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中医院 黑龙江庆安 152400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64例的临床观察。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至2015年儿科中58例母乳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式把58例母乳性黄疸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之后再加上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结果:用药5天后,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更好,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比常规治疗母乳性黄疸患者疗效更好,而且方法简单容易实施,可以让新生婴儿减少注射时带来的痛苦,我院研究疗效较为满意,希望让更多的新生儿黄疸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64 cases of oral Yinzhihuang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Qi Shuho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Qing'an County,Suihua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Qing'an 152400,Heilongjiang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Yinzhihuang oral treatment of 64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in our hospital,58 cases of breast milk jaundice were selected from 2014 to 2015 in our hospital,58 cases of breast milk jaundice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routine treatment plus oral Yinzhihuang injection treatment. Results:5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58.6%,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oral administration of Yinzhihuang injection than rou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milk jaundice patients better,and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can allow newborn babies to reduce injection bring pain,curative effect in our institute satisfactory,hope to make more of the neonatal jaundice patients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neonatal jaundice;Yinzhihuang injection;oral therapy;clinical observation
在医学上通常把出生二十八天内或没有满月的新生儿出现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临床症状,这种症状大多是因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从而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有所升高,情况严重时,可能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茵栀黄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一般适用于湿热型黄疸患者,根据参考陈月英的《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48例临床观察》[1],提到口服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黄疸病情疗效好,而且后期没有不良反应。因此我院为了更好地预防病理性黄疸,组织研究口服茵栀黄注射液的临床症状,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4年至2015年儿科中58例母乳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都符合《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2]。利用随机分组方式把58例母乳性黄疸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9例为实验组黄疸患者,其平均胎龄在(38.7±0.6)周,出生时体重为(3.4±0.8)千克,就诊日龄为7至33天,平均日龄为(13.7±4.6)天;男婴为13例,女婴为16例,均采用母乳喂养。出生之后3至6天新生儿患者出现黄染,巩膜以及周边的皮肤呈鲜明的黄色,每次的小便量少,颜色很深(黄色甚至红色),舌头较红,苔色黄腻,但在大小便、吃奶以及睡眠等方面都很正常,血常规、肝功能、红细胞计数以及红细胞形态也都正常;血清总胆红素在入院时为208.6umol/L至329.3umol/L。
另29例为对照组黄疸患者,平均胎龄在(39.2±0.4)周,出生时体重为(3.35±0.5)千克,就诊日龄为6至32天,平均日龄为(13.9±3.9)天;男婴为15例,女婴为14例。其对照组的黄疸患者与实验组的黄疸患者在血清胆红素以及其他情况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首先利用单面蓝光进行间歇照射治疗,连续照射5天,每天6个小时;其次利用酶诱导剂,5mg/(kg.d)苯巴比妥分2至3次使用。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之后再加上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药剂使用为连续服用五天,每天3次,每次3mL即可。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正常的母乳喂养,用药5天后观察胆红素以及其他症状。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用药5天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黄疸全部消退。
显著有效:用药5天后,黄疸有了明显的消退,其胆红素值小于119.7umol/L
有效:用药5天后,皮肤上的黄染很大一部分都消退,其胆红素在119.7umol/L至171umol/L。
无效:用药5天后,皮肤上的黄染基本没有消退,其胆红素大于171umol/L。
临床痊愈、显著有效和有效是总有效率的依据。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是利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用药5天后,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更好,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见下表1
3 讨论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主要是在母乳喂养不久之后出现黄疸,但全身没有其他的症状,多半是在出生后2到8天,这种症状大多是因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从而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有所升高,情况严重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近几年来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呈上升走向,其实出现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有很大关系[3],它可以将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脂分解,从而小肠吸收了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了肝-肠的循环,让胆红素不容易排出体内。其实单为母乳性黄疸可以不用特殊治疗的,但是发展成为了病理性的黄疸就会引起新生儿许多问题,如听力、智力和神经系统永久的发育不良,因此我院努力研究关于病理性黄疸的预防措施。5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巩膜以及周边的皮肤呈鲜明的黄色,每次的小便量少,颜色很深(黄色甚至红色),舌头较红,苔色黄腻,这些症状表现均为湿热型黄疸,湿热型黄疸患者适合使用茵栀黄注射液进行治疗,且用药后没有不良反应。参考了一些国内的文献也有用动物做实验证明了口服茵栀黄后加快了体内的血清胆红素的排泄。而我院的两组疗效比较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改变了肝脏中胆红素的新陈代谢,加大胆红素被肝细胞吸收、结合的速度,并加快了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了排泄速度,使得皮肤上的黄染逐渐消退,最终达到完全消退的效果。因此,对高结合的胆红素症状是十分有效的。
根据两组对照试验表明:茵栀黄成分中的茵陈苦味降火、清热除湿、消退黄疸;黄芩清热燥湿,解毒泻热;栀子护肝利胆、降压止血、消退黄疸,这三种药物成分对消退黄疸有利。因此,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比常规治疗母乳性黄疸患者疗效更好,而且方法简单容易实施,可以让新生婴儿减少注射时带来的痛苦,我院研究疗效较为满意,希望让更多的新生儿黄疸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栗春敏,牟景敏,王靖等.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64例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09,15(13):2051-2052.
[2] 苗智莹,张云慧,李蕴等.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1):1332-1332.
[3] 陈月英.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48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4):90-91.
论文作者:祁淑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黄疸论文; 胆红素论文; 注射液论文; 实验组论文; 新生儿论文; 母乳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