求的幻想难以实现,轻松便捷之路走不通。企业(即供给 者)只有适应需求才能扩大需求,增加产出和收益。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供给而实现的增长才 是健康的有效率的增长。),调整结构,自然而 然地扩大需求,进而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增长。
一、从现状看需求不足根源在供给,长期而论需求政策难以扩大需求
尽管需求不足是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将成为长期中约束实际产出增长的 重要因素。但若深入分析中国的现状则可以看到,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不在需求,而在供给 。利用市场机制改善供给,提高供给效率在短期可以自发地扩大需求,使经济进一步高涨; 从长远看则能使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增长的道路。
供给适应需求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律。若意愿的供给量超过意愿的购买量,则必然导 致供给过剩。供给过剩虽然同时表现为需求不足,但我们绝不能因果颠倒,把供给过剩造成 的需求不足,误认为需求不足引起了供给过剩。在长期政策的选择上亦不能本末倒置,以需 求政策来解决由供给(不适应需求)所造成的问题。我国当前存在的供给不适应需求的问题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
所谓供给结构就是由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决定的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结构(刘迎秋,2000年1月15日)。需求结构就是由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及预算倾向(即收支计 划)决定的产品的需要和购买结构。若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供给的产品就会被消费者全 部购买(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供给价格适应消费者的收入。关于这个问题下面有专门 分析。),不会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若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一些产品的供给量超过 需 求量,其超过部分不会被消费者所购买,从而造成需求不足。因此,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 构是造成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十五”计划把结构调整作为扩大需求, 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重大的战略性举措,作为新世纪初期经济工作的主线。
.
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首先反映在必需品行业产出能力和产出严重过剩上。当前企业界 、理论界和政府都认为,我国传统的必需品生产行业的产品,如粮食、纺织品、服装、煤炭 、钢材、普通机械等供给量普遍过剩,需求量显得严重不足。如果这种判断是正确的,那么 ,即使我们付出很大努力,这类产品的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增长。消费者是以MU[,1]/ P[,1]=M U[,2]/ P[,2]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的
(注:卢卡斯说:“宏观经济学需要微观经济基础的看法已经成为常识。”(小罗伯特·E·卢 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P253)因此,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出发 分析各类产品的需求以及市场总需求将不会出现逻辑上的差错。)。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时, 它给人们带来的边际效用会减少。由于当前必需品供给量过大,它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 ,即M U[,1]就会降低。若M U[,1]降低的同时价格P[,1]也相应降低,则M U[,1]/ P[,1]=M U[,2]/ P[,2]仍成立。 但是,根据生产者均衡原理,厂商长期在某一行业经营必须满足P=MC=最低AC这一条件;若 价格低于边际成本和最低平均成本,生产者则会退出。
在必需品过剩的情况下,其价格P[,1]已处于或低于最低平均成本的水平,不可能再降低。当 价格P[,1]不能再降低时,M U[,1]的降低必定导致M U[,1]/ P[,1]<M U[,2]/ P[,2]。消费者花在购买该类物 品上的每1元的支出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低于其他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会再增加这 类物品的购买,也就是说必需品的需求不可能再扩大。
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还体现在必需品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上。当前我国每一个行业几 乎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性能质量低的产品大量过剩,而性能质量高的产品却严重不足,依 赖进口。性能质量高的产品本来就供不应求,根本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需求政策 对这类产品产出量的增长并没有实际意义。而真正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的是性能质量低的产 品。但需求政策根本不可能扩大这类产品的需求量。性能质量低的产品(又称劣质品)只能给 它的使用者提供很低的效用,同时由于供给数量很大,因而花在该产品购买上的每1元支出 给消费者或厂商提供的边际效用或边际产品必然低于其他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效用最 大化的消费者或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都不会增加对这类物品的购买。传统的需求政策能扩大这 类产品的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传统的需求政策包括增加收入、降低利率、扩大政府投资 这几种手段。而这几种手段都不可能扩大这类产品的需求。
