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300222)
【摘 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消化科特定时段内收诊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护理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胃黏膜溃疡面积变化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为97.5%,对照组仅为85.0%,两组患者经护理后C反应蛋白水平及胃黏膜溃疡面积均有所减少,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成立。结论:在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慢性胃溃疡;护理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97-02
胃溃疡属于人体消化道常见疾病,该病发病部位没有明显限制,十二指肠、食管等均可发病,胃溃疡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形成的溃疡导致,临床有较高发病率,上腹部疼痛是胃溃疡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尤其在餐后2小时之内疼痛剧烈;胃溃疡具有反复性[1],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抽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诊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分为2组,观察组:男女比例20:20,年龄32-55岁,平均(50.26±2.5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5:25,年龄33-55岁,平均(50.45±2.55)岁。对比分析8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向患者讲解胃溃疡发病病因、治疗方案、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加强患者对胃溃疡的认知;(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注意家属的安抚工作[2]。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采取“一对一”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心理减压,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培养和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疾病的自信心。(2)饮食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情况及饮食喜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一日三餐多餐少食,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蛋白的食物,禁止进食辛辣刺激、酸性食物。严格控制进食温度,避免食物过冷或过热。(3)强化基础护理措施:若患者出现明显腹痛症状,相关医护人员详细了解患者腹痛原因、特点以及病情规律变化,谨遵医嘱严格用药。若患者出现并发消化道出血现象,应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若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差异较大,应立即进行止血、输血、抢救。若患者出现呕吐、剧烈腹痛、血压突然降低、排出黑便、心动过速等情况,则需考虑患者是否出现胃出血,并对其展开抢救。(4)支持护理: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措施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发布胃溃疡相关知识,派遣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患者分享护理体会,加强患者间的支持沟通,为其提供良好家庭支持[3]。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对比护理效果;实施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经胃镜相关检查显示溃疡面积已完全愈合为护理显效;实施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经胃镜相关检查显示溃疡面积减少程度在60%-75%之间为护理有效;实施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经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积并未减少,极少数患者溃疡面积甚至出现增大现象为治疗无效。现阶段临床将护理总效果定义为(护理显效+护理有效)/总例数*100%。
1.3.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胃黏膜溃疡面积变化;
1.3.3对比护理前后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护理文书)评分变化;采用科室自制评分量表,共4项内容,每项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所产生的全部数据一律纳入SPSS23.0软件做计算处理,其中计数资料(护理效果)以“%”表示,计量资料(护理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胃黏膜溃疡面积变化、护理质量)以“ ”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比值分别用x2、t检验,若对比比值p<0.05,则可以判定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成立。
2、结果
2.1对比护理效果
对照组为85.0%,观察组9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护理效果对比,n,%
2.3对比护理质量
2组经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明显上升,观察者护理质量评分上升幅度>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胃溃疡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有明显的发病特征:冬季发病率明显高于春秋季,且呈现出随着气温变化而增长的特点;多发于50-60岁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严重威胁着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
针对性护理干预更加注重对患者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注重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情况,树立和培养其治疗和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实施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充分沟通,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患者的饮食和药物进行干预,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4]。
本文旨在对比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发现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7.55%,C反应蛋白水平有护理前的(6.88±1.35)下降至(2.11±1.01)mg/L,胃黏膜溃疡面积由(2.25±0.44)降至(0.45±0.11)cm2,由此可见针对性护理干预值得临床在胃溃疡患者中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红玉,钟珠,古娜玉,等.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5):78-79.
[2]薄玮.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3):128-130.
[3]廖桂香,刘丽,胡田兰.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当代医学,2017,23(08):167-169.
[4]陈惠珍,林美专,陈桂娥.针对性护理干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170-172.
论文作者:刘素兰,霍俊强,刘云飞,陈述鑫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针对性论文; 溃疡论文; 质量论文; 效果论文; 面积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