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两地文化的差异及互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地论文,差异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地域、人员构成、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两地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了解差异,加强互补,携手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华文共同市场的建立,是沪港两地文化出版界共同的任务。我这里谈点粗的认识,供各位参考。
香港与上海都曾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所不同的是,香港长期以来受英国一国统治,英国的殖民行政体制。英资垄断财团享有的某些特权、以及带有奴化性质的教育、文化,对香港的影响是颇大的。从那些来香港的传教士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从不隐瞒自己强烈的西方优越感,他们认为西方文化和安格鲁撒克逊比亚洲(指中国)文化与民族要优越,所以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肩负着向东方传播文明的使命,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实行着殖民政府压制本土文化生长的职能,使得中国文化在香港这块土地上,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显得零敲碎打,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文化圈。而上海的通商口岸制度就有所不同,租界的最高权力虽由外国人掌握,但日常事物的实际管理大多还由中国人把握。我们可以从二、三十年代的许多作品中发现,是中国人自己在通商口岸的环境中建设了“最成功的中国现代化社区”,更培养出了一种“独特有力的上海文化”,它造就了“在现代社会感到自如但又了解中国传统”的下一代如王安、贝聿铭、马友友等等杰出人物便是代表。
上海的这种文化特色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虽然它当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系统是畸形的、扭曲的、很不彻底的,但它毕竟是中国式的,是以整个中国文化为背景,在中国土地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和文化。上海近代最重要的社会政治制度是租界制度,当年上海的大部分历史是在“三家二方”的特殊格局中演变发展的。由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家分辖的上海,成为中西二方两种文化冲突融合的交汇点和大熔炉,并构成了近代中国供各种主义、流派、组织和人材表演的得天独厚的大舞台。上海这个对不同文化具有大熔炉和加速器功能的传统,至今仍影响着上海新文化的发展。本来,香港似也是具备这个大熔炉的条件的,为什么在文化的格局、主体性和特色上并未形成气候,我想这可能一则与殖民文化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有主导地位有关,二则与香港以商业、转口贸易为主,商业性太重,文化市场规模不大有关。文化人很难在商业氛围过浓的环境下有施展余地。这就是香港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商业中心而难以成为文化中心的原因。当然,随着近年来香港文化的发展和97后与大陆文化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它或许能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因为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它与世界交流的绝不仅仅是商品货物,它必然也会成为各种文化思想输入的前沿阵地,交往、通讯的中心功能,这些正是工商业大都市往往也是文化中心隐蔽的优势。
上海昔日的繁华,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进入廿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重新向世界靠拢,朝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迈进。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以政治为中心的背景,使得文化一度陷入萧条、单一、无艺术、无趣味的境地,这与建设现代都市的形象极不相适应。要接上上海都市的文化这一断层,既需要对历史的回顾、总结、挖掘、整理,继承好的传统,也需要对异域都市文化的学习、借鉴。这期间,香港的都市文化对上海文化的繁荣是起过积极作用的,从流行歌曲、通俗小说、武侠作品、电视连续剧到服饰、广告、娱乐设施、形象设计等,都为上海较快地跟上世界潮流起过推动作用。
今日的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贸易、轻工业、航运、旅游、信息中心,它同170多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有8种产品的出口值或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一。这个经济实力足以证明香港作为国际性现代都市的地位,而伴随它发展的文化也充分显示了都市文化的特点:它的多样性、快节奏、娱乐性、形式感、重包装等,确实比上海来得成熟、完善。比如,在上海,像琼瑶、梁凤仪类似的真正畅销的通俗小说作者几乎没有,像张学友,谭咏麟那样能风靡大陆和华人圈的歌手也很少,这可能与都市文化的发展、都市生活本身的丰富程度以及经济实力都有关。
而上海人在寻找昔日繁华时,叫喊得最响的大概莫过于“海派”文化的特点,所谓“海派”文化,原义是指与“京派”不同的艺术流派。从19世纪下半叶起,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中,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和首屈一指的新兴经济中心上海,双峰对立,南北对峙,更确切地说,是传统文化中心北京的正统地位,受到一种新兴的城市文化的挑战。北京文化不仅早已有之,而且正超过了地域的概念,是大一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国粹。京剧被尊为国剧即是一例。新兴的上海文化,不仅打破了这种大一统,并且输入了一种异质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而在天今,“海派”文化更多的是被描述为一种“市民文化”,其主要成份和功能,即围绕市民闲暇生活的文化(家庭、婚恋、消费、饮食等等)和娱乐文化。这与香港的都市文化是相通的。但“海派文化”就其涉及的面来看,它显然不仅仅是指闲暇文化和娱乐文化,它还包括诸多新兴的艺术样式,如学堂乐曲、西洋音乐、电影、话剧等。上海过去不仅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交响乐、电影和话剧基地。也是新兴的油画、雕塑、版画、水彩画的基地。也就是说,“海派”文化应包括“俗文化”和“雅文化”两大类,“海派”只是指它具有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新质,创造新的都市文化的特性,市民文化不只是闲暇、消遣类的,而应有更高层次的审美、品味、鉴赏的特性。这对造就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市民素质是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培养更多的会欣赏交响乐、向往博物馆的新一代市民,而不要一说“市民文化”就误解为就是“武打片”、“言情小说”之类,(当然,这也是少不了的。)这一点,对香港、上海都值得思考。
沪港两地文化出版业的互补工作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中。上海的优势是拥有较丰富的华文出版资源和较强的作者队伍;香港的优势在于编辑设计制作技术的进步,这些各自的优势通过互相吸收与结合,就可带动两地和整体华文出版物的进步,拉近各地市场的差距,并且打向海外市场。
从比较功利的观点看,我以为眼前应加强两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知识的互相了解,香港既然马上将回归成为中国的行政特区,年青一代的香港居民,自然要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成长过程、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及中国近期政治的变迁,都要有基本及正确的认识。而上海,包括中国其它地区的年青一代对香港的了解也是不够的,甚至有误解的。应通过更多的出版物使两地青年都更深切了解香港与中国内地在历史、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联系,了解香港在历史上一直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了解中国过去在维持香港地区的安定繁荣的重要性,从而关注两地最新的发展情况,并尝试去了解香港、上海对中国的现代化所能作出的新贡献。这对维持香港地区未来的稳定繁荣,对沪港两地通过沟通、合作产生新的合力,推动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