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世纪论文,现实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回顾了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轨迹,分析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生产力并不高度发达国家的原因,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调整中的得与失,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改革取向和定位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社会主义运动 一国先胜论 调整 改革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自十月革命胜利时起,已经实践了近一个世纪。几代人的艰苦探索,人们在推动其演进的同时,铸造出了一种独特而鲜明的定式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走向。目前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正确审视当今的形势,有助于理清我们的思路,合理地把持现今社会主义运动的轨迹与方向。

一、特定时期的特定走向和定位

社会主义思潮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6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大胆思考与设计,而对未来社会作出科学描述与理论论证的自然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大师。他们从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出发,在宏观上将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在坚实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上,使人们特别是先进的无产阶级对现实社会的运动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囿于当时的条件,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上并未将其推进得太远,其主要的只是一些基本理论的建设和逻辑上的预测,有些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比如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西欧北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等。而真正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则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及一些卓越领导人的积极探索和天才创造。

1、“一国先胜论”的客观依据及其现实运动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矛盾的性质与运转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广泛性和极端性上,其运行的梗阻与变态中的不定性已不可避免地来到,这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国际社会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震荡,世界历史也势必面临着新的选择。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与延伸,新生制度的萌生和东方民族运动的发展则成为历史发展的焦点。对这种状况与态势,列宁及时敏锐地在理论上作出了一些科学的阐析。他指出:资本主义已开始走向其反面,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社会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现代两大对立阶级的搏斗已到达临界点,特别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稳的特性日见突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必定存在;同时现代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和成熟。因此他大胆地预言:“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1〕。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2〕。 事实上,一战的爆发,帝国主义的调整与变动起初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之中,各种矛盾尖锐对立,最终不得不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场血与火、生与死的大搏斗中,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残酷的抉择,历史的发展已孕育着新的契机。帝国主义被这种“自戕”式的调整弄得气息奄奄,而无产阶级,特别是革命主、客观条件十分成熟的俄国,他们在其卓越领袖人物的引导下,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将其演变成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不仅将这种局部优势十分客观地表现出来,而且还坚定地大胆地开启了社会主义实践的航程,揭开了本世纪社会主义现实运动的序幕。

2、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发展在与历史和现实矛盾的感应、 调适中的运转特性

本世纪初的这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未发生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某些历史与现实问题负重较大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在这个特殊时期所领导和发动的一场革命暴动,而在其向社会革命转变时,其所蕴含的意义则是多重的,无产阶级完成的仅仅是夺取政权的任务,而其面临的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诸多矛盾十分繁杂和突出。况且十月革命也仅仅是个局部质变,其生存条件与环境相当恶劣。因而这就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以至决定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和运转方式。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两方面——经济问题和生存问题,即如何在那种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将小生产迅速转变成为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主义建立在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如何在帝国主义占优势的情况下打破它们的重重包围和进攻,得以生存和发展。这两个问题就成了整个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所面临的普遍而又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知道,本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都发生在那些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且中世纪落后的封建残余还大量存在,经济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攻势又咄咄逼人,因而他们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必定要偏向后者,从而使得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在相当长的时期都以此为中心而展开,具有更多、更强的政治、军事特性。

十月革命自它胜利的第一天起就遭受到了国内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两种根本对立制度间的矛盾与冲突异常尖锐与激烈,社会主义运动一开始就失去了常态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并一直处于高对抗之中。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打退反动派的进攻,捍卫自己的革命成果,同时相应地解决好过渡时期的诸多问题,营造好社会主义的大厦,这在当时是非常棘手的。但他们依然进行了积极的斗争和大胆的探索。三年卫国战争,俄国的领袖们和工人阶级,用最革命的手段扫荡了国内的一切反动势力,用高度集权和超经济强制的手段来满足战争的急需。这种独特、高效的手法作为一种特定定律被深深地融进了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并在许多方面起到非常的作用。

三年卫国战争的结束,短暂的稳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曾使得苏俄的领袖们面对现实,并认真思考一下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意义。列宁冷静、及时地从“早期过渡”中清醒过来,大胆地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果敢地采取了恢复和顺应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政策”,也曾理智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并明确地提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3〕。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曾于此花费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资金积累、商品经济的运转是当时既客观而又非常实际的问题。但巨大的内外威胁,使他们很难按照历史正常的步骤去进行。对于过渡时期,特别是高对抗的早期,那种客观运行所带来的经济政治上的不稳定和不利因素,是领袖们十分耽心和难以把握的。就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出现了私有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的自然发展时,列宁便十分警惕地指出:“当前的敌人是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它象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并且非常有力地渗入无产阶级队伍。而且国内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得到整个国际资产阶级(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的支持。”〔4〕迫于当时的形势, 基于种种考虑,因而他断然宣布要“有力地惩罚一切超越国家资本主义范围的资本主义”〔5〕,并下令“退却已经结束”。 于是一种原本正常有效的发展方式就这样嘎然而息了。余下的只能是种超常的运作,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的公有制作为其选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边定位边营造,独立自主,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其中的一切问题。他们用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方针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靠行政运作的力度来保证单向资金的积累与流转,并顺势加大了过渡的速度和规模,实行快捷的组合,用极短的时间筑就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完成了这种模式的定型。这种短期行为所产生的特殊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也与领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思维取向——公有思想是十分吻合的,因而更坚定了领袖们的信心及顺行发展的许多躁动,于是这种特定模式,特定的运作手段和方式被逐步固定和强化下来,并不断地标准化、系统化和公式化,以致形成了难以遏制的惯性运动。

