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强化策略研究论文_文杰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强化策略研究论文_文杰

桂林市临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541199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也突显出来。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其工程质量和安全必须要得到有效保障,这就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相关问题,不断改革和深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提高管理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本文在此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科学有效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几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质量安全监督;问题;强化策略

前言

工程质量监督对于遏制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限制了安全监督工作发挥作用,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相应的优化和解决措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指项目建设前、中、后的动态过程中,相关人员对工程质量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是否践行合同的相关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是否满足强制性规定和标准,在规定年限内能否安全运营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采取的都是集中管理、分集负责、行业监督的形式。行政主管机构的作用更多是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建筑工程当地的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不同级别对管辖范围内的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的具体需要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是某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常常会降低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追求更快的工期,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二、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只是受政府的委托对建设主体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其重点主要围绕建筑施工,如主体结构、地基基础及环境质量。由于当前我国对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没有明确的定位,其性质应该是具有经济支出和收益的独立法人,从而可能造成安全监督机构与政府委托的公共利益相脱离。此外,作为市场主体的法人和作为执法主体的管理机构的身份相矛盾,角色分配比较模糊,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达不到效果,造成实行质量监督行为的作用有限。

2、现场管理不到位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第一,施工单位没有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对于进场材料没有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导致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从而引发了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第二,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但是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合理的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也没有定时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工作,导致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

3、监管力度不够

大部分的安全监督机构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对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掌握不够;检查力度不够,存在“查而不严,查而不处,重案轻罚”的现象。

三、科学有效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几个重要策略

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转变其职能,实现有效监督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国际化、标准化和法律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府监督应更新工程质量安全观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净化建筑行业。同时,监督人员也应保持清醒头脑,抓住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防止腐化堕落,不断减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2、完善监督手段,提升监督效率

通过科学先进的监督手段能够很大程度提升监管效率,而监督手段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检测过程中使用专业化的仪器设备,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中,小配备数字显示回弹仪、钢筋扫描仪、激光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仪器涉笔,注重对建筑承重构件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主要钢筋数量、钢筋间距位置等展开检测监督,对于建筑工程中各个方面质量展开有效的鉴定,增加检测次数,保障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先进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好科学的防范措施。从建筑工程施工初期开始,实行全过程录像,侦查出每一个施工的细节,推动监督效率的全面提升。

3、积极推行巡查制度

鉴于工程建设任务量大、责任主体多,监督机构的运作模式可采用固定检查与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那些在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可以采用不定期、不告知的随机巡查,这样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目的,并对违法行为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

4、加强工程质量安全过程检查

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以施工主体为主线,业主、监理、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主体及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就必须加强过程检查,严把“四关”。一是质量安全监督申报关。这是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的基础。二是地基验槽、基础验收、主体验收关。这个阶段是涉及主体结构安全的关键,也是确保施工中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不安全缺陷的关键。三是工程竣工验收关。该阶段既是主体结构安全、各种使用功能符合标准要求的集中体现,又是交付用户使用的前奏,务必督促做好住宅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条件审查、抽查。四是质量投诉处理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业主维权意识增强,动不动就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权益或向政府部门投诉,协调不及时,便会向上级政府投诉,必须重视并及时予以处理。

5、加强工程质量安全技术监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一流的工程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监督模式改革为主线,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技术水平,要科学把握和遵循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规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持续稳步提高,为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质量,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突出重点,加强协调,狠抓落实;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督资料审核的效率。

对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质量安全回访,听取使用单位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维护、维修。必要时进行沉陷、抗震性能等安全技术监管观察。通过工程安全技术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把关等手段,治理工程质量安全技术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技术监管水平。

6、加快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实施信息化管理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是今后监督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程质量监管领域全面引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工程质量监管的全过程实现有效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使工程监督检查工作处于可控可有效监管的状态,实现监管工作的透明化及监督信息的动态、准确、实时采集,并在各相关部门间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并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建筑业的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时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效率。

三、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控制及管理是当下工作的关键。实际中要重视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日常监管和安全巡查工作,施工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才能提升监督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绍飞.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分析探讨[J]. 广东建材,2008,09:156-158.

[2]何国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

论文作者: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强化策略研究论文_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