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同构向产业分工深化转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构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6)4-0047-10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内部是否存在产业同构现象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多年来,无论是城市经济管理机构的直观判断,还是经济学家的研究活动,基本上认定这一区域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造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城市之间争夺外资和争夺市场,尤其是提出都市圈内互相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外资,形成了事实上的长江三角洲都市间“恶性”竞争关系。然而,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一说法缺乏系统的数据支持,并且同实际状况不相吻合。
一、对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
由于长三角地区资源禀赋的同质性,大多数城市都把电子、汽车、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为主导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从工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上海在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上海与浙江也有7个是相同的,同构率为70%。这些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各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60—75%之间。许多学者据此判定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结论。
几乎所有研究都指出,大上海都市圈内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或者趋同,并视为恶性竞争的原因和制约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其中的逻辑是:“重复建设”——“结构趋同”——“恶性竞争”——“政府干预”。本研究发现都市圈产业结构同构或者重复的说法本身不正确,也就是说,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相同、进而产生竞争是正常的,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首先,上述研究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特别是产业统计口径比较宽,不能确切的反映出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因为以现有统计年鉴中的产业划分,不要说都市圈内各个城市,就是全国各个省市的产业结构也是重复的,甚至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都是重复的。产业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及其活动的集合。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决定着不同的产业划分。不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决定着不同的产业划分。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产业划分方法,如按2位数、3位数或者4位数。不同的划分口径反映出产业不同的重复程度。产业划分越细,产业差异越明显。但是本研究认为,重复本身并不是问题,因此用什么口径划分产业并不重要。在研究像都市圈这样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应当用更具体的产业划分比较合适。
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产业集聚及由此而产生的产业竞争优势。当代国际经济的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美国著名战略管理专家,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始作俑者迈克尔·波特① 指出,各国竞争优势形态,都是以产业集群的面貌出现,产业集群的普遍存在是产业发达国家的核心特征。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产业集群嵌入到一个广泛的动态竞争理论中去,这一竞争理论包含了成本战略、差异战略、静态的效率以及动态的升级和创新。从本质上看,波特将集群看作是一个自我增强的系统,这一系统刺激集群内企业的竞争战略,同时也刺激产业集群本身的竞争力。
波特把产业集聚看作迈向优势国家之路、是发达国家的核心特征。没有大量的相同产业、相关产业以及产业之间的竞争,也就不会出现产业集聚。大上海都市圈是我国第一圈,工业数量多、基础雄厚,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比较高,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又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已经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好的条件。所以应当搁置产业同构或者雷同的问题,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如何培育产业的集聚和国际竞争优势,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形成“产业同构”还是“产业集群”认识上的差异,关键是对两个概念在地理尺度上没有明确的范围界限。习惯上,产业同构更偏重于宏观区域范围和中观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差异性的描述;产业集群则偏重于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主要是对以城市、开发区或相近区域内,在产业充分竞争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链分工并在同一区域内集聚的描述。
