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一、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何国荣[1](2021)在《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聚酰亚胺(PI)具有高比强度、优异的耐辐照性能、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而广泛应用于5G通信领域、航空航天领域、轨道运输、微电子和摩擦学等多个领域,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芳香聚合物材料。然而,随着聚合物材料服役工况要求的日益严苛,对聚合物材料的综合性能,包括摩擦学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提高聚酰亚胺的摩擦学性能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制备两种纳米杂化材料并添加至聚酰亚胺基体中有效提高了聚酰亚胺的摩擦性能。实验表明,引入纳米杂化材料是一种改善聚酰亚胺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得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范围得到拓宽。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铜纳米颗粒(CuNPs)的易剪切和承载性能良好的特点常被用于摩擦材料中;石墨烯(G)是一种二维纳米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且易于剪切,是典型的固体润滑添加剂,因此对这两种材料进行化学结合应用于摩擦应用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在本工作中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核壳结构材料—Cu@rGO,并把它添加至PI基体中,探究其对PI摩擦学性能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u@r GO纳米杂化材料对PI的摩擦学性能有促进作用。此外,与单独添加CuNPs、rGO或共混物(Cu/rGO)的PI复合材料相比,Cu@r GO增强的PI复合材料有更优异的摩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承重性能优异的铜能有效提升PI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另一方面,还原氧化石墨烯出色的自润滑性能降低了PI复合材料与摩擦对偶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表现出更优异的摩擦性能。2、二硫化钼(MoS2)具有自润滑性能,在摩擦领域应用极其广泛,硫化锌(ZnS)颗粒是一种金属化合物,因其有自润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在本实验中,以水热法一步合成MoS2/ZnS杂化材料作为PI的增强相,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得到了PI/MoS2/ZnS复合材料。相关热学测试结果表明,MoS2/Zn S的引入改善了PI的热稳定性能;摩擦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的添加MoS2纳米片或ZnS纳米颗粒相比,PI/MoS2/ZnS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这得益于MoS2纳米片和ZnS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增强效应。

杨煜培[2](2021)在《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酰亚胺(PI)因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而被应用微电子领域内。随着近年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线间距越来越近,集成度越来越高。对集成电路线间绝缘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最大化保持其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具有更低的介电常数来降低因线间距过近带来的信号迟滞现象。由于本征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尚不能满足目前的高性能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以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为了降低PI的介电常数,本文分别分子链中引入三氟甲基和柔性醚键,选择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二酐单体:六氟二酐(6FDA)和二醚二酐(BPAD)分别与二氨基二苯醚(ODA)反应制备出两种聚酰亚胺(FPI和BPI),通过对单体加料比、固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研究依次筛选出具有最大粘度的合成条件。然后在此条件下合成聚酰胺酸(PAA),经热亚胺化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基体材料。对FPI和BPI进行红外光谱、溶解性、介电常数、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接触角、耐水性测试。结果表明FPI和BPI都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中介电常数都比商品化PI更低,FPI为3.20,BPI为3.31;800℃下残炭率均在55%以上;拉伸强度分别为135.3MPa,120.1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5.8%,21.3%;吸水率分别为1.66%,1.39%。将Si-O键引入到PI主链中,可以切断酰亚胺中电荷传递,减弱共轭作用,使介电常数降低。本文分别将氨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三单体与两种PI单体共聚,得到聚酰亚胺-硅氧烷共聚物(Si FPI和Si BPI),研究了PDMS含量对FPI和BPI的影响。结果表明,FPI和BPI的介电常数均随PDMS含量增加介电常数先降低后上升。FPI中引入3%摩尔含量的聚硅氧烷链段时具有最低介电常数2.90,BPI中引入4%摩尔含量的聚硅氧烷链段时具有最低介电常数2.92。两类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呈略微下降趋势,拉伸强度均随PDMS含量增加而降低,断裂伸长率则逐渐增大,疏水性均随PMDS含量增加逐渐改善,表现在接触角逐渐增大,吸水率逐渐降低。分别以共聚物SiFPI-3和SiBPI-4为基体,为了进一步降低PI的介电常数,同时改善其因PDMS引入而造成的拉伸强度下降。以两种基体分别制备了聚酰亚胺/多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测试表征。可以发现,在PI中引入多孔结构对降低介电常数是行之有效的。当多孔二氧化硅为6wt%时,两基体的介电常数具有最低,随着Si O2含量增大:Si FPI-3/Si O2介电常数先降低后增大,在6wt%时介电常数最低,为2.33,热性能略微降低,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在4wt%含量时拉伸强度最大,为145.8MPa,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吸水率逐渐下降;Si BPI-4/Si O2介电常数先降低后增大,在6wt%时介电常数最低,为2.37,热性能逐渐改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在4wt%含量时拉伸强度最大,为120.2MPa,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吸水率逐渐下降。

赵伟[3](2020)在《填料结构设计及杂化EP材料的制备与绝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氧树脂(EP)材料因具有优异绝缘性能、力学性能和易加工成型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力、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电晕放电引起的绝缘失效威胁电气系统的安全,这在电气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电晕放电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导致绝缘失效,但会由于长期作用导致绝缘退化而最终导致绝缘失效。因此,在尽量保持绝缘材料原有优异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其耐电晕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设计了复合填料体系来改性环氧树脂,并采用超声分散和砂磨分散的方法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探索了复合填料对环氧树脂基体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本文采用水解-缩合的方法,利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单体和硼酸三丁酯单体合成了有机硅-硼(Si-B)复合氧化物,以及采用不同型号的气相二氧化硅(SiO2)分别合成了纳米SiO2/EP、Si-B/EP、Si-B/SiO2/EP(掺杂单种SiO2粒子)和M型Si-B/SiO2/EP(掺杂2种SiO2粒子)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空间电荷特性、耐热性和耐电晕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阐述了填料的不同复合结构对其EP复合材料的上述性能的影响机理,并着重探讨了对耐电晕性能的影响机理。SiO2/E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击穿场强、介电系数、介电损耗和电导率均随纳米SiO2粒子掺杂量的增加而有所升高;纳米SiO2粒子掺杂量为2wt%时,击穿场强达到最大值为24.66 k V/mm,较纯EP材料提高了21.35%;SiO2/EP复合材料耐电晕寿命随纳米SiO2粒子掺杂量增加而增加。在室温、80 k V/mm的电场强度下,纳米SiO2粒子掺杂量为8 wt%时,SiO2/EP耐电晕寿命可达42.7h,是纯EP材料的18.9倍;但是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的增幅较大,不利于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与SiO2/EP复合材料相比,Si-B/EP复合材料中设计合成的Si-B复合氧化物的掺杂可有效降低EP复合材料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同时,随着Si-B复合氧化物掺杂量增加,Si-B/EP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和耐电晕寿命先增加后降低。在6 wt%的Si-B复合氧化物填料含量时,Si-B/EP复合材料的耐电晕寿命达到17.6h,是纯EP材料的8.38倍。但当Si-B复合氧化物掺杂量进一步增加,使得击穿场强进一步降低,导致耐电晕寿命下降。为了抑制EP复合材料介电损耗的增加,延长EP复合材料的耐电晕寿命,设计合成了复合填料体系的Si-B/SiO2/EP复合材料。在6 wt%Si-B复合氧化物掺杂量的基础上,制备了不同SiO2填料含量及SiO2填料粒径的Si-B/SiO2/EP复合材料。增加15 nm粒径SiO2填料含量或固定15 wt%的SiO2含量降低SiO2填料粒径都会增加Si-B/SiO2/EP复合材料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但增幅要比SiO2/EP复合材料小了很多。在1 Hz时,8 wt%SiO2含量的SiO2/EP复合材料的损耗是0.2815,而9 wt%的SiO2添加量的Si-B/SiO2/EP复合材料的损耗只有0.0076;含有15 wt%的6 nm粒径SiO2填料的Si-B/SiO2/EP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空间电荷抑制效果和最佳的热稳定性。然而,具有15 wt%的15 nm粒径SiO2填料的Si-B/SiO2/EP复合材料具有最长的耐电晕寿命8.99 h(90°C、工频、80 k V/mm场强下测得),是6 wt%S-B复合氧化物含量的Si-B/EP复合材料的7.49倍。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与材料对空间电荷的抑制作用和材料的耐热性能对于材料耐电晕寿命的影响相比,电晕作用下材料的降解路径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为延长材料在电晕作用下的降解路径,进一步改善EP复合材料的耐电晕性能,设计合成了M型掺杂Si-B/SiO2/EP复合材料(M型掺杂,即同时混合掺杂两种不同粒径的SiO2的填料)。利用分散在大粒径粒子之间的小粒径粒子来延长材料在电晕作用下的降解路径。实验结果表明,M型掺杂不仅可以增加Si-B/SiO2/EP复合材料耐电晕寿命,还可以增加击穿场强。当6 nm粒径SiO2填料与15 nm粒径SiO2填料的质量比为1/6.89时,M型Si-B/SiO2/EP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为28.01 k V/mm,耐电晕寿命也达到了极大值13.23 h,较添加15 wt%的15 nm粒径SiO2的Si-B/SiO2/EP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提升了8.5%,耐电晕寿命提升了47%。

