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规划综述_银行信贷论文

金融规划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规划(Financial Programming )的概念最初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作为其支持发展中国经济稳定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政策思路。后来又有一些学者丰富和拓展了这一思路,使金融规划成为一个包含理论、政策及具体实施方法的完整体系,并为许多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注重。在此,笔者对这一体系作一概要性的介述,并进行简要评价。

一、金融规划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所谓金融规划,指的是依据一组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一整套全面、连续的政策措施的方法和过程。这里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消除国内总供求的失衡,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并产生预期的国际收支效果。相应的政策措施,则主要包括货币、汇率政策以及必要的财政政策。

金融规划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一些有关经济稳定与调整的政策思路,就在于如下的一些基本特点:(1)它的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政策目标主要着眼于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内、外均衡。(2)它强调, 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主要取决于货币与汇率政策,政策当局可以保证这一政策的有效性。(3)它认为, 面对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应通过尽早采取有计划的纠正性措施和提供适量外部融资而达到有序的调整。(4)它提出,可以通过重复叠代程序等方法获得信贷、 汇率等政策变量的数值,以进行量化操作。

金融规划的方法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这主要体现为经过扩展的波拉克模型(The Polak Model)。(注:Mills,Cadman. Atta.,Nallari,Raj."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Stabilization and Adjustment Programs" EDI Seminar Paper No.44:77—81, World Bank,1992)这是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 它不同于凯恩斯主义分析中强调财政政策的思路,强调并“试图整合经济分析中的货币方面”。(注:Mills,Cadman.Atta., Nallari, Raj."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Stabilization and Adjustment Programs" EDI Seminar Paper No.44:77—81,World Bank,1992)

在扩展的波拉克模型中,有一个统一的宏观经济帐户体系。这包括私人部门帐户、公共部门帐户、国际收支帐户、国内金融体系帐户和国民经济帐户五大部分。其中,该模型强调的是以下两部门帐户的会计等式:

1.国际收支帐户

(Z+INT)-(X+NTR+NFP)=△NFB-△R (1)

其中 Z—进口

INT—国内部门对外债务利息支付额

X—出口

NTR—转移支付额

NFP—国外要素收入

△NFB—国内部门外债变化值

△R—国际储备变化

2.国内金融体系帐户

△R=△M-(△DCp+△DCg) (2)

其中

△M—货币供应量变化

△DCp—国内金融体系对私人部门信贷

△DCg—国内金融体系对公共部门信贷

在等式(1)和等式(2)中,共有10个变量。该模型假定, 其中INT、X、NTR、NFP、△NFB等五个变量是外生的, 在模型之外被决定或可观测。余下的五个变量中,除有关国内信贷的两个变量△DCp、△DCg外,国际储备变化△R被作为一个目标控制变量, 其计划或期望的数值由政策当局决定,而货币供应量变化△M与进口值Z则分别由以下的方式被确定。

对于△M,由

△M[d]=V△Y=VPy[,t-1]+VP[,t-1]△y (3)

其中 P—平均物价水平 Y—名义收入

y—实际收入 y[,t-1]—上期实际收入

P[,t-1]—上期物价M[d]—货币需求

V—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

在货币市场持续均衡条件下,有

△M=△M[s]=△M[d]=V△Py[,t-1]+VP[,t-1]△y(4)

代入等式(2),可得

△R=V△Py[,t-1]+VP[,t-1]△y-(△DCp+△DCg) (5)

在等式(5)中,V、y[,t-1]、P[,t-1]、△y 各变量均假定为外生变量,因而国际储备变化△R与物价变动率△P之间呈现出正斜率的线性关系,如图1中直线MM所示。

对于Z,假定它是名义收入Y的线性函数,且以a为参数有

Z=aY=aY[,t-1]+ay[,t-1]△P+aP[,t-1]△y(6)

此时将等式(1)中各外生变量合并,且用变量μ代表, 可简化得:

△R=μ1-Z (7)

将等式(6)代入,又得:

△R=μ1-aY[,t-1]-aP[,t-1]△y-ay[,t-1]P

(8)

在等式(8)中,μ1,Y[,t-1],P[,t-1],△y,y[,t-1]等变量均为外生变量或事先可测定,因而此时国际储备变化△R与物价变动率△P之间又呈现出负斜率的线性关系,如图1中直线BP所示。

图1

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物价变动率△P的决定:

有 △P=(1-b)△P[,d]+be△Pz (9)

其中 P[,d]—本国商品价格

Pz—进口商品价格

b—进口商品在总物价指数中的权重

e—汇率水平

由等式(9)可见,汇率水平e是影响物价水平P进而影响名义收入Y及国际储备变化△R的重要变量, 它成为政策当局进行操作的一个重要政策变量。

现在,这一模型的基本思想就很容易表述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背景之下,基于实现货币内、外均衡的要求,它将国际储备变化△R、物价变动率△P作为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变量,而将国内信贷△DC(含△DCp、△DCg)和汇率水平e作为实现目标的关键性政策变量。政策当局所需要作的,主要就是通过规划和调节国内信贷△DC和汇率e 的水平,从而造成图1中BP线和MM线的移动, 最终使它们相交于某一个预定的目标点,这一点对应的△R、△P值恰好满足政府的政策要求。例如,假定一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达到图1中C点,以实现储备状况的改善和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它可以一方面紧缩国内信贷,使MM线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又实行汇率贬值,使BP线与MM线同时向上移动, 最后二者在C点相交。总的来说,在一个给定的目标点下,寻求国内信贷△DC和汇率e等政策变量的合适水平,就是金融规划方法的核心。

