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评价论文

·区域发展·

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评价 *

张晋江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临汾 041051)

摘 要 [目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薄弱阶段,探究农业产业布局,确定农业优势产业,对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研究采用区位商模型,以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为背景数据,并结合山西省农业发展现状,来分析该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优势产业,并对优势产业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 (1)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山西省的优势产业。 (2)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3)各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结论] 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差异明显,针对现状,今后应重点发展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劣势产业与优势产业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 空间布局 优势产业 可持续发展 山西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合理布局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能,促进农民增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1]。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规划存在发展规模单一、区域规划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2]。山西省处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现代农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该省先后在畜牧生态养殖、果树栽培、玉米高产品种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阶段,山西省正处于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急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优势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这将有利于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源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阚中华[3]基于大数据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实现农业需求与生产相对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龚新蜀和胡志高通过分析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农业发展现状,阐明了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揭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快鄯善农业产业格局优化的建议[4]。先后有学者运用区位商模型展开了研究,宋永永等[5]以宁夏沿黄经济区为研究背景,通过区位商模型明确了该地区各县市优势产业,并对空间格局优化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李津津[6]运用区位商法,分析了新疆各地级市农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优势。也有学者对山西省主要农作物[7]、优质蔬菜[8]、蚕叶[9]等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但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大部分是针对农业产业内部某一产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商法,研究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明确优势产业,以期为今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数据。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 .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东西宽约385km,南北长约682km,总面积为15.6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3%。山西的地形复杂,既有山地、高原,又有丘陵、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500m以上。全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年降水量介于358~621mm之间,夏季降雨比较集中。

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分别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截止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3 681.6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 612.01万人,占总人口的43.7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6 62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54%。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 534.03亿元,占总产值的11.8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13 2万元,比2015年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 8万元,比2015年增长7.0%。

2016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05.88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87%,林地面积为485.84万hm2,占总面积的30.97%,牧草地面积为407.78万hm2,占总面积的25.9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862.3万hm2,占总面积的5.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28.76万hm2,占总面积的1.83%,园地面积为40.66万hm2,占总面积的2.59%,交通用地面积为27.81万hm2,占总面积的1.77%,其他土地面积为48.81万hm2。2016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为372.08万hm2,比2015年减少4.69万hm2,实现粮食产量达1 318.5万t,比2015年增长4.7%。完成造林面积26.67万hm2,比2015年下降5.1%。猪牛羊肉总产量为70.9万t,下降3.0%,水产品产量为5.2万t,下降0.3%。

1 .2 数据来源

以山西省为研究背景区域,计算2016年各地级市农业产值的区位商,得出表2所示结果。可以看出,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农业区位商均大于1,说明这5个市的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运城市农业区位商最高,为2.839 6,运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409.05万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56%。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各市之首,但农林牧渔业产值较低,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和吕梁的农业产业区位商小于1,这些市的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2 研究方法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该地区专业化部门[10]。该研究采用区位商模型来分析2016年山西省全省及各地级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来探讨该省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地位与作用,并对此进行差异分析。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判断出研究区域内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根据区位商的大小来衡量专门化率[11]。计算公式[12]为:

真空带式过滤机是一种新型过滤设备,因脱水迅速、低耗节能、洗涤高效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冶金、矿山、化工、造纸和制药等行业中[2]。

首先,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没有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

式(1)中,LQ ij 表示区位商,i 表示第i 个产业,j 表示第j 个研究区域,X ij 表示第j 个地区第i 个产业的产值指标。若LQ ij >1,表示该产业在研究区域农业结构内部专业化程度较高,在该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 若LQ ij =1,表示该产业在在研究区域农业结构内部无明显优势;LQ ij <1,表示该产业在研究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内部专业化程度较低,处于劣势。

3 结果与分析

3 .1 农业总产值区位商比较分析

3.1.1 全省农业总产值区位商比较

人的主体地位被不断拔高,自然物质的客体地位逐渐固化,客体在主体的不断胁迫与打压之下,势必会做出强烈的反击。自然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让人类迷失了作为主体的真正含义,无限度地进行索取。物质世界的运转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打破底线迎来的将是客体对主体的反抗。主体力量的扩张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主宰能力,当面对自然的反击之时,人类却无力承担自然所带来的“惩罚”。人作为主体肩负着养护生命的职责,主体性的扩张激发人类统摄自然的欲望,在对自然的挖掘与逼迫中实现控制欲的满足,当下的胜利将人类带入生存危机的漩涡之中,“这种纯对性的胜利只是一种代价很大的胜利”[6]。