劣质品的收入弹性为负数,收入增加时劣质品的需求必然减少,因此即使居民收入增长, 劣质品的需求也绝不会扩大。再说,降低存款利率也不可能使居民把多年节衣缩食的储蓄用 来购买边际效用很低的劣质品;即使企业扩大投资也绝不会增加性能质量低的投入品的需求 量。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公共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必须讲求效益、注重质 量,不能建成“豆腐渣”工程。因此,扩大政府投资绝不能变成对积压的劣质品的大采购和 对生产劣质品企业的施舍或救济。
(二)供给价格不适应居民收入
结构问题尽管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但却早就被各界所关注。而供给方面存在的另一个 突出问题,即供给价格不适应居民收入的问题至今还未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当前,中国的市 场中不仅传统的必需品过剩,而且已成为中国居民消费热点的支柱产业的产品也严重过剩。 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向往宽敞的住宅、私人轿车等,但2000年全国积压了9000万m[2] 待售的商品房,2000年汽车行业闲置生产能力达到了42%。供给价格不适应居民收入是造成 支柱产业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产品的需求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性能和质量适应自己偏好的 产品的效用评价比较高,因而具有较强烈的购买和消费欲望。支柱产业的产品是近期和今后 相当长时期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对这些产品具有强烈的消费偏好和购买欲望。从这方面看 ,支柱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本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决定需求 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价格与收入之比。即使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如果维持高昂的价格,那 么就只有极少数高收入者能买得起,只能维持极少的销售量。世界银行提出,当房价(每套) 与 人均年收入之比保持在4~6之间时,住宅市场才能形成规模。1998年,我国城镇房价(80 m[2] )与收入之比高达27.3,是国际房价与收入之比的4~7倍。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汽车的 价格大体相当于或低于居民人均年收入时,汽车的需求量才会迅速扩大。1998年,福特公司 每辆车平均售价与美国人均年收入之比为0.71∶1,而上海汽车集团每辆车的平均售价与中 国人均年收入之比为54∶1。家电产品在城市已趋饱和,市场扩张的潜力在农村。但据推算 ,农民12年的储蓄才能买一台电冰箱。农村市场如何开拓?面对高昂的价格,居民的收入显 得微不足道,尽管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但却不能发生实际的购买行为,支柱产业的需求被限 制在极小的数量之中。高昂的价格包含着丰厚的利润,从而诱导出巨大的产能和产出量。巨 大的产出能力相对较小的需求使支柱产业陷入了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的困境之中。需求政策 能扩大支柱产业的需求吗?能,但作用不会太大。
其一,增加收入虽有一定作用,但近期效果不会太明显。与一般必需品不同,居民偏好的 支 柱产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收入提高后人们将把新增入收更多地用于他们所偏好的 产品的购买。从这方面看,这一政策的取向并没有错。然而,在居民收入与价格存在着巨大 差距的情况下,以增加收入的办法扩大支柱产业的需求,必须使居民收入在短期内大幅(十 几倍,甚至几十倍)增长。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居民的收入取决于产出。根 据一般规律,产出的增长是长期的缓慢的,而收入的增长比产出还要慢
(注: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大萧条之前,是美国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然而即使这一时期,即1 902年至1929年,美国GDP从486亿美元增长到1031亿美元,27年中增长了1.2倍,年均递增3% 。1905年到1929年,美国制造工业平均周工资从14.5美元上升到25.3美元,24年中增长了0.75倍,年均递增2.5%。1904年到1929年,美国汽车登记数量从5.53万辆增加到2646.92万辆 ,25年增长了486.4倍。美国汽车的增长没有依赖和等待收入的缓慢增长。
)。更何况,当 前我国大多数行业产出增速减缓,收入增长只会更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能设想在短 期内使城镇居民的收入达到足以购买汽车、住宅,使农民的收入达到足以购买各类家用电器 的水平呢?当绝大多数居民都买不起时,这类产品的需求只能局限很小的数量中。