刘曌[4](2020)在《基于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聚酰亚胺光学材料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酰亚胺(PI)因优异的耐热性、环境稳定性、绝缘性以及出色的力学性能在光电领域被人们寄予厚望,然而传统聚酰亚胺溶解性差、透光率低、折射率低、发光效率不高等因素,阻碍了聚酰亚胺作为光学材料的应用。论文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各种结构设计对PI光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单体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出发,结合巯基-烯点击化学,成功地将一系列特殊结构和官能团引入聚合物主链,得到多种性能优异的PI光学材料。采用柠康酐与三种不同化学结构的二胺通过冰乙酸回流脱水法制备了4,4’-二氨基二苯砜双柠康酰亚胺(DDS-BCI)、1,2-乙二胺双柠康酰亚胺(EDA-BCI)、间苯二甲胺双柠康酰亚胺(MXDA-BCI)。产物进一步与4,4’-二巯基二苯硫醚(TDBT)和1,6-己二硫醇(HDT)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优良的溶解性、高折射率和低双折射的新型透明热塑性聚硫醚酰亚胺(PTEI)。所有PTEI样品的5%重量损失温度在332-417℃范围内,热膨胀系数在39.4-94.8 ppm/k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PTEI膜在450 nm波长处的透过率高于85%,而633 nm波长下测量的折射率(n)达到1.6181-1.6582,面内/面外双折射(Δn)为0.0014至0.0036。其中DDS-BCI/TDBT在所有PTEI薄膜中表现出最高的折射率、相对较小的双折射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先进光学材料。由4,4’-二氨基二苯砜双柠康酰亚胺(DDS-BCI)与羟基取代的DL-二硫苏糖醇(DTT)、4,4’-二巯基二苯硫醚(TDBT)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两种可溶性聚硫醚酰亚胺DDS-BCI/DTT(PI0)和共聚物DDS-BCI/DTT/TDBT(PIs)。PIs骨架上的羟基可提供有机-无机键合位点,并通过控制正丁醇钛/锆与PIs的摩尔比,制备了两个系列无机含量为4-12 wt%聚硫醚酰亚胺纳米杂化膜(PIs-Ti-X%和PIs-Zr-X%)。SEM和XRD分析结果显示得到了分散良好的纳米杂化膜。PIs-Ti-X%和PIs-Zr-X%杂化膜的5%热分解温度分别达到342℃和331℃,玻璃化温度分别介于189-225℃和184-229℃之间,热膨胀系数低至43.2 ppm/K和38.8 ppm/K,表明两类杂化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此外,两者的折射率可调,在633 nm处分别为1.6920-1.7341和1.6867-1.7247。450 nm波长下的光透明性高于75%和89%,表明其潜在的光学应用。采用巯基-烯点击反应,设计合成了以烯基封端的聚硫醚酰亚胺(PIs)。并进一步通过巯基-烯反应对双键封端的PIs后功能化,分别得到羧基、酯基修饰的聚合物配体(PIs-NL和PIs-ME)。最后利用PIs-NL和PIs-ME分别与铕离子(Eu(Ⅲ))和铽离子(Tb(Ⅲ))发生配位反应,得到了四个系列的发光聚合物-稀土配合物,PIs-NL-Eu、PIs-NL-Tb、PIs-ME-Eu和PIs-ME-Tb。所有的配合物都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能,并深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及其结构与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键合的端部羰基可以有效地敏化Eu(Ⅲ)和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PIs-NL-Eu和PIs-ME-Eu在385 nm激发波长下产生强烈的红色发光,而PIs-NL-Tb和PIs-ME-Tb两个系列的配合物在365 nm光照下显示出强烈的绿色发光。另外,通过改变激发波长可以实现对几种配合物荧光强度的调控。

沈夕冉[5](2020)在《基于聚亚胺-聚酰亚胺杂化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联结构的热固性有机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高/低温性能、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工业、生物医学、电子封装等诸多领域。但是热固性有机高分子的加工成型一般在预聚阶段进行,此时分子量低,能软化或流动,具有可塑性,而在交联固化成型后的材料不溶不熔,不能再次成型,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另外成型后的材料难以降解再生,无形中提高了应用成本,同时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实现热固性高分子的多次成型性、自修复性和降解再生对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聚酰亚胺(Polyimides,PIs)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CO-)的一类聚合物,其刚性的分子骨架赋予了材料优良的机械性能、介电性能以及抗辐射和耐高温等性能,因而在现代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比如航空航天、液晶、分离膜、液晶、纳米、激光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纤、锂离子电池、生物医学传感器、柔性印刷电路,液晶显示器,航空航天等。目前市场上的PIs产品主要是热固性材料,在出现损伤或缺陷时无法进行修复,难以再次加工成型和回收再利用。近年来动态共价化学(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DCvC)发展迅猛,利用化学键的可逆性,在可延展和可回收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亚胺(-C=N-)化学作为最重要的动态共价化学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共价有机框架、有机分子笼和聚亚胺材料等领域,也是解决上述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缺点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从分子尺度出发,实现了聚亚胺和聚酰亚胺的杂化,使得新的有机杂化材料既具备聚亚胺的多次成型性、自修复性和降解回收性又具备聚酰亚胺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具体工作如下:本论文选取了常见的三种芳香二胺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2,5-二甲基-1,4-苯二胺、2,6-二氨基甲苯)和三种芳香二酐单体(4,4’-(六氟异丙烯)二肽酸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设计并合成了成本低廉的可适用于亚胺缩聚反应的9种氨基封端的酰亚胺单体。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单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选取其中6种产率较高的酰亚胺单体与对苯二甲醛进行醛胺缩合反应得到6种有机杂化薄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确认了醛胺缩聚反应的完成,并对杂化薄膜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动态热分析仪(DMA)分析了材料的热失重过程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评估材料的热学性能;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原材料和修复后的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对力学性能、修复性能进行测试表征并对比分析了杂化材料的分子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所得的有机杂化薄膜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仅为2%,对一些常用的有机溶剂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在机械性能方面,拉伸强度能达到109 MPa,拉伸模量能达到2.3 GPa。在热稳定性方面,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150℃,质量损失5%时对应的热分解温度达210℃。此外对新的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三次循环破坏修复,其力学性能均能修复至原来的90%以上。综上,本论文实现了聚酰亚胺和聚亚胺两种材料的有机结合,新的杂化材料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其中立构规整性较好的2,5-二甲基-1,4-苯二胺制备所得的材料性能更加优异稳定,在同种杂化材料中增加酰亚胺组分的摩尔比将极大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并且材料受损后进行热压修复也不会损失原有的基本性能,修复效率达到95%以上,这将为构筑高性能DCvC杂化聚合物材料提供新途径,同时为丰富动态共价聚合物的种类,扩大其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孔鲁诗[6](2019)在《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表面无机功能化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聚酰亚胺(Polyimide,PI)因其轻质、高强、耐高低温(-269~+300℃范围内长期使用)、优异的介电性能、耐辐射性能、化学和尺寸稳定性,被以薄膜、涂料、先进复合材料、纤维、泡沫塑料、工程塑料、胶黏剂等多种形式在化工、电工电子、信息、军工、原子能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日趋成熟,纳米纤维的制备变得高效便捷且极具调控性。PI纳米纤维综合了 PI材料的优异性能和纳米纤维的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通过进一步的功能化,有望成为一种高性能多功能性的纳米纤维。