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中学 浙江 嘉兴 314000
摘要:关于影响国际关系因素的探讨,历来备受国际政治研究者的青睐,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媒体话语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本文简要回顾了当前学界媒体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的相关研究,并特别综述了其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指出新闻三要素对新闻话语权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媒体话语与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国际关系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话语,国际关系,建构
1. 引言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媒体在国际关系领域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媒体借助舆论的力量往往会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以及国际话语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媒体自身的话语权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存在重要影响。中国越来越重视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作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正发挥正式的外交层面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本文通过综述学界对媒体以及媒体话语权的研究,探索媒体话语权对我国国际关系实践的指导意义。
2. 媒体话语权
媒体借助舆论的力量往往会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以及国际话语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媒体自身的话语权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存在重要影响。媒体话语权属于话语权的细分领域。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基础理论研究。西方国家对于媒体话语权的研究鼻祖是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沃尔特?李普曼的“探照灯”之论:“新闻机构并不是制度的替代物,它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人们不可能仅凭这样的光束去照亮整个世界,不可能凭着一个一个插曲,一个一个事件,一个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去治理社会。他们只有靠着一道稳定的光束——新闻机构去探索,让这光束对准他们,使一种局势足够明了,以便大众作出决定” 。1972年美国学者M.E.麦库姆斯和D.L.肖发表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首次关注大众传媒的效果和影响,提出“议程设置理论”。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学者从软实力的角度研究媒体对国家话语权建构作用的实现机制。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认识媒体国际话语权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对“媒体帝国主义”的研究。美国学者席勒首次提出“媒体帝国主义” 的概念,并且阐述了媒体在国际中的传播与一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第三,媒体话语权建构。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詹姆斯?罗尔。罗尔主要研究了媒体在国际报道或者国际传播中如何建构并提高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
国内学者对于媒体话语权的研究可以总结为四个角度。第一,理论性研究,即对媒体话语权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其中,程曼丽认为中国媒体要想提高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不能脱离国际议程设置,要主动加入进去 。还有一些学者对媒体即权力理论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他们认为媒体是国家软实力的承载者,媒体本身具有权力,国家可以通过掌控媒体,来掌控和提高自身的话语权。第二,通过研究具体事件研究媒体的国际话语权。在特定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往往对显示和提升国家话语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学者主要聚焦于中国如何利用这些特殊时刻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学者们通过对比特定重大事件中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报道,分析中国媒体在自身国际话语权建构方面的不足。第三,从媒体本身出发,研究媒体提升国家话语权的路径。这一部分研究聚焦于中国媒体提升自身形象和扩展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策略。学者们从全球化的国际社会背景出发,探索中国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下利用媒体扩展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3. 议程设置理论
3.1 议程设置的内涵
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作为议程设置理论的先驱,提出“拟态环境” 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提出的目的是向人们解释大众传媒对公众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之后,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正式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并对议程设置的概念以及内涵作了界定,他们认为影响公众对某一事件认知的重要因素是媒体对新闻的筛选、排版、编辑以及新闻发布者本身的价值观,这些因素对公众舆论和思想观点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这也是媒体能够引导舆论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对议程设置的定义如下:“通过日复一日的新闻筛选与编排,编辑与新闻主管影响着我们对当前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件的认识。这种影响各种话题在公众议程上的显要性的能力被称为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议程设置包括新闻筛选、排版编辑、新闻话语主体三个要素。
3.2 议程设置的三要素与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新闻筛选是大众传媒在正式报道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与大众传媒的功能设置有关。大众传媒具有信息供给的功能。公众作为大众传媒的受众,在接受信息的选择上具有被动性,而大众传媒本身在选择信息发布上具有主动性,加之媒体报道总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人们永远无法了解到一件事情最原始的真相。换句话说,很多时候,看什么信息不是公众决定的,而是由媒体决定的,媒体让公众看到什么样的信息,就只能看到什么样的信息。一份最普通的日报要呈现在看报人的面前通常会经历以下步骤:记者采集信息、信息分拣、有选择的编辑、慎重排版、传递到受众面前。从这些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体在将信息呈现给读者之前,对信息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修饰,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会运用各种传播技巧,这也说明媒体报道总是带有选择性和倾向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便是非常精明的受众,对媒体的报道具有很强的选择、取舍和评价的能力,但是其被动地位从最初就已经注定了,这也就是大众传媒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舆论的原因。