这种超前的定位及相应体制与机制的逐步建立,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式及其固有的运转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运动。简单划一的超大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超经济强制的色彩。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其特殊的历史效应,使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顽强地保持和发展着。比如对生产力的初步解放,国民经济基础的初步建立,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特定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对实力的快速增长,满足高对抗的需要有着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尽管如此,它毕竟与现实有些距离,这突出表现在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与该体制的不谐调性;在“平均”、“贫穷”的观念下劳动者的体力与脑力的发挥被深深制约住了;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权的企业,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死死地限制住了,整个经济缺乏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和活力。这种状况各国表现不相同,程度各异,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苏联由于没有注意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片面发展重工业及军事工业,过份追求积累,问题尤为突出,东欧诸国则因条件不如前者,依样画葫芦也显脆弱。中国虽然注意到调整与平衡,但也比较呆滞。这种经济意义的缺失,很早就表现出来了,但它依然被特殊时期的政治取向所掩盖,特别是在那种固有的思维定势和模式的惯性作用下,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及必要的反省,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它完全负重难行,运转极为不畅时,才真正引起人们的觉醒。

二、超负荷状态下的调整与改革

这种特定模式的运作,在短期快速反弹之后,便渐渐失去了弹性和张力,愈到后来愈显得迟缓,甚至僵持,加之长时间运行、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积月累,到本世纪70年代末已到非常险恶的地步。因而相应的调整与变动便不可避免地来到。而这场调整、改革的实质就在于正确审视当时的社会现状,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建立一套新的、切合实际的运作体制与机制。早在50 、 60年代,前苏联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就作过一些调整,除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调处外,其改革的触角已触及到经济体制,诸如在农村中允许小量私人经济的存在,在农场与企业中推行经济核算,部分地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等,这些有益的尝试便拉开了本世纪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及认识的逐步提高,改革便朝着全面、纵深方向发展,并形成了高潮。然而在这个重大的变革时期,由于各国的具体环境不同,特别是指导思想、操作方式及一系列问题处理上的差异,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倾向。前苏联与东欧诸国,他们首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注意运用税收、信贷价格、奖金等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运行。这些对于搞活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应政治体制改革,收效甚微。到80年代他们在推行全方位改革中发生了逆转。在思想上,由批判教条主义、僵化思想转向否定社会主义,接受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全面实行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所谓的民主化、多党化、公开化。从而导致了89年东欧的剧变和90年前苏联的全面解体,完全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只有中国才真正把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稳妥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及对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及时总结,推动整个改革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及其思想,以其对历史和现实的透切领悟和哲人般高瞻远瞩的目光,为中国的改革勾勒了宏伟的蓝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他的思想中极为重要一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到检验现阶段工作效应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进而鲜明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并就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初步的回答。从而使中国的改革在十余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改革的深化和全方位推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条积极、稳妥、有效的改革路线十分明晰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三、理性与现实的合理把持

经典作家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应该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且具有前者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然而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巨大的外在威胁,以及超前定位中固定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使我们的认识与实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直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又难以把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它的核心与实质就在于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在低起点的过渡时期,能否顺利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合理的跨越?应当采取怎样的手段,选择何种方式去层层演进?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又该怎样取向和定位等等?几十年社会主义运动经验与教训的总结,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改革的有益尝试,目前我们正走出传统的误区,并踏实地认真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本质性的思考和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构思,并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地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第一,在不发达的条件下,应时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把经济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第二,依据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建立一套合理、健全的经济体制和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充分调动个人、集体、全民、合资和外贸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大循环,争取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搞好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第五,加强国家的监督和调控,一方面搞好经济发展的预测,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切实、及时地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和推动社会经济与政治全面快速地发展等等。目前中国的改革正朝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逐步建立与完善。虽然我们的新旧体制转换还面临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采取认真、科学的态度,切实调整和理顺各种关系,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与机制,一个强大的中国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必将在我们的脚下不断延伸,一直通向美好的明天。

1995-11-08

注释: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列宁选集》第2卷第737页。

〔2〕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二卷第873页。

〔3〕列宁:《列宁文稿》第3卷第94页。

〔4〕《列宁全集》第33卷第3—4页。

〔5〕列宁:《新经济政策条件下人民委员会的任务》, 《列宁全集》第44卷。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标签:;  ;  ;  ;  ;  

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