本文分别通过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和热致微交联法对PI纳米纤维膜进行了微结构调控,制备出两种具有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隔膜;分别利用溶胶浸渍法和反向原位水解法对PI纳米纤维实现了二氧化硅(SiO2)和二氧化锆(ZrO2)的无机包覆,制备出两种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柔性“陶瓷”隔膜,对上述四种隔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作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直接离子交换-原位还原法制备得到了纳米银包覆的PI纳米纤维,表征了其作为基底对拉曼信号的增强性能。针对不溶不熔体系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开发了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基于其前驱体聚酰胺酸碱性水解的机理,通过碱液诱导和热亚胺化,实现了PI纳米纤维膜的微结构调控,研究了碱液浓度和诱导时间对纳米纤维膜微交联结构的影响,制备出具有交联结构的PI纳米纤维隔膜。交联结构的引入将PI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 3.5倍,热变形起始温度由328℃提高到380℃。装有该隔膜的LiFeP04/Li半电池在0.1C时的放电容量为162.5 mA h g-1,5C时依然保持124.5 mA h g-1的高放电容量;1C下,循环100次后放电容量由146.2 mA h g-1下降到140.4 mA h g-1,容量保持率为96%;120℃和1C下,可以正常充放电100次以上。在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高温循环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商用的Celgard-2400隔膜,是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理想材料。针对可溶可熔体系聚酰亚胺纤维膜,开发了热致微交联法,利用其高温熔融的特点,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使纤维搭接处发生熔并,制备出具有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纤维隔膜。交联结构将聚酰亚胺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 5倍,其热尺寸稳定性明显优于聚烯烃隔膜,使用该隔膜的LiFeP04/Li半电池,0.1C的放电容量为154.5 mA h g-1,5C时仍保持113 mA h g-1的放电容量,高倍率下的放电容量显着优于商业化的Celgard-2400隔膜,在260℃时,该隔膜表现出明显的热闭孔功能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上述结果证明了其作为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应用潜力。利用溶胶浸渍法,基于锆溶胶与聚酰胺酸纳米纤维的良好亲和性,通过控制溶胶浓度和热亚胺化实现了 ZrO2在PI纳米纤维表面的均匀包覆,制备出PI/ZrO2复合纳米纤维柔性“陶瓷”隔膜,即实现了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柔性、自支撑性和多孔性与二氧化锆的耐温性、与极性液体浸润性等性能的有机结合。Zr02层的引入将其拉伸强度由8 MPa提高了 39 MPa,热尺寸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表面浸润性得到显着改善,对水接触角由126°下降到了 18°,使用该隔膜组装的LiFePO4/Li半电池,0.1C的放电容量为164.4 mA h g-1,5C时仍保持135.6 mA h g-1的放电容量;电池循环稳定性优异,1C下经过100次循环充放电,放电容量由153.1 mA h g-1下降到了150.4 mA h g-1,容量的保持率为98.2%,该隔膜有望在大功率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应用。开发了反向原位水解法,使二氧化硅前驱体在PI纳米纤维中实现了反向迁移和原位水解,制备出具备核壳结构的SiO2@(PI/SiO2)复合纳米纤维柔性“陶瓷”隔膜,即外层为Si02纳米颗粒层,内层为Si02纳米颗粒掺杂的PI纳米纤维。在原位水解过程中,Si02层在纳米纤维搭接处发生了融合,使PI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模量提高了 5倍,电解液的浸润性和浸润速度较纯PI有明显改善,热尺寸稳定性进一步提升,SiO2包覆和SiO2的掺杂赋予PI纳米纤维膜优异的阻燃性,同时改善了隔膜与电极的界面性能,使用该隔膜组装的LiFeP04/Li半电池,0.1C的放电容量为166.3 mA h g-1,5C时仍保持139.4 mA h g-1的高放电容量;1C下常温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98.7%,120℃和1C下,稳定充放电循环100次以上,容量保持率为99%,上述优异性能使得PI/SiO2复合纳米纤维柔性“陶瓷”隔膜在大功率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基于直接离子交换-原位还原法,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温度、银盐浓度和还原剂对纳米银形貌的影响,制备出表面均匀包覆纳米银颗粒的PI纳米纤维。将其作为基底,选用对氨基苯硫酚为探针分子,对其增强拉曼信号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PI/Ag复合纳米纤维膜基底的增强效果优异,且均匀性良好,对氨基苯硫酚浓度低至10-14M时,在基底上仍有明显信号,浓度和峰强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证明PI/Ag复合纳米纤维膜是一种制备简单、性能优异的增强拉曼信号的基底材料。

赵越[7](2019)在《聚酰亚胺及其复合薄膜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聚酰亚胺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学性能。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传统的聚酰亚胺材料已经满足不了许多领域的需求。为满足对其高性能化、功能化的需求,国内外学者针对聚酰亚胺薄膜的改性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对聚酰亚胺(PI)改性的研究中,关注PI/SiO2纳米复合薄膜颇多,主要对改善薄膜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DMAc为溶剂,通过缩聚,生成聚酰胺酸溶液。然后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不含有偶联剂)的一系列具有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PI/SiO2复合薄膜。同时,利用红外光谱、XRD、SEM表征了所得薄膜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了薄膜的热学性能,并利用弹簧秤和砝码,考察了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加入偶联剂的薄膜相比,加入偶联剂的复合薄膜中的SiO2纳米颗粒在PI基体中的分散更加均匀,其颗粒大小约为20-30 nm。并且所得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高于纯PI,同时力学性能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当SiO2纳米颗粒含量为10%时,制备的PI/SiO2复合薄膜具有最强的机械性能。第二,本论文还以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有硫化镉量子点的微米级管状介孔二氧化硅(mSiO2)、微米级直链藻种属的双节筒状硅藻土颗粒。在此基础上,以柠檬酸为碳源,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为钝化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在上述材料的表面进行了碳量子点(CDs)自组装,从而得到了一种集束式荧光微粒。然后,将其共混、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的溶液中,采用薄膜流延成型技术制备了具有荧光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红外光谱、XRD、SEM表征了该薄膜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FL)测试了薄膜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dS量子点和碳量子点在mSiO2以及硅藻土中分散均匀,CdS纳米颗粒尺寸约为3040 nm,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相比之下,以硅藻土为载体的荧光微粒(硅藻土@CdS@CDs)的荧光性能不如以mSiO2为载体的荧光微粒(mSiO2@CdS@CDs)。当它们被掺入聚酰亚胺薄膜中时,其荧光性能有所下降,如,PI/mSiO2@CdS@CDs的荧光性能不如mSiO2@CdS@CDs。此外,所得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随着无机组分含量的升高而变差。第三,以联苯四甲酸二酐(s-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使用乙酸酐作为脱水剂,三乙胺为催化剂通过均聚,制备了聚酰亚胺树脂。利用红外光谱、XRD、SEM观察了树脂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了树脂的热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联苯型聚酰亚胺树脂比薄膜具有更强的耐热性能,热分解5%的温度高达587?C。第四,为构建新型多功能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我们设计并制备了碳量子点包覆的磁性二氧化硅空心球。首先,使用官能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均匀空腔尺寸和壳厚度的磁性二氧化硅空心球(MHSS)。在该材料中,磁性纳米颗粒是均匀地沉积在二氧化硅空心球外表面上的。获得的MHSS在室温下可表现出超顺磁性。接下来,在APS的辅助下,通过180℃下的水热反应,在MHSS表面上涂覆碳点,以合成涂覆有碳量子点的MHSS(MHSS@CDs)。随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拉曼光谱和激光散射粒子分析仪等手段对MHSS和MHSS@CDs进行了表征。最后,初步考察了上述材料在医疗诊断上的应用。

