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动对教育的作用——国内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人口论文,作用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4346(2004)02-0030-05
人口和教育是有着各自独特的变化规律又联系紧密的两个系统。教育对人口的质量、人口的数量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反过来,人口的变动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和深远的。本文拟对国内近十年来有关人口变动如何作用于教育的研究作简单回顾。
1 资料检索情况
本文分析所用研究成果均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我国大型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有自1994年以来的各学科与专业特色期刊5300余种,全文600万余篇。数据库共分为9大专辑,本文对其中相关的三个专辑数据库(“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进行了检索,检索主题是篇名含有“人口”和“教育”,时间为1994年至检索时(2003.10.27)。
实际检索得到文章总篇数283篇,剔除其中并非论述人口对教育作用的文章(其中主要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教育对人口的作用等)202篇,“有效检索结果”81篇,检索结果见表1。
在表1所列的81篇论文中,专门论述人口对教育的作用的文章72篇,约占检索结果总数的88%;研究人口与教育的相互作用的不多,只有9篇,平均每年不到一篇。 从发表的年份看,最近4年发表的共57篇,约占70%;1994-1999年的6年内共发表24篇,不到总数的30%。可见,学术界对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作用的重视程度在增加。
2 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2.1 关于人口数量及其变动对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不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现代社会,人口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规模,人口的多寡决策了对教育需求的多寡。
表1 有关人口对教育作用的研究文章检索结果(篇)
发表年
人口对教育的作用 人口与教育的相互作用
小计
2003 12012
2002 24125
2001 11112
2000 4 48
1999 3 03
1998 4 04
1997 9 09
1996 2 13
1995 2 02
1994 1 23
合计 72981
2.1.1 出生人数增加对教育的影响
“对教育而言,人口爆炸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的爆炸’(即教育人口的激增)”。教育人口的激增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诸多的问题(吴莉,1996)[1]。首先,出生人数增加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长,即量的问题。学生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的形态扩张——加大教育投资,建设更多的学校,增加现有学校的设施,大量补充合格的教师及管理人员等。其次,人口快速增长影响教育质量。尽管在高人口增长率地区,政府为了满足教育系统的形态扩张已投入了巨额资金,但仍然很难提高教学水平。“高人口增长率成为发展中国家普及教育并提高教育水平的严重阻碍”(吴莉,1996)[2]。实在力不从心的地区,也只好因“财”施教。
张广平等(2002)就宁夏人口增长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3]。1958-2000年,宁夏人口增加了375.1万,增长了201%。尤其是1958-1990年,全区教育负担人口年均增长2.35万人,近十年来教育负担人口仍年均增长0.91万人,教育资源总量不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就不同人口群体而言,山区人口增长快于川区、回族增长快于其他民族、非农人口增长快于农业人口,因此,山区“两基”教育是宁夏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2.1.2 生育率下降对教育的影响
生育率下降对教育的影响似乎更为复杂,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首先,生育率下降,出生人数的减少,可以改变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其次,利用学龄人口减少的契机,可以重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学校数量,扩大学校规模,不断增加学校内涵;第三,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为生育率下降,学生人数减少,不仅可以节省教育资源,还能提高投资水平和教育资源的质量,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作用。在城市,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进行教育资源的置换,通过置换得到的资金再用于扩大教育投资;第四,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随着学龄人口的不断减少,投资条件的不断改善,师生比的不断下降,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龄人口减少还有利于大学入学率的提高,这将使应试教育模式不断弱化,素质教育模式将普遍推广(林成策,2001)[4]。
从消极的方面看,出生人数减少也可能对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龄人口减少,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教师过剩,教育资源利用不足甚至部分资源闲置,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上述情况在80年代的发达国家表现比较明显,我国一些地方,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近年来也有所表现(石人炳2003)[5]。有研究还注意到,出生人数的减少,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意味着对初等教育的需求减少,进而影响对教师的需求,影响师范教育。如山东由于学龄人口的减少,师范生供过于求的现象日益凸现。据统计,2000年青岛市的中师毕业生就业率只有45%,师范专科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只达到67%。2000年5月,山东省对中等师范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由53所调减为29所,停止了三年制中师生的招收(林成策,2001)[6]。
2.1.3 出生人数波动对教育的影响