其二,调动储蓄十分重要,但单纯降息难以奏效。若把居民7万多亿存款余额中的一部分转 变为当期的消费支出,支柱产业的需求将大幅扩张。如何把居民存款转变为即期消费开支呢 ?传统宏观理论提供的主要对策是降低存款利息,国内一些学者也曾对此寄于厚望。但近来 年的经验表明,这一对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其根源仍然在于收入与价格的巨大差距。居民在 进行收支预算时扣除本期日常消费开支和未来必须的支出所节余的部分,通常用于他们偏好 和渴望得到的物品。若居民渴望得到的物品的价格与其节余的收入相适应,节余的收入就转 化为这类物品的当期的购买支出,否则就转化为储蓄。价格与收入的差距越大,储蓄的动机 越强,储蓄的期限越长,数量越大。因此,若不降低价格,仅靠降息来迫使居民减少储蓄以 扩大消费开支的政策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其三,消费信贷不失为一种良策,但近期不可能大规模开展。消费信贷能把未来的收入转 化为当期开支,有利于扩大近期的消费需求(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耐用品的销售中,消费信贷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费信贷能否大规模展开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贷款数额与还款能力 之间的差距。贷款数额取决于所要购买的物品的价格的高低,还款能力则取决于贷款者未来 有 保证的收入的多少。当所要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太高时,要求的贷款数额必定很大,如果居民 未来有保证的收入很低,还款期限自然很长。还款期限越长,借款者的职业、收入等方面的 不确定性越大,银行的贷款风险越大。这势必给借贷交易的实现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良好 的个人资信管理制度。而我国当前的信用环境很差,资信管理十分落后。在这两方面条件不 成熟,消费信贷只能在初参加工作,没有储蓄,但职业稳定,收入很高,资信状况良好的人 中间开展。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上述分析表明,由于支柱产业的供给价格与居民收入之间 存在巨大的差距,因而居民自发的消费需求不可能迅速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刺激消费的政 策效果往往不太明显。
(三)关于民间投资的启动问题
民间投资的扩大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启动民间投资呢?根据加速 原理,企业投资是由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和销售带动起来的。只有在需求和销售扩张,且 现有生产能力已满足不了需求和销售增加的需要时企业才会扩大投资。加速原理还表明,投 资对需求和销售有极敏感的反应。需求和销售的小量增加会引致投资以更大(即加速数)规模 的增加,但“为使投资保持不变,销售额必须以相同的速度持续增长!如果销售不再以这样 快的速度增长,那么净投资将下降为零。”(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992年中国 发展出版社中文版,第322页)。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供给价格不适应需求价格导 致了需求的严重不足,产能和产出普遍过剩,现有的生产能力已不能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 下即使利息率为零企业也不会扩大投资,而银行更不会提供投资贷款。如果我们让企业和银 行违背加速原理扩大投资,必将导致更为严重的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使银行积累更多坏债 ,加大金融风险,经济处境将更加困难。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否定降息的作用。对需求和销 售 量不断扩大,且现有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销售增长需要的企业和行业,降息能起到鼓励投资 的作用。
上述分析表明,不从根本上改善供给,就不能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C和净出口X;C+X不增加 ,民间投资I将难以启动;C+I+X若没有明显扩大,政府投资对GDP增长的作用有限。因此, 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供给。
二、扩大需求关键在供给,改善供给出路在市场
当供给不适应需求,从而导致需求不足时,我们不可能通过需求政策来扩大需求。在这种 情况下,惟一可供选择的出路是改善供给。改善供给,一方面会优化必需品行业的产品和产 业结构,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能迫使支柱产业降低价格,迅速扩大需 求,进而带动投资,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然而改善供给应当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价 格趋势,而不能因袭计划经济的老办法。
(一)利用价格机制调整必需品供给结构,使之适应需求结构
1.优化数量结构。消除必需品生产行业的过剩产出和落后产能是“十五”计划提出的结构 调整中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市场机制和价格趋势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现在我国必需品行业的产能和产出普遍过剩,同时投入到这些行业的各种要素的报酬,如 工资、利润(资本的报酬)已处于甚至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在产出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 格走低是必然趋势。但价格走低则会破坏生产者的均衡。根据生产者均衡原理,要使某一行 业长期维持某一产出能力和产出量,必须满足P=MC=最低的AC这一条件。若必需品行业价格 ,即P降低的同时,其MC和AC亦相应降低,则P=MC=最低的AC仍然成立。但MC和AC的降低是以 投入于该行业的要素的报酬的降低为前提的。由于必需品生产行业产出量过剩,其要素的报 酬已处于,甚至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MC和AC没有进一步降低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价格 走低必然导致P<最低的AC<MC。