陶尧[8](2017)在《基于溶胶-凝胶法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环的芳杂环高聚物,由于具有优越的热稳定性、介电性能、耐溶剂性和力学强度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机械、核电和电子电气等领域。然而,随着微电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聚酰亚胺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备性能更优异的PI薄膜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前人研究表明,将二氧化硅(SiO2)引入到聚酰亚胺基材中制备的杂化材料兼备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各方面的优势特征。为了使无机SiO2粒子在PI基体中更好地分布,大多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杂化薄膜。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I/SiO2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两种方法来改善无机物和高分子材料间的相容性。一种是在聚合物中创造更多的反应位点以增强相界面,另一种是修饰无机组分以提升其与基材的相容性。本课题以不同单体为聚合原料,以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并辅以不同偶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了一系列PI/SiO2杂化材料,对其进行了系统表征和比较,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1,4-二(4-氨苯氧基)苯(RODA)和3,3’,4,4’’-二苯甲醚四酸二酐(ODPA)两种单体进行溶液缩聚合成聚酰胺酸(PAA),将该聚酰胺酸溶液与二氧化硅前驱体经溶胶凝胶制备了一系列的聚酰亚胺/未改性二氧化硅(1PI-US)和聚酰亚胺/改性二氧化硅(1PI-MS)纳米杂化薄膜。通过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万能拉力机、接触角测试仪、频谱分析仪等多种设备对聚酰亚胺杂化薄膜进行表征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1PI-US和1PI-MS系列的性能均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呈现很强的规律性,特别是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有了明显提升。而其中1PI-MS体系因具有更好的相界面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质比1PI-US更优异。(2)分别以TEOS和有机硅为添加剂,制备出了两种体系的SiO2改性含羟基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其中聚酰胺酸是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DHTM)、RODA及ODPA以摩尔比1﹕1﹕2进行共缩聚而生成的,然后添加SiO2前驱体,溶胶过程后程序升温完成凝胶过程。对两种体系的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羟基的存在,使得SiO2在PI基材中相容性得到极大改善,且以有机硅为填料的杂化薄膜具备更突出的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3)在高温条件下,以4,4’-二氨基二苯醚和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APAF)为二胺,以ODPA为二酐,一步合成聚酰亚胺,然后分别添加TEOS和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OS),制备出了二氧化硅改性高温合成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多种测试手段的结果表明,得到的杂化材料在热学、力学和吸湿性等方面比纯PI薄膜有了明显改善。

蔡卫[9](2015)在《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酰亚胺作为一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聚酰亚胺虽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聚酰亚胺具有明显的吸水性和热膨胀性,由于纺丝过程特性,使得聚酰亚胺纤维强度、模量、耐热性能等会明显下降。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本文以聚酰亚胺为有机基体,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无机物,研究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杂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通过有机-无机杂化改善聚酰亚胺性能的新方法。本文以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二酐单体,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原位分散法制备了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和杂化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R-IR)、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XRD)、电子万能试验、电子单纱强力测试等手段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聚酰亚胺/SiO2杂化薄膜中纳米二氧化硅较为均匀分散,粒径大小均一,两相相容性较好。原位分散法制备的杂化薄膜透过率明显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杂化薄膜好,当杂化膜中二氧化硅含量为5%时,薄膜的耐吸湿性最好。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含量为7%杂化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为301MPa和5.46GPa,比纯聚酰亚胺薄膜分别提高了200MPa和3.2GPa。当二氧化硅含量为9%时,其10%的热失重温度比纯聚酰亚胺薄膜提高了近50℃。原位分散法制备的杂化薄膜当纳米二氧化硅的含量为7%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92MPa和4.8GPa。聚酰亚胺/SiO2杂化纤维内部密实,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纤维当二氧化硅含量为7%时,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比纯聚酰亚胺纤维分别提高了近400MPa和2GPa。当二氧化硅含量为9%时,杂化纤维的10%热失重温度比纯聚酰亚胺纤维提高了近40℃。原位分散法制备的聚酰亚胺杂化纤维,当SiO2含量为7%时,杂化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分别比纯PI纤维增大了140MPa和4GPa。当二氧化硅含量为9%时,其10%热失重温度达到了600℃,比纯聚酰亚胺提高了37℃。结果表明,通过有机-无机杂化能够有效改善聚酰亚胺的拉伸强度强度、弹性模量,提高耐热性能,降低吸湿性。

高秋爽[10](2012)在《聚酰亚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杂化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在高性能聚合物领域中,聚酰亚胺以其优异的性能指标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改性后的聚酰亚胺则显示出了许多更加出色的性能。将硅元素引入到聚酰亚胺基体中可以有效使杂化材料的粘结性增强、介电常数和吸水率下降,因此成为改性聚酰亚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adder-like polysilsesquioxane, LPSQ)具有独特的双链结构,拥有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另外,其分子链长度、官能团以及官能度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控。因此,本课题首次提出将LPSQ引入到聚酰亚胺基体中制备出高性能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并且通过研究杂化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实现聚酰亚胺性能可调控这一目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本文通过平衡缩聚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高、低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PSQ),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其分子量进行表征,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及分子模拟对LPPSQ的梯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梯形聚合物的规整度会随着分子量的提高稍有下降。通过调节含有巯基和苯基官能团的两种单体的投料比,合成了巯基含量可控的巯基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MPSQ),利用FTIR、29Si-NMR和XRD对投料比不同的两种LPMPSQ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巯基单体的用量对产物中巯基的含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利用发烟硝酸将LPPSQ的侧基硝化,得到了硝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NPSQ);利用水合肼将LPNPSQ的侧基还原,即可得到氨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APSQ)。利用FTIR、NMR、XRD和分子模拟分别对LPNPSQ和LPAPSQ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化学改性后,LPSQ的梯形结构骨架得到了较好的保持,但由于取代反应随机发生在间位或对位,其规整度稍有下降。并且,通过调节硝化作用的时间或还原催化剂的用量,可以实现LPSQ官能度可控。将制备好的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含有不同官能团以及具有不同官能度的LPSQ分别引入到聚酰亚胺基体中,制得了一系列聚酰亚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PI/LPSQ)杂化薄膜。由于LPSQ的掺杂量、分子量、官能团、官能度的不同,相应制得的杂化薄膜的性质也各不相同。利用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PI/LPSQ杂化薄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动态热分析仪(DMA)、热失重仪(TGA)、万能材料试验机、水接触角和吸水率对杂化薄膜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1)随着掺杂量的提高,LPMPSQ粒子的数量和尺寸都明显增大,表面硅元素含量随之提高,吸水率随之下降;掺杂量对热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掺杂量低于10wt%的时候,可以得到表面硅含量较高且力学性能较好的杂化薄膜。(2)LPMPSQ的分子量对杂化薄膜的热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在掺杂量低于10wt%的时候,两相的相互作用力占主导作用,长链LPMPSQ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较好;随着掺杂量进一步提高,两相的相分离开始逐渐占主导作用,长链的LPMPSQ比短链的更容易发生团聚,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3)LPPSQ、LPNPSQ、LPAPSQ与聚酰亚胺基体间分别存在弱氢键、物理缠结、化学交联三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作用力依次由弱到强。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可以明显提高LPSQ在聚酰亚胺基体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杂化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但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也限制了LPSQ向杂化薄膜表面的迁移和富集,使其表面改性效果不明显。(4)利用不同氨苯基含量的LPSQ研究其官能度对杂化薄膜的影响。随着LPSQ中氨苯基含量的提高,杂化体系的交联密度也随之上升,这种变化使杂化薄膜的表面性能、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都随之发生改变。过高的氨基含量不但会使杂化体系的交联密度过高导致材料变脆,而且过多的氨基与聚酰胺酸分子链上的羧基进行反应导致聚酰亚胺的亚胺化不完全。(5)通过跟踪PI/LPPSQ和PI/LPMPSQ两种杂化薄膜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面硅元素含量,研究热亚胺化过程对杂化薄膜的影响。杂化薄膜表面硅元素的变化规律说明,LPSQ向杂化薄膜表面迁移和富集主要发生在溶剂挥发的过程中,即晾膜的过程;而在热亚胺化过程中,只有少量的LPSQ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向杂化薄膜表面迁移。研究发现,在PI/LPMPSQ杂化薄膜中,聚酰亚胺基体会随着亚胺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向LPMPSQ粒子表面包覆,与PI/LPPSQ体系相比,证明了巯基与聚酰亚胺基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二、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
