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理念的推广,幼儿园内的教育活动内容也随之变得更加的广泛,其实际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幼儿老师应当引导幼儿们关注自身的周围环境,不断的万所新型的教学活动形式。种植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去种植各类植物,利用泥土等工具等培养植物,使得幼儿们可以更好的认知到植物生长发展的实际流程,懂得阳光以及空气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种植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活动,其活动自身更是带有极强的综合性,对此,我国幼儿教师要大力开展种植活动,以“全收获”理念为主,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全收获;幼儿园;种植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182-01
引言:“全收获”理念主要是指的是多层面多主体的开展幼儿教学活动,这种收获不是简单的食物收获,而是让幼儿们的精神层面得以收获。将“全收获”理念运用到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可以丰富幼儿们的见识,还会促进老师们的成长,强化其专业教学技能。
1超越以往种植
在过去,我国幼儿园内的种植园面积比较广,其院内所种植的植物种类并不是特别的多,其间距也十分的明显。种植园地逐渐成为了带有观赏性的园地。种植也逐渐成为了成人之间的事情,幼儿知识简单的对其进行观赏。其将种植当做了成人的事情,幼儿们只能扮演一个观看的角色,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根本无法让幼儿们自身得到成长,其实际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益处低下。种植园地的设立对于幼儿自身的教育十分的重要,对此,幼儿老师应当找出其种植教学方式的关键点,尽可能的满足其种植需求,将重心放置到生命教育的层面上,幼儿会自发的对生命产生新奇,进而会更加的悉心照料其植物,注重其种植的细节过程,把自身的热情全部灌入到其中,种植活动带有极强的情感性,所以,幼儿在其活动中所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能力以及知识,更多的是面对生活的情感以及态度。通过该类活动的开展来满足幼儿自身内在的需求,不能为了贪图省时省力,自己去代替幼儿进行种植等,需要让幼儿利用种植活动和植物进行互动,收获更多的经验。种植的植物种类要尽可能的丰富,无论是粮食还是瓜果都应当考量其时令以及节气等,让幼儿将其重心放置到植物的根茎等内容上,开展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工作,依照幼儿的年龄等,选用更为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真正把种植纳入课程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种植也是一种劳动,幼儿从事的劳动包括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公共服务以及种植和养殖。俄罗斯M.A瓦西里耶娃等人在《幼儿园教育与教学方法》中指出,“要进入物质世界部分的学习,其前提是形成关于物质的概念,把它看作是物质,看作是人类思想的杰作,以及劳动的结果”,“在儿童认识社会生现象时,人类生活和劳动是核心主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中班,“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促进有关事物的知识的积累,而掌握知识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学前儿童在游戏、劳动生产活动中的需求”。劳动既是幼儿经验的来源,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经验的目的。种植是重要的劳动,可以给幼儿带来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进一步促进种植及其他活动的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增进幼儿对植物的情感,增进对植物生长条件的了解,在选种、栽培、管理、收获、品尝、制作等整个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
2“全收获”对幼儿意味着什么
“全收获”是对种植活动价值的新认识和新观念,要突破单纯对植物果实的物质性收获,重视幼儿经验的获得,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园的种植不只是种植植物本身,还包括创设让幼儿获得经验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对种植活动的规划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活动设计包括了针对年龄特点进行的植物种类的选择、种植时节的安排、种植方式的设计(如点种、苗种、扦插等)、种植工具的准备、场地的规划。这些因素的组合就构成了真正的种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得相应的经验。例如,比较不同的种子,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称称它们的重量,猜猜它们是什么种子,想象一下它们长出来后的模样,等等;认识各种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查找或观察以前使用的或现在还在使用的各种农具。这个活动里面有很多非常具体而生动的经验。种植过程包括准备场地、确定播种标准、具体播种、浇水等活动。清理场地和翻地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探究泥土下世界的奥秘的活动,成人不能包办代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完成翻地的任务。对幼儿来说,翻地是尝试使用工具的过程,要用小锄头或铲子,尽可能不使用成人用的大工具。在翻地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泥土里的小动物和植物、砖瓦和塑料,会思考它们来自何处,从而知道泥土是很多生命的家园,知道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
结语
很多家长之所以加入了种植顾问的行列,或者在家里与幼儿一起开辟种植区,就是因为真正看到了种植对幼儿身体、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改变,真正看到了种植的教育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收获了新的教育理念,收获了专业的眼光,收获了与子女的亲情
参考文献
[1]对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探究[J]. 陈亚囡,刘海波. 文教资料 2009年07期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J]. 赵肖东. 幼儿教育 2002年01期
[3]幼儿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J]. 魏利环. 文教资料 2006年31期
[4]创设最佳条件为幼儿健康教育搭桥[J]. 刘萍. 甘肃教育 2008年08期
[5]了解在前 引导在后——浅说幼教中的沟通[J]. 谢少梅. 西江教育论丛 2003年01期
论文作者:吴祎昀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幼儿论文; 植物论文; 经验论文; 幼儿园论文; 教育活动论文; 工具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