大众传媒在进行信息排版编辑时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进一步影响信息的最终呈现。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信息的重要程度、媒体的政治倾向、国家内政外交情况、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国家间关系。国家在特定时期的内政外交情况会让媒体在报道一些国内和国际新闻时做出筛选,比如在一国政治敏感期和政治平稳期,媒体的报道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很大不同。一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对媒体的报道风格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同的话语体系。两国关系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并且影响与这一国相关事件报道的题材、话语体系、具体内容等等。媒体往往将某一时期最重要的议题在排版时安排在最显著的位置,而相对不重要的议题往往会放在不起眼的地方。为了达到特定的传播目的,可能是顺应国家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可能是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大众传媒往往会通过排版编辑来引导公众关注想要他们关注的重要事件。
新闻话语主体对新闻主题具有重要影响。新闻主体的不同往往影响新闻报道的逻辑思维,进而影响公众对这一事件思考的方式和方向。大众传媒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会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除了它本身的报道具有选择性和倾向性之外,还因为普通大众一般没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对某一事件的反复思考当中,他们往往只是浅尝辄止地了解,而大众传媒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学者专家通过文章发表的个人观点会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权威性的政府、学者或者组织机构等新闻发布主体更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对公众的舆论引导作用。
3.结论与讨论:我国的媒介话语权研究现状及展望
当前,我国学界也逐渐注意到了媒介话语权研究的重要性。相关的研究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第一,对中国话语体系以及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层面的研究。这一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陈向阳、梁凯音、陈玉刚、张志洲等等。他们认为媒体和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的崛起举世瞩目,中国模式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扩展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资本,中国应该开拓思路,充分利用中国崛起的契机,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
第二,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媒体提升自身国际传播能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从而扩展自身话语权的策略。学者们主要从传播学的相关概念出发,结合国际关系学,剖析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报道技术、报道体裁、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如何完善自身传播模式,从而提升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地位 。
任何一国的大众媒体在报道时都带有天然的倾向性,媒体自身特殊的属性决定了这一点。媒体的报道或者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或者为自身相关利益服务,绝对公正、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媒体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与政治脱不了关系。媒体话语权对国家话语权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利用国内主流媒体进行自身形象的宣传以及国内国际政策的传播和解读,以便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响应,增强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 Jacobson., G.C., Public Opinion and the War in Iraq[C]. Philadelphia: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06.
[2]彭何利. 论后冷战时代美国霸权与国际法的交互关系——以科索沃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为例[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1, 24(5):169-173.
[3] Nicholas G. Onuf. The Politics of Constructivism[A]. in K.M. Fierke and Knud Eric Jirgensen, eds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Next Generation[M]. Amonk, NY:M.E Sharp,2001.
[4]刘永涛. 话语作为(不)安全实践:语言、理论和“邪恶轴心”[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5): 19-25.
[5]朱宁. 译者序——安全与非安全化: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研究[A]. 巴瑞?布赞等:新安全论[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惠耕田. 限制权力,为规范开辟空间——克式规范建构主义研究[J]. 国际政治研究,2005(4): 67-75.
[7]孙吉胜. 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伊拉克战争解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刘文科. 政治修辞情景的一般特征——兼以9?11事件为例[J]. 江汉论坛,2008(03):42-44.
[9]Jackson, R. Writing the war on Terrorism: Language, Politics and Counter-terrorism[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5.
论文作者:沈浴寒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媒体论文; 话语权论文; 国际论文; 议程论文; 中国论文; 这一论文; 国家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