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校合作的方法措施和经验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措施论文,模式论文,经验论文,方法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在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在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的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特别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即家校合作,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家校合作的方法措施
我国历来有重视家校合作的传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根据我们在天津家校合作先进单位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河东区中心小学、河北区35中学的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其他地区学校的经验总结概括出以下方式:以下家校合作方式中有单向交流形式的合作,也有双向互动形式的合作。
1.单向交流形式
(1)家校联系热线
在学校开辟一条热线电话,回答家长提出的有关家校合作、学习生活、思想品德教育等问题,设专人解答。
(2)家长指导手册
手册内容包括介绍学校状况、重大活动安排、教师简介及联系电话等,也可包括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如怎样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如何使孩子自信等等。
(3)家校通讯
这是由班级教师或学生自己定期编写的小报刊。主要内容有班级新闻、考试竞赛情况、阅读计划、手工制作、艺术展示等;也可刊载对班级最近发生事情的评论,还有郊游,运动会,记录家长为班级建设所做的贡献等。
(4)校报和年鉴
学校自办校报或大事年鉴刊物,通过这些刊物向学生家长和社区传递学校的各种信息,如重大决策、新闻报道、家教知识等。年鉴记载当年学校开展的重要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等。
2.双向交流形式
(1)家访
这是采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双向家校合作方式。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走访学生家长,同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长的状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成长历程,同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等。这是很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之一。
家访主要由班主任、任课老师主动进行。一般每学期对全班学生家庭普访一次,少数学生可家访二次以上。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的有关情况,如人员构成,家庭氛围,学习环境等;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更关键的是要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教师家访一定要事先确定目的,每次家访要事先与家长联系好,以免令家长措手不及。教师应避免只谈学生缺点或向家长告状,家长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也应如实相告,不能只讲优点、隐瞒缺点。
大多数家访中,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抱有爱心,能如实客观地反映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大多数家长也能诚恳地向教师讨教家庭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虚心接受教师对搞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共同商量对策,制定有效措施。这样家访后,家长往往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主动与教师联系,了解学生转化情况和修改教育措施,有效地达到了家校合作的目的,增强了教师和家长双方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2)电访
随着电话的迅速普及,教师或家长通过电话联系沟通是目前较为便捷的联系方式。教师或家长定期或不定期互相通电话,通报或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随时交换意见,商议对策,这也是家校合作的一个便捷方式。
(3)校访
校访,是指家长访问学校和访问教师。目前我国在中小学,尤其低年级,大多数家长利用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时机,主动访问班主任老师,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通过校访,家长可以更主动、更积极、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教师商讨教育学生的措施,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4)学校开放日
这是学校在预定时间、有目的有准备地请家长来校参观或参与教育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开放参观和参与活动的内容有:①学校概况介绍(如管理规章制度等资料,学校集体获奖名次,奖旗、奖状、奖杯、证书、活动剪影等),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如校庆,迁移校址或改扩建校园等)。②学校活动(如艺术节、纪念日、运动会、公开课等)。③学生成果展览(如学生作品、作业、试卷、手工艺品、科技制作小发明、书画等)。④教师作品展览(如科研成果、获奖记录和证书等)。⑤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多功能厅等。⑥家长来校听课、参加主题班会等。
家长在开放日访校可以熟悉学生的教育环境,了解学校的日常工作,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配合学校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延续到家庭。
(5)联系簿(卡)
这是一种教师与家长的书面联系方式。教师定期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纪律、品德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地写在联系簿或联系卡上,交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如义务劳动、与邻里相处、课外自修等写在联系簿(卡)上,再由学生带给教师。
联系薄(卡)可以每周使用一次,也可以在一段时期内采取天天联系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评定的形式定期评定。具体方式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和学校不同环境的表现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
(6)家长会
家长会也是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极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具体形式有全校性的,也有分年级的,更常见的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
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召开班级家长会,主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有计划地设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目的是及时交流情况,沟通思想感情。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①教师报告会。以教师讲话为主,适合于新生入学后,或每学期开学初及学期末,班主任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生各方面的适应情况。②经验交流会。以家长讲话为主,由教子有方的家长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供其他家长学习借鉴。③学生学习成果汇报表演会。以学生活动为主。在这种家长会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家长则是听众。
(7)家长委员会
由学校组织的一种家校合作的咨询机构或协助单位,它是家庭与学校联系的纽带。这是—种家校联系的常设机构,由学校提供活动场所和设施。委员由家长代表推选,人数视学校规模大小而定,—般在5~7人,也可更多。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①听取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要求,并及时反馈给学校。②号召家长积极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并给予一定的协助。③动员家长帮助学校发动和利用社会力量组织有意义的校外、课外活动。④组织家长中有专长的学术研究人员给教师或家长做报告。⑤邀请教育专家联系当前教育实际,为家长做专题讲座或咨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教育措施,供教师和家长借鉴。
(8)家长学校