二、长三角产业的差异性分析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1.领先行业差异。上海排前3位的行业,是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和黑色冶金行业,只有电子行业与江苏重合,但份额大大高于江苏,与浙江则没有重合。列上海制造业第2位的交通运输设备,产值比重大大高于江苏和浙江列第1位的行业。江苏和浙江的前3位行业,列第1的都是纺织业,但两地纺织业有一定差异,浙江化纤织物比重较高,江苏则棉纺比重较高。沪苏浙列第2、3位的行业均无类同。
2.行业集中度差异。行业集中度最高的是上海,列前位的3个行业占制造业产值的41.7%;江苏居中间,占33.7%;浙江最低,仅28.8%。
3.产业层次差异。上海制造业产业层次最高,江苏其次,浙江较低。上海的电子和交通设备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是上海产业层次较高的标志性特征。浙江电子行业产值比重未进入前6位,以及纺织服装业和食品生产值份额高于江苏,是产业层次较低的标志性特征。
进一步从产品结构考察,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和互补关系。如轿车产量上海最高,江苏只有上海的14.7%,浙江仅为上海的3.5%;纱产量江苏最高,浙江只有江苏的30.3%,上海仅为江苏的6.2%。
从各地形成的优势产业也反映出这种差异性。绍兴县与海宁市的轻纺产业都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但绍兴县偏重服装面料的织造,海宁市则侧重于工业用布的织造。萧山区与昆山市都致力于机电产业的发展;但是,前者着力于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后者偏重于中档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上海与浙江都把汽车工业定位于各自的支柱产业。二者不但资本的主体的属性不同,产品的结构也各异。上海生产轿车,走中高档发展之路越来越明显,而浙江李书福的吉利,其车型则走“百姓车”之路;浙江发展汽车产业的重点是发展中档客车与特种行业用车,与上海及与其他发展汽车工业的城市在“错位”发展。
可以说,正是长三角地区资源禀赋的同质性构成了长三角地区统计分大类行业的同质性,或者说,是更大范围内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的形成。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大多数学者都把长三角制造业大类的同构性认为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障碍。因为从统计分类的3位数或4位数的行业划分来看,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长三角的企业组织结构在外资和民资的共同作用下,已彻底打破了国有资本垄断产业发展的局面,竞争较为充分。企业在组织管理和产业布局方面的主动性较大,虽然在企业异地发展中也受到部分行政干扰,但这种干扰的作用有限。因此长三角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市场化条件下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以专业化分工能带来效率提高的利润原则为基础的。因此,外资企业在长江三角洲所实施的生产力布局反映了城市间的比较优势,不仅产生企业内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可能性极低,而且会增强城市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产业同构的背后必然是重复建设带来的过度竞争,由于长三角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较快,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不同企业的同质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形成了差异化特色,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市场的繁荣,这一点正是产业集群的一个特性。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在同业竞争中,不断创新,从而促进了整个区域的发展与繁荣。长三角地区正在逐步强化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形成一种全新的差别化竞争格局,产业集群竞争力逐步提升。
三、长三角产业分工趋于加深
从长江三角洲的情况看,上海、江苏和浙江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体现得十分清楚,但到21世纪初已经呈现出较强的分工态势。
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发展及其所提供的增长机会和质量,不仅取决于城市的位置,还要取决于城市的产业结构。一个区域保持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比重或吸引新产业的能力是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的一个重要问题。
表1 长三角制造业专业化系数的比较②
该区域与上海相比的差异该区域与上海相比的差异
(增加值) (劳动力)
江苏 20.41 /
浙江 24.94 /
苏州 34.7325.32
无锡 24.8525.88
常州 29.5818.36
南京 17.9220.75
杭州 24.4620.65
究竟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内存在什么样的产业分工模式呢?从产业定位的角度出发,必须揭示整个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内的产业分工特点。为此,引入制造业专业化系数③ 对江苏、浙江和若干主要城市制造业与上海制造业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差异程度进行界定。
