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投资规模合理界定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主要生长点,它既影响社会供给,又影响社会需求。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和稳定协调与否,同一定时期的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一定时期无论投资规模过大还是过小,都会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拟就投资规模合理界定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投资和投资规模的准确界定
一般谈投资就是指现行经济统计中固定资产投资,而未给人力投资以足够重视;谈投资规模就是指年度投资规模,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在建投资规模。因此首先准确界定这两个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将人力投资纳入建设投资之列,是由它在今天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一般人力不再是指普通体力劳动者,而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熟练劳动者,劳动者要成为熟练劳动者就必须进行投资。其次,美国人力投资研究成果已充分证明了人力投资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库兹涅兹指出,从低收入产业转到每个职位都有利可图的高收入产业,这种产业间的劳动力转移所造成的收入增长占人均收入增长的4/10。舒尔茨也指出,美国劳工教育投资的存量,按1956 年美元价格计算,在1930年~1957年间从1800亿美元升到5350亿美元,其收益增长约占该时期经济增长的1/5。最后,今天若不将人力投资单列一目计入投资规模之内,就不能形成完整的投资概念。这样投资的科学含义当由两部分构成: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投资两部分。
投资规模也有两层互相联系的含义。一是指年度投资规模,这是不少投资膨胀论者所指的含义;二是指在建投资规模,它是指在当年进行过投资活动的全部建设项目(包括当年正式施工项目、筹建项目、收尾项目、以前停缓建当年仍在进行维护性施工的项目和单纯购置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项目)或单项工程按照总体设计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计划需要的总投资。只有了解了在建投资规模,才能了解建设战线的长短,从而合理度量年投资规模的大小;同时,也只有有效地控制住了在建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才不会出现大的失控。
二、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
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和投资规模的基本规律——规模效益规律。
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有长短期之分。其长期变动规律是:在生产技术进步、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年度投资规模比国民收入增长得更快些,但前者比后者更快,增长的幅度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这就是年度投资规模优先增长的长期变动规律。其短期变动规律是:年度投资规模与国民收入有相同的波动方向,且前者具有比后者更强的波动性,这就是年度投资规模强波动性的短期变动规律。
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动也有长短期之分。其长期变动趋势,取决于合理的建设周期与合理的年度投资规模两大因素。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我国将由于合理建设周期缩短幅度等于或大于年度投资规模优先增长的幅度,而需要在建投资规模比国民收入以略慢的速度增长。这就是我国现阶段在建投资规模长期增长的客观规律。其短期变动规律是:具备了两大外部条件,合理的在建投资规模具有弱波动的属性,即其波动强度比国民收入的波动强度弱一些;其两大外部条件,一是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在建投资规模进行有效的宏观监测与控制,二是要建立促使投资主体慎重选择项目开工时间,千方百计争取缩短项目建设工期的经济机制和经济政策体系。
投资规模变动的基本规律是规模效益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无论在资源约束或充分满足条件下,投资规模都必须适度,才会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即求得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具体讲,投资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各种投入要素配置要合理,即各种要素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上组合的合理性。在质量上,劳动力素质与固定资产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在数量上,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及其构成要素组合成比例;在时间上,各投入要素在同一时间或按先后顺序有效结合;在空间上,由于投资规模是生产要素的集约过程,因此对投入的各种要素必须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保持投资规模的适度性。
三、投资规模的相关经济因素分析
在制约投资规模的诸因素中,有些非经济的因素如社会发展目标、政治因素等等,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是不能忽视的。但本文旨在找出投资规模变动的相关经济因素,来阐明投资规模变动规律的原因与条件。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相关经济因素可分为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来分析。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由两部分构成,平均投资率和投资波动率,它们都与国民收入增长相联系。固定资产投资从内容上又可分为折旧与净投资。那么年度投资规模就由以上五个因素来决定,其公式如下:I[,年]=G[,o]〔g[,o](n[,o]+z[,o])+△g(n[,1]+z[,1] )〕其中,G[,o]表示上年国民收入,g[,o]是计划期内年均国民收入增长率,△g是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偏离平均增长率的幅度,n[,o]、n[,1] 是净投资平均增长率和实际投资率偏离平均增长率的幅度,z[,o]、z[,1]是折旧平均增长率和实际折旧率偏离平均增长率的幅度。
在建投资规模的相关经济因素主要是年度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建设周期是在建投资规模与年度投资规模的比例,它可以由大、中、小型项目建设工期和该项目概算投资总额占在建投资规模的比重两个因素来决定。因此用公式表示如下:
是合理建设周期,P[,i]是第i组项目概算投资总额占在建投资规模的比重,t[,i]是第i 组建设工期。
下面再来考察人力投资的相关经济因素。人力投资是把人培养成熟练劳动力并维持其劳动能力所投入的费用。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行统计中,一般把国家对人力的投入列入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当中去,这样是不妥的。撇开现行投资统计不管,先来看看人力投资的决定因素。(1)教育是把人培养成熟练劳动力的关键因素, 因而是人力投资的主体。(2)医疗卫生费用是维持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因而也构成人力投资的一部分。(3)劳动力从住所向工作岗位流动的费用, 起到传递劳动力的作用,也构成人力投资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人力投资从现行统计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中析出,列为单独的一目,用A、B、C分别表示教育投资、医疗卫生投资和劳动力流动投资, 则人力投资用公式表示如下:I[,人]=(A+B+C)·劳动力人口数。
那么,人力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比例关系又是由什么经济因素决定的呢?可以用“人力——固定资产有机构成”来表示一定技术装备水平条件下,每个劳动力和他所能推动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比例,这个量是客观的,它随着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增长而缓慢增长。用K 表示“人力——固定资产有机构成”将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人力投资规模结合起来,用公式表示为:I[,年]=K·I[,人]。
四、具有规模效益的投资规模计量模型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可得出如下计量模型:
I[,人]=(A+B+C)·劳动力人口数…………………………(1)
I[,年]=K·I[,人]…………………………………………… (2)
I[,年]=G[,o]〔g[,o](n[,o]+z[,o])+△g(n[,1]+z[,1] )〕………………………………………………………………………(3)
上文已经明确了这个计量模型各变量的经济含义,下面主要看看各变量的属性。首先,劳动力人口数,K,G[,o],g[,o],n[,o],z[,o],t[,i]都是已知量,即常量;其次A、B、C、N[,1]、z[,1],△g,P[,i]都是自变量,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形势自发地变动;最后,I[,人],I[,年],I[,建]是三个因变量,也是准确衡量投资规模合理与否的三个关键量。
如何根据这个经济计量模型来判断投资规模是否合理呢?第一,自变量的变动要符合投资变动规律的要求,否则要进行宏观调节;第二,要使I[,人],I[,年],I[,建]三个因变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否则投资规模就无法发挥最大效益。那么,为什么说这个计量模型能保证投资规模具有规模效益因而是合理的呢?因为这个计量模型保证了三对主要经济关系的合理比例。第一,年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的关系。只有有效地控制在建投资规模才能使年度投资规模不致失控,也只有根据国民收入的变动确立了年度投资规模,才能计算出一定期限内展开的在建投资规模,两者必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保证建设战线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第二,在建投资规模中,大、中、小型项目的比例,只有三者成合理比例才能保证建设周期逐渐缩短。第三,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力投资的关系。我国是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还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的大国,要保证建设投资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适当地增加人力投资。以上三对经济关系正是规模效益的三对关键因素,保证了这三对变量的合理比例就基本上保证了建设投资的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