婴幼儿的蛋白质需求量并没有家长们想象得那么高,例如,每100毫升母乳中含有蛋白质1克左右(这需要根据母亲的饮食结构而定),配方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是母乳的2倍,1~6个月的宝宝每天喝700~800毫升的奶即可满足日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是山西省林业生产优势产区, 2016年实现造林面积分别为1.788万hm2、0.747 9万hm2、1.133万hm2、4.807万hm2、2.676万hm2和3.267万hm2。截止2015年年底,太原市实现干果经济林1.446万hm2,水果经济林1.783hm2,森林蓄积量达到550万m3,森林覆盖率为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朔州的林业产值占到全省林业产值的12.9%,截止2015年,森林蓄积量524万m3,森林覆盖率近24%。该市也在不断扩大杏、李、苹果、葡萄、枸杞、沙棘等经济林的种植面积,创造了明显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吕梁市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核桃林栽植2万hm2、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建设4 000hm2,红枣标准化示范园3 400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6.45%。临汾市不断创新造林机制,积极推广企业栽植、企业绿化或者农民合同造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造林和投资林业,截止2015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其中,天然林面积共34.44万hm2,人工林面积共20.03万hm2,木材蓄积量1 675万m3,完成新育种苗7 000hm2

3.3.3 牧业优势产区分析

“十二五”以来,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下,山西省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2016年肉类产量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20.56%,45.32%,46.17%,82%,34.41%,39.09%和60.48%。禽蛋产量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39.93%,10.16%,28.79%,51.18%,7.76%,46.38%和1.07%。朔州市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核心区,草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先天优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唯一的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大同市属于干草原的植被类型,大量的禾本科、豆科草类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牧草。在畜牧养殖方面,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循环、草畜配套,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目前,雁门关地区已逐步形成了辐射带动力强、产品品质优、农民致富快的畜牧业优势产区。晋城位于山西南部,境内有牧坡草地25.47万hm2,占土地面积的26.8%,建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示范牧场。晋中境内有天然草地资源53.3万hm2,品质较好的牧草达50多种。

表1 2016年山西省农业各产业区位商比较

3.1.2 各县市农业总产值区位商比较

该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山西统计年鉴2017》《山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市统计年鉴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表2 2016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农业生产总值区位商比较

3 .2 各县市农业产业布局

为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农业各产业的优势,该研究对各产业的区位商进行了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山西省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根据以上结果绘制出山西省优势产业分布图(图1)。

表3 2016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农林牧渔业区位商比较

图1 山西省农业产业优势区域分布

3 .3 优势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分析

3.3.1 种植业优势产区分析

通过2016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山西省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区位商,得出表1所示结果。该省种植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比重达59.15%,其次是牧业,所占比重为32.23%。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其中牧业区位商为1.139 6,是山西省农业产业中区位商最大的产业,其次是种植业和林业,区位商分别为1.118 4和1.049 7。这说明牧业、种植业和林业是该省农业内部的优势产业部门,而农林牧渔服务业和渔业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作为山西省种植业优势产区,年降水量丰沛, 2016年降水量分别为69.83亿m3、82.20亿m3、77亿m3和87.26亿m3。耕地面积高于山西省其他地区,运城市和临汾市面积较大,分别为50.62万hm2和50.51万hm2。2016年,运城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21.2万t,临汾市次之,为236.17万t。运城和晋中是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城辖区内共13个县,其中有11个被列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 6个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该市农业形成了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具有包括绛县山楂、蒲州柿子等在内的多种特色农产品。晋中市的蔬菜和畜禽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是粮食、蔬菜、干鲜果的主要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已形成完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临汾市盛产小麦、棉花和油料等,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近年来也打造了一批包含众多现代农业元素的现代新型农业园区,推动该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长治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主要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食用菌和高产果园等, 2015年底全市设施蔬菜达到了3.78万hm2

3.3.2 林业优势产区分析

有谁注意过一杭呢?有谁明白此刻他那纷乱的心思呢?那棵不动声色的黄桷树吗?即便懂,也不会说。收荒匠们代步的破自行车在墙根斜靠着——一杭老是觉得,其中一辆很像是去年自己在楼下丢的。有时,他会装作不经意地走近去看,却又怕被人看出自己的用意,不敢看得太仔细,所以,每次都不能确定,这就成了一个谜。虽然他也知道,即使是自己的,又能如何呢,却还是忍不住要想。

山西省作为全国13个牧区半牧区省之一,截止2016年年底,拥有407.57万hm2草地,玉米年产量达888.89万t,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实施畜牧产业振兴计划,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与牧业的扶持,畜牧企业规模逐步扩大,规模以上的达到200家以上[13]。同时,该省不断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基本实现了产业化现代牧业发展格局。