二、金融规划的步骤

金融规划的步骤就是制定政策措施的过程。这要求对经济问题进行评估,并对旨在达到政策目标的“一揽子”政策工具进行量化。由于它涉及到不同部门的帐户,而且这些帐户相互联系而内在统一,所以有必要采取重复叠代而不是相继的程序来确保规划的一致性。

1.对宏观经济的评价

有效的政策制定,必须以对经济中的行为关系的分析为基础。对特定经济体的经济、制度和社会政策结构以及最近经济状况的了解,对于预测和政策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对以下问题应进行分析:(1 )经济是否不平衡及不平衡的程度。考察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在出现失衡时及时采取纠正性措施并决定措施的严厉程度。(2 )不平衡的性质。如果预计问题是很短期的,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性的调整措施。如果是相对持久的不平衡,则一般需要信贷、汇率等的全面调节。(3)不平衡的来源。如果经济冲击主要来自于国外部门, 则汇率调整应成为首要的政策手段,如果经济不平衡与国外部门关联不大,则可以主要采取信贷变动等方面的措施。

2.基线方案的建立

基线方案是与政策方案相对的一个概念,二者分析方向相反。政策方案是先确立目标,然后采取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而基线方案一般假设政策在近期内保持不变,意在分析现有的问题是能自行解决,还是保持不变或甚至恶化。例如,如果一国根据本国和贸易伙伴国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来调整汇率,那么,基线方案的不变政策方针意味着这种做法还会继续,并以此为前提对这样做所可能达到的经济目标进行量化分析。

3.政策方案的确定

基线方案的结果为政策方案中目标控制变量的预测和确定奠定了基础。目标控制变量确定之后,下面就往往需要采取重复叠代的程序来确定政策变量的调整值。这是因为,在预测过程中,各部门、各变量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前后联系,有必要在一些阶段采取重复预测,以保证金融规划的会计一致性和行为一致性。例如,在一个需要信贷、汇率调整的金融规划框架中,在决定预期的储备变化水平△R和物价变动率△P之后,通过对计划期内各外生变量数值的确定,可根据前述公式计算适当的汇率水平e。但是,由于在最初预测与确定△R、△P 时事实上已经参照了一个基于行为关系的汇率指标。因此,这两个汇率指标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就需要对目标控制变量△R、△P或政策变量e 的数值再进行调整,并据此进行新一轮的预测、计算,如此反复,直至最后两个汇率水平e的数值完全一致,这也就是e的最终取值。而最终确定的物价变动率△P也同时得到,进而可以计算出名义收入Y的数值。最后,由前述等式(5),可求得国内信贷变化量△DC的取值。由此, 两个政策变量才都得以确定。

三、对金融规划的评价

金融规划思想长期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其所支持的经济稳定与调整计划的核心,从实践结果来看,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对于金融规划所面临的问题,笔者以为,主要是因为其理论基础存在一些缺陷。

缺陷之一,金融规划方案中的货币与汇率政策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结构性问题,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削弱。金融规划方案认为过度需求是导致国际收支平衡困难的根源。因此,缩减信贷及财政支出,加上货币的适度贬值,被用以削减过度需求。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失衡,很多是由于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内产出与需求的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因而,贬值与货币紧缩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还可能引入经济衰退。同样,金融规划方案还采取货币紧缩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膨胀,而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往往是货币问题与结构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利益集团推动价格上涨的结果。因而,紧缩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缺陷之二,金融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收入特征,可能加剧其收入分配的扭曲。例如,发展中国家的产出较为依赖从国外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而汇率贬值的措施会提高这些进口品以国内货币表示的价格,以此为渠道从外部输入的影响越大,国内成品的价格上涨越多。而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和工资刚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不得不接受传统的工资水平,其货币工资上涨受阻。这样,高物价意味着工薪者的实际收入降低和制造厂商的高利润,因而扭曲了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

缺陷之三,金融规划方案一直沿用国内信贷变化量△DC作为其重要的政策变量,与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的金融结构变化有一定脱节。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市场化的进程,其传统的金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银行体系外的金融活动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对于国内信贷变化△DC而言,若仍指银行体系的信贷变化,则难以覆盖许多非银行信用的范围;若扩展为全社会信用总量变化,其观测与调节的难度又较大。

尽管金融规划方案有上述的一些缺陷,但不能否认它对发展中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与调整的重要借鉴意义。首先,金融规划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如基线方案、重复叠代程序等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量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次,金融规划方案着眼于开放经济下货币的内、外均衡,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现实背景下,这些分析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其强调汇率调整和信贷控制的思路在一些国家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体的政策措施也易于量化操作。再次,金融规划方案的一些最新发展表明,它越来越注重结构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政策措施的地位,倾向于采取更全面的政策措施实现其政策目标,这增加了它解决现实经济失衡问题的有效性。

标签:;  ;  ;  ;  ;  ;  ;  

财务规划综述_银行信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