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教师教育研究论文

近30年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教师教育研究论文

三十年来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十年论文,教师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同时期的教师教育差异很大。较真地说,“教师教育”这个概念,不过是近十年才流行起来。改革开放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教师教育即师范教育。在职前,重视的是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职后,关注的则是备课和教学法的功夫。随着应试教育势力越来越大,职后教育又有了试题编制能力这块试金石。

依照前苏联的模式培养教师,一是特别强调学科性——狭义的学科教学,二是特别看重教学法——抑或教教材的方法。以至今日,一说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学法;衡量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人们必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说话。

只是近十年来,因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教育的概念才发生了较大变化。夯实学科知识,须与现代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相关联,育人观念也试图从“教科书中心主义”发展到“学生中心主义”。总之,教师教育亦在专门化,以至教育部的主管部门名称也要与此趋势一致起来。历史教师教育的研究,自然也不能再走传统的师范教育的老路。

一、历史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1.20世纪后半期历史教师教育的基本课题和特点

了解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历史教师教育的研究状况,最简洁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那一时期的教学法著作,因为它最有代表性。其一,它集中体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水平。其二,当时无论是叫“教材教法课”,还是称“教学法课”,所授内容惊人的一致。即,学者们在要求授课规矩方面的看法,没有什么质的区别。其三,当时发表的相关论文,除所举实例不同外,其原理也并无二致。比如,改革开放后最早出版的一部《中学历史教学法》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列出历史课的复习和检查、历史课的课外活动、历史教师的备课、历史教师的进修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师范院校历史系学生的教育实习等5章内容,以后出版的教学法著作,多效法于此。以于友西主编的《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一书为例,该书在全国近20所学校作为教科书,内容详实,影响也最大。可是,除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一章外,其他内容只有内容详略的变化,却没有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突破。

整个90年代的历史教师教育研究中,姬秉新主编的《历史教育学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是一部代表性作品。该书的第八章“历史教师论”,共列历史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要求及其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历史教师的知识更新与素质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新一代历史教师的素养等七章内容,朝着理论研究的方向进了一步。一是它的内容陈述角度较多,而且更贴近教学实际;二是陈述结构有所创新,吸收了相关教育研究成果。它的不足是整体的叙述层次不够清楚,因为强调细致且要对应教师现状,不免前后重复较多,反而模糊了理论性。最根本的一点是,它的立脚点依然突出师范性,将教师培训和培养截然分开。到2003年,于友西主编的《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第二版时,同样的特征依然鲜明。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研究观念没有摆脱传统的历史教学法认识范畴,在“教法”主宰“学法”的前提下,还不可能有独立的“教师论”出现。所以,到了实际的教学现场,无论教师是从哪里毕业的,都视教学法为圭臬,而且由此获得的规矩不出左右。

然而,这种同质的教学法内容,与何炳松当年引入的历史教学法很不一样。②其一是对应的课程观不同;其二是针对的内容结构不同;其三是要求教师素养不同。当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教师教育科学化以后,这类不同更加迥异和深刻。历史学科的相关作品,在90年代有零星的作品出来。他们强调教师教育理应提升到与医生、律师、经济师一样的专业程度,无须再用道德宣传贬低教师的专业性。有学者指出,历史教师应该从单向的历史专业知识教育转向多维的教育专业养成,即提倡由“师范大学”走到“综合大学”,由“师范教育”走到“教师教育”;应从基础教育的本质看教师教育,就是为平等的、高质量的教育预备人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综合大学注重文化的提高,要求学生探索文化的价值,技能是作为知识认识的手段;注重对学术价值的探究,课程的理论性强而且专业精;要求以文化科学为共同基础,学科内容代表“文化的资料”。一般而言,综合大学的学生普遍具有崇尚学术、研究问题的态度。师范大学则比较注重文化的传递,要求学生熟练文化价值的输导,技能是作为教学途径的优化手段;偏重教学规范,课程简约而且以中学为标准;以教育学科为共同基础,学科内容代表“教化的资料”。因此,师范大学的学生普遍对既成学问持接受的态度。③久而久之,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普遍呈现出如下特点:课程偏窄偏浅——重视知识“基础”却又丢了专业“基础”;研究能力要求偏低——关注知识传授实为复制教科书知识;教育管理观念偏旧——强调观点划一忽视思想开放;教学环境较为封闭——注重适应现状质在抑制创新;教育形态多官样化——管理思维行政化而非学术管理思维。对应的历史课程,则重视教教科书,强调接受知识而非感悟知识。