表2总结了地区之间制造业产值和劳动力之差异程度,结合表1和表2中所统计的29个制造业的地区差异性。对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提炼出下述的看法:
(1)浙江与上海制造业专业化系数的差异更大,达到24.94。具体说来,浙江的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业与上海有很大的差异性。
(2)江苏与上海制造业专业化系数为20.41,制造业专业化的差异程度较大的产业有纺织业、化学工业、黑色金属冶炼、运输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业。
(3)苏州与无锡离上海比较近,制造业专业化系数最大,分别为34.73和24.85。表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产业分工的直接体现,就是都市圈内城市越接近,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越高;距离越远,产业同构性越强。例如南京制造业与上海相比的专业化系数仅为17.92,几乎只是苏州专业化系数的二分之一。如果比较区域的产业劳动力,苏州和无锡与上海相比的专业化系数分别为25.32和25.88,比常州、南京、杭州高得多。因此,两种专业化系数均表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内存在制造业的分工体系。
进一步说,苏州和无锡制造业与上海相比的专业分工正在强化,如以产值计算的苏州与上海专业化差异系数较大的产业是纺织业(6.4)、电子及通信设备(20.92)、黑色金属冶炼(-5.98)、运输设备业(-10.22);同样,以产值计算的无锡与上海专业化差异系数较大的产业是纺织业(9.94)、化学纤维(3.46)、运输设备业(-7.1)。正号表明区域产业的产值比重大于另一区域,负号则表明产值比重小于另一区域。
表2 2003年长三角六城市制造业专业系数(增加值百分比)比较单位:%
行 业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杭州
食品加工业0.99 1.74 0.31 0.64 1.46 0.49
食品制造业1.90 1.10 0.36 0.92 1.67 1.87
饮料业1.29 0.24 0.20 0.42 1.10 5.28
烟草制品 5.08 / / 0.02 6.06 7.39
纺织业3.7210.1213.6614.03 1.4111.42
服装业3.58 3.03 2.60 4.98 3.03 3.11
皮革制品 0.71 2.06 0.34 0.56 1.32 2.83
木材加工 0.92 0.59 0.12 0.31 0.25 0.37
家具制造 0.57 0.43 0.02 0.55 0.30 0.53
造纸及纸制品 1.02 2.46 0.82 0.44 0.75 3.62
印刷业1.52 0.37 1.03 0.53 0.59 1.02
文体用品 1.25 0.72 0.16 0.17 0.69 0.59
石油加工 3.63 0.66 0.74 0.42 6.12 0.35
化学工业 6.46 6.29 7.8210.5716.62 5.21
医药制造 2.21 1.45 1.88 1.81 1.94 3.37
化学纤维 0.90 1.84 4.36 0.94 0.52 1.46
橡胶制品 1.08 1.06 1.02 0.68 0.84 1.87
塑料制品 2.71 1.90 3.47 2.63 1.75 2.23
建筑材料 2.58 2.37 2.65 3.83 4.32 3.59
黑色金属冶炼 10.06 4.0812.25 7.68 9.30 4.61
有色金属冶炼 0.85 2.23 3.12 1.84 1.10 0.36
金属制品 4.30 3.11 6.30 4.40 3.13 3.53
通用设备 6.02 4.47 7.7611.20 4.11 6.65
专用设备 3.04 2.51 3.94 7.28 1.53 1.58
运输设备 13.68 3.46 6.58 4.98 9.72 5.73
电气机械 6.55 6.00 6.71 8.41 6.13 7.42
电子及通信
11.3432.2611.15 8.0612.0210.76
仪器仪表 1.49 3.04 0.45 1.10 1.13 2.13
其 他0.55 0.41 0.18 0.60 1.09 0.63
总 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制造业产值(亿元) 1903.8
1253.87
749.03
352.11
582.86
747.64
资料来源:《2002年上海统计年鉴》第170—171页
(4)产值比重显示,南京与上海制造业分工特色突出地表现在南京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系数比上海高12.65,除此之外的两地制造业显示出明显的同构性,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9.30∶10.06)、运输设备(9.72∶13.68)、电气机械(6.13∶6.55)、电子及通信设备(12.02∶11.34)的增加值比重非常接近。然而,根据南京和上海劳动力来计算的制造业专业化系数,南京的黑色金属冶炼业(5.05)和运输设备业(11.35),比上海分别多2.65和3.84。这就隐含着南京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和运输设备业的产品技术比上海低,表明两地这两大产业内部的产品结构是有差异的。④
(5)杭州和上海制造业的分工差异主要体现在三大制造业,即杭州纺织业专业化系数为11.42,上海仅为3.72;而上海黑色金属冶炼业和运输设备业的专业化系数分别为10.06和13.68,比杭州的4.61和5.73高很多。这是上海制造业中以钢铁业和汽车制造业为发展重点的产业战略体现。
表2和表3反映出上海制造业的明显特色。2003年,有4个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在10%以上: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10.09)、钢铁工业(10.06)、运输设备(13.68)和电子及通信设备业(11.34)。如果以劳动力比重计算,这四大制造业的比重分别是7.32%、2.40%、7.51%和8.49%,均低于产值比重,尤其是钢铁工业的2.4%劳动力创造了10.06%产值,这与上海钢铁工业压延加工的钢板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是有联系的。