        1.1.2 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磨损领域的研究进展
    1.2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
        1.2.1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1.2.2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1.2.3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1.3 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1.3.1 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4 本文选题依据以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Cu@rGO核壳材料的静电自组装制备及其对聚酰亚胺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2.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2.2.2 GO的氧化还原制备
        2.2.3 铜@还原氧化石墨烯(Cu@rGO)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2.2.4 Cu@rGO的表征
        2.2.5 PI/Cu@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2.2.6 摩擦磨损实验
    2.3 Cu@rGO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MoS_2/ZnS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3.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3.2.2 二硫化钼/硫化锌(MoS_2/ZnS)纳米杂化材料的水热制备
        3.2.3 二硫化钼/硫化锌纳米杂化材料的表征方法
        3.2.4 PI/MoS_2/Zn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摩擦磨损试验
    3.3 MoS_2/ZnS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电介质材料
        1.1.1 电介质的极化
        1.1.2 介电常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因素
        1.1.3 常见聚合物的介电常数
        1.1.4 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材料
    1.2 聚酰亚胺
        1.2.2 聚酰亚胺的合成
        1.2.3 聚酰亚胺的性能
        1.2.4 聚酰亚胺的电学应用
    1.3 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1.3.1 本征型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及其研究现状
        1.3.2 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及其研究现状
        1.3.3 多孔材料改性聚酰亚胺及其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目的及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2 两种聚酰亚胺基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和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原理
    2.4 实验方案
    2.5 实验过程
        2.5.1 聚酰胺酸的合成
        2.5.2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2.6 测试及表征
        2.6.1 红外光谱测试
        2.6.2 粘度测试
        2.6.3 溶解性测试
        2.6.4 介电性能测试
        2.6.5 热性能(TGA)测试
        2.6.6 力学性能测试
        2.6.7 接触角测试
        2.6.8 耐水性测试
    2.7 结果与讨论
        2.7.1 聚酰胺酸红外光谱分析
        2.7.2 聚酰胺酸的粘度分析
        2.7.3 聚酰亚胺红外光谱分析
        2.7.4 溶解性分析
        2.7.5 介电性能分析
        2.7.6 热性能(TGA)分析
        2.7.7 力学性能分析
        2.7.8 接触角分析
        2.7.9 耐水性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聚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和仪器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原理
    3.4 实验配方表
    3.5 实验过程
        3.5.1 聚酰胺酸—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
        3.5.2 聚酰亚胺—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
    3.6 测试和表征
        3.6.1 红外光谱测试
        3.6.2 溶解性测试
        3.6.3 介电性能测试
        3.6.4 热性能(TGA)测试
        3.6.5 力学性能测试
        3.6.6 接触角测试
        3.6.7 耐水性测试
    3.7 结果与讨论
        3.7.1 红外光谱分析
        3.7.2 外观分析
        3.7.3 溶解性分析
        3.7.4 介电性能分析
        3.7.5 热性能(TGA)分析
        3.7.6 力学性能分析
        3.7.7 接触角分析
        3.7.8 耐水性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聚酰亚胺/多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
    4.3 实验原理
    4.4 实验配方表
    4.5 实验过程
        4.5.1 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
        4.5.2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制备
    4.6 测试及表征
        4.6.1 红外光谱测试
        4.6.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4.6.3 介电性能测试
        4.6.4 热性能(TGA)测试
        4.6.5 力学性能测试
        4.6.6 接触角测试
        4.6.7 耐水性测试
    4.7 结果与讨论
        4.7.1 红外光谱分析
        4.7.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4.7.3 介电性能分析
        4.7.4 热性能(TGA)分析
        4.7.5 力学性能分析
        4.7.6 接触角分析
        4.7.7 耐水性分析
    4.8 改性前后性能对比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填料结构设计及杂化EP材料的制备与绝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双酚A环氧树脂
    1.3 纳米材料制备及改性方法
        1.3.1 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1.3.2 纳米粒子改性方法
    1.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5 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主要实验设备
    2.3 有机Si-B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2.4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表征及性能测试
        2.5.1 红外光谱测试
        2.5.2 形貌表征
        2.5.3 介电谱测试
        2.5.4 击穿强度测试
        2.5.5 电导电流测试
        2.5.6 空间电荷测试
        2.5.7 耐电晕寿命测试
        2.5.8 热稳定性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iO_2/E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3.1 SiO_2分散状态表征
    3.2 电导率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3.3 介电系数与损耗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3.4 击穿场强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3.5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3.6 耐电晕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Si-B/E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Si-B复合氧化物形貌
    4.2 Si-B复合氧化物的FT-IR分析
    4.3 介电系数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4 电导率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5 介电损耗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6 电模量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7 电导电流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8 击穿场强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9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10 耐电晕寿命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Si-B/SiO_2/E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5.1 SiO_2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表征
