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测在判断心脑血管病预后中的价值论文_张敏杰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验对判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择取12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对其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如果患者≥3个指标,比其正常值升高或者降低30%,则归为观察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监测结果和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和D-dimer数据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凝血功能检验;心脑血管疾病;预后;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139-02

近年来,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易患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史以及凝血因子等,其中某些凝血因子的变化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已有研究表明,内在凝血途径与外在凝血途径在血栓的形成、发展及预后过程中均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探讨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8例经CT等检查方式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其中如果患者≥3个指标,比其正常值升高或者降低30%,则归为观察组;反之,则为对照组。观察组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48±2.05)岁。对照组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1.50±2.06)岁。排除标准:(1)伴有其它脏器疾病者;(2)伴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当所有患者入院时以及出血后的48h与96h内,全部对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验这些静脉血,检验采用的仪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希森美康CA-1500),检验使用的试剂为配套试剂,依照有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四个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残率为31.58%(24/76),病死率为21.05%(16/76),对照组患者病残率为5.77%(3/52),无1例病死,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和D-dimer数据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T、TT、APTT和D-dimer变化情况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症,其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已高达2.7亿左右,而每年由此而发生死亡的患者则近300万左右,几乎占据了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0%左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出血现象,其病程相对较短、发病较为急促,出血量大,危害性高,且患者预后往往较差,甚至致残率和致死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中之重。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患病诱因与年龄、性别、饮食、吸烟酗酒以及凝血因子等有关,现临床中认为某些凝血因子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已有资料显示[2],血栓的形成、进展与内在凝血途径与外在凝血途径均有着重要关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其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与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开启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导致血液高凝具有重要的关系。另外此时血管内皮会严重受损,从而分泌内源性凝血因子,进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血浆中大量FIB分解形成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所以FIB水平是诊断此疾病的一项重要依据;PT、APTT、TT等是检测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其中PT、APTT与多种凝血因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以上指标的检验结果高出正常水平,说明凝血作用减弱,患者出血的的几率较高。PT与FIB水平、类肝素抗凝物质等因素有关,故如果缺乏抗凝物质,FIB减少会直接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在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此期血浆中PT、APTT变化不明显,但仍存在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出现脑出血时血液中的抗凝血酶111最早被利用,其水平降低造成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现象。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一1属于急相反应蛋白,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的活性提高常见于疾病的急性期,其属于纤溶抑制物,减弱Fbg激活物的激活能力;D一二聚体属于特异性降解产物的一种,是纤溶过程中一个特异性标识物,如果血管内出现活化的血栓形成或纤维溶解,D一二聚体水平则出现上升。根据有关资料显示,D一二聚体的水平对判断脑出血的轻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和D-dimer数据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如果其各项指标变化较大,则预示着患者的预后比较差。

【参考文献】

[1]潘英武,叶映月.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6):88-90.

[2]腾龙.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142-143.

论文作者:张敏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凝血功能检测在判断心脑血管病预后中的价值论文_张敏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