表3 2003年长三角六城市制造业专业系数(劳动力百分比)比较⑤单位:%
行 业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杭州
食品加工业
0.98 0.52 0.24 0.47 2.01 0.83
食品制造业
2.21 0.90 0.53 0.74 1.87 2.10
饮料业
0.56 0.30 0.29 0.26 0.43 1.62
烟草制品 0.23 0.01 /
0.03 0.31 0.15
纺织业
7.3919.3821.7215.02 3.5818.19
服装业
9.63 7.59 5.0411.07 7.54 7.14
皮革制品 2.42 4.35 0.68 0.87 2.03 4.47
木材加工 1.06 0.89 0.13 0.32 0.47 0.76
家具制造 1.15 1.03 0.02 0.55 0.66 1.07
造纸及纸制品 1.39 1.49 1.02 0.48 1.37 5.59
印刷业
1.87 0.55 1.12 0.68 0.81 1.28
文体用品 2.97 2.22 0.49 0.18 2.47 1.30
石油加工 1.21 0.06 0.31 0.21 1.76 0.24
化学工业 4.99 5.10 5.87 7.1812.52 4.80
医药制造 2.24 1.16 1.17 2.00 1.95 2.07
化学纤维 0.50 1.69 3.33 0.75 0.50 1.22
橡胶制品 1.79 1.61 1.43 0.90 0.82 2.13
塑料制品 4.17 2.81 3.01 3.45 2.66 2.42
建筑材料 3.51 3.21 4.99 3.67 6.82 4.51
黑色金属冶炼 2.40 2.95 6.09 3.20 5.05 2.51
有色金属冶炼 1.03 0.96 1.75 1.04 0.90 0.32
金属制品 6.31 3.99 4.58 4.59 4.47 5.29
通用设备 9.03 4.4710.2413.06 7.52 7.53
专用设备 4.45 3.71 5.27 5.18 2.50 2.17
运输设备 7.51 2.97 5.82 6.6811.35 5.52
电气机械 7.37 5.18 6.42 8.49 4.54 6.65
电子及通信
8.4917.94 7.13 7.29 9.53 4.72
仪器仪表 2.09 2.03 0.94 1.01 2.19 1.98
其他 1.05 0.93 0.45 0.63 1.37 1.42
总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制造业劳动力(万人) 243.89
126.9581.9954.1356.0383.61
因此,长三角都市圈内的六大城市专业化系数的研究结果不仅显示出区域内部并不存在所谓的“产业同构”现象,而是产业分工趋于加深。如果以制造业的产品领域来比较都市圈内的产业结构,城市间产业的差异性会更大。
四、长三角产业分工基础与集群现象
相比过去产业集群多出于自发形成,近十多年来,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地区经济和制造业竞争力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已经把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创新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联合国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
要提高长三角的区域竞争力,长三角各个地区与城市之间就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分工体系。强化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是实现长三角区域共赢的物质基础。随着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差距的缩小,长三角的发展正在从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向产业分工协作模式转变。这就要求长三角区域内各地区、各城市要依托自己的优势,以强势产业或强势园区的联动为纽带,成立专业联合体,构建区域产业互动发展机制。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主导性,产品的关联性和专业的配套性等优点,因此,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外部规模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能力,产生区域环境文化氛围。随着外商投资的进入,长三角区域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集群,这类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别于浙江出现的小商品为主的产业集群模式,其产业配套和集聚的范围扩展到长三角整个区域,这一点亦被部分学者误解为“产业同构”现象。
浙江的产业集群与意大利产业集群惊人相似。意大利是世界上著名的产业集群密集地。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评判标准(见表4),全意大利产业集群地有199个,分布在15个洲,其中,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也就是第三意大利地区)126个,占63.4%;西北部58个,占29.2%。集群地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日用品。其中,纺织品集群地69个,占34.7%;皮鞋和鞋占27个,占27.3%;家具39个,占19.6%;食品17个,占8.6%;机械32个,占16.5%。意大利出口绝大部分是由产业集群地生产的,纺织业的90%、鞋和皮革制品的90%、木工及家具的95%的出口额是产业集群地创造的(见表5)。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发展到今天具有强大竞争力,表现在意大利产业的优势在于细致的劳动分工、频繁的产品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企业规模之小都是其它工业化国家不能比拟的,平均工业企业人数仅为4.3人,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德国的三分之一,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平均每个企业创造的产值也是位居工业化国家之末。但正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促进了意大利发达经济的形成。综观意大利产业集群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与浙江产业集群以及其它地区乡镇的产业集聚区域有许多相似之处。