2.新课程以后的历史教师教育研究和创新点

2000年以来的教师教育研究,变化是明显的,进步犹为可贵。其成果相当可观,诸如梁励的《略论历史教师的思维特征》(《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3期),着眼于历史教师的思维品质,重点讨论了教师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特点和理据,以及这些思维作用于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能;朱煜的《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结合实际教学探讨了教学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意义;孔繁刚的《教师的价值存在于学生心目中》(《人民教育》,2004年第11期),由学生习得结果看教师的价值;李惠军的《叙事与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触及历史教师自我发展的新脉搏,并以案例的方式深透解释了叙事研究理应呈现的教师力量;陆安的《教师经验:历史课不能忽视的课程资源》(《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老题新论,触摸到教师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实质性问题;徐赐成的《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的专业挑战》(《历史教学》,2008年第8期),用实例说明历史教师面临的专业挑战的具体内容和应对措施;张汉林的《“谢谢你为我打开一扇窗”——课例研究工作的若干感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不仅具体阐释了课例研究的功用,而且从兴趣、突破和收获三个角度,开启了教师成长的新途径。此外,陈辉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研修新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4期)、陈国兵的《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历史教学》,2009年第5期),从宏观到微观,涉及了新形势下教师发展的新认识、新途径、新内容和新方法。而杨向阳的《如何做“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历史教学》,2009年第10期),采用近似诘问的方式,更深刻地提出了何谓“有思想”的历史教师,以及“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的基本走向。

2006年,随着有效教学讨论的展开,教师教育研究也表现出更为个性化的特点。既有坚持讲授法的——把真正有效的讲授作为目标,也有强调创新活动的——把有效的教学活动作为设计目标。虽然二者间仍存在针锋相对的意见,但又无一不是把有效教学作用于学好历史方面。至今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在历史学本身下工夫,强调教师要具备较高标准的学养和教养。为此,李惠军、郭富斌两位特级教师在全国成了典范。在他们的公开课上展示了教与思、学与悟乃至讲授与心动等诸多层面的当代教学魅力。有学者总结李老师的课“演绎了一曲纵横交错的思维之舞”;④郭老师的课,既懂得自己讲什么、最该讲什么,并能够把这些内容处理成系统且整体的历史结构,也能够使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相互呼应,进而产生了结构力量,“即刺激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⑤

在教师个案研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姚丹旭的硕士论文《我思我行故我在:李惠军老师专业发展历程探微》(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文章细致描述了一位优秀历史教师的成长历程,回答了为什么李老师能够“学贵自辟”,为什么他的教学风格能够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的道理。说来有趣,好像2008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秘诀展示年,许多个案纷纷出炉、五彩斑斓。比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期开辟了《走进名师》栏目,2009年第1期又开辟了《成长感悟》栏目,两个栏目在各期中交替进行,从2008年至2010年期间,这两个栏目刊登了全国优秀历史老师专业成长的经历或感悟共27篇,涉及优秀历史老师共25人。其共性特征是,注重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有坚定的历史教育信念;专业发展的动力源自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重视教育科研,广泛阅读,坚持不懈地写作,积极进行教学反思。陈辉教授说,他们用各自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才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精神。诚如,“历史老师这个职业或许不能让我们成为参天大树,或许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但精彩人生永远都不拒绝平凡。”⑥历史教师要想成功,须知道在“坚持中坚强”,在“曲折中不屈”,在“一线天中探索”,在“困惑中收获”。⑦

