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论文_代长燕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论文_代长燕

代长燕(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永兴镇小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部分。目前,小学生的计算准确性不高,且经常会出现错误,所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下文就对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002-01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中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计算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数学教学中最头疼的就是计算教学,在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有情趣是值得数学老师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我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略谈有关计算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小学数学计算的基本教学法

小学数学计算的基本教学法就是估算或者口算,用基本算式进行计算。例如,在学习“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时,老师拿着一根粉笔,说“一根粉笔一元钱,一盒粉笔多少钱呢?”学生头脑中产生了疑问,都迫不及待地想立刻知道粉笔盒里面有多少只粉笔,于是老师将一盒崭新的粉笔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大家一起数起来粉笔的个数,学生口算就算出了一盒粉笔多少钱,老师问学生:“要想知道一盒粉笔多少钱,你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回答:“一只粉笔的价格和粉笔的数量”。教师通过这样基本的讲解与提示后,学生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并理解了题意,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能够使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这可见,计算教学不应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算的层面,还应达到熟练的程度,每一学期的计算教学都要达到教学的要求。

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的运用法则,并简化运算过程,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运算法则的掌握过程是从开展的、详尽的思维活动过度到压缩的、省略的思维活动。开展是为了理解,以确保初期运算的准确,压缩是为了简化中间环节,提高计算速度,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法则之后,开始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法则进行运算,还应要求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确保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口述运算过程,不是简单的背诵计算法则,而是按照法则结合具体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并逐渐过度到语言简练,这就是对计算法则的理解阶段。但计算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上,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压缩运算的思维过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最本质的内容。这才能形成技能。如:在讲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训练时,让学生边计算边说运算思路、运算法则,并写出计算的全过程,一段时间后,逐渐省略中间过程,并挖掘出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1/6+1/7开始时,写全过程,最后,总结规律直接写结果。即,分母互质,分子是一的分数相加,和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和的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变“枯燥”为“情趣”

(1)使学生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爱学。

计算教学要突破技能的

本位的狭隘教学观,跳出为学计算教计算,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审视改进计算教学,使计算教学既重视数学技能的训练,又讲来源,讲用处,让计算教学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而焕发生命力。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所接触的社会经验进行教学。实际操作时,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要求每个学生到就近的商场去购物,并让每个学生把购物发票与同班其他同学共享,要求学生根据发票上的信息能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现实的情境“做”数学,从自己的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确信我能行,让学生爱学。

计算教学应和其它数学教学一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确信“我”能行,从而乐意探索新知,自我寻求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参与新知的探索过程,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者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体验、领悟。

(3)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让学生“要学”。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亲自体验、领悟,从“学会”走向“会学”。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被点燃的火把。”学生的头脑一旦被点燃,他们就能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迫切想学、要学。

四、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每一学段的计算要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和信心。而每一学期的计算教学都有着相关的联系,把计算基础打牢,达到教学的目标是每一位教师的任务。基本的口算计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决定了学生是否可以继续学习的基础。对该基础的要求,不是仅仅停留在会算的程度,而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速度与质量。如一年级的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初学时有部分学生可能要停留在数手指等方法上,但经过一学期的训练,要让每位学生要能脱离辅助工具,达到口算的要求,为后面的笔算多位数加减法打好基础。又如二年级学习的乘法口诀,不单要学生能流利的背诵口诀,还要能灵活地运用口诀,为后面学习除法打好基础。

总之,数学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计算伴随着人的一生。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同时,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细致、长期的过程,只有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实际情况,从细处入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论文作者:代长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论文_代长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