这类行业处于亏损之中,惟一的选择是减少产出数量和产出能力。可见,过剩时期的价格 趋势会自然而然的压缩过剩的产出和产能,使资源避免向需求量已不再增加的行业流入。
对于传统的必需品生产行业,上述的市场运行规律和价格趋势还有其他更深刻的意义。
其一,它只淘汰落后的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源使用效率。供给过剩时肯定 要压缩多余的产能。但是,没有哪个企业会主动压缩自己的产能,更不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退 出经营。因而压缩产能的过程不会是“和平”的。究竟谁应当退出?市场会作出最好的选择 。在过剩时期为了争夺有限的销售量,企业之间必然展开价格竞争,低效率企业具有较高的 成本,价格走低使其难以生存,自然会被淘汰出局。这时行业的产出将全部由高效率企业提 供,资源使用效率必定大幅提高。
其二,它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如果有了高昂价格,企业肯定就有丰厚的利润。这时企业往 往热衷于数量扩张,不会注重技术进步。而供给过剩时期的价格趋势则迫使企业改进技术,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说,在市场经济中需求膨胀,价格上涨,往往导致低水平的数量 扩张,而供给过剩时期的价格走低趋势则促使企业注重质量和效率。
其三,它促使必需品行业实现规模经营。如果一个行业维持高昂的价格,就必然诱使大量 低效产能进入。价格越高,低效率企业越多,行业生产分散在为数众多的落后企业之中。而 价格走低的趋势迫使落后企业退出,行业生产才能集中于少数高效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市场机制和价格趋势所必然导致的上述3种结果,是政府长期追求的目标。政府也曾以各种 手段实现这些目标,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但是,按下葫芦瓢又起,有些方面甚至有愈演愈 烈之势。然而,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市场和价格机制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且不需要政府付出 太大成本。
2.优化性能质量结构。增加性能质量高的产品的产出量,淘汰性能质量低的产品及其产能 , 实现结构升级是十五计划提出的结构调整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实现这一目标同样要依靠市场 。
性能质量低的产品使消费者每元支出获得的边际效用或使厂商每元支出获得的边际产品MP 低于其他产品,消费者或厂商必然减少,甚至拒绝这类产品的购买。消费者或厂商的选择自 然会压缩以至淘汰性能质量低的产品的供给量和供给能力。相反,性能质量高的产品将使购 买和使用它的人从每元支出中获得较多的边际效用或边际产品(在该产品价格上升幅度低于 效用提高幅度的条件下),消费者或厂商必然会增加对这类产品的购买,其需求呈现自发扩 张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性能质量高的产品的企业会迅速扩大产出,销售收入将有大 幅增长。
另外,在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时,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价格。 同时,由于该行业仍处于过剩之中,劣质品生产者将逐步退出,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能以较 低的价格获得劳动、原材料等投入品,成本较低。高价格相对于低成本可以使企业在短期中 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会诱使优质品的生产者进一步扩大规模,资本市场也会对其良好绩效作 出敏感的反应。不需要政府命令,银行会主动增加对这类企业的贷款;不需要进行夸张性或 虚假的包装,这类企业就能顺利进入证券市场融资,从而为其扩大产出提供有效的资本支持 (这时企业不应留恋高价格,而应迅速降低价格。降低价格一方面会大幅度扩大优质品的需 求和销售量,并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总量。另一方面能阻止其他企业大规模 进入,巩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否则高价格和丰厚的利润必然引诱大批企业进入,造成优 质品的供给过剩,带头企业将遇到激烈竞争,从而使价格跌至边际成本之下,企业从盈利变 为亏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 级”的目标,大幅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 量”。
(二)利用市场机制降低支柱产业价格,使之适应居民收入
任何时期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和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都是由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需求扩张带 动起来的。随着收入的增长,劣质品的需求将大幅下降,必需品的需求缓慢增长甚至保持不 变。而支柱产业的产品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对其具有强烈的消费 偏好和购买欲望。这类产品需求的增长会带动支柱产业产出量的扩大。于是加速原理开始发 挥正效应,进一步引致其投资量以加速数扩张,而投资的扩张又以乘数的规模扩大社会总需 求和总产出,以带动整个经济的高涨。但是,当前中国支柱产业的需求扩张却遇到了高昂的 价格的梗阻。这不仅使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难以发挥,就连支柱产业本身也陷入 了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困境之中。消除这种梗阻的根本途径是市场机制和价格趋势。在供 给过剩的情况下,厂商为了争夺有限的购买量必然展开价格竞争,结果导致价格降低。而价 格降低会使支柱产业的需求和实际(而非货币或名义)产出量在短期内迅速扩张。
