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及其展望_文学论文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及其展望_文学论文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及其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小说论文,如何看待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小说是新兴的文学样式,但它同时不知不觉地在向一些最古老的艺术传统回归。它蓬勃的发展势头及其为小说带来的全新变化,值得日益走向边缘的传统文学反省与深思。 ——编者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在中国的日渐普及,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悄然出现,而且大有向传统文学挑战和对垒的势头。目前国内各大文学网站均已在现代、古典文学等栏目之外,特辟出网络文学的专栏,其中参与写作和阅读的人数无法计算,在规范的印刷文学之外形成一道蓬勃的文学风景线。《小说评论》今年第二期刊登了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陈海燕撰写的《网络小说的兴起》一文。文章发表后在文学圈内受到关注和好评。记者日前就网络文学中最常见、最火爆、也最能展示作者艺术才华的网络小说,采访了陈海燕。

作家的权力在网络时代被敲击键盘的无名者所分享

问:网络写作大多是即兴创作,就像马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这使得大多数网络作品根本找不到明确与之对应的作者。人人都可以集作者、编辑和读者于一身,这一变化对传统文学及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作者隐匿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罗兰·巴特早就从读者参与作品创造的角度宣布了“作家的死亡”,而作家一直顽强抵抗、僵而不死,网络时代的降临,终于把高傲的作家给拉出来“毙”了。

“作家之死”宣布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始。按照福柯的“话语即权力”的观点,这等于是对一种权力的挑战和消解,把文学进一步拉向平民和通俗。纵观文学发展史,每一次文学载体的变化,都意味文学创作和文学流通的权力由少数人向更大多数人的转移,口头文学向书写文学、书写文学向印刷文学的转换无不如此,文学逐渐摆脱了由巫祝、僧侣、贵族、士大夫的控制向社会下层流传和渗透,因此越来越获得了生机和活力,社会的弱势集团也因此越来越获得了表达和接受的权利。

到了现代社会,由于教育的普及和印刷业的发达,作家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方式,而不是一种身分和地位的象征。但由于作家操持着舆论工具,总以社会和民众代言人的面目出现,而民众也把自己表达的愿望凝聚在作家身上,这样,作家不由自主地就有了一种神圣感和优越感;再加上印刷业有一套严格的遴选自己作者的规则,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一个人要想成为作家要经过层层近乎残酷的检察和筛选,如编辑、书评家(评论家)、市场行情、出版商等等,能有幸闯过道道关隘的可有几人?这不能不让幸运者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无形中造就了现代作家身上若隐若现的贵族气,所以才有鲁迅先生的说法:作家以为自己死了以后会围在上帝身边吃面包。

作家的贵族化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和民众生活的疏离,容易过分地自我沉溺,自我欣赏,对大众情绪和民间疾苦采取漠视甚至蔑视的态度,这些喧器于中国文坛的所谓“个人化写作”就很有此种意味。之二是作家创作源泉的枯竭,特别在中国,作家专业化的体制使得许多作家长期高高在上,在早期的生活积累被挤榨殆尽之后,只能靠闷在书斋里憋小说,这样编出来的作品苍白而怪诞,越来越显示出江郎才尽的窘态。作家的权力在网络时代被敲击键盘的无名者所分享,网络作者的加入使得真正民间的和底层的声音被传达了出来,“代议制”变成了直接民主,被代理人歪曲甚至强奸了的民意得以直接浮出海面。在网络作者那里,由于没有功利的驱使,他们可能更能沉浸于审美的表达,由于没有审查制度的存在,他们可能更为直抒胸臆;由于他们没有诸多文学清规的桎梏,他们的表达可能更为自由,因为他们就生活在底层,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有原汁原味、质朴清新。

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小说带来小说叙述模式的革命

问:一些网络小说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文本中嵌入声音,图片和音像等资料,震击和刺激着读者所有的感官。传统小说在这方面根本无法与之比拟。网络小说这一挑战是否构成一种形式上的革命?

答:这是网络小说的根本创新。我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篇《火星之恋》的科幻小说,作者在叙述主人公爱情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插入音乐、图片和音像资料,在阅读文本时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会弹出一段梦幻般的音乐、一幅美国航天探测器从太空发回的火星表面照片或者几秒钟的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音像资料。这样的小说使得原先只靠再现性想象作用于读者的接受系统受到了挑战,直观材料的介入在传统的平面阅读的基础上打开了一个立体的窗口,建立在线性叙述基础上的时间艺术的传统小说 在空间媒介的挤压下几乎面临着消解的危险。

人们对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差不多都感到了厌倦。多少年来无数作家都在尝试着小说叙述的革命,然而,迄今为止,所有的探索都跳不出语言的魔爪,都在线性叙述的怪圈里兜转,因为以语言为物质媒介是文学、因而也是小说的死扣。人们意想不到的是,网络小说的降临,轻而易举地在此打开了缺口。在语言的铁壁合围中,作家的叙述终于可以部分地“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综合媒介的全面采用,无疑是小说叙述的最大创新,它的革命意义无论如何估计也不会言重。

网络小说虚拟真实的能力将无限提高

问:所谓“真实”问题一直在小说理论中纠缠不清,现实主义主张“客观”的真实,现代主义主张“主观”的真实,西马的代表人物卢卡奇在其《小说理论》中将二者区分为“动态的真实”和“静态的真实”。两种“真实”观的辨难从未停止过。作为“后现代”产物的网络小说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呢?