概括地说,如今的历史教师研究,更多地从教育角度强调专业性发展,并呈现出精细化的特点。比如,不再宏观地去说教师的教学执行能力,而是具体研究教师个体的学养和素养。一方面明确学养和素养的学术研究对象和任务,另一方面指出其内涵与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如,指导学生“发现历史”、“解决问题”,轻视权威、尊重个性,强调独立思考,重视自我表达,鼓励批判性思考,刺激想象力,引导互动与合作,关注主观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等内容。⑧

也不再笼统地去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是结合自身经验反映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性和自觉意识。如,李建红以“读书:我的为师之道”为题,把读书“作为一个历史老师的人生完善之道”;⑨全仁经谈笔耕,强调“一是要,二是该,三是可,四是能”的经验,陈述“老师的成长,实际上是在研究中提高教学水平,又在教学中提高研究水平。只要你想做一个真正合格的中学历史老师,那么,用心教研、着力笔耕就理所当然”的理由。⑩正是因为博览书籍和笔耕不断,历史老师才能做到“不是画家,但捕捉美的片段是我们的习惯”;“不是作家,但记录每一次的感动应成为我们的习惯”的境界。(11)成学江则以名师的身份和角度,要求老师多实践、多思考、多反思。他说:本质上讲,反思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存在问题的一种反省、思考和探索”。“通过反思,不但可以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还有助于将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12)此外,教学叙事等多种多样的教师研究方式,也逐步活跃起来。

二、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与展望

马丁·妮普的《教师成功秘笈》(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年)中,仅在目录处就提出了若干问题。比如,第一章“基本问题的魅力”指出:“学校之所以让如此众多的学生感到烦躁不安、困惑不解,原因之一便是:学校传授的很多东西似乎用处不大,缺乏富有实际意义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第二章“课程综合:保持课程内容的一致性”指出:“要教的东西太多,教科书越来越厚,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找到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的方法势在必行。”第四章“真实的评估”指出“实际上,可以说学校的课程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习的可靠性。”第五章“促进学习的考评量规”指出:“大多数人仅仅把考评量规看作是一种明确的分级准则,却很少看它除了对学习有评定作用外,还可以很好地促进学习。”第七章“思考:深入了解自我的关键因素”指出:“我们习惯告诉学生我们看到了什么,什么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做法剥夺了学生了解自己的机会,也让我们失去了通过学生的思考了解他们的机会。”显然,她所提出的问题,似乎也是我们不断向自己发问的问题,同时还是我们在亲身经历或努力加以适应的课题。不同的是,我们的力不从心的感觉更强烈,甚至当最初的解决问题的热情遭遇到持续的现实困扰之后,我们就放弃了继续探索的念头。

如今,历史教师教育研究还没有系统化,在学术性方面有太多的课题需要攻关。更为尴尬的是,学者们的研究与教师的个体研究像是两条平行线,难以交叉或重合。前者关心的是培养问题,即专业教师应有什么素质或素养,基本观点是将培养和培训看成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依然以传统教学法规划现代教师教育研究,自然对教师而言少有具体的指导和理论的创新;后者则从实际出发,着眼点于教学的操作技术或运用效果。从一个方面看,有成学江的《高中历史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8年)、陈伟国的《来自历史课堂的智慧》(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年);从一个视角看,有齐健的《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有齐渝华的《怎样做课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等。总体而言,后者的研究与教育研究前沿更贴近、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再把论文合并考虑,其研究范围更为广泛,角度更多,思考问题也更深入一些。

然而,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自发性,远大于理论性和引领性,也是学界不争的事实。尽管政府已经制定了教师专业标准,从培训到管理都将愈加规范,但是就历史学科教师研究的现状而言,存在的问题也一清二楚。其一,“专业标准”本身的专业性不强,并未脱离传统师范教育的思维轨迹;其二,学科教师教育的方向还不明确,因此一解决具体问题就显得捉襟见肘;其三,学科教师教育理论严重匮乏。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当代西方教师教育译丛”(2007年)为例,它的15种作品中,我们可以与之对应的研究或有所涉略的内容实在太少。比如,相关法规及其实施情况;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转换;教育价值观;公民资质与公民教育;教师研究系统;教师研究方法;道德标准与教师;定性调查的教师研究等。