其一,降低价格能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前面已经指出,当居民渴望的物品的价格与 其节余收入相适应时,节余的收入就变为当期的支出,否则,就转化为储蓄。价格与收入差 距越大,居民的储蓄动机越强。这势必造成两种后果:第一,迫使居民进一步压缩其他方面 的开支,增加储蓄。任何时期居民想购买的物品不会只有一种,而会有多种。若他偏好的物 品的 价格与其收入差距过大,他只好为此而增加储蓄,放弃对其他物品的购买。第二,延长储蓄 期限,使社会在每一时期(如每年)中发生在这些物品(汽车、住宅、家电等)上的消费支出减 少。如果把价格降低到与居民收入相适应的水平,那么我们就可以缩短居民的储蓄期限,使 每 一时期中(尤其当前)用于购买支柱产业产品的实际支出大幅增长,同时避免其他开支的减少 ,社会消费需求将很快扩大。
其二,能把现有储蓄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当期消费支出。这对扩大总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实现消费升级,提高生活享受水平是当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动机之一。据中国人民银 行调查,在我国当前的居民储蓄总额中,出于医疗、养老等生活保障和子女教育动机的占57 %,其余的43%出于购买住宅、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动机。以此推算,70000多亿的储蓄 中就有30100亿准备用于购买住宅、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实现消费升级。只要价格降低 使居民已有的储蓄达到或超过购买汽车、住宅、家电所必需的开支,现有的消费升级储蓄就 会转化为即期的消费开支。若降低价格能把其中,即30100亿消费升级储蓄中的1/8转变为现 期购买支出,就会使消费需求增加3762.5亿,相当于2000年GDP的4.2%。仅此,实际(而非名 义的)GDP就可再增长4.2%。我们假设其中的2000亿的增加产出由支柱产业过剩的生产能力提 供(这可以使支柱产业摆脱当前供给过剩的困境),其余的1762.5亿只能依靠新增生产能力满 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投资。如果资本存量与产出之比是2∶1,即加速数 为2,那么支柱产业要增加这1762.5亿产出就必须增加3525亿投资。1999年,我国的投资乘 数为1.54(由于降低价格后MPC上升,乘数还会扩大),3525亿投资将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产出 增加5428.5亿。再加上最初的3762.5亿消费支出,新增社会总需求和总产出将达到9191亿元 (3762.5亿新增消费需求+3525亿新增投资×投资乘数),增长率为10.2%。事情远不至此,当 需求扩张、产出增长时,加速原理开始发挥正效应,引致投资进一步以加速数扩张;投资的 扩张又以乘数的规模促使需求和产出的增长……中国经济将从此走出低谷,进入良性循环的 高涨期,中央五中全会提出的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目标就能真正实现。我认为上述的估 计(降低价格可使30100亿元消费升级储蓄中的1/8转化为当期的增加支出)毫不夸张,推理过 程亦不荒谬。因此,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趋势使支柱产业推动整个经济增长10.2%,并由此 进入良性循环的高涨期绝非天方夜谭。
三、短期与长期政策恰当配合,促使中国经济健康增长
上述分析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实际产出的长期增长,主要依靠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但是, 价格机制对产出增长的作用是建立在规范的市场制度的基础上的,而我国当前的市场现状与 规范的市场制度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实现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在短期中最紧迫的任务是 完善市场制度。
短期政策可以看作是实现长期增长目标所付出的成本。我们应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作出 选择。若当前的政策有利于实现长期增长的目标,那么推行短期政策所付出的成本就是值得 的。这种政策的选择是有效率的。如果短期政策阻碍价格机制的有效运行和市场制度的健全 ,牺牲长期增长,那么,即使短期获得某些利益,也是不值得的。因为如果为了某种短期利 益而牺牲长期增长,那么长期增长的损失就构成了短期利益的成本,这种损失将是巨大的。 况且,阻碍市场和价格机制运行的政策,只会使某些行业中少数落后企业短期获利,而使其 他竞争者和广大消费者蒙受更大的损失。
这种政策的长期成本远远大于短期利益,社会净效益为负,是缺乏效率的。当前,我们实 行的大部分短期政策,如健全社会保健制度、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整治市场场秩序、强化 股市和金融市场监管等,有利于完善市场和竞争机制,是有效率的,且已获得各界的共识, 应坚持。而另外有些对短期和长期都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可能政策的长期成本远远大于短期 利益,如存在争议的政府投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它进行分析。