当生育率由较高水平降到较低水平后,出生人口数的增减很大程度上受育龄妇女,尤其是生育旺盛年龄段妇女人数的影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出生人口数的波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与出生人口波动相应的是学龄人口的波动,这种波动对教育的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干扰,给师资、教育资源等规划和有效利用造成困难(徐坚成,1999)[7]。当波峰到来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增加,容易导致教育的供不应求;当波峰过去,波谷到来时,又往往出现教育资源不同程度的利用不足。陈成鲜等(2002)注意到[8],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部分大城市开始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但同时出生人数出现了峰谷交替的剧烈波动,从而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他们对我国37个大城市的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协同研究,并根据上海市的超前性与典型性,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还就上海市未来人口波动对教育的影响提出了8项对策建议[9]。
2.2 关于人口迁移变动和分布对教育的作用
这里的人口迁移变动主要指人口流动。在全部入选的81篇论文中,有关人口流动对教育的作用(包括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就有45篇,占55.6%。这与我国当前流动人口规模大的社会背景,流动人口教育的现实问题等是密不可分的。
2.2.1 流动儿童与教育
流动儿童的教育受到学者们的特别关注。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口流动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儿童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少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状况改善,支持孩子学习的经济能力提高;农民进城后思想观念改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对孩子寄予很大期望(关颖,2002)[10]。消极的影响主要有:流动人口收入两极分化大,一部分人生活艰难,住房条件差,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关颖,2002)[11];适龄儿童的流动或再分布,实际上是对教育需求的空间再分布,它将导致儿童流入比较集中的地区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而大量儿童流出的地方可能出现教育资源的利用不足或浪费。人口流动为教育的长远规划提出了新的课题(石人炳,2003)[12]。
第二,流动儿童受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从就读学校的类型看,大致有四种:一是借读于城市公立学校,或插班学习,或单独编班。这类学校多要收取“借读费”,有的地方且收费不菲,过高的“门槛”将一些收入不高的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挡在门外;二是在条件较好、收费很高的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就读。这类儿童来自高收入的流动人口家庭,所占比例很小;三是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办的“跟踪学校”。这类学校不多,解决流动儿童入学能力有限;四是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这类学校许多是没有得到政府认可的“黑校”,办学条件差、设备简陋、师资力量弱、安全隐患多,但由于收费相对低廉,对低收入的流动人口家庭有吸引力(张铁道、赵学勤,2002)[13]。流动儿童家庭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性大,也影响儿童的学习。此外,许多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也不利于儿童的学习(项贤明,1998)[14]。总体而言,流动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比例相对较高,学习环境条件不如所在地儿童少年。
第三,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
流动儿童少年教育公平问题,不仅关系到《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而且也关系到城乡一体化方向的健康发展。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是,流动儿童少年教育仍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的不均等,受教育过程的机会不均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均等等方面(孙红玲,2001)[15]。从更深层次看,流动儿童少年教育公平问题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二元经济结构解体与二元社会结构、教育结构的调整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既要考虑当前,更要从长远,要从制度上考虑(张春荣、宋士云2003)[16]。
2.2.2 流动劳动人口与教育
人口流动不仅仅是空间地域的变化,往往还伴随着职业的转换。人口流动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对流动人口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对外来人口教育是城市流动人口正、负效应转换的关键,是提高从业人员文化技术素质、提升人力资源存量的重要手段;外来人口教育包括社会治安管理教育和生产安全教育等,这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外来人口教育也是外来人口自身的需求,他们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追求更充实的精神生活。可见,人口流动增加了对教育的需求(韩晓民,1998)[17]。我国目前流动人口教育还没有相应的相对独立、成熟的组织,存在低层次、自发、分散、单一化的状况,流动人口教育的实践还远远滞后于实际的需求。要根据流动人口突出的流动性特点和成人特征及其教育需求,以社区为载体,建立开放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辐射力影响整个社区的流动人口教育运行组织。这种组织应具备自主性、灵活性、市场化、社会化的特点(张峰,2001)[18]。
2.2.3 人口分布与教育
有学者还比较了我国经济、人口分布与高等教育机构分布的特点,认为我国有的地方经济实力不强,人口不多,高等教育规模偏大,负担偏重;有的地区经济实力有限,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负担适中或偏轻;有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规模偏小负担偏轻。建议在新一轮高校调整中,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优化高校布局(梁志、曾冬梅,2000)[19]。