    5.2 介电系数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3 电导率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4 介电损耗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5 电模量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6 电导电流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7 空间电荷特性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8 击穿场强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9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性
    5.10 耐电晕寿命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M型 Si-B/SiO_2/E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6.1 分散性表征
    6.2 介电系数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3 电导率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4 介电损耗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5 电模量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6 电导电流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7 空间电荷特性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8 击穿场强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9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10 耐电晕寿命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
    6.11 四种复合材料性能特性对比
    6.12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聚酰亚胺光学材料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的研究现状
        1.2.1 引入含氟基团的CPI
        1.2.2 引入柔性基团的CPI
        1.2.3 引入非共平面或不对称结构的CPI
        1.2.4 引入脂肪结构的CPI
        1.2.5 引入大侧基的CPI
        1.2.6 引入多种结构的CPI
        1.2.7 引入其他结构的CPI
    1.3 高折射率聚酰亚胺研究现状
        1.3.1 含硫PI
        1.3.2 PI杂化材料
    1.4 光致发光PI研究现状
        1.4.1 含荧光基团的PI
        1.4.2 稀土配位PI
    1.5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1.5.1 缩聚反应合成聚酰亚胺
        1.5.2 亲核取代反应合成聚酰亚胺
        1.5.3 巯基-烯点击反应合成聚酰亚胺
    1.6 本论文的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测试方法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2.3.2 核磁共振分析(NMR)
        2.3.3 元素分析仪
        2.3.4 凝胶渗透色谱(GPC)
        2.3.5 溶解性测试
        2.3.6 热失重分析(TGA)
        2.3.7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3.8 静态机械分析(TMA)
        2.3.9 动态机械分析(DMA)
        2.3.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2.3.11 椭圆偏振光谱仪
        2.3.12 双折射测试
        2.3.13 荧光分光光度计
        2.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15 X射线衍射仪(XRD)
第3章 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法的高折射率聚硫醚酰亚胺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双柠康酰亚胺(BCI)单体的合成
        3.2.2 聚硫醚酰亚胺(PTEI)的合成
        3.2.3 PTEI薄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BCI的合成与表征
        3.3.2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3.3 溶解性能
        3.3.4 热性能
        3.3.5 光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折射率聚硫醚酰亚胺/TiO_2和ZrO_2杂化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聚合物的合成
        4.2.2 PIs杂化膜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物及其杂化膜的表征
        4.3.2 热性能
        4.3.3 光学性能
        4.3.4 形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聚酰亚胺发光材料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PIs-NL和 PIs-ME的合成
        5.2.2 稀土配合物PIs-X-Ln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Is-X的合成与表征
        5.3.2 PIs-X-Ln的合成与表征
        5.3.3 溶解性能
        5.3.4 PIs-X和 PIs-X-Ln热性能
        5.3.5 PIs-X-Ln的荧光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聚亚胺-聚酰亚胺杂化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动态共价化学(DCvC)概述
    1.2 聚亚胺(PIm)概述
    1.3 聚酰亚胺概述
        1.3.1 聚酰亚胺合成方法
        1.3.2 聚酰亚胺的改性
        1.3.3 聚酰亚胺应用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内容
2 实验试剂、仪器及测试表征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测试条件及表征方法
3 酰亚胺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3.1 酰亚胺单体的合成
    3.2 合成反应条件的影响因素
    3.3 单体的结构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4.1 纯聚亚胺薄膜的制备
    4.2 PIm-PIs杂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4.3 PIm-PIs杂化薄膜材料测试与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PIm-PI杂化薄膜材料的性能
    5.1 PIm-PI杂化薄膜材料的基本性能
    5.2 PIm-PI杂化薄膜材料的热性能
    5.3 PIm-PI杂化薄膜材料的机械性能
    5.4 PIm-PI杂化薄膜材料的修复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本论文的研究结论
    6.2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表面无机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酰亚胺概述
        1.2.1 聚酰亚胺的发展史
        1.2.2 聚酰亚胺的性能
        1.2.3 聚酰亚胺的合成
        1.2.4 聚酰亚胺的应用
    1.3 聚酰亚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概况
        1.3.1 聚酰亚胺/金属杂化材料
        1.3.2 聚酰亚胺/氧化物杂化材料
    1.4 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功能化及其应用
        1.4.1 静电纺丝的概述
        1.4.1.1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1.4.1.2 静电纺丝的装置
        1.4.1.3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1.4.2 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
        1.4.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功能化
        1.4.3.1 直接掺杂法
        1.4.3.2 表面改性法
        1.4.4 功能化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应用
        1.4.4.1 复合材料增强剂
        1.4.4.2 聚酰亚胺基碳纳米纤维
        1.4.4.3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1.4.4.4 传感器
        1.4.4.5 微电子
        1.4.4.6 高温过滤介质
        1.4.4.7 超疏水膜
        1.4.4.8 锂离子电池隔膜
    1.5 锂离子电池概述
        1.5.1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1.5.2 锂离子电池原理、分类及性能
        1.5.3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1.6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现状
        1.6.1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与表征
        1.6.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类型
        1.6.2.1 聚烯烃微孔膜
        1.6.2.2 无纺布隔膜
        1.6.2.3 复合隔膜
    1.7 本论文的选题的意义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制备聚酰亚胺交联纳米纤维膜
        2.2.4 热致微交联法制备聚酰亚胺交联纳米纤维膜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的机理
        2.3.2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交联形貌的影响
        2.3.3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2.3.5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热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2.3.6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和吸液率的影响
        2.3.7 聚酰亚胺交联纳米纤维膜电化学稳定性表征
        2.3.8 聚酰亚胺交联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表征
        2.3.9 聚酰亚胺交联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表征
        2.3.10 热致微交联法制备交联聚醚酰亚胺纤维膜:处理温度对纤维膜形貌的影响
