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摘要:网路信息化时代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当今我国数据存储和信息收集、传播、交互和传导的主要途径,相对于社会而言具备完善系统的工作效益,对于群众而言更丰富了信息渠道,为个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基础。本文将根据现如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作分析,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进行深入讨论,对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做出相应保护措施,确保网络信息化社会发展更加全面。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对策
信息化的优势扩展了我国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平台,并为我国广大用户提供了系统的信息渠道,一方面促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更颠覆了传统信息资料查阅模式,令信息的整理存储更加高效。可近年来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在计算机用户中却备受关注,严重影响了和谐网络平台发展的同时,更对信息的交互和存储空间具备威胁。所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是我国网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路的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演变于信息时代发展的名词,其本身意义是在不同地理位置和相对独立设备之间对网络信息和资料等文件进行共享的系统模式。期间需要相对应网络线路、网络软件和网络通信协议的相互协调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职能,并具备相关软件信息的存储和关联性发挥,促使计算机设备对应数据进行编排和格式导入,让用户能够明白信息内容的使用概念。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概述
网络信息时代化是我国传统纸质信息存储的先进转型,一方面不但减免了传统信息的保护成本和空间占用,又促使信息存储和管理更加系统化,对于相关信息的提取和选择更加简洁,并有效提升了相对应工作的效率。
但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却又不得不注意相关信息的安全性。与传统纸质信息存储模式相比,计算机网络因为本身伴随着共享性的前提,便极有可能被人当作渠道渗透入当前网络工作环境中,通过特殊手段盗取那些本应保密的系统数据,从而侵犯个人信息的隐私权,却不像传统文件保存方式具有可追查性的特征。
故而,依据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确保网络数据在相对应环境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构建的主要前提。与此同时,应该从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双方进行考究并探讨保护措施,确保相对应环境能够保护信息安全,促使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保存模式能够顺利延伸,为我国档案、政府、司法、工作和个人存储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根源就是相关存储于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安全,从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可审计性技术与理论出发,将网络安全充分覆盖于相关层面,以避免刻意或非刻意原因造成的数据破坏、篡改、泄露与系统非正常运行情况的出现,维护网络信息平台秩序的正常运转。
从相关网络安全的关键点上来看,网络安全应该从五个基本点进行分析:
1.保密性
指那些具备隐私且不可泄露共享的信息数据,本身针对网络环境而言应该属于相对独立的存在,并根据其特性具备相应的保护措施。
2.完整性
相应数据的存储,应具备完善的系统和运营环境,以满足数据信息在存储、传导、转换和交互的过程中,具备无法修改、损坏和丢失的相关保障。
3.可用性
是指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
4.可控性
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保障系统依据授权提供服务,使系统任何时候不被非授权人使用,对黑客人侵、令攻击、用户权限非法提升、资源非法使用等采取防范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可审计性
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追寻的能力,确保将相关违法信息盗取的途径进行有效封锁。
四、影响计算机网路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1.缺乏自主的计算机网络与软件核心技术
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自主技术支撑。计算机安全存在三大黑洞:CPU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相关软件大多依赖进口,这对我国计算机本身防护系统造成了影响,更因为无法针对相关核心技术进行防护,所以才引起了许多安全隐患。
2.缺乏完善的安全评估系统
完整准确的安全评估是黑客入侵防范体系的基础。它对现有或将要构建的整个网络信息的安全防范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评估,并保障将要实施的安全策略技术上的可实现性。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分析就是对网络进行检查,查找其中是否有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对系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能的过程。
3.缺乏制度化的防范制度
不少企事业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上建立相应的安全防范机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和应对保护制度。不完善的制度滋长了网络管理者和内部人士自身的违法行为。许多网络犯罪行为都是因为内部联网电脑和系统管理制度疏于管理而得逞的。
五、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1.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
计算机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对防止计算机犯罪、抵制黑客攻击和防止计算机病毒干扰,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2.安装和配置防火墙
安装和配置防火墙是当前一种有效地保护计算机或网络的好办法。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
3.经常更新软件
为了保护计算机免受来自网络平台的侵袭。对计算机中的杀毒软件要经常进行更新。另外,更新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也是很有必要,让计算机软件处于最新版本对于计算机安全大有裨益。
4.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要增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不要轻易下载、使用不了解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软件;或浏览一些缺乏可信度的网站(网页),以免个人计算机受到木马病毒的侵入而带来安全隐患。
六、结语
网络信息平台的使用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未来国际化生产线的必然趋势,其中必然会存储很多私密性文件或相关数据,若被盗取或损毁必然会造成非常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引发出无法想象的经济事故。所以,构建安全且完善的网络信息环境是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转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国计算机用户普遍的必然保障。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网络安全能够满足相对稳定,才能够确保计算机用户逐渐广泛,并充分利用相关互联网信息渠道的优势为国民塑造完整的精神文明体系和未来发展的新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锡庚. 浅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对策[J]. 求知导刊, 2016(17):38-38.
[2]郎熙蒙.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 电脑迷, 2016(10).
[3]李韶希.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4(12):146-147.
[4]白雅楠, 赵冰禹, 姚华丽. 浅谈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J]. 商情, 2016(50).
论文作者:刘育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信息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网络论文; 计算机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安全论文; 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