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策略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周丽

任务驱动策略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周丽

(衡阳技师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PLC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客观上要求,PLC课程的教学,要突出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服务,毕业后成为高素质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如何组织PLC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很多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和改革,取得的一定的成果。笔者在PLC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任务驱动;策略;中职PLC;教学;应用;分析

1导言

为了适应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PLC课程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技能考核和技能大赛的重要项目。《PLC电气控制技术实训》课程也因此成为机电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它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它既可以使学生学到新技术,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如何提高《PLC电气控制技术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中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难题。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任务驱动法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现笔者就这一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2 PLC课程特点及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PLC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即有设备结构又有工作原理,既有指令运用又有编程方法,既有典型单元程序又有综合应用程序,具有逻辑性、应用性、综合性、典型性的特点。根据课程的这些特点,在PLC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PLC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

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3.1基本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是科学的现代教学方法。

3.2主要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用以任务为主线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成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4 中职PLC教学现状

一是教学手段单调、方法单一。在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Flash动画、仿真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会简单机械地重复套用概念,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课程模式设置不合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设置为“理论课+实验课”,忽视职业技能训练,没有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结合起来,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只注重讲授理论知识,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激发。由于基础比较薄弱,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对于PLC课程涉及的微处理器原理、数字逻辑、电子电路、电气控制等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同时,职业类学校学生中存在对传统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厌烦情绪,课堂上精力容易分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 任务驱动方法在PLC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1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任务要有系统性,先易后难任务与知识点要密切联系,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知识应该隐含在各个典型工作任务当中,并形成一个整体,学生完成所有典型任务之后能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任务要有趣味性,有生活气息典型工作任务应该接近生活,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三是任务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典型工作任务难易程度要适中,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要注意给学生留一定的探索和自我拓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任务要有针对性,目标明确根据实训室现有设备,合理编制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掌握PLC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5.2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5.2.1创设情景,提出任务

课前,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各小组注意观察学校附近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运行规律,用手机或摄像机拍摄并传到班群中。教师将学生拍摄的视频和相关视频结合制作5分左左右的视频剪辑,以便上课使用。上课时,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剪辑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再由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教师可以做些许点评,然后在实训室工作台上演示交通信号灯控制规律,顺便提出要求学生接下来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这种应用情境的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PLC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提出任务时应该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点,合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从而使其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起到促进作用。

5.2.2师生合作,分析任务

教师提出典型工作任务之后,便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分析任务,由学生自己提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做的有哪些事情,需要解决的有些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时,巡查的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意见,但不要替代学生完成这一步任务。就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来说,分别用梯形图和步进指令两种方法编程完成任务。事先,每一个小组的电脑桌上都分发有一张白纸,要求各学生小组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认真讨论分析,并将相关讨论结果写在纸上。主要包括:完成任务涉及的控制电路有哪些,难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思路及方法。各学生小组的分析讨论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然后将各小组的分析结果粘贴在小黑板上进行点评。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工作任务找出有用的信息。复习旧知识,穿插新知识,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之后,把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发回各小组,要求他们自己进一步完善。

5.2.3探索研究,完成任务

分析完任务之后,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完成任务。要求各小组学生分工合作,按照自己小组定好的思路和方法完成工作任务。例如,用步进指令编程完成任务的思路:画出I/O分配表→画出电路外部接线图→连接导线→编写程序→PLC静态调试→联机调试试运行。在完成任务过程之中,学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不能够直接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一些相关的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等,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多给予学生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由大胆地去完成任务,并让学生学会合作讨论,相互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

6 结论

总之,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中职PLC教学当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适应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文卉.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188.

[2]韦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西教育,2017(30):113+125.

[3]刘建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50.

[4]陈慧慧.浅析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56.

[5]伍华东.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知音励志,2017(06):198-199.

[6]刘富强.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7(02):110-111.

论文作者:周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任务驱动策略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