答: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关于“真实”的形而上的智力游戏在网络时代土崩瓦解。网络小说压根就拒绝深度,作者只看重它所营造的文本的虚拟世界以及对它的真实表达。

这里我们必须借助于电脑多媒体游戏来阐述这个问题。电脑游戏所创造的无疑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然而它又是一个极端“逼真”的世界——这里的光色声像使人如临其境、溺而忘返。这个世界是自足的,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关联的,游戏者只注重当下的现场感受,不愿也绝不会将其与现实世界拼接对比,以测试其是否真实,他们认定他们所面对的就是唯一的真实。当然,这不是网络小说,网络小说也不可能完全逼近多媒体游戏,然而网络小说正在全面租借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仅仅只是开始,随着电脑技术支持的进一步升级和使用者对这些多媒体手段的熟能生巧,网络小说虚拟真实的能力将无限提高。请问,传统小说语言的“质感”再强,能强过图片和影像吗?文字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描绘哪怕再绘声绘色,能比得上这首乐曲的现场播放吗?而这些在网络小说中只要情节和氛围需要,都可以随机嵌入。更鼓舞人心的是,一些软件开发商已经许诺,借助一些新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电脑上体验谈情说爱、伤痛离别、开心解颐等喜怒哀乐时的内心的细腻感受,包括心跳、体温、眩晕、过敏等生理变化。届时如果网络小说全面采用了这些技术手段,什么样的传统小说能觊觎这种“真实”?

问:网络小说是这样漠视陈规,自由和开放,它这样的随心所欲是否消解了文学的某种神圣性的东西?

答:我们可以对这种彻底糟蹋小说神圣性的“胡作非为”怒发冲冠或嗤之以鼻,但我们无法抵挡“图像时代”的步步紧逼,“后现代”的平面化和消费主义时尚性已培养了大批年轻的感官享受者,他们是网络小说的发烧友,更令人沮丧的是,他们将无可争议地成为传统读者的替代者,因而也就理直气壮地成为传统小说的终结者。考虑到小说本原意义上就是“道听途说、街谈巷议”的消遣的产物,在一个物质和精神压力日益沉重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只能容忍或者无可奈何地认同这种花里胡哨的胡来。

网络小说怎一个“看”字了得

问:从接受的角度看,网络小说与传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答:传统小说的媒介决定了它的读者只能在线性的时间关系中攀登语言的链条,靠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填充和重构作者的艺术世界,这里有两个特征是明显的,即情境的想象性和意义的后延性。然而这些在网络小说中都部分地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们说接受传统小说的过程唯一是“看”和“思维”的话,那么网络小说就不仅仅是“看”,不仅仅是君子动脑不动手的静观和默思,而是伴随着一系列肢体活动——敲击键盘和拖拉鼠标。在网络小说中,由于声像和图片资料的介入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文本向读者的感觉全方位敞开,光色音像所营造的虚拟的真实全面震击和刺激读者的所有感官,这怎么是一个“看”字了得?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首先,想象活动差不多消失了,除了网络小说的文字部分之外,一旦进入音像片段,作者所给定的形象立即直观播出,根本无需读者依据语言符号的间接转换去再造性想象,因此读者自己的所有既有生活经验完全失效;其次,根本没有意义的扩深的延宕,读者消费的是感官的当下——这一点很合“后现代”的胃口。在传统小说里,由于语言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张力,读者必须在文字和句段的背后去捕获和体味深层意义;到网络小说中这种思维和索解的紧张与焦虑消失了,意义和形象完全重叠了,或者干脆说,意义就是当下的感受,就是光色声像的全面刺激,玩的就是心跳!

这里只有眼花缭乱,无法整合出意义,它给人的只是瞬间的感官轰炸。如果说它有意义,其意义即在于此。

网络小说可以说是新兴的文学品种,但它却不知不觉地恢复了最古老的艺术传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和混沌;作者匿名与远古口头文学“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率性而为相暗合,摒弃了文人写作的矫情和功利;文本的开放又接近了民间文学对集体智慧的吸纳与扬弃。这其中透露的信息很值得日益走向边缘和日益萎靡不振的传统文学反省与深思。

网络小说需要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问:目前大多数网络小说还相当稚嫩、粗糙,这是理论界至今对它比较冷淡的一个原因。这样一种新兴的品种,前景如何?

答:当然,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生品种,其稚嫩和粗糙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网络的开放性激起了众多文字操练者的狂热,没有检察的园地一时也良莠纷呈、鱼龙混杂,这里各种文字竞相铺陈,有像《活得像个人样》这样的优秀之作,也有大量的文字垃圾,包括黄色故事。其次,缺少审阅者和校订者的把关,得之于此也失之于此,没有文学规范和约束既可以无限地展开文学的创造性,亦可以不讲究任何文字底蕴和表达技巧地去滥竽充数,这一点目前表现尤为突出,也是造成网络小说好作品(且不说粗品)不多的主要原因。再次,文本的开放性自然可以带来创作的历险和刺激,但阶段和局部的可控制和通盘和全局的无法控制必然导致作品的凌乱和臃肿。还有,一些作者现在尚不十分在意自己文学内功的不足,而沉迷于多媒体技术的操练,竭力把网络小说做成电脑游戏,忽视了可控制的程序游戏和非控制的创造性游戏之间的根本区别。

以上的瑕疵导致了人们对网络小说的訾议和不屑。但是,如果我们不求全责备的话,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假以时日,我相信随着网络作者的进一步成熟和游戏规则的日趋完善,网络小说会有一个明亮的前景。

这里我对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给予网络小说的漠视表示不满。正是由于批评的缺席,使得网络小说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扶持,这也是它目前虽然发展迅猛却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

标签:;  ;  ;  ;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及其展望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