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设计
龚仁祥
(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句容 212400)
摘要: 根据绩效理论,重新定义了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并将二者结合形成新的既有绩效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新思维、新方法去阐述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使其更加形象具体,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操作性。通过这种新的模型体系,能够使教育体系更快实现全面信息化。
关键词: 绩效导向;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构建
现今,我国逐渐重视起了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基本国策和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1]。目前,全球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仅针对教育信息化的某个方面,缺少宏观布局,缺少对国家信息化教育战略部署目标的理解和对其评价体系的模型。所以,国家的信息化教育更应该引入绩效体系,并形成新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对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以及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种称为“迁移放电模型”,核心是离子迁移,即先分析离子迁移,迁移后再分析离子放电。具体步骤为:①分析溶液中的离子;②离子迁移的方向和终点(阴离子迁移到阳极,阳离子迁移到阴极);③根据电极表面富集离子放电顺序判断放电。
一、绩效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事业评价体系也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更应该以绩效理论为导向,这样既能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科学,又能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2]。
1.全面客观,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追求。教育信息化自身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相互成正比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个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去分析教育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教育信息化的绩效制度完全符合了这一要求,这一评价体系模型既能够与国家倡导的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追求相符合,也能更科学、公正地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价[3]。
目前,食用油品质检测方法主要有理化法(如碘值法、熔点测定法和折光指数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位素比值法以及中红外光谱法等[2];但这些方法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高,并且分析速度慢,准确性不高,不能满足市场快速检测的需要。
3.可操作性,强调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的切实可行。要想使我国的信息化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就要使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更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想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就要使信息化教育的投入和产出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要有一定的制度和可操作案例,这也是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所必须具备的因素,这样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才能够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2.绩效导向,重视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绩效改进。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教育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其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使信息化教育更加完善,也使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所以,通过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能够及时发现我国在信息化教育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优质护理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师 冉,马丽珠(93)
二、绩效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与方法
1.总体思路。要想实现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首先要以元建模型理论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元建模型能够充分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体系,并且能够将其自身的语义应用到教育信息化的领域中,还能够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自身发展扩展新的语义,使教育信息化评价更加灵活[4]。以元建模型理论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对教育评价模型进行设计到构建到语义的扩展。首先要以元建模型为基础去设计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并且要符合我国对信息化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其次,要根据元建模型的理论对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进行导论分心。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中的语义进行扩展,并最终确定以绩效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方向。
2.构建过程与方法。(1)架构设计。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就需要加强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建设力度,全面实现我国的信息化教育产业,对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基础设施、实践应用、人才培养、数字教学、信息化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革和发展。中央下达的文件明确指出了关于建设我国信息化教育的核心,即大力发展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数字教育、管理方式等,全面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所以,要想发展我国信息化教育,全面实现我国现代化教育,首要就是建立一个完备的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公正地对我国正在建设的信息化教育中的资源、管理、人才、环境以及实践应用等方方面面进行评价。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同样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并且还要根据该模型中的语义进行推演变化,使其成为符合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语义。要将教育产业的宏观大目标变成一个个小的领域,对每个领域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2)模型构建。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就是使教育信息化中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并形成新的整体,所以需要对该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和定义等。①概念建模。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体系,要想解决教育信息化中的相关问题,就要对教育信息化评价建立模型,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首先,要根据我国的政策、规定要求和相关资料对其中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来确定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根据我国关于信息化教育的文件和相关资料,将信息化教育模型分成不同领域,其中包括组织管理、环境建设与应用、资源建设、队伍建设、信息技术和创新发展等领域,并按不同比例对该模型进行评价。以上几个领域又可以进行抽象化分析,组织管理就是对教育组织的规划和保障;创新发展就是对信息化教育的创新改革;其他领域也代表着受教育者对信息化教育的满意度,这种满意程度也意味着将信息化教育进行应用和实践化。鉴于此,以导向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包括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应用实践和创新发展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我国建设信息化教育的根本。②关联分析。要想实现我国信息化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既要了解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也要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评价。在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中,组织管理是维持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因素,它代表着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信息化教育中的数字教育、信息管理、基础设施、教育质量等都属于信息化教育的产出。而在信息化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教育管理、资源建设和教育环境属于信息化教育中更高一级的产出。只有了解在信息化教育建设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对各要素之间的评价,才能够丰富我国的信息化教育,实现我国信息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③操作定义。要想实现我国教育产业的现代化,首先要使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能够公正、客观地对当下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发现在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5]。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也是对信息化教育进行评价的有效的、科学的手段,该评价模型能够对教育方式、数据收集和教育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综上所述,设计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发现在建设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及时提出有效对策。
3.语义扩展。以元建模型理论为基础,并通过元建模型中的语义去对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中的语义进行扩展和推演,将其运用到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模型中,进行客观、灵活的评价。通过元建模型扩展的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新语义,能够将信息化教育的评价模型具体化,并且能够使信息化教育中的各个领域具有可操作性。根据基于绩效为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中核心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应用实践和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对每个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去定义语义。
参考文献:
[1]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4-35.
[2]陈吉利.英国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9,(6):28-31.
[3]马宁,余胜.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0,(1):13-17.
[4]毛媛.基于元模型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4):411-414.
[5]郭伟刚.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4):36-40.
Design of Performance-oriented Evaluation Model for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GONG Ren-xiang
(Jurong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Jurong,Jiangsu 21240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theory,this paper redefin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and combines the two to form a new existing performance-oriented evaluation mode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The model uses new thinking and new methods to expou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which makes it more vivid and concrete,more universal and practical.Through this new model system,the educational system can accelerate the pace of achieving full information.
Key words: performance oriented;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model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35-0252-02
收稿日期: 2018-11-01
作者简介: 龚仁祥(1980-),男(汉族),本科,中级,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标签:绩效导向论文; 教育信息化评价论文; 模型构建论文; 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