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理念在幼教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儒家和谐理念在幼教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儒家和谐理念在幼教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中的应用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黄 重

摘 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幼教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的心理和谐状况不仅直接关系自身的心理素质,并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对幼教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教育具有突出的启示意义,可以启迪和帮助幼教大学生更好地与自我和谐,并学会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促进幼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儒家 和谐理念 心理和谐 幼教大学生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不少权威调查的结果一致表明,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幼教大学生,都存在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从幼教专业的学生入手,在幼教学生进入教师行列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和衡量指标,促进心理和谐,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儒家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对幼教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与自我和谐——心理和谐的根基

与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根基。幼教大学生只有做到与自我和谐,才能实现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中国儒家和谐伦理强调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统一,即‘心和’。‘心和’是‘人和’与‘天和’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人身心的自在和自为,就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可能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幼教大学生与自我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和有效调控自我。

1.通过自我反省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是与自我和谐的认知层面的要求,就是要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一切情况,包括出生、长相、能力、特长和不足等;就是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要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发掘潜能。做到不因优势而自傲,也不因劣势而自卑。自我反省是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幼教大学生要通过经常性的自我反思,达到对自身各方面情况的正确把握。《论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些论述启发幼教大学生要以人为镜,常常反照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要关心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要常自问,常提醒,看的时候,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是否听清楚了;自己的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沟通的时候,是否忠诚;办事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是否应该向别人请教;愤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物时,要考虑是否合乎社会道德的标准。而且要做到“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省察克治的功夫就没间断的时候。做到“内省不疚”时,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和害怕的。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启蒙阶段,亦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心理学家也强调孩童的经验是人格发展的关键。父母的责任不只是关爱孩子,更要教育孩子,因此确实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学习教养孩子的正确观念与方法,乃是为人父母责无旁贷的人生必修功课。

2.通过勇于改进积极接纳自我

积极接纳自我是与自我和谐的情感层面的要求,就是对于自身无论哪方面的状况,都能真实面对、坦然面对、乐于面对,不遮掩、不逃避、不厌恶。勇于改进是积极接纳自我的关键,既能够不回避不足,又能够不止步于现状,这才是对待自我的积极心态。幼教大学生要学会客观面对自己的一切,尤其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然后努力学习和积极训练,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未来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论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些论述教育幼教大学生要能够大胆面对自己的不足和过错,不足和过错就好像日食和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之后人人都敬仰。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知道不知道呢?绝对知道,但是人常有个毛病,尤其是修养不高的人,这个毛病改不过来。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紧接着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而且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有错。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立即改过,这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3.通过情绪调节有效控制自我

提高自身修养是与他人和谐的关键。人际交往顺利与否、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自身。也就是说幼教大学生交往的主动权在自己,成败的决定因素在自身。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又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奉承的朋友、谄媚的朋友、圆滑善变的朋友,是有害的。因此,幼教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具备真诚、信用、无私、热情、谦虚等良好的品质,顺利与人交往,与他人和谐。《论语》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君之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些论述教育幼教大学生要注重自身修养,为人要温和亲切、心地善良、尊重他人、生活节俭、谦虚礼让、光明磊落、胸怀宽广。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并时刻铭记心中。要时常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要做到无论贫富,都能坚持为人的基本准则,无论能力水平高低,不骄傲不吝啬。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隐藏的东西就容易没有见到,细微的东西就容易没有察觉,所以人在独处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行事。

二、与他人和谐——心理和谐的关键

自贸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生产所需的进口机器、设备可享受免税,“二线”内销产品可选择性纳税。

1.正确认识他人

与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核心。“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种理想,更是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人内心和谐是基础和关键。”从进化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来看,人的心理机制的形成也是适应环境生存竞争的结果。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最终以适应能力如何为最高的社会判别标准。幼教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要积极与社会和谐,具体做到与家庭和谐、与集体和谐、与职业和谐。

2.提高自身修养

有效调控自我是与自我和谐的行为层面的要求,就是要自觉主动把握自己,能够积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情绪调节是有效控制自我的主要体现,一个人无论在哪方面产生遇到问题和困难,心理的烦恼和困惑首先都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因此,要做到有效调控自我,先要能够适当表达情绪,有效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也能够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幼教大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通过不断完善情绪,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论语》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些论述启迪幼教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要敢于爱和恨,不可一味作“老好人”;在表达情绪时顺其自然有益健康,不要长久压抑负面情绪,但是情绪表达时,不管是乐还是哀,都应适可而止,避免“过”和“不及”;要学会控制不良情绪,要根据年龄阶段特点注意“三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与他人和谐就是要善于与人交往,是心理和谐的关键。幼教大学生只有做到与他人和谐,才能更好地与社会和谐,心情愉悦,身心健康。幼教大学生与他人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认识他人、提高自身修养、掌握交往原则。