        2.3.11 处理温度对聚醚酰亚胺纤维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3.12 处理温度对聚醚酰亚胺纤维膜物理参数的影响
        2.3.13 聚醚酰亚胺交联纤维膜热稳定性的表征
        2.3.14 聚醚酰亚胺交联纤维膜热尺寸稳定性的表征
        2.3.15 聚醚酰亚胺交联纤维膜离子电导率的表征
        2.3.16 聚醚酰亚胺交联纤维膜电化学稳定性的表征
        2.3.17 聚醚酰亚胺交联纤维膜电池性能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表面无机包覆及其作为柔性“陶瓷”锂电隔膜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溶胶浸渍法制备表面包覆二氧化锆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柔性“陶瓷”隔膜
        3.2.4 反向原位水解法制备核壳结构SiO_2@(PI/SiO_2)纳米纤维柔性“陶瓷”隔膜
        3.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胶浸渍对纳米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3.3.2 溶胶浸渍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的影响
        3.3.3 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的表征
        3.3.4 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表征
        3.3.5 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热机械性能的表征
        3.3.6 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润性的表征
        3.3.7 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和吸液率的表征
        3.3.8 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的表征
        3.3.9 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的表征
        3.3.10 反向原位水解过程中纳米纤维的红外光谱表征
        3.3.11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的表征
        3.3.12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的表征
        3.3.13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表征
        3.3.14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热机械性能的表征
        3.3.15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润性表征
        3.3.16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和吸液率的表征
        3.3.17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阻燃性的表征
        3.3.18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的表征
        3.3.19 PI/S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表面银化及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PI/Ag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温度对聚酰胺酸纳米纤维中银离子负载量的影响
        4.3.2 银盐浓度对聚酰胺酸纳米纤维中银离子负载量的影响
        4.3.3 还原剂种类对银离子还原效果的影响
        4.3.4 二甲胺硼烷浓度对银离子还原效果的影响
        4.3.5 交换还原次数对PI/Ag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4.3.6 PI/Ag复合纳米纤维的成分表征
        4.3.7 PI/Ag复合纳米纤维的拉曼增强效应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聚酰亚胺及其复合薄膜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酰亚胺
        1.1.1 聚酰亚胺概述
        1.1.2 聚酰亚胺的性能
        1.1.3 聚酰亚胺的应用
        1.1.4 聚酰亚胺的发展历程
        1.1.5 聚酰亚胺的制备
    1.2 聚酰亚胺改性
        1.2.1 聚酰亚胺的缺点
        1.2.2 改性聚酰亚胺
    1.3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1.3.1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1.3.2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PI/S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PI/SiO_2 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过程
        2.2.4 PI/SiO_2 纳米复合薄膜的表征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红外光谱表征
        2.3.2 XRD分析
        2.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2.3.4 热重分析
        2.3.5 机械性能分析
第3章 荧光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实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XRD表征
        3.3.3 透射电镜(TEM)分析
        3.3.4 扫描电镜(SEM)分析
        3.3.5 荧光光谱分析
        3.3.6 热重分析
        3.3.7 机械性能测试
第4章 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步骤
        4.2.4 实验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表征
        4.3.2 XRD表征
        4.3.3 扫描电镜(SEM)表征
        4.3.4 热重分析
第5章 结论
附录1 碳量子点包覆磁性空心二氧化硅球的制备
    1.1 引言
    1.2 实验部分
        1.2.1 实验试剂
        1.2.2 实验仪器
        1.2.3 实验步骤
        1.2.4 实验表征
    1.3 结果与讨论
        1.3.1 MHSS和 MHSS@CDs的 HRSEM和 HRTEM分析
        1.3.2 MHSS@CDs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表征
        1.3.3 MHSS和MHSS@CDs的 XRD,EDS图谱和N2 吸附-解吸分析
        1.3.4 MHSS@CDs的荧光和磁性分析
        1.3.5 MHSS@CDs的粒度
        1.3.6 MHSS@CDs复合微球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溶胶-凝胶法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酰亚胺的合成
        1.2.1 在反应过程中闭合形成酰亚胺环的合成手段
        1.2.2 带酰亚胺环的单体直接聚合生成聚酰亚胺
    1.3 聚酰亚胺的应用
    1.4 聚酰亚胺的改性
        1.4.1 可溶性PI
        1.4.2 透明型PI
        1.4.3 光敏型PI
        1.4.4 高黏合性PI
        1.4.5 共聚型PI
        1.4.6 杂化型PI
    1.5 PI/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概况
        1.5.1 PI/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1.5.2 溶胶-凝胶法制备PI/SiO_2杂化材料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SiO_2改性柔性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表征手段
        2.2.3 二氧化硅改性柔性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合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结构分析
        2.3.2 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
        2.3.3 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光学性能
        2.3.4 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
        2.3.5 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
        2.3.6 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接触角与吸湿性
        2.3.7 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介电性能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iO_2改性侧基含羟基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表征方法
        3.2.3 二氧化硅改性侧基含羟基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体的结构确定
        3.3.2 DHTM-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结构分析
        3.3.3 DHTM-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
        3.3.4 光学性能分析
        3.3.5 热稳定性分析
        3.3.6 力学性能分析
        3.3.7 DHTM-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接触角和吸湿性
        3.3.8 DHTM-R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介电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SiO_2改性高温合成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仪器
        4.2.2 测试手段
        4.2.3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结构分析
        4.3.2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
        4.3.3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4.3.4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4.3.5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4.3.6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接触角和吸湿性