2000年以来,一些学者就提出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指政府投资)应当淡出。本文认为政府 投资当前不宜淡出。政府投资不宜淡出的理由不仅在于它能扩大需求,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 利于改善供给。
政府投资的效应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短期的需求效应和长期的供给效应(张曙光,19 99.3)。无论是需求效应,还是供给效应,都会在改善供给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政府投 资能增加近期的需求,这会缓解失业和收入下降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为改善供给创造宽松的 环境。
改善供给必然要求必需品生产行业中落后的产出能力退出,这将导致一部分生产资源的闲 置,它们的所有者将失去收入。不仅如此,退出所引起的资源过剩,还会使正被使用的各种 要素的收入,即在岗工人的工资、正在使用的资本品和资本的租金、利息和利润受到下降的 压力。不管收入下降在实际上是否发生或仅仅是心理上的一种担扰,都会使居民的支出变得 更加谨慎,更加节俭。这势必使消费需求C以更大的(与收入降低比较)幅度降低。消费需求C 的减少,通过加速效应使私人投资需求I以加速数收缩。C+I的收缩迫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 方移动,我们将面临产出的下降和资源失业进一步加剧的巨大压力。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的 改革将遇到更大的困难。因此,当退出引起两个私人部门的支出,即C+I自发收缩时,政府 绝不能随波逐流,收缩公共开支,使经济以更大的幅度下跌,而应扩大投资,增加支出。政 府投资的扩大会使总需求AD和总产出的下跌和失业增加的幅度减缓。这样,改善供给就有了 较为宽松的环境。
其次,近期政府投资能以较低的成本扩大长期供给能力。改善供给不仅要求微观主体提高 私人物品的供给效率,而且还要求政府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与私人物品一样,提供公 共物品同样需要付出成本。但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提供同样的公共物品所付出的成本是 不同的。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私人部门的支出扩张,各类资源价格上涨,提供公共物品必然 具有较高的成本。相反,在产出增速下降时期,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以及建筑材 料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都比较低,提供公共物品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因而同量的政府投资就 会提供较多的公共物品,投资效率比较高。因此,近期的政府投资具有较大的长期供给效应 。 当然,政府投资还涉及其他方面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政府投资的短期效应 和 长期效应都会打折扣。从当前的情况看,政府投资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投资规模要合理。政府投资的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 效率,不仅取决于建设时期投资成本,还要看项目建设后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交通设施的需 求量取决于商品的交易数量和运输数量,最终取决于社会产品的产出量。如果交通设施的供 给量很大,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但社会产出量、交易量及待运输的商品量比较少,则会 出现运输设施过剩和闲置,其效率自然比较低。1998年以来部分基础设施闲置的现象已经出 现(张曙光,1999.3)。当运输设施闲置时,其营运收入就比较少,这将使政府为建设这些设 施所承担的债务难以偿还。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必须确定 合理的投资规模。
其二,投资的分担不能使低收入者的收入减少,避免导致需求紧缩效应。过去,由于中央 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我们通常采用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的方式筹集 资本。这种政策虽在情理之中,但却不尽合理。西部地区财政困难,要求西部地区政府承担 投资势必驱使它们向农民集资、摊派。这将使低收入地区中的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更低 。 低收入者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2001.7),减少低收入者的收入将导致 消费需求的较大收缩,抵消政府投资在近期的需求效应。另外,当地方财政无力承担投资时 ,还会采用贷款投资,收费还贷的方式筹集建设资本。这必然驱使西部地区政府在项目建成 后提高营运收费标准,其结果造成西部企业运输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上升。这会降低西部企 业的产品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减少其产品在全国的销售量,给西部的产出增长和收入提高 带来更大的困难。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种种负面效应,本文建议政府投资的分担应当改善:东部发达地区的 投资应当全额或多数由地方承担,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应由中央政府全额承担( 就像中央对西藏全额投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