在发展种植业方面,山西省地形多样,山地、丘陵、平川、盆地、谷地多有分布,有利于农业的多样性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 2010—2016年,全省耕地面积一直维持在400万hm2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300万hm2, 2016年相比2010年,粮食产量增加了21.51%。蔬菜产量由909万t增加到1 294.5万t,其他作物略有波动。发展林业产业是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14]。新中国成立初,山西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4%,随着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对林业发展投入的不断加大,截止2016年实现造林面积26.669万hm2,木材产量21万m3,森林覆盖率为20.5%。截止2015年,全省干果经济林达到84.8万hm2,年产量实现11亿kg,红枣、仁用杏、花椒、核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遥遥领先。近年来,林业总产值持续增加, 2016年相比2010年,增加了54.3%。

2.2 艾滋病知晓情况 青年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为63.24%。分组比较结果显示,青年学生在不同的学校类型、性别、年龄组、民族、性经历、获得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经历、艾滋病免费检测了解情况等方面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商法,研究了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明确优势产业,同时对优势产业发展区域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超声波频率一般在20 000赫兹以上,在水中传播可产生释放巨大能量的激化和突发,即空化效应,可产生高达数百个大气压的局部瞬间压力,形成冲击波,使固体表面及液体介质受到极大冲击,将细胞破碎,溶出植物中的有效成分[47]。

(1)山西省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的区位商大于1,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区位商小于1,说明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该省的优势产业,而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相对比较劣势。

(2)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的农业产业区位商大于1,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

(3)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各优势产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4 .2 建议

针对该文的研究成果,山西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在全省范围内的分布比较集中,可首先在优势区域建立特色产业带,种植业可在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等地,牧业可在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林业可在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不断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另外,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该省目前已建立雁门肥羊、平遥牛肉、晋南苹果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努力打造优势品牌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从而推动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如渔业,可结合种植业、牧业等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刘北桦.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6): 1-3.

[2] 张海成. 县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原理与实践.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 龚新蜀, 胡志高.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鄯善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北方园艺, 2015(22): 206-210.

[4] 阚中华. 基于大数据我国农业产业布局空间差异评价.当代经济, 2017(33): 17-19.

[5] 宋永永, 米文宝,杨丽娜,等.宁夏沿黄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生态科学, 2015, 34(2): 116-122.

[6] 李津津.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商, 2016(28): 285.

[7] 赵春明. 山西省主要农作物产业集中度及产业布局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4): 10-12.

[8] 苏国贤. 山西优势蔬菜产品测定与区域布局.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48-51.

[9] 王乃红, 王玉珏.关于山西蚕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探讨.北方蚕业, 2006, 27(4): 9-10.

[10] 孙芳, 刘明河,刘立波.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1): 63-70.

[11] 孙畅, 吴立力.“区位商”分析法在地方优势产业选择中的运用.经济论坛, 2006(21): 12-13.

[12] 刘晓红, 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 2006(5): 78-79.

[13] 崔新宇, 刘艳萍.山西省畜牧业生产状况评价研究.山西农经, 2017(16): 46-51.

[14] 关月仙. 山西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山西林业, 2017(4): 4-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C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

Zhang Jinjiang

(Shanxi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 Linfen, Shanxi 041051,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agriculture has been in a weak st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layou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determine the agricultural advantage industrie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is study, a location quotient model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total GDP of Shanxi′s agriculture and its internal industries (plant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fisheries, and Shanxi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services) in 2016 in Shanxi province. And Combining the status of Shanx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province′s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termined the dominant industries, and summarized the layout of the dominant industries. Research showed that crop farming,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were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n Shanxi province. Shuozhou, Jinzhong, Yuncheng, Xinzhou and Linfen ha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the province. The dominant production areas of the planting industry were Changzhi, Jinzhong, Yuncheng and Linfen. The advantages of forestry were Taiyuan, Yangquan, Shuozhou, Xinzhou, Linfen and Lvliang. The advantageous production areas of animal husbandry were Datong, Yangquan, Jincheng, Shuozhou, Jinzhong, Xinzhou, and Lvliang. The advantageous production areas of the fishery were Yangquan, Changzhi, Jincheng, Yuncheng and Linfen. The regions with obvious advantag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services were Taiyuan, Changzhi, and Yunche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ha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various superior producing area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In the future, it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op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orestry. And the disadvantaged industries should combine with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to develop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strive to build bran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Shanxi province.

Key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y; spatial layout;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nxi

doi: 10.7621/cjarrp.1005-9121.20190818

收稿日期: 2018- 03- 25

作者简介: 张晋江(1966—),男,山西忻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地理学之人文地理方向。Email:zjj3058771@126.com

*资助项目: 农业部农技推广专项项目“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专项”(2015ZDNJTG)

中图分类号: F307; F30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121[ 2019] 08149-07

标签:;  ;  ;  ;  ;  ;  

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