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1 游轩2
1作者身份证号码:42068319891005XXXX 湖北襄阳 441000;2作者身份证号码:420621198904039311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民用建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随着第四代住宅理念的推出,现代民用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设计上,不仅应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还应该在细节上,表现出足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关怀,以舒适、智能、个性、品质为设计目标,实现现代民用建筑设计从数量到质量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民用建筑设计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民用建筑设计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更对人们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我国民用建筑设计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同时也向着多样化的角度在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而这么理解,新时期民用建筑设计相关内容一定要和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相互协调,也要深度符合我国居民对于生活日益提升的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的时候,应当力求达到最为完美的设计状态,使得民用建筑的功能性和质量性都可以达到最优化的设计。在笔者的观点里,民用建筑设计已然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对其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代民用建筑设计的新要求
2.1结构设计
随着土地、能源、材料等建筑成本上涨,民用建筑设计越来越关注节约材料和费用,即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安全、经济、适用”已经成为当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主流思想。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具体的工程条件,结合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采用整体概念,制定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处理好结构之间的关系。完整的概念设计,是节约成本,降低造价的保障。同时,为满足住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住户提供较高的审美体验,需要对户型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保留住户自主划分空间、设置厨卫等权利,使空间设置更加灵活,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用户对内部空间的要求。
2.2暖通空调设计
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等基础设施设计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以往的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空调循环水泵选择不当,容量普遍过大,超过实际需求值。②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烟设计不合理,影响建筑的安全性,部分设计中防火、防烟阀位置不当,甚至存在混合使用的情况在,缺乏保护措施。③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制冷(热)机组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较高,室内冷、热负荷无法满足。④后期运行管理成本较高,并最终以物业费等形式转移给住户。由此可见,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的关键在于冷热负荷的计算、暖冷冻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冷热源设备的选择、通风系统的设计等,提高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3现代民用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和技巧
3.1平面立面完美
在现代民用建筑设计的整体计算中,应追求平面立面的完美,以实现更加良好的使用效果。传统的纯矩型板式民用建筑,采用一梯六户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户能够正常采光,其余四户则要采取间接采光,在室温控制和使用体验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新型板式民用建筑虽然也采用一梯六户的格局,但充分利用了点式建筑特点,并通过建筑的凹凸部分设计实现良好采光效果,更好的满足了用户了使用需求,是目前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3.2突出建筑功能
现代民用建筑设计应突出建筑的功能,尤其是在局部构造上,要求设计者加强内部空间的设计,优化建筑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民用建筑的特点由多个部分组成,室内空间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区和布置,包括卧室、客厅、书房、厨卫等,不同的区域应具有相对独立性,提升住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在设计时,可以将起居室与周边剪力墙作为一个整体,将这个受力单元采用空心的现浇楼板统一处理,强化其隔音和防震效果。
3.3梁的结构设计
现代民用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梁的设计,梁包括主梁和次梁,主次的划分主要依据其承受荷载的大小。在设计时,考虑到其荷载能力和建筑要求,通常会采用箍筋和吊筋作为主要材料。在次梁的设计上,也应严格建筑标准,同时,在主梁与次梁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相互干扰影响施工,降低施工质量,引起梁表面分裂。在材料选择上,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做好质量把关,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室外配备装置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即室外环境的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建筑设计的要求也不同,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风力、雨水、日照等影响因素,以应对自然条件提出的严峻考验。体现区域特色,尤其是空调采暖等,都需要结合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同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还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在材料设计和选择上,应格外注意其特定条件下的应变反应,避免影响建筑质量。完善室外配备装置设计,首先应对建筑项目进行前期的考察,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4现代民用建筑发展趋势
4.1个性化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和住房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性化的住房设计,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设计师在设计民用建筑时,应将创新性、灵活性、个性化、多样化作为设计的重要要素。一方面,应丰富内部空间的功能和形式,包括独立卫生间、衣帽间设计、空中花园以及阳光房的设计,既能够满足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追求自然舒适生活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在细部结构的设计上,也应该丰富设计形式,例如在窗子的设计上,可以选择凸窗、落地窗、转角窗等,在阳台的设计上,也有很多形式可供选择,包括弧形、方形、半圆形等,在阳台的进深和大小上,也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满足不同住户的休闲、娱乐需求。此外,个性化与大众化的区别就在于特色元素的应用上,打造革个性化的民用住宅,一定要增添个性化的元素,体现当代年轻人对生活品质和审美价值的追求。
4.2老年人住宅设计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上,也应该体现出对老年人的关怀,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动作迟缓、腰腿疼痛,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等,在设计上,应根据老年人的喜好和特点,为老年人群的使用提供便利。首先,在外观上,应增加建筑的识别性,例如外部形状、景观绿化、照明以及指示标志等,防止老年人由于记忆减退、视力以及听力下降,影响老年人的居住体验。在楼梯的设计上,应放缓坡度,增加宽度,设置双侧扶手,适应老年人的体能情况,防止老年人失足摔倒。在房门的设计上,应增加房门宽度,便于轮椅进出,为紧急救护提供便利。在房间朝向上,由于老年人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应保证房间充足的日照,背风透气,散热避寒
结束语:
民用建筑是城市建筑中的重要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应把握平面立面完美、突出建筑功能、把握梁的结构设计、合理配备室外装置等设计关键和技巧,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把握现代民用建筑发展的趋势,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符合年轻人的居住诉求;同时重视老年人的需求特点,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坚持生态环保的建筑理念,相应低碳生活的号召,为人们打造健康、绿色、舒适、安全的现代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建设部科技司,建研院,等.小康民用建筑建筑结构体系成套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7
[2]顾汉菊.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9).45
[3]黄雄伟.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23
论文作者:张林1,游轩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老年人论文; 住户论文; 需求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