兰克希尔和诺贝尔指出,在教师研究方面,大致有三个共识:(1)教师研究是非定量研究。既是非心理测量的,也是非实证主义、非实验的。(2)谁是教师研究者。他们强调,教师研究局限于直接的即时课堂研究;任何一项教师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都是实施调查自身课堂的教师。(3)教师研究的目的和目标。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在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判断力,把教学看作是一种职业投入,并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寻求立足于民主的教育目标。总之,教师研究要作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或指导能力,尽管其方式多种多样,但多需要面对课堂和学生。从切西里的角度看,教师教育还是抗衡目前以课程和教学法为中心的潮流,因为这种研究中心范式以“专家研究”为基础,并由教育管理部门和政策严密控制,它所强制实行的“专业技术标准”,忽略了教育应有的多样化。更严重的是,它用“相似性”对抗“差异性”,就是对民主教育的破坏。所以,他们指出:“观看、教授和学习的简化法”对“作为民主实践的教育直接构成了威胁”(13)。综观我国的历史教师教育情况,其学术主流观点恰恰是强调“专家研究”,甚至把已经由基层带动起来的正确的教师研究方向看成是非主流的。其表现为:过于强调表象权威,将学术权威等同于行政化的职称、职务等级等;使教师教育两极化,忽视教学现场研究;不是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而是过于关注僵化的课程指标和指令性培养任务。

我们承认,不同国家的教师教育研究必然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乃至意识形态特征。不过,仅从学术的角度看,全球化时代背景中的教师教育研究,共性化的课题实际大于个别化的课题,只是不同国家选择的侧重点不同罢了。在未来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深挖内涵、提高质量”。相应的,历史学科教师教育研究的重点也需放在这里,即与国际潮流和国内需求相一致。概括地说:

一是深入历史教师的角色研究,研究历史教师的行动能力。在西方,教师的角色理论研究已相当具体、深入,我们若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做理论创新并不需要花太长的时间。其中,完善历史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一项艰巨任务。

二是夯实教师力量的相关研究。诸如研究程序和主题等,包括与国民文化的创造、国民教育的创新有关的教师力量;与职业的自我认识、教育和教学领导能力有关的教师力量;与教师职业认同,乃至避免职业倦怠有关的教师力量,等等。

三是学科专业素养。从政府层面看,已规划得相当细致。如教育部颁布的《“国培计划”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14)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共计13个模块。即师德修养、专业理念、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管理、教师培训等,全面覆盖了历史教师专业素养。该《标准》与教育部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和学科教师《专业资格考试标准》共同构成新的教师教育体系。应该说,这些具有政策性的教师教育文本涵盖的所有内容,理当成为历史教师教育具有方向性的研究课题。

注释:

①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和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组共同编写。

②今天学者们已知何炳松,并试图从他的作品中找出改善教学法的启示。遗憾的是,如果我们跳不出传统教学法的观念束缚,所谓启发,只能是一种讨巧,不会因此对教师教育有任何帮助。

③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322页。

④王雄:《独舞的风采与魅力:关于李惠军老师〈战争与和平——俄国的1917〉一课的感悟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0期。

⑤赵亚夫:《老师的学养与教学智慧——听郭富斌老师〈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札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0期。

⑥李付堂:《走出应试的沼泽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6期。

⑦徐赐成:《摆好Pose,亮出姿态——在自然成长中主动成长》,《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

⑧赵亚夫:《老师专业发展与学术共同体的创立》,《全国历史老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10月。

⑨李建红:《读书——我的为师之道》,《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4期。

⑩全仁经:《耕读人生——我的心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6期:

(11)胡军哲:《杏坛爬梳——来自一线历史老师的思考》,岳麓书社,2011年,第218页。

(12)成学江:《杏坛漫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0期。

(13)科林·兰克希尔,米歇尔·诺贝尔:《教师研究:从设计到实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14)该《标准》由赵亚夫、陈辉执笔,分初中历史教师培训、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历史教师团队研修三个专业标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国培计划”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44-271页。

标签:;  ;  ;  

近30年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教师教育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