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舒红梅

红河州建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建水 654399

【摘 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中心接收的急诊危重患者20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的抢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7%,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数据对比结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能有效提升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06-01

危重症是急诊中心常见的病症,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帮助有效控制病情并为之后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准备。急诊危重症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严重等特点,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作出反应并采取措施。为探究有效提升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效果的办法,故本院进行此次实验,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急诊室接收的急诊危重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疾病危重的诊断标准。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重患者有42例,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重患者有4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重患者有63例,创伤导致的危重患者有36例,其他类型的危重患者有11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的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就诊时间前一百例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中男患者有62例,女患者有38例,年龄21~75岁;就诊时间为101~200例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其中男患者有65例,女患者有35例,年龄22~7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措施:在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医护人员立刻按照常规的急诊流程和急救流程进行抢救和护理。

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急救措施:(1)当急诊中心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后,可立刻使用现代网络技术与患者患者传递信息,确保120急救车能及时抵达患者所在的位置。当120急救车接到患者后,急诊中心的人员可利用120指挥系统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和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并将相关情况传送到医院中[1]。让医院的急诊中心能在第一时间准备好相关的急救准备工作,让专科医生与可能使用到的急救设备及时到急诊中心准备就绪。(2)当患者达到急诊中心要立刻开始分诊工作。进行分诊工作的护士必须为分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较强,能主动为询问和判断患者的需求。当急救车将患者送到急诊中心,分诊护士要立刻做好交接工作,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评估。如果当时正处于急诊高峰期,分诊护士应立即申请人员支援,或上报给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或调配。(3)在与患者沟通时。大多数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情况是非常不稳定的,这很容易影响抢救工作的效率和正常进行。当患者提出问题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焦虑、疑虑和困惑。在解答过程中,护理人员注意穿插使用一些鼓励的话语,尽可能患者的负面心理。在急诊高峰期时,常常会出现由于医护人员不够而导致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情况。医护人员要在恰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道歉并解释,争取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2]。(4)当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第一时间开展急救工作。详细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并为患者建立好静脉通道,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急救药物和设备,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注意所有的操作都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防治出现交叉感染。(5)当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住院的办理流程、注意事项及关于疾病的护理知识和并发症的防范措施等。必要时,可以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完成。当患者的意识恢复或清醒后,医护人员要做好各种宣教工作,并嘱咐患者要按时服药,按量服药。(6)无论是达到急诊中心,还是从急诊中心转送至病区,相关的护理人员都应该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所使用的药物和使用的监护仪器等。在确定各项事务都交接完成无误后,签署交接确认单即可。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有97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7%;对照组中有9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3%。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全程护理模式是一种将护理延伸至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新型护理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急救护理措施中的单一和简单的特点,以整体的角度来进行患者的护理[3]。急诊中心的危重患者大多数具有发病快,病情反复等特点,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在实验中,观察组的急救护理从患者送上120急救车就开始了,之后一直延伸至患者的急救完毕。在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都及时跟进并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便随时应对患者的突发状况。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都注意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变化,使用合适的语言与沟通技巧,讲解必要的注意事项,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结合实验结果,本院认为全程护理能有效提升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急诊救治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艳.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3,08(28):166+168.

[2]马影.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5(8):90-92.

[3]冯夏冰.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J]. 中外医疗,2016,08(24):133-135.

论文作者:舒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舒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