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民文学出版社
32万字/32开
1976年10月第1版
2000年的春天,中国的电视观众是陪伴着一个名叫保尔·柯察金的乌克兰人度过的。许多热衷于追逐各种歌星影星的少男少女突然惊讶地发现,原来这部谈“理想”谈“革命”的红色经典作品中竟然还有这么帅、这么“酷”的小伙子!同样被打动心灵的还有已经步入中年的观众和无数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他们来说,保尔可绝不仅仅意味着英俊的面孔,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是绝不算夸张的。应该说,对于当今中国40岁以上的人来说,保尔·柯察金是一个难忘的名字。难忘到只要一提起这个名字,他们的少年时代的理想、激情和浪漫就会情不自禁地鼓满他们已经并不年轻的情怀。
我第一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街头的连环画书摊上,当时我正读小学三年级。说“读”小学三年级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那时正是“文革”高潮,在学校我们除了读“老三篇”之外,早就无书可“读”了。正是在我渴望读书却又无书可读的时代,残存于街头书摊的“封资修”读物满足了我的精神需求。于是,保尔·柯察金走进了我的心灵。最初吸引我的,是保尔的勇敢,他一拳把苏哈里科打进水里的潇洒,使我忍不住和冬尼娅一起为他喝彩;他不顾一切救出水兵朱赫来的行为,使我第一次感到世界上真有一种叫“英勇无畏”的品质。后来,稍稍大一些了,我又读到了繁体字竖排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次看到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肖像,那双坚毅而略含忧郁的眼睛注视着远方。我对保尔的理解似乎比原来要“深刻”一些了。他和战友们一天向敌人发起17次冲锋的场面,激起了我对英雄主义战斗生活的向往;他卧病在床双目失明之后却以笔为武器,向着人生的厄运发起新的冲锋,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特殊材料铸造的人”;当然,还有他和冬尼娅的初恋,也在我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心湖上撩起了微妙的涟漪……再后来,我当上了一名中学教师,从教18年来,我的几乎每一届学生都听我为他们朗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我班教室的墙壁上,总是贴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肖像,于是,每当我和我的学生沉浸在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中时,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在静静地注视着我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有着如此大的魅力?
其实,以我现在的文学眼光看,就写作技巧而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许算不上世界一流的上乘之作。它的语言和结构都略嫌粗糙,而且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时代的局限。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作者并不是一位专业作家,而且这部书严格说来并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生命铸造而成,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本书的魅力远远超过了有些“纯文学”的作品。这种魅力首先就来自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来自作者挑战生命极限的意志和激情。这本书没有离奇的情节,没有刻意“塑造”的形象,但主人公的经历(相当一部分取材于作者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作者以及他笔下的保尔·柯察金,本身就充满了人格的魅力,因而,这部书就具有了许多“纯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让我们走进原著,看保尔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是怎样“前进”的。
精彩片断摘录
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深秋,一望无际的森林里,树叶全落了。老榆树阴郁地站着,把满身皱纹藏在褐色的苔藓下面。无情的秋天剥去了它们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一条新修的路基从车站的石头货台伸向森林。路基周围是蚂蚁一样密集的人群。
讨厌的黏泥在靴子底下扑哧扑哧直响。路基两旁的人们狠劲地挖着土。铁器发出沉重的撞击声,铁锹碰着石头,铿然作响。
雨像用筛子筛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冰冷的雨水渗进了衣服。雨水也冲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
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
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
这是小说对保尔和他的战友们在冰天雪地里修筑铁路的一段描写。阴冷的天气,恶劣的环境,“铁锹碰着石头”,“雨水渗进了衣服”,人们的劳动几乎成了堂·吉诃德同风车作战,“泥浆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但是——“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要知道,此刻的保尔已经患上了伤寒!年轻的共青团员们就是这样在挑战着自然也挑战着自己。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了,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了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保尔是在筑路的工地上突然昏倒后,被抬上火车送往医院的。从死亡线上回到人间的保尔对生命有了更独特的理解。这部分文字,融描写、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情景交融,而又富有哲理。特别是保尔的内心独白,极为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生命的珍贵、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崇高感以及生命的危机感。这段话后来成为无数青年的人生座右铭;而且我坚信,这段名言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保尔是几代人在青少年时代的心中的英雄,是一个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大写的“人”。他钢铁般地意志使人折服,使人敬佩;他对生命的理解,燃起了多少人火一样的思想,火一样的激情。人生需要激情,事业需要意志。在他那钢铁般精神的鼓舞下,今天的青少年一定会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去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标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论文; 文学论文; 保尔柯察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