表4 意大利主要地域产业集群概况
集群地名称行 业
产值(亿里拉) 企业数 职工人数 集中数
皮埃拉毛纺织品 7000
1850
29000 7
菩阿莱之阿
贵金属加工 2000
1400
8000 18
欧鲁佳特哲纺织印染 4572
2614
29339不明
卡苟滩乌里瑙 木材家具 1590
2956
13719不明
蒙特贝若纳 运动服
2367556
7909 75
阿鲁依纳瑙 皮革4800600
6500 40
卡驼莱 眼镜2240930
11200 66
普拉托 纺织品
8040
8500
46000 10
桑克朗挈丝鲁阿纳皮革3200800
10000 11
培沙罗
木材、家具 1900750
9900 20
蒙丝马诺 鞋 595 660
4100 20
资料来源:王忠红(2004)
表5 意大利国际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和浙江的特色产业集群的分布
意大利浙 江
比耶拉:毛纺织 温 州:鞋、服装、眼镜、打火机
普拉托:毛纺织 义 乌:小商品
都 灵:自动化设备 绍 兴:轻纺、化纤
皮亚琴察:自动化设备永 康:五金
蒙特别鲁那:滑雪靴 海 宁:皮革、服装
卡斯泰尔戈弗列多:照明设备 余 姚:轻工模具
卡尔皮:木工机械、针织品奉 化:服饰
摩德那:针织品 慈 溪:鱼钩、长毛绒
萨斯索罗:瓷砖 永 嘉:纽扣、泵阀、
卡拉拉:石制品 路 桥:日用小商品
阿雷佐:珠宝嵊 州:领带
瓦伦扎:珠宝金 乡:标牌、包装
博罗尼亚:包装机械 大 唐:袜业
布赖恩扎:家具 瑞 安:汽车和摩托车配件、理发用品
瓯 海:阀门
柳 市:低压电器
台 州:精细化工、摩托车
资料来源:王忠红(2004)
“小商品”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支撑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是这片区域内一大批已成规模的产业集群。从上海到沿杭州湾往南,从嘉善直到宁波,车程不过4小时,从嘉善木业、海宁皮革服装、萧绍平原的化纤纺织,直到慈溪家电、嵊州领带、余姚塑料和宁波服装,沿路的每个产业都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了强势地位。
产业集群的作用在于不仅增强了竞争,促进了社会分工深化,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比如,浙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这样以世人不可思议的低成本优势占领了世界市场。由此引来的反倾销贸易摩擦更加引起了经济学家对浙江产业集群带来的低成本的广泛关注。表6是温州市主要产业集群的情况。
更可贵的是,杭州湾畔的产业群已经在发挥集聚效应。以化纤产业群为例,在全国同行业销售收入前30名企业中,集聚于杭州湾区域的就有8家,使这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化纤产业带之一。发达的化纤产业群又为杭州湾沿岸的纺织业提供了强大的上游产业链,仅绍兴一个县,纺织面料就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
但是,在新的背景下,环杭州湾产业集群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提升,目前承载这些产业集群的各类园区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限,是传统的行政区经济的产物。今后应突破行政区划,以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为核心来组织专业化分工。比如,软件产业集群应以杭州软件园区为核心,纺织产业集群以绍兴滨海工业区为核心等。要通过整合和提升,在环杭州湾区域内构造几大国际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现象。与浙江的小商品产业集群模式不同,上海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上海大项目大基地产业布局思路的实施,上海以郊区为布局重点的制造业集群态势明显。上海宝钢所在地宝山区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产值占上海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7.27%;上海国际汽车城和大众所在地嘉定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上海同行业工业总产值中占32.48%的比重;上海化工区所在地金山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在上海同行业工业总产值中占52.63%的比重,浦东、松江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占全市比重达到64.93%。
五、以产业集群化加快外资企业“落地生根”提高企业集群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出现了产业集群化的趋势,但总体上看,这种产业集群化水平还很低,“低、小、散”现象突出。从国外的经验看,在一个产业集群内,大量的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企业间高度专业化分工,市场网络组织发达,以及以互动互助和集体行动为特征的合作竞争机制,将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这种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因此,借鉴国外产业集群的经验,在现有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进程,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经济和产业配套体系,将是加快外来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产业集群化的环境下,即使生产成本发生了变化,但由于集群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关系,大部分企业也不会向外迁移,除非整个产业链条都向外迁移。
