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呼吁“绿色”_公共财政论文

公共财政呼吁“绿色”_公共财政论文

公共财政呼唤“绿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共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阶段公共财政要实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目标;要处理好“保吃饭”、“搞建设”、“促发展”的关系。然而,现实的情形是:“保吃饭”、“搞建设”、“促发展”的矛盾很突出。这种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财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甚至出现财政风险或危机。

这种矛盾反映最突出的是县乡财政,现在相当多的县乡财政仍属“吃饭财政”,一部分县乡财政还存在财政收入“无后劲”、财政支出“拉饥荒”、财政管理“有污染”等问题。上述相关问题的产生与理财观念的错位有直接关系。这种错位至少有4点:(1)漠视财政风险,忽视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存在无所谓的思想,认为财政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2)盲目追求高速增长。存在增长就是发展的模糊认识,认为只要增长就是政绩。(3)就财政抓财政,存在片面的财政观,认为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算好帐、管住钱。将财政与政治、经济、社会割裂开来。(4)只考虑借助外力,不研究增强内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财政理论为指导。现阶段在我国建设公共财政,绝不可以照搬西方模式,而是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笔者认为,应该特别强调建设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倡建设“绿色财政”。就是把由“绿色”引申而来的健康、安全、文明等可持续发展内涵,融入到公共财政的理论当中。具体分析应坚持以下原则:

——公平性。效率和公平并称为社会福利的两大准则,效率通常被比作如何将蛋糕做大的问题,公平则被比作如何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将蛋糕在所有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而分配蛋糕的方法往往会影响蛋糕的大小。因此无论是做大“蛋糕”还是切好“蛋糕”都要关注公平性问题。这里所说的公平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通过运用财政职能把所有的经济组织放在一条起跑线上,并保证按照一个游戏规则使大家公平竞争;一方面,是指公民在占用财政资源、享用财政资源上的“时空公平”,也就是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每个人头上;另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标准和道德准则。“绿色财政”注重的公平性,强调建设一种公平环境,这既是财政发展的目标,又是财政发展的条件。这与以往的公共财政问题分析更加强调效率性有所不同。

为实现这种公平性,一是要注重横向的代内间的公平。一级财政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下级财政或其他财政的利益为代价,因此应注意中央财政的导向作用和调节作用,把解决部分地区财政困难当作重要问题对待;同时,应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并把解决“三农”问题当做中央财政的重中之重来抓;还应加大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

二是注重纵向的代际间的公平。现在时态财政的发展及其需求的满足不能以牺牲未来时态财政的利益为代价。理财者不能只图当代(甚或是一届政府)的发展而忽视后代(或下一届政府)的权利。

——持续性。我国传统的财政问题研究更加注重的是眼前利益,很少有把财政问题放在一个较长的预期里进行可持续性研究的。建设“绿色财政”的特征之一是持续性,其核心就是财政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经济、社会、公民的承载能力。凡是追求一时财政收入提高而浪费了资源甚至伤了财源基础元气的,未来的财政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在财政管理上,要始终坚持量入为出和收支平衡的原则,不能超越财力可能,无限度地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更不能无视财政风险的存在,应掌握好债务规模,控制住隐性财政风险,并且注意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总之,保持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首要的是强化经济对财政发展的承载能力,并以提高财政绩效为核心推进财政管理工作。

——共同性。虽然各地区间与财政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财政发展的目标步骤、措施也有所不同,但我国政权的统一性、国家财政的完整性、各级财政的依存性,决定着我国的财政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在建设“绿色财政”过程中,各级财政要明确共同目标、共同标准、增强全局观念,为实现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起共同的责任;同时追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发达地区利益与落后地区利益的统一。

——系统性。绿色财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既包括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还包括自然环境、政治安定、人的发展等子系统。因此,首先应改变就财政抓财政,算死账、管死钱的习惯,真正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上。其次应理清财政与经济、政治,财政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人类发展,财政支撑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等的辩证关系,使财政发展处于更高的平台上向前推进。再次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应注意先保什么,后保什么。最后,应注意把握收入结构的合理和支出结构的合理,通过调整这两个结构促进财政绩效从根本上的提高。

——均衡性。“绿色财政”追求的是一种动态均衡,绝不是搞新的平均主义,而是一定承载能力所能接受的运动中的非均衡,是符合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规律的动态均衡,这种均衡既能保证公平,又能刺激财政活力以提高效率。

——效率性。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追求效率,但效率的含义必须全面、层次必须够高。效率不仅应该包括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和某一级财政实力的增强,还应该包括财政管理效率、财政支出效率和整个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要坚持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运行质量同步提高,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统筹发展,先“保吃饭”后“搞建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需求性。“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曾一度扭曲了对人的认识,忽视人的价值、漠视人的尊严、缺乏人性关怀、限制人文精神。传统的理财观念受这一思想影响,所追求的目标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有声有色的财政投资的增加(或是办企业上项目,或是搞形象工程),同样忽视人的基本需求。这一点在县乡财政体现得特别明显。建设“绿色财政”则强调以持续满足广大公众的需求为基点,高度重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

——和谐性。中国人向来讲究“和”的文化理念,公共财政强调的参与度和透明度也渗透着“和”的理念。政府理财的过程只是在履行受托责任,财政如何收钱、如何花钱必须有公众参与。在我国现阶段尤其要强调的是理财者的理性选择状态,并强化道德责任和伦理观念。一切发展都要依靠高度理性化的人,财政发展亦是如此。要坚决制止“掠夺式”的理财行为,不能出现“今天现任吃个饱,明天来者过不了”的不道德现象。

标签:;  ;  ;  

公共财政呼吁“绿色”_公共财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