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阳、安顺等黔西北部分地区,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通用汉文。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是少数民族存在于世的重要特征,是本民族别于他民族的基本特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的探索,是民族文化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特点和变迁趋势,对保护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素质,保障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布依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我国布依族的传统音乐。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器乐与戏曲音乐三类。由于各聚居区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土语乡音以及与相邻民族的文化交流等各种条件的差异,流传于各地的民歌呈现出形式多样、色彩各异的特点。今天本文作者就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在本地区的传承现状作一分析,希望在各位专家学者面前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尽自己的微博之力。
布依族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民族音乐传承方式之一.充分表现了他们谈情说爱、设宴待客、婚丧嫁娶、谈论生产知识、传播历史典故等内容,布依族人民把自己的民歌分为大歌和小歌两大类,“大歌唱喝酒,小歌唱情爱”是对这两类民歌的表现内容和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布依族民歌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优美的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歌海里,体会到原滋原味的原生态音乐。研究布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对于原生态民歌音乐传承传播及二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布依族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同世界上任何古老民族一样,布依族民歌也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生产劳动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文字,民歌是布依族人民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在布依族传统社会生活中,民歌具有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和特殊的社会功能。从诗的角度看,布依族民歌紧贴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由于根植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土壤,语言朴实,风格多样,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具有较强的群众性。民歌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通常以凝练的语言,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布依族民歌是布依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歌唱者,常按个人需要,将某首现成民歌作为蓝本,进行即兴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因此又具有鲜明的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等特点。从社会功能来说,民歌具有祭祀、驱邪、教化、传承、礼仪、交际等特殊功能。特别是礼仪交际功能尤为突出,作为送往迎来和异性间交往的媒介,对歌在布依族社会生活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过去,在布依族聚居的村寨几乎都有歌场。在传统的民族节日和走村串寨的对歌活动中,对歌具有择偶的实际功用,当然,也有比智慧和比口才的娱乐作用。布依族青年男女在社交活动中,初识见面,以歌自谦、互表敬意,询问对方的家庭情况、劳动生产能力及道德观念,互诉真情、盟誓结好。而民歌中的古歌、叙事歌,都是记述有关宇宙与人类起源的古代神话和传说,反映布依族先民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以及历史、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多在节日、祭祀或婚丧礼仪中,由摩师(公)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气氛肃穆。这些民歌的曲调起伏较小,吟诵性较强,篇幅宏大,一般需要数小时才能唱完。其中的英雄叙事歌,通过对民族英雄和传说中正面人物行为的歌颂,起到向青年人进行理想、情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布依族民歌非常丰富,歌声优美,曲调繁多。就传承的类型来说,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劳动歌、童谣等多种类型,其中古歌和有关爱情婚姻的民歌,在布依族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古歌不仅内容丰富,数量也很惊人,仅丧葬仪式所唱的古歌就有三百六十首。情歌更是丰富多彩,通常又分有喊歌、拐交歌、双头歌、三滴水、恩爱歌、排歌、盘歌、八句谈诗、苦情歌等等。双头歌是布依族民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民歌体,句式整齐,每首八句,分上下两段,下段通常是上段内容的重复,只改动一些字句,但在修辞上却起到反复咏唱、加强内容的作用。喊歌和三滴水是布依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民歌体。喊歌是在歌前有“呀喂”、“咿呀”、“咿喂呀喂”等语气词,表示呼唤、询问、感谢、客气等意思。三滴水通常都在八句以上,首尾为长句,中间为短句,歌唱富于变化,而且在艺术表现上说唱结合,因此,抑扬顿挫,非常动听。
布依族民歌来说,最早发展变化的是民歌的驱邪和祭祀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民歌的驱邪功能逐渐淡化和消失。再随着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普及,民歌的教育功能也逐渐淡化。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布依族民歌的主要功能就是礼仪和交际。在黔西南的顶效就是当年最大的歌场,每逢传统节日,特别是每年的“查白歌节”,歌场人山人海,最多时有上万人。歌场上都有人对歌。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布依族民歌的礼仪和交际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对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的进入,导致对歌这一社会性群体性民族性娱乐功能的衰退。二是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带来交友的全新变化,选择对偶已经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对歌方式了。而且选择对偶的范围也不仅仅只限于本民族了,对歌已失去了现实的需要和实在意义。