六、发挥政府促进作用 提升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也包括诞生、发展和衰亡三个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专业化技能、大学的研究特长、高效率的生产特点、适当的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中的产业集群大多倾向于发展全球战略,厂商在愈来愈多的国家销售产品,并把低附加值的活动转移到成本低的地方,增加进军国外市场的机会,这个过程会让产业集群竞争力更强。产业集群衰亡的原因,造成衰亡的内部因素,起源于内部创新机制的僵化,如缺乏弹性的法规、企业过度合并形成卡特尔或其他机构妨碍竞争的做法,以及学校、大学等机构僵化等。
当各类资源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时,某些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难免相对减弱。各国要维持它在某些产业集群上的竞争力,必须回归到各国在技术创新、精致生产、产品特色等关键要素上的获得,生产率低、技术层次差、产品特色少的产业或产业环节,往往是第一个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
我国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一旦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参与热情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政府促进产业集群优势的主要政策导向有:
1.构造良好的产业合作关系
产业集群要提高区域对潜在的特定生产活动投资者的吸引力,尤其关注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针对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内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纽带,提出了一个内容广泛的政策框架,且具体政策建议包括:提供产品供需的市场信息;帮助外国机构与本地企业建立生产供应联系;鼓励外国机构参与提升本地供应商技术水平的技术推广项目;与外国合作兴办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本地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2.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一是建立技术平台,如政府通过发展研究机构、大学等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对企业的研究发展与技术改造活动,直接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企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3.实施人才战略
加大国际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与企业家,努力在集群内形成优秀人才的高地,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4.引导产业集群进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和全球营销体系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生产体系,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最重要的是进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要依靠我国产业集群在一些产业的专业化优势,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作,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零部件、加工生产等,与跨国公司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和战略性联盟,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与先进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专业化优势。
5.强化政府的市场规则制定、行业指导、信息服务等功能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二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三是重视并加强政府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四是鼓励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我服务、协调和管理作用。
注释:
①迈克尔.波特著有《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
②注:制造业系数是反映两个区域之间制造业的差异程度:增加值栏目是指江苏、浙江、苏州等区域制造业增加值百分比与上海制造业增加值百分比之差,劳动力栏目是指江苏、浙江、苏州等区域制造业劳动力百分比与上海制造业劳动力百分比之差。资料来源:殷醒民(2004)
③制造业专业化系数可以通过产值和劳动力两个指标反映出来,如以产值衡量的专业化系数是指某一区域制造业各行业的增加值百分比与另一区域制造业增加值百分比之差,差额越大,两区域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系数为零说明根本没有专业化,即区域之间工业结构完全类同。
④前一数据为南京,后一数据为上海。
⑤资料来源:《2004年上海统计年鉴》第254页,《2004年苏州统计年鉴》第154~160页,《2004年无锡统计年鉴》第201~211页,《2004年常州统计年鉴》第210~219页,《2004年南京统计年鉴》第68~70页,《2004年杭州统计年鉴》第166~171页。转引自殷醒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