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股静脉新的穿刺方法及定位技巧的研究论文_张韵

张韵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目的:比较使用采血针运用新的定位方式和传统方法利用注射器在患儿股静脉穿刺中的成功率,进而选择对患儿损伤小的方式。方法:选取本院60例具有股静脉采血指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儿使用采血针运用新的定位方式采血,对照组使用注射器运用传统定位方式采血,比较两组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照组穿刺失败率为30.00%,而观察组穿刺失败率为3.33%。结论:使用采血针运用新的定位方式进行股静脉穿刺方便、成功率高、血量易于控制、不易污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采血针;股静脉穿刺;定位方法;小儿;研究。

小儿采血在临床上是护理操作中的一大薄弱环节,特别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小,小儿哭闹不配合,股动脉搏动点难以准确触摸到等多种原因导致小儿股静脉穿刺成为临床上小儿护理的难点。[1]临床上一般采用四肢静脉(头、贵要、正中)、头皮静脉及股静脉、颈外静脉。但是在婴幼儿阶段皮下脂肪丰满、血管细小,头静脉、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往往不能充分显露出来,尤其对新生儿,营养不良及明显脱水的患儿难度更大。而股静脉比较容易固定及定位,穿刺成功率优于其他血管部位穿刺,本人认为小儿最佳穿刺部位为股静脉采血,运用传统定位方式使用注射器进行股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低,进针深度不易掌握,只能凭工作经验。而且小儿股静脉穿刺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异于成人,由于小儿年龄小、哭闹、不合作,穿刺者要求技术熟练,并且对股静脉穿刺的解剖位置清楚掌握。为了尽量做到穿刺一次性成功,减轻患儿的痛苦,近几年来,我们科室在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时,使用采血针连接采血管代替传统注射器运用新的定位方式进行采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穿刺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 2015年12月60例具有股静脉穿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男患儿18例,女患儿12例,年龄为1—14个月;对照组男患儿20例,女患儿10例,年龄为1—15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体重及年龄上有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穿刺方法: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运用传统定位方式进行采血,观察组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运用新的定位方式进行采血。两组患儿均取仰卧位,臀部用软垫垫高8cm-10cm,使腹股沟展平,穿刺侧大腿外展与躯干成45度角,对照组操作者在腹股沟内1/3附近摸到股动脉搏动处,常规用碘伏消毒穿刺取血处皮肤和操作者的左手食指,消毒后的食指可继续触摸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内侧0.5cm刺入股静脉内,沿股动脉内侧垂直刺入,慢慢提针抽吸,见回血后固定位置立即抽血至所需血量,拔针后立即压迫穿刺点3—5分钟直至无出血。观察组同一操作者暴露患儿脐部,此时脐部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三点之间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脐部向髂前上棘联线,引一条垂直线,此交点就是股静脉定位点[2]。并且操作者消毒右侧手的食指,可扪及患儿腹股沟中间处一指腹大小的凹陷处,此处是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此时直接采用采血针直角刺入凹陷处,将采血针直接连接采血管,利用采血针的负压血液便可直接回流至采血管里。然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股静脉穿刺成功率。

1.3 判断结果的标准:1次穿刺见回血并且采血量足且无损伤性出血为穿刺成功;2次穿刺见回血并且采血量足且无损伤性出血为穿刺成功;2次以上穿刺或者是出现采血量不足、损伤性出血为穿刺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X²检验。当P<0.05时,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采血注意事项

2.1 操作者应剪短指甲,严格消毒皮肤及食指,防止因操作不洁而感染。

2.2 体位准备时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同时用浴巾盖住患儿胸部,操作侧小腿以及对侧下肢,防止受凉感冒。

2.3 取血速度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对于抽取血凝监测的血液试管可边抽取边摇匀。

2.4 有出血倾向尤其血小板低的患儿应延长按压时间直到不出血为止,不能过早或过量用患肢进行活动,使血管内压力突变,再次冲开闭合的针眼,形成皮下血肿。

2.5 拔针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使血管损伤造成局部皮下血肿。

2.6 误入动脉处理:误入动脉后不要惊慌,用无菌纱布压紧穿刺点,压迫止血5-10min后,用胶布固定。

2.7 对于刺入的针头在未捕捉到股静脉或者股动脉时,操作者在调整针头位置时,切不可 讲采血针头向上穿刺太深,以防刺入患儿腹腔脏器,造成重大损伤。

2.8 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抽血完毕,拔出针头,用消毒干面签按压5min以上,避免引起局部出血和血肿。

3 结 果

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的有24例,2次穿刺成功的有5例,穿刺失败的有1例;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的有15例,2次穿刺成功的有10例,穿刺失败的有5例。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4 讨论

小儿股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上常运用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技术,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小、四肢静脉比较细、配合度不高难以采足血液标本的患儿。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患儿家属对护理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取血液标本是辅助医生诊断的一个必要护理工作,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采用传统方法使用注射器进行股静脉穿刺,对于采血量需求多的患儿,不易控制,给临床带来不便。而采取新的定位方式运用采血针进行股静脉穿刺,它的优点是:(1)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性相对较高。采血针针头直径小,进针时引起患儿的疼痛度轻微,在拔出针头按压后出血少;(2)成功率高。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采血针运用新的定位方式采血的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使用注射器运用传统定位方式采血的对照组。新的定位方式具有双重定位的确保性,一旦操作者脂腹扪及患儿腹股沟中间处一指腹大小的凹陷处,便可即刻确定位点后利用采血针的灵活性,以及采血管的负压作用,一旦针头刺入血管,更易于血液的收集,成功率高;(3)采血量易于控制。观察组新的采血方式运用采血针的方式进行穿刺,对于采血标本量需求大的患儿可以通过更换采血管的采集不同试管的血液标本,而对照组传统方式运用注射器采集血液标本的方式,给操作者带来不便,操作者利用注射器采血往往事与愿违,注射器的容量、拉力及压力有限,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4)不易污染。传统方式选择5-10毫升注射器,抽吸及提拉过程中因抽吸力量过大容易导致注射器乳头与针栓分离,造成污染。而运用采血针方式采血,采血针头直接连接采血管,避免再将注射器中采集的血液注入采血管中,增加二次污染概率。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2006:96-97

[2] 孙佩玉.垂直定位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71

论文作者:张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儿股静脉新的穿刺方法及定位技巧的研究论文_张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