同样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向来以鲜明的特点被誉为云贵高原乃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一朵葩,她的历史渊源可始于周代,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属性,将音乐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个范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布依八音最早于北宋时期流入布依族,当时狄青征讨南方部落,士兵与当地土著居民渐渐结合,将他们带来的乐曲传给少数民族并渐渐流传开来,其八音通常为“竹筒琴、月琴、短笛、芒锣、牛骨胡、小钗、小鼓、唢呐”,与周代所划分的音乐八个范畴从材料属性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其改变了原有八音的作器乐性演奏,吸收了布依族的系统音乐,例如月琴、短笛、牛骨胡等,从而深受布依族人民的欢迎。八音坐唱最早曲目源于布依族古经文的《安王》,是布依族老摩公主持丧事时所用的经文“安王课”,属“请圣科仪”(即呼唤灵魂仪式的歌谣),是用汉字记录布依语言成本传世,为布依土戏(即布依戏)的形成提供了戏剧脚本的基础,因此,布依八音和布依戏有着血缘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姊妹艺术,是黔西南布依文化的瑰宝之一,布依八音的优秀曲目布依八音坐唱从古流传下来的曲目有13首。其中比较富有代表性的曲目有《贺喜堂》,敬酒调》,《胡喜与南祥》。《贺喜堂》为室内坐唱曲目,由8至18人演奏,演出者身穿蓝色镶白边外套,蓝色镶纹甩裤,红黄佩带,演出乐器有月琴、短笛、芒锣、牛骨胡、小钗、小鼓、唢呐等。《敬酒调》为野外露天演奏,8人演奏。演奏者着蓝黑衣裤,蓝白花纹丝帕裹头。有调无词,吹叶者领奏。刚柔并存,和谐动听。《胡喜与南祥》由20人左右演奏,演奏者身着典型民族服装,深色上衣,浅色裤子,女子配青色头巾,男子着蓝白花纹头巾,银饰。演奏由男女对白或独白引起,乐器和鸣,有激进幽怨意味,戏曲唱词劝世伤感,女子坐舞坐唱极具特色。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 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布依八音技艺, 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音乐天赋与实践的结晶,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原因,曲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由于布依族过去没有文字,“八音”靠的是老艺人“口传心授”,又无乐谱记载,因此给传承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局面。加之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八音”艺人,几乎已经作古,教授无人,即使有为数不多的艺人或爱好者,也因一些原因,不愿从事此项工作。而农村的青年们,不是求学就是外出打工,造成无人学的现状。由于上述因素,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贵州省黔西南州民间的八音演奏队还有36支,但到如今, 只有不到10支保留了下来。而这些“八音班”中,能奏完20曲以上的几乎没有,一般的最多能奏几曲而不超过10曲。“八音”作为一个民族的曲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把它承传下来,发展提高,这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
为了抢救这一面临危险的布依族曲艺,使黔西南兴义布依八音能生存、发展下去,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系在2013年特地开设的布依族“八音坐唱”课,专门请“八音”老艺人来“口传心授”本系学生,也是为了让黔西南的布依八音能发展下去。同时学校借住民族节日,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布依族音乐汇演、在暑假、寒假还组织师生到布依村寨实习、采风,也是为了让师生参与到布依族音乐文化中来,创造有利于布依族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与良好生态,使布依族传统音乐文化中优秀和中性的部分通过改造、改良,与现代先进文化共同发展,使之成为布依族表征,并为人类文化的多样并存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黔西南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上政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和引导好少数民族群众和民间歌手的积极性,做好布依族民歌这一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如举办“六月六”、中华布依西部民歌文化生态节(查白歌节)、举行布依族民间“歌王”、“歌手”选拔赛等。起初担心群众参加的积极性不高。谁知消息一传出,群众的积极性特别高,不仅本州的歌手积极报名参赛,周边等县的歌手也纷纷闻讯而来。第一次布依族民间“歌王”“歌手”选拔赛就取得圆满成功。“六月六” 举办首届中华布依西部民歌文化生态节那天,除了政府组织邀请的客人外,各地自发前来的群众不计其数。活动结束,政府的客人走了,各地自发而来客人却留在歌节的举办地中心村各自的亲戚家中,继续着节日的欢乐,婉转动听的歌唱到了深夜。用村民的话说,寨子里从来没有一下子住进这么多客人,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消失了十多年的布依族对歌文化活动又回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由此可见,布依族民歌文化生态研究基地的建设和歌节的举办,对唤起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效果是明显的。总而言之,对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布依族音乐人才在其中起作关键作用,而本地的民族教育又在其中起作关键因素,在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帮助下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系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大量的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人才,更广、更深地卓有成效地开发布依族音乐文化人才资源,大幅度提高布依族音乐文化人才增量;把促进布依族音乐文化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布依族音乐文化人才作用放在首位,使布依族音乐文化传承人才各尽所能,同时倡导布依族音乐文化人对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既要有积极的态度,又要面对现实,采取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积极保护和消极保护并重的办法和措施。积极保护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与良好生态,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优秀和中性的部分通过改造、改良,与现代先进文化共同发展,使之成为民族表征,并为人类文化的多样并存发展作出贡献。消极保护是指对那些已经死亡、行将死亡和面临死亡威胁的音乐文化事象,通过原件征集、保存、记录、摄录相、录音、整理出版等手段,进行保护,使之成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成为民族音乐文化重建的基本素材。消极保护与积极保护在保护范围上应有区分。消极保护的范围可以包罗传统音乐文化的一切方面,不应计较其性质如何,因为即使是很落后的音乐文化因素,也有其研究价值;积极保护范围则只限于优秀的、积极健康的、对现代精神文明不构成障妨的音乐文化因素,特别是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歌、乐曲、歌舞等等,更应是积极保护的对象。布依族音乐文化将不仅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大放异彩,而且置身于万紫千红的世界文化圈中也将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彭德仙(1977——):女,土家族,籍贯贵州石阡,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钢琴教学
论文作者:彭德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布依族论文; 布依论文; 民歌论文; 文化论文; 音乐论文; 黔西南论文; 民族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