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1魏金鹏论文_1魏金鹏,2任晓莉,3琚拴朋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1魏金鹏论文_1魏金鹏,2任晓莉,3琚拴朋

1魏金鹏 2任晓莉 3琚拴朋

1.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 100070;2.深圳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 广东省深圳市 518060;3.中粮地产集团深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101

摘要:现代建筑的功能较传统建筑更为复杂,功能也更为完善,这对建筑工程,尤其是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作为突破口,对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等给予简述,再以此为基础,结合实例重点论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以期通过分析明晰技术要点以及应用理论,为后续高支模施工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梁板安装;支撑模块

前言

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5m 时的支模作业。自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社会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各地工程项目数目激增,很多土建工程牵涉到特殊工况,需要借助高支模技术完成施工作业。高支模施工技术优势突出,技术也较为成熟,高支模为我们解决一些技术难题的同时也成为项目质量安全风险较大的分项工程,其施工的难度大于普通工程,而且一旦出现事故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针对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1.1材料质量

在各地的土建工程中,材料质量控制往往只作为常规工作,并没有引起特殊重视,但如果应用了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针对材料质量进行更多管理。选用不合格的材料是导致架体整体失稳坍塌的主要原因,比如高支模中对支撑立杆的材质、外观、直径和壁厚有更高的要求,材质必须是Q235标准,钢管应平直光滑无锈。比如混凝土凝结时间,在高支模技术的最后一个环节——模具拆除环节,必须考虑混凝土的干凝情况,如果混凝土未能完全凝结或者凝结强度尚未达到标准要求就拆除了模具,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形变或者坍塌[1]。2015年河北某地进行高支模施工时,选用了劣质水泥,导致混凝土干凝较设计标准延长超过1个小时,拆模后出现严重形变,不得不重新进行施工[2]。

1.2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土建工程建设水平的核心衡量指标之一,常规的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满足大部分施工环节的质量要求,但考虑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殊性,还应在现有基础上给予强化,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如模板之间的空隙,常规土建工程以及支模施工一般要求控制模板间隙在0.6到0.8毫米之间,在高支模施工技术中,要求进一步控制末班之间的间隙,使其不大于0.4毫米,避免混凝土等流质半流质材料溢出,影响工程质量[3]。再比如模板体系搭设好后,一定要对板面平整度、立杆支柱的稳定性、阴阳角部位的拼缝做严格检查。

1.3集中线荷载控制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中,为避免传力导力方面出现问题,导致模具掉落或者位移情况,要求严格对集中线荷载进行控制。在此前的施工作业中,包括我国在内,曾多次出现集中线荷载不足导致的工程事故,如2016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进行工程施工,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未能考虑施工地点风力条件和模具自重的问题,荷载集中情况并不理想,拆模过程中模具掉落,导致1名工人受伤,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4]。

2.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流程

2.1工程概况

2017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某地进行工程建设,在施工方案的拟定工作中,发现存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支模地点高度约为6米,预计需要8天完成全部施工作业,相关人员完成初步调查和数据收集后,将所获结果写入了施工组织设计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提前编制了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人员将实际工作分成若干环节,结合业内标准以及施工地点实际情况出具了详细了施工计划,选取具备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了评估,确定计划具有可行性,之后投入施工作业中。

2.2楼板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强调了楼板模板安装的工序和次序,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将脚手架和材料运至施工地点,先后完成主龙骨和次龙骨的安装,之后按照计划要求进行模板的拼装和安装,为保证质量可靠,模板材质为胶合木模板。所有模板间隙控制在0.4毫米之内,并应用对拉螺栓进行固定。最后进行顶板内部和外部模板安装,内部模板通过复合材料与实现与混凝土材质的隔离,同时进行润滑,以便出现混凝土堵塞。所有楼板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初次验收,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之后进行梁板安装。

2.3梁板安装

梁板安装在技术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进行,为保证施工有效性和细节把控能力,安装作业开始前应用BIM技术进行力学方面的模拟,同时少量引入风力参数进行破坏性分析,最终选取胶合木模板作为主要材料。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对施工地点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完成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的标注。梁板安装时,要求保证垂直位置呈现88°以上水平,偏差不大于2°,由一名施工人员负责进行安装,其他人员进行校对和固定。

2.4支撑模块安装

支撑模块的安装直接决定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及安全,要求支撑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尤其对立杆、横杆、扫地杆、剪刀撑、顶托、安全防护和集中线荷载做重点关注,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施工作业开始前,设计人员遵照施工规范和建设要求,严格进行了支撑模板各项数据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模板设计,确定其规格和使用数目。同时对支撑布局位置进行设计和模拟,应用计算机进行力学参数添加,获取模拟数据。对于一些存在特殊支撑需求的部位,以及细小的结构也进行了模拟分析。

2.5验收和拆模

在以上每个环节的施工结束之后,设计人员应对高支模模板与支撑的设计方案进行总结,根据模板与支撑的设计,将模板安装的具体安装与拆卸流程进行汇总,生成文字(或者信息)报告。在主要施工完成后提交给验收人员,由验收人员进行了最后一轮检查工作,确定无误后完成验收。梁板底模板拆除前,必须对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进行测定,待其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才能拆模。本次施工所用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施工作业开始前,由技术人员进行实验室检测,了解到水泥干凝时间为5.47小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养护,为确保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完成浇筑后12小时进行模具拆除,结果上看,混凝土构件强度情况理想,未发生坍塌和形变,满足工程要求。

总结

通过分析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获取了相关理论内容。高支模技术是一种现代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够满足了特殊建筑的建设要求,但如果应用不当可能导致事故甚至人员伤亡,其应用的要点包括材料质量、施工质量、集中线荷载控制三个方面,流程上则相对较为固定,在土建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应针对上述内容给予必要管理,进行质量和安全把控,保证施工成效。

参考文献:

[1]寇立亚,冯亚男.超高支撑模板系统设计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3):225-226.

[2]田小娟.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为例[J].四川水泥,2017(12):143-144.

[3]温云海.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0.

[4]韩智辉,牛淑红.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5(05):43-45.

论文作者:1魏金鹏,2任晓莉,3琚拴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1魏金鹏论文_1魏金鹏,2任晓莉,3琚拴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