2.3 关于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教育的作用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育率的变化引起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已开始影响到教育。在生育率下降时间早、下降幅度大的地方,小学、中学、大学适龄人口开始呈现倒金字塔形势,出现低阶段教育供过于求、高阶段教育供不应求的局面(石人炳,2003)[20]。年龄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就业压力,给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功能:不仅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且客观上起到了使一部分劳动适龄人口推迟进入社会劳动力队伍的作用(林成策、郑延亮,2000)[21]。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某些专业产生特别的影响。如中小学学生人数的减少降低了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但中、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使得大众体育蓬勃兴起,一个以健身健美、休闲娱乐、延年益寿、享受生活为目的群众体育环境为体育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社会体育人才需求增加,这种变化对我国现有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体育教师为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鲁国斌,2003)[22]。人口老龄化也增加了老年人教育的需求。
田建荣(1997)注意到[23],相对于全国而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有自身的特点,民族教育结构要适应民族人口结构的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加上劳动适龄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城镇职工下岗、转岗人数不断增多,并将成为普遍现象而长期存在。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将加大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林成策、郑延亮,2000)[24]。
2.4 人口预测与教育规划
人口预测与教育规划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其成果将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尹文耀(1998)[25]、粱燕玲(2000)[26]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 研究特点与趋势
以上分析可见,有关人口变动对教育影响的研究具有几个特点:第一,从发表文章数量看,相关研究并不多,10年间,每年平均发表才8.1篇。近4年的研究有增多的趋势,但平均每年也不过14篇,与人口学中关于老龄化的研究、教育学中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等相比,显然还处于“边缘”的地位。第二,人口学界投入的研究精力十分有限。从相关文章发表的刊物类别看,发表在教育类刊物(包括师范院校学报)的相对要多,共52篇,占总数的64.2%;发表在人口类刊物的少,只有5篇,仅占6.2%;其余论文发表在其他综合性社科类等刊物,有24篇,约占30%。从作者工作单位看,也大多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部门人员。第三,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理论上有待深化。同时研究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不够。第四,就单方面问题的研究较多,综合性的研究较少。鉴于此,笔者认为:第一,要高度重视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的研究。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人口急剧变化的时期,在稳定低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年出生人数将在波动中减少,人口快速老龄化;与此同时,人口的迁移变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分布的变化,城乡结构的变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会带来职业结构的大变化。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等如何适应人口的变化,急需理论的研究。教育的实践需要理论作指导。20世纪后期我国“普九”验收过程中,各地大建教学楼,几年之后不少地方出现生源不足,教室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固然反映出决策机制中问题,但理论界也应该对此作深刻的反省。第二,发挥多学科互补的优势。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任何哪一个学科的单独研究都会显得力不从心。以生育率下降对教育的影响为例:出生人数减少的趋势与程度;入学人数减少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对教育投资效率的影响、对学校布局(如学校关闭)的影响;一个社区学校关闭,可能导致该社区人口的滤出效应(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迁居他处),以及对社区整合、社区文化、居民心理的影响等,这些需要有人口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第三,要用全局观、发展观指导研究。如人口迁移变动的教育后果不仅仅是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更应看到上学难背后的社会二元结构问题、教育投资体制问题、城市规划问题。我们在承认流动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承认将流动儿童的教育纳入城市教育体系之中是城市教育部门应尽的职责的前提下,要研究如何进行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整个城市的中长期教育规划,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不是脚疼医脚的治标方法。第四,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应充分吸收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利用根据教师年龄性别结构、死亡、退休、迁移等情况,运用人口学生命表技术编制教师多递减生命表,预测未来教师的供求情况;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新校选址等。第五,应重视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和借鉴。如英国针对20世纪70-80年代入学人数减少对教育的影响所作的大量研究、美国关于保证流动儿童接受成功的学校教育的研究以及人口波动如何影响教育的研究等,对我们研究中国的问题都会很有裨益。
需要说明的是,以“人口”和“教育”作为题名搜索,并没有囊括所有的相关研究,例如“关注大城市低生育水平下的出生人口波动”一文就是一例(桂世勋,2002)[27]。尽管在标题上没有直接提到教育,但文中以较大的篇幅论述上海市未来出生人口数“大起大落”的趋势,这种人口现象可能造成若干年后城市托儿所适龄人口数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龄人口数的“大起大落”,并对城市基础教育发展不利。另外如“学龄人口波动与农村小学布局”(马振海,2000)[28]、“我国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状况及比较分析”(周皓,2001)[29]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文章都很有见地,但因检索主题的限制不在检索结果之列,这也反映了本文检索方法的局限性。
收稿日期:200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