3.掌握交往原则

掌握交往原则是与他人和谐的保障。与他人和谐要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学会运用一定的技巧。幼教大学生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时,需要牢记宽容、信用、尊重、互助和因人而异等基本原则,又要牢记称赞、忍耐等方法和技巧。“不知礼,无以立也。”“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了解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要终身奉行一个“恕”字,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要犯“妄度臆测、草率武断、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四种毛病。《论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放于利而行,多怨”“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巧言令色,鲜仁矣”“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些论述引导幼教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守信用原则,要懂得成人之美,要能够忍耐,要懂得看对象说话,要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做事情不要只考虑利益,否则容易心生怨恨。与人交往不要道听途说,不要花言巧语,不要唠叨。还要像孟子所倡导那样,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三、与社会和谐——心理和谐的核心

正确认识他人是与他人和谐的前提。人际关系中,许多不和谐现象往往是因为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等原因,导致对人认识的不正确、对他人的误解、误会造成的。幼教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主要是面对老师、同学以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师生等,正确了解和认识所交往的对象,能够为与他人和谐奠定基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别人话中的真正意思,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别人。《论语》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论述引导幼教大学生要学会从一个人做事情的动机、表现、态度等方面去认识人。学会从他人对此人的情感态度上去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如果大家都厌恶或者大家都喜欢的人,一定要重新考察一下,最好的人是所有的好人都喜欢他,而所有的坏人都厌恶他。要学会通过观察不同人的过错,从而了解人的精神境界。看人不能光听其言,也不能因为他有不足而否定他的一切。要学会通过困难或逆境去认识一个人的本性。

1.与家庭和谐

与家庭和谐是与社会和谐的起点。家庭是个体第一生活场所,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与家庭和谐是每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开始。幼教大学生必须学会与家庭和谐,处理好与家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与父母的关系。《论语》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些论述教育幼教大学生要铭记“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也是与家人和谐的根本。孝顺不只是能赡养老人,而是要敬重,要和颜悦色,否则与犬马没有什么两样。此外,父母在世时,不要随意远游,要出远门时,一定要告诉他们详细的信息,以免父母挂虑。要牢记父母的年龄,既为父母长寿而高兴,又要关心父母的年迈。对于父母的错误,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

2.与集体和谐

与集体和谐是与社会和谐的核心。集体是幼教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主要场所。幼教大学生要学会在学校、系、班级、宿舍以及社团等群体组织中,训练和提高自己与集体和谐的能力。儒家把“和”作为最高的政治伦理原则,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孔子提倡“礼”,要求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社会角色人等各安其道、各行其是,否则就是“礼崩乐坏”、大逆不道。《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些论述引导幼教大学生在集体中要以“创造和谐”为己任,要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不求完全一致,但要讲求协调,考虑问题一视同仁、顾全大局。要自重合群而不拉帮结派,要做正直的人,推行正义而不能以邪压正。要遵守道德基本要求,不能用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不能争强好胜。要致力于道德修养,遵守法规法纪,不能只重生活的安逸和能得的好处。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可导致靶器官损伤,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心脏是糖尿病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心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三种表现形式,前两者临床比较常见,但糖尿病心肌病却未引起足够重视[2]。

我院中心药房麻精药品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沈国荣等(9):1158

3.与职业和谐

与职业和谐是与社会和谐的桥梁。“儒家道德理论强调以整体为本位,认为个体价值体现于社会整体中。只有个体有机融入整体,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幼教大学生选择了幼教职业,就要认同幼教职业、喜爱幼教职业,并为从事这个职业做好一切准备。与职业和谐的基本要求就是职业的准确定位、适应职业的需求并且认真对待职业。幼教大学生,将来面对的主要是幼儿教育工作,在心理上首先要正确定位。幼教大学生能否以自己选择的幼教职业作为终身追求和奋斗目标,这是影响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论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这些论述引导幼教大学生要理解生命的意义和追求,要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标准和要求,幼教专业也不例外。高尚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掌握教育方法等都是幼教职业的基本要求。《论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些论述引导幼教大学生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对饮食和居住条件等不能苛求,工作要勤劳敏捷,说话要小心谨慎,要善于向榜样学习。不能忘记教师职业的素质要求,要专心钻研专业、谦虚好学、勤于思考,要养成认真对待学习和求知的习惯,要有专业学习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参考文献:

[1]陈才俊.论语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2]新燕顿旺.隐藏的论语[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3]马 忠.《论语》中的健康心理学思想探析[J].孔子研究,2011

[4]张延华.《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J].青年探索,2009

[5]秦 喆,陈家麟.儒家和谐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6]郭淑新,王堰永.儒家身心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

[7]邱鸿钟.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8]罗鸣春,黄希庭,苏 丹.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

[9]张 静,李蔓荻.大学生儒家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心理教育,2012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21-0177

作者简介: 黄重(1968—),男,福建福安人,大学本科,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标签:;  ;  ;  ;  ;  

儒家和谐理念在幼教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