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交通建设中桥梁建设数量与规模逐渐扩大,其中大跨度桥梁频繁出现,对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大跨度桥梁多用于跨河、山谷等地形中,具有结构简易、跨越能力强及操作便捷等优势。悬臂挂篮技术在其中有着广泛应用,挂篮主要起到移动作业平台与承重结构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桥梁悬臂挂篮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施工;悬臂挂篮技术
引言
桥梁作为跨越障碍物的结构,在基础工程建设和交通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悬臂挂篮施工技术的主要施工设备是一对可移动的挂篮,灵活、简捷、可操作性强、跨越能力大,从而省去使用大型吊运设备的麻烦,因而广泛应用于连续梁、T型钢构等大跨度、施工条件差的桥梁的建设中,切实推动了现代桥梁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在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虽然悬臂挂篮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挂篮一般采用高距离进行施工,并且结构相对复杂,因此要加强施工技术控制,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1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原理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将主梁分成多个节段,先施工墩台顶部,然后利用可以自由移动的挂篮作为施工平台及承重结构,在其上进行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加预应力等作业,沿跨径方向对称、逐段施工,最终在跨中处合拢。悬臂挂篮施工技术的主要施工设备是一对可移动的挂篮,灵活、简捷、可操作性强、跨越能力大,从而省去使用大型吊运设备的麻烦,因而广泛应用于连续梁、T型钢构等大跨度、施工条件差的桥梁的建设中。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采取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可以就地段进行悬臂作业,完成一段桥梁的浇筑以后,进行预应力固定铺设,然后再向前进行挂篮的移动,完成下一个地段的浇筑工作。这种浇筑方式不仅施工更加的简便,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施工的进度。由于整个工作完成挂篮需要在悬臂上进行,悬臂需要担任操作平台,同时也是重要的承重结构,因此在进行挂篮的设计过程中要求稳定性和承重性更高,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要足够的轻巧,尽量减少重量,从而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桥梁悬臂挂篮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2.1挂篮制作与安装
挂篮加工完成后,需对它的主要指标进行专业性的检测,且还要在现场完成预先试验的拼装,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全面检查合格后才能予以出厂,另外,对于主桁架此类主要配件需要对其进行的特殊的受力实验检查。把挂篮运到现场,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挂篮的安装了。首先要用钢枕把滑道的位置调整,紧接着将滑道安装完毕后采用锚固筋固定,然后把前滑板和后钩板安装在滑道之上,对主桁片和它的连接杆进行组合安装。过梁面以上结构安装完后就可以开始装挂篮底模板和同侧模系统。钢筋安装结束后再对内模板系统进行安装,等到一切安装步骤完成之后,应该谨慎地对各配件之间的可靠性以及悬吊系统的各个固件的稳定性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
2.2预压试验
在完成安装挂篮之后,为了确定好挂篮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需要对桥位进行预压和静载试验,以避免挂篮可能出现的非弹性变形问题。对挂篮前端挠度和导致主桁架变形的原因进行测定,从而确定好力和位移的关系,将其作为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的底模板立模和调整标高作业。依据施工的现场情况,可以采取千斤顶张拉钢筋线方案来减少加载的工作量问题。荷载试验可检验挂篮实际承载能力及结构可靠性,获得挂篮在相应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参数和弹性变形曲线。在桥梁悬臂挂篮荷载试验中,试验人员应对挂篮的加载以及变形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根据实际测量值推算各梁段的竖向变形值,从而确定合理的立模标高,为主梁施工设置和控制预拱度提供参考数据,进而保证主梁的线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应重视对钢筋、波纹管、锚头等重要材料的检验,包括其数量、质量、安装位置等。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搬运、存放过程应该注意对其进行合理保护,防止预应力材料发生污染、锈蚀、损伤等。此外,该桥梁工程浇筑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挂篮悬臂浇筑技术应用的条件以及工程的实际需求,尽量避免现场温度、湿度等各方面因素对其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再者,挂篮浇筑混凝土时应该从前部开始,从悬臂端部向悬臂根部顺序进行,以防止挂篮前端下挠而引起已浇筑混凝土的开裂,同时还能够防止新旧混凝土在浇筑时接触产生缝隙。预应力束管道的浇筑,必须在浇筑之前在管内放置一根硬塑料管,避免管道被破坏。避免波纹管道在振捣混凝土时上浮,若一旦管道上浮会产生在管道法相的预应力张力,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的破碎,引起严重的事故;箱梁浇筑完成后需马上对管道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堵管现象。其次,悬臂挂篮施工技术中,挂篮是主要的施工设备,具有高支撑力的优势,可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移动作业平台,灵活、便捷。应注重该桥梁工程模板的安装和挂篮移动过程,在其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应及时完成内模板的安装调试工作,一般来说,浇筑施工的工期约为7天,待浇筑的桥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过后,方可进行模板的脱模及挂篮移动工作。最后,施工人员应重视对钢筋、波纹管、锚头等重要材料的检验,包括其数量、质量、安装位置等,此外,该桥梁工程浇筑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挂篮悬臂浇筑技术应用的条件以及工程的实际需求,尽量避免现场温度、湿度等各方面因素对其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2.4合拢施工
悬浇梁合龙段施工时,施工顺序为先合龙边跨,拆除边跨主墩临时锚固,再合龙中跨。合龙段施工前,先测量两侧的悬浇块件的端部标高和平面线形。若两端的悬浇块件高差较大,则先加载预压处理。对称平衡地对两个悬臂端加载,并控制不均衡荷载在设计允许值内。加载至两端的悬浇块高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进行合龙段临时锚固系统安装,以克服合龙过程中温度产生的应力。之后安装并调整合龙段吊架和模板,再进行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安装,最后进行合龙段混凝土浇筑。浇筑合龙段混凝土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合拢顺序按先边跨后中跨进行。合拢施工过程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压重、卸重,以避免混凝土开裂和保证合拢精度。压重、卸重分别与边、中跨合拢段浇筑混凝土同步等量地进行。边跨合拢过程中,随边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同步等量对两个中跨端进行加载压重,以避免中跨端上挠,最终加载重量为1/2边跨合拢段重量。中跨合拢过程中,浇筑中跨合拢段混凝土同步卸除两个中跨端的压重。
合拢段施工应格外注意混凝土开裂问题。合拢段混凝土一般采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以加强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另外,合拢段施工时间一般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温度变化较小的午夜前后,以最大限度防止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焊接的过程要迅速,焊接时不断用水来对混凝土进行降温,避免高温对混凝土造成破坏,在合拢时,可以将劲性骨架的一段固定住,另一端在合拢之前再焊接,这样大大缩短了合拢时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建设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较为常见,因此得到各界关注,强化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发挥该技术的作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本研究中主要分析悬臂挂篮技术内容。技术人员在应用悬臂挂篮中讨论各项细节,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详细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类要素,并针对性采取解决措施,提高悬臂挂篮技术应用效果,提高桥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潘胜林.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
[2]王清海.挂篮施工技术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08)
[3]纪钧.浅谈桥梁工程挂篮施工的技术要素[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2)
论文作者:蒙少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挂篮论文; 悬臂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应力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