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单位管理审计实践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航天论文,单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航天单位管理审计模式,首先要以航天管理活动的“点、
线、面”作为出发点,同时还要把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融
入其中。航天单位管理审计的模式内容在对管理“点、线、面”
有效组合的基础上,重点体现于下列方面:
1、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1)大力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
计,把管理审计的评价目标逐步移向经营管理活动的“过
程”。(2)不断扩大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面。不仅局限于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单位,还要创造条件不断地向各责
任中心扩展,对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
状况进行评价,对各成本中心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对各利润
中心的利润实现情况进行考核。(3)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的内
容涉及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主要环节,特别要注意统
一主要指标的口径。
2、军品合同管理审计。要从合同执行双方以合同的权利、
义务及责任所体现的合同管理“点”和“线”中确定审计重点。
协作单位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数量、时间交付合格的配套产品;
协作单位是否按合同支付价款的约定,按期、足额支付合同
款;结合收入确认条件,协作单位是否对一定时期的合同价款
存在超前或滞后结转收入的现象;对违约事项是否完全履行
了相应的制约手段。
3、对外投资管理审计。对实体公司管理的审计要坚持财务
审计和管理审计并重的思路,审计的重点要通过财务审计,验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还要通过管理审计评价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经营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同时,
风险管理机制的适当性也要作为审查与评价的重要对象。
4、专项技改管理审计。技术改造项目多、投资大、周期长。
管理审计要沿着技改实施过程管理的“点、线、面”组合路线,
鉴证有无擅自调整项目概算建设内容的现象;有无挪用项目
建设资金,在项目建设中乱挤乱摊成本的现象;有无违反基本
建设程序,不遵守国家招投标方面有关规定的现象。
5、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构成了管
理审计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对于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
销售与收款循环,要结合不同单位的不同特点,选择重要环
节,制订具体方案。组织方式上,可通过实际调研,按ABC分类
法对审计客体进行排序,按年度、分主次实施。
6、结合改革与发展目标,开展专项业务活动审计。要结合
不同时期不同的改革措施与发展目标,根据业务活动的重点、
改革的焦点,开展专项业务活动审计工作。专项业务活动管理
审计只有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的主线,才能显示出旺盛的生
命力。管理审计在形式上有着不同的表现,但从本质上存在着
有机的联系。项目内容的相互交叉与融合要求管理审计在制
订计划、选择方案、明确重点、确定目标上要做到周密、细致、
具体,同时要考虑各项目交叉点与融合面的衔接性,要做到既
不留死角,又要避免重复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