        4.3.7 APAF-ODA-ODPA/SiO_2 杂化薄膜的介电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9)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概述
        1.1.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1.2 聚酰亚胺概述
        1.2.1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1.2.2 聚酰亚胺种类及性能
        1.2.3 聚酰亚胺的应用
        1.2.4 聚酰亚胺的改性
    1.3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
    1.4 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简介
第二章 PAA及PAA/SiO_2的制备
    2.1 引言
        2.1.1 原料
        2.1.2 原料处理
        2.1.3 实验仪器
    2.2 纳米Si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2.1 纳米SiO_2的合成机理
        2.2.2 纳米SiO_2的合成
        2.2.3 纳米SiO_2粒径的表征
    2.3 PAA合成工艺的研究
        2.3.1 PAA溶液的合成机理
        2.3.2 PAA溶液的合成方法
        2.3.3 测试与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体摩尔配比对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2.4.2 反应时间对PAA溶液合成工艺的影响
        2.4.3 反应温度对聚酰胺酸合成的影响
        2.4.4 反应体系中含水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5 PAA/SiO_2杂化溶液的制备
        2.5.1 溶胶-凝胶法合成PAA/SiO_2溶液
        2.5.2 原位分散法合成PAA/SiO_2溶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PI/SiO_2杂化薄膜及其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溶胶-凝胶法PI/SiO_2杂化薄膜的制备
        3.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2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SEM分析
        3.3.3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透过率分析
        3.3.4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
        3.3.5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
        3.3.6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吸湿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位分散法制备PI/SiO_2杂化薄膜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原位分散法PI/SiO_2杂化薄膜的制备
        4.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位分散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红外光谱分析
        4.3.2 原位分散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SEM分析
        4.3.3 原位分散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4.3.4 原位分散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透过率分析
        4.3.5 原位分散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
        4.3.6 原位分散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
        4.3.7 原位分散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薄膜的吸湿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PI/SiO_2杂化纤维及其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溶胶-凝胶法制备PI/SiO_2杂化纤维
        5.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SEM分析
        5.3.2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5.3.3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力学性能
        5.3.4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热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位法制备PI/SiO_2杂化纤维及其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实验仪器
        6.2.3 原位分散法制备PI/SiO_2杂化纤维
        6.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原位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SEM分析
        6.3.2 原位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力学性能
        6.3.3 原位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6.3.4 原位法制备的PI/SiO_2杂化纤维热稳定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聚酰亚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杂化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聚酰亚胺的研究和生产概况
        1.2.1 国内外聚酰亚胺的研究
        1.2.2 国内外聚酰亚胺的生产
        1.2.3 国内外发展差距
    1.3 聚酰亚胺的性能及发展趋势
        1.3.1 聚酰亚胺的性能
        1.3.2 聚酰亚胺的发展趋势
    1.4 含硅聚酰亚胺的研究概况
        1.4.1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
        1.4.2 聚酰亚胺/线性聚硅氧烷杂化材料
        1.4.3 聚酰亚胺/笼形倍半硅氧烷杂化材料
    1.5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进展
        1.5.1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结构
        1.5.2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1.5.3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结构的表征
        1.5.4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应用
    1.6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的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及表征方法
        2.2.3 制备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
        2.3.2 巯基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
    2.4 小结
第三章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官能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官能化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硝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
        3.3.2 氨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
    3.4 小结
第四章 聚酰亚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杂化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制备方法
        4.2.4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掺杂量对杂化薄膜的影响
        4.3.2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分子量对杂化薄膜的影响
        4.3.3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官能团对杂化薄膜的影响
        4.3.4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官能度对杂化薄膜的影响
        4.3.5 热亚胺化过程对杂化薄膜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四、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 何国荣. 兰州大学, 2021(09)
  • [2]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杨煜培. 西华大学, 2021(02)
  • [3]填料结构设计及杂化EP材料的制备与绝缘性能研究[D]. 赵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聚酰亚胺光学材料及性能研究[D]. 刘曌. 深圳大学, 2020(02)
  • [5]基于聚亚胺-聚酰亚胺杂化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沈夕冉. 云南大学, 2020(08)
  • [6]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表面无机功能化及应用研究[D]. 孔鲁诗.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聚酰亚胺及其复合薄膜的制备[D]. 赵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8]基于溶胶-凝胶法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陶尧.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 [9]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蔡卫. 南通大学, 2015(03)
  • [10]聚酰亚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杂化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高秋爽.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