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防粘连剂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对比研究盘玲论文_盘玲

盘玲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尚仁里乡卫生院 湖南永州 425200

【摘 要】目的:对比不同防粘连剂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输卵管阻塞患者134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4组,即常规组(43例,输卵管80条)、透明质酸钠组(45例,输卵管84条)、几丁糖组(46例,输卵管87条)。其他三组在常规组经导管注入松解液的基础之上分别注入透明质酸钠、几丁糖。术后4周通水治疗2次,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以及输卵管通畅率。结果:术后12周内常规组、透明质酸钠组、几丁糖组通畅率分别为73.75%(59/80)、88.10%(74/84)、95.40%(83/87);术后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23.26%(10/43)、46.67%(21/45)、50.00%(23/46);各组对比,透明质酸钠与几丁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常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建议采用透明质酸钠、几丁糖,能够有效降低输卵管再粘连,且术后妊娠率较高。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几丁糖;输卵管介入再通;粘连

在育龄期妇女中,不孕症较为常见,而不孕的主要原因在于输卵管阻塞,临床治疗通常以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为主,微创、操作简单且通畅率较高,但是术后容易出现再粘连,影响妇女妊娠[1]。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特此对比了碘油、透明质酸钠以及几丁糖预防术后再粘连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输卵管阻塞患者176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符合WHO所提出的诊断标准。排除遗传因素、盆腔感染、内分泌、先天性生理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不孕;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或生殖器结核、子宫发育不良、对用药过敏、男方不孕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4组,即常规组43例,有80条输卵管阻塞,年龄20-40(33.5±5.6)岁,26条壹腹部阻塞,44条峡部阻塞,10条伞段阻塞。透明质酸钠组45例,有84条输卵管阻塞,年龄21-41(34.5±5.3)岁,25条壹腹部阻塞,43条峡部阻塞,16条伞段阻塞。几丁糖组46例,有87条输卵管阻塞,年龄20-41(33.9±5.7)岁,24条壹腹部阻塞,40条峡部阻塞,23条伞段阻塞。对比各种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方法

待患者生理期结束后5d,术前取20mg的654-2针水予以静脉注射,无菌操作均在电视监视下严格进行,通过碘水造影,确定子宫输卵管阻塞位置及程度,取5.5F外套管,并将套管头置入子宫角部,而后取同轴导管导丝送入,经导丝疏通输卵管,导丝撤出后选取造影剂注入,按照显影,对盆腔情况进行探查,是否存在输卵管外周粘连,观察输卵管顺畅情况,各组通过介入再通术后,常规组经导管注入松解液(8万U硫酸庆大霉素+10ml利多卡因+1000U糜蛋白酶+10mg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钠在常规组基础之上注入2.5ml透明质酸钠、几丁糖在常规组基础之上注入1%几丁糖2ml。术后撤管,进行为期一周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术后12周输卵管畅通率以及术后1年妊娠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率(%)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12周输卵管畅通率

观察各组术后12周输卵管畅通情况,透明质酸钠组、几丁糖组通畅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对比几丁糖组与透明质酸钠组输卵管畅通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透明质酸钠、几丁糖均为无抗原性、五毒、组织相容性良好以及无刺激性的天然多糖类液态材料,吸收良好,在妇产科、外科以及骨科等手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的效果十分突出[2]。几丁糖是一种新型医用生物材料,临床实践以及动物模型试验均提示几丁糖能够发挥较强的广谱抗菌效果,同时瘢痕抑制作用也十分的突出,可对局部起到止血、润滑效果,以有效预防粘连[3]。透明质酸钠的作用原理与几丁糖较为相似,虽然相比于几丁糖而言,透明质酸钠的作用时间并不长,且效果比较薄弱,但依然是临床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防粘连剂[4]。本次研究中,观察术后12周各组输卵管通畅率,结果发现,透明质酸钠组通畅率88.10%、几丁糖组通畅率95.40%明显高于常规组73.75%(p<0.05);观察术后1年妊娠率,透明质酸钠组妊娠率46.67%、几丁糖组妊娠率50.00%明显高于常规组23.26%(p<0.05)。此结果提示,透明质酸钠、几丁糖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的效果较为突出,且术后妊娠的几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小英,钟少平,陈校丹.羧甲基壳聚糖预防输卵管整形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研究[J].浙江医学,2017,39(17):1486-1487+1490.

[2]袁娟,刘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再通术后粘连的预防[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02):44-45+38.

[3]黄健怡.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9):1963-1964.

[4]王初容.丹参注射液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05):231-232+255.

论文作者:盘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不同防粘连剂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对比研究盘玲论文_盘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