这是近年来兴起并日益发展的家校合作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家长学校一般由学校主办。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定期的、集中的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知识和家庭生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认识一般家庭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并给出预防措施:明确家长以及子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这是学校提高家长教育素养,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的好形式。
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理学,医学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随着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长意识到,掌握科学的理论对培养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因而,天津市的一些学校如岳阳道小学还为家长学校出版了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以及教育研究论文集等刊物,以满足家长教育子女的需要。
家长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活动。如举办系统培训,专题讲座,定期交流以及评比活动。既有家校统—进行的,也有分年级分班进行的。既可请教育科学专家向家长传授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可由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向家长传授德育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搞好各科学习的经验,还可以让教育子女方法适当、效果显著的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
总之,家长学校的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不强求—律。教育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科学知识又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见解精辟,情趣洋溢,以取得实际效果为目的。家长也积极参加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把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学到手,有效地提高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二、我国几种典型的家校合作模式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是我国教育界从建国初期提出至今一直倡导的教育模式。它是家校合作的特殊形式。把家校合作延伸和扩展到社会,其目的是促使学校、家庭、社会诸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彼此积极合作、主动协调、形成合力,实施同步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任务。如何使三者的教育更好地协调,发挥整体效益,许多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领导都做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创见性的理论, “三结合”教育的模式也趋向多样化。如北京的“三结合”教育,在制定政策法规和完善制度方面总结出有益的经验;上海的“三结合”教育注重寻找家校合作与社会教育和社区发展的切入点;鞍山市的“三结合”教育以建立全方位的网络体系为特点;天津则形成了区域型、网络型、辐射型、共建型和联办型五种“三结合”教育模式。无论哪种模式, “三结合”教育的宗旨,都是把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关心教育、参与教育。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大教育环境。
(1) 天津市岳阳道小学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多元参与互动教育”模式。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自一九七九年开始探索,并逐步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据的多元参与互动教育模式,并逐步完善了这一教育模式的有效机制。这—机制主要由领导机构、教育队伍、教育基地和工作制度四方面构成。
实践证明,岳阳道小学的多元参与互动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保证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开放性、整体性和效益性,实现了五个“有利”:①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以整体的、宏观的角度考虑学校内部结构的调整及外部环境的优化,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渗透、内外结合;②有利于不断加强与社会系统的联系及信息交流,根据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不断调整学校的各项工作,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③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学校教育,增强参与意识,既给学校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和物质支援,又能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原则,参与对其管理与监督;④有利于在充分依靠社会的基础上,加强学校的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⑤有利于深化“三结合”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岳阳道小学三结合教育的经验模式,曾在中央电视台卫星教育台做过系统讲播。校领导还赴日本参加家庭教育国际演讨会,曾经接待日本新区教育协会代表团,澳大利亚、美国、波多黎各等国家的友好代表团以及我国香港、台北和许多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学校的来访。岳阳道小学三结合多元参与互动模式和经验及家校合作搞好家庭德育的教育科研成果,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上海市真如中学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网络体系。
1990年5月,原国家教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城市中小学加强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介绍和推广了上海真如中学“家庭、学校、社会德育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几点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1.建立了一个可供模仿、操作的社会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实体。
2.制定德育一体化目标,建立德育一体化网络体系和德育工作序列。
德育一体化的总目标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学校内外沟通,内部与外部目标、方向一致的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系,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德育动力机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发展。
德育一体化的总目标是:(1)共同目标。认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提出的总的培养方向,使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围绕—个目标进行同步教育。 (2)发挥优势。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各自教育功能的作用,扬长避短,形成合力。 (3)协调关系。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渠道,形成教育的网络组织,及时反馈信息。 (4)双向服务。学校和家庭、社区及单位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双向服务。
四个分目标间的关系是:共同目标是前提,发挥优势是关键,协调联系是基础,双向服务是保证。
德育网络体系由学校教育网络、家庭教育网络和社会教育网络三方面组成。
德育工作序列由学校教育序列、家庭教育序列和社会教育序列三部分组成。
3.社会教育委员会下设德育、教学、管理三大组,全面参与学校管理,促进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
上海市真如中学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品德教育纳入整个社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系统中加以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方向的高度一致,吸取开放社会中积极的教育因素,在大教育观念支配下探究德育的新模式,能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德育—体化理论的提出和网络体系的形成,为我国中小学德育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证,也使家校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