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刘鸿平

浙江萧山医院 超声科 31120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的婴儿中,随机选取2000例作为样本,所有婴儿均采用超声Graf法诊断,观察婴儿的检查结果,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超声表现。结果:检查结果提示,2000例婴儿中,共3例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1.5%。将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与健康的婴儿对比发现,患儿α(49.60±9.45)°、β(67.20±7.47)°,与健康婴儿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超声表现的观察发现,Ⅱc型患儿髋骨骨缘缺损,髋臼窝浅,骨顶难以覆盖股骨头。Ⅲ型患儿髋骨骨缘扁平,盂唇自外上方扩张。Ⅳ型患儿盂唇位于髋臼、股骨头间隙,轮廓不清晰。结论:采用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诊断,能够明确患儿的Graf分型,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超声Graf法;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Graf分型

前言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为婴儿常见病,发病率为1.5‰~2.5‰,多由围生期股骨头发育不良,或解剖关系异常所导致。发病后及早检出,并给予干预,可有效纠正各项异常,使患儿能够正常成长发育。有研究指出,将超声Graf法应用到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本文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的婴儿中,随机选取2000例作为样本,阐述了超声Graf法的应用方法,观察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的婴儿中,随机选取2000例作为样本,婴儿性别:男/女=1241/759,月龄(3.48±2.52)

个月。以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性别:男/女=1233/767,月龄(3.65±2.35)

个月。两组婴儿性别、月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婴儿均采用超声Graf法诊断:(1)采用超声诊断仪,对疾病进行诊断,高线阵探头频率为5.0~7.5mHz。(2)患儿取侧卧位,下肢髋关节屈曲内旋,探头置于大转子区域,与骨盆矢状面垂直。(3)对骨、软骨、关节囊、股骨头等部位进行扫描,观察α角、β角,参考Graf法,对髋关节进行分型。

1.3 Graf分型标准

Ⅰa型:α≥60°,β≤55°。Ⅰb型:α≥60°,β>55°。Ⅱa型(<3个月):α为50°~59°,β>77°,骨性髋臼顶满意。Ⅱb型(>3个月):α为50°~59°,β>77°,骨性髋臼顶缺乏。Ⅱc型:α为43°~49°,β≤77°。D型:α为43°~49°,β>77°。Ⅲ型:α<43°,β>77°,软骨性髋臼顶向上移位。Ⅳ型:α<43°,β>77°,软骨性髋臼顶向上移位,且回声波仅限于股骨头与髂骨间。

1.4 观察指标

观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检出率,及患儿的超声表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对比

检查结果提示,2000例婴儿中,共3例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1.5%。将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与健康的婴儿对比发现,患儿α(49.60±9.45)°、β(67.20±7.47)°,与健康婴儿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 1 检查结果对比

2.2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超声表现

通过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超声表现的观察发现:(1)Ⅱc型:3例检出疾病者中,Ⅱc型患儿共1例,占据33.3%。患儿髋骨骨缘缺损,髋臼窝浅,骨顶难以覆盖股骨头。(2)Ⅲ型:3例检出疾病者中,Ⅲ型患儿共1例,占据33.3%。患儿髋骨骨缘扁平,盂唇自外上方扩张。(3)Ⅳ型:3例检出疾病者中,Ⅲ型患儿共1例,占据33.3%。患儿盂唇位于髋臼、股骨头间隙,轮廓不清晰。

3 讨论

3.1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为婴儿及新生儿骨骼系统的常见病,易对患儿的行走能力造成影响,增加关节炎等疾病发生的风险。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患儿,以女孩居多,发病部位多位于左侧[1]。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伴有胎位不正、羊水量少、多胎者,该疾病的发病率更高。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X线诊断、超声诊断、MRI诊断等多种。多种诊断方法中,X线检查分辨率较低,误诊及漏诊率高[2]。MRI检查虽可提高影像的清晰度,但检查所需时间较长,且需于患儿镇静状态下进行,检查难度较大,家长往往难以接受。超声Graf法,为超声诊断技术的一种。将该诊断方法应用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过程中,可有效弥补其他诊断方法存在的缺陷,为疾病检出率的提高提供保证。

3.2 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

为评估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本院选取已确诊的患儿以及健康婴儿作为样本,对两者的诊断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检查结果提示,2000例婴儿中,共3例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1.5%。将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与健康的婴儿对比发现,患儿α(49.60±9.45)°、β(67.20±7.47)°,与健康婴儿相比,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婴儿相比,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均可见α角减小,β角增大现象。α角为临床用于评估患儿髋臼骨顶倾斜度的主要指标,该指标减小,提示髋臼骨发育存在异常。β角为临床用于评估髋关节脱位的主要指标,该角度的增加,提示脱位加重。通过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α角、β角指标的观察,既可掌握患儿的病情。

3.3 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鉴别诊断

超声Graf分型为Ⅱc型及以上者,视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根据疾病分型的不同,患儿的超声表现同样不同。本文研究发现,Ⅱc型患儿髋骨骨缘缺损,髋臼窝浅,骨顶难以覆盖股骨头。Ⅲ型患儿髋骨骨缘扁平,盂唇自外上方扩张。Ⅳ型患儿盂唇位于髋臼、股骨头间隙,轮廓不清晰。为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临床应加强对各项分型的区分,以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治疗,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为患儿的成长发育提供保证。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超声Graf法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诊断结果受检查者经验及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因此,为避免发生误诊或漏诊,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此外,检查过程中,家长同样应协助医生对患儿进行固定,避免下肢过度屈曲,以减小检查结果的误差。确诊疾病后,临床应立即为患儿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对疾病进行干预。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诊断,能够明确患儿的Graf分型,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孙京枝.超声检查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35-37.

[2]张桂英.Graf法超声诊断在筛查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优势[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6):126-127.

论文作者:刘鸿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刘鸿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