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名著中自由穿行——《西游记》延伸阅读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游记论文,名著论文,课程论文,自由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猴王出世》选自中国古典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导读”说: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显然,语文教材中经典长篇小说“节选”和“梗概”,只是为学生走近经典名著打开一扇窗口。为了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开启名著延伸阅读的愉悦旅程,我开发了自己的《西游记》延伸阅读微课程。 一、课程价值 《西游记》因多元复杂的文化因素、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妙趣横生的神魔色彩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了解《西游记》的风格特点,激发阅读兴趣,在儿童心目中播下文化的种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高年级儿童刚刚开始阅读古典长篇小说,缺乏阅读经验,课外阅读指导也一直比较薄弱。所以,以《猴王出世》为起点的《西游记》延伸阅读微课程,要引领儿童大胆接触章回体古典白话小说,学习通过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把握小说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初步建立起长篇小说阅读图式。 《西游记》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诡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奇幻玄怪的神魔色彩、奔放神奇的大胆想象,构成了《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品读、揣摩其语言表现艺术,可令学生获益良多。 二、课程内涵的“知识集” 我把微课程里的支撑性内容称为“知识集”。《西游记》微课程里的“知识集”主要有以下要素: (一)神魔小说的人物特点 小学三四年级是童话阅读的高峰时间,童话中人物个性特点往往鲜明单一,且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而《西游记》等神魔小说中人物个性则往往比较复杂,个性特点在比较长的时段内也往往会有成长变化。如孙悟空机智勇敢,同时又有不遵法纪、经常闯祸的特点,皈依后性格也逐步走向成熟。再比如孙悟空及各路神仙都是拥有“超能力”的“超人”,唐僧等人则是“常人”,而各种魔怪之类则是“拟人”,这三类人物形象使《西游记》的人物谱系变得异常丰富,且每类人物都很难用简单的善恶美丑标准来归类划分。 (二)目录阅读知识 五年级学生已经懂得目录具有检索功能,能够利用目录查找自己需要阅读的内容,但对于章回体小说目录的作用则还没有深切体会。因此,通过《西游记》目录浏览,可引领学生把握《西游记》内容全貌,引发更强的阅读期待。 (三)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阅读策略 小学五年级儿童已经接触一定量的儿童小说,但阅读古典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却是首次。此类小说中情节编制、人物塑造、章回衔接、悬念设置、语言表达等都有一定的特色,尤其是文白夹杂的语言形式对五年级学生而言仍是不小的挑战,需要进行相应的策略指导。 (四)《西游记》的传播历史 《西游记》在我国有广泛而悠久的传播历史,除文本小说外还有平话、杂剧、绘本等传播形式,现代更有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儿童在接触小说《西游记》之前,已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不同形式的《西游记》文化产品,如由《西游记》改编的图画书、动画片和电视剧、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本身,也蕴含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内容设计原则 首先,要选择贯通全书的一个点,可以是一个重要章节、一个文化现象,或其中一个人物,“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小说情节内容的局限,形成相对独立的“话题式”研读活动板块。 其次,是把握章回体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从情节编制、人物塑造、章回衔接、悬念设置、语言表达等角度选择课程内容,用有意思的话题组织起来。 最后,还要探索富有童趣的教学方式。儿童学习语文的实践性须从“学趣”中来。所谓“学趣”,即是学习的乐趣,这种乐趣须是从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来。 依据以上原则,本课程设计了五项内容:《猴王出世》是教材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西游记》的语言特点;《西游记人物谱》,从整体上感知全书的人物形象;《读西游记目录》,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内容情节;《话说西游记中的“三”》,引导学生体会情节编织的特点;而《西游记中的“装备”》,则从装备角度切入,体会《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四、课程实施 (一)《西游记》第一课《猴王出世》(略) (二)《西游记》人物谱 【教学目标】 1.整理人物信息,初步学习长篇小说阅读中厘清人物关系的方法。 2.分析人物关系,领悟《西游记》中的情节冲突模式,学会类型化把握情节,从而了解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西游记》人物歇后语,如唐僧取经——一心一意。 1.说说《西游记》人物。 活动一:人物大起底 以小组为单位,列出大家所知道的《西游记》人物名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对人物涉及的相关故事内容进行提示。) 活动二:人物大归类 将学生列出的人物投影到屏幕上,由学生自主分类。 讨论小结:《西游记》人物主要有“神(佛)”“人”“妖(魔)”三类,因此《西游记》被人称为“神魔小说”。当然,在“神”“妖”中还可以细分。 2.聚焦《西游记》主要人物。 活动三:列举孙悟空的“优缺点” 请学生在一张分有两栏的纸上,分别列出孙悟空的优点和缺点。交流填写的内容。 活动四:要不要猪八戒的“小辩论” 你觉得猪八戒的身上有没有优点?思考并辩论:取经可以不要猪八戒吗? 活动五:说说唐僧的定力 唐僧的最大缺点是什么?既然有这样的缺点,他为什么还可以作为一位领导者并最终取得真经?哪个特点是他最大的优点? 3.体验《西游记》的情节冲突模式。 小说中人物性格极其重要,它往往与环境一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西游记》中许多情节常常是三位主要人物个性相加的结果。 活动六:文学实验——“人物个性加法” 出示三种加法:(1)三个人的优点相加;(2)三个人的缺点相加;(3)三个人的优缺点互加。 活动方式:你能从《西游记》中找出哪些情节是这些加法的结果?学生自由地发现并交流。 4.课堂小结。 性格决定命运,《西游记》的情节就是由这些主要人物的个性叠加起来决定的。有人说,实际上这些人物代表着一个人性格中的几个方面。你认为这话有道理吗?课外继续思考。 (三)学读《西游记》目录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目录,关注目录表达的内容与形式,了解《西游记》故事梗概,感受章回体目录的特色。 2.学会阅读目录,并知道这是一种初步鉴别文学作品优劣的方法。 【教学过程】 1.画“路线图”。 (1)西天取经并非唐僧一人,而是结伴而行,组团招收会员,总有个先来后到。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目录,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唐僧收徒”的“行动路线图”。提示:画一画在什么地方,收了哪位成员。 (2)交流。 (3)小结:这是目录的第一个作用——检索。我们可以借助目录,快速找到一些我们想要的信息。(课件出示) 2.划分段落。 (1)“西游”的目的就是“取经”。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按“取经之前,取经途中,取得真经”的顺序来划分目录,可以用双斜杠表示。 (2)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目录的表达内容。 (3)小结:目录除检索的作用外,还可以从中了解每一回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整个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发展变化。 3.称呼的变化。 (1)四人小组讨论,找出描写大闹天宫的章节。 (2)细读目录第四至第七回,你能从目录中发现什么? 关注目录表达内容——言简意赅。 关注目录表达格式——对仗工整。 (3)关注目录中对孙悟空称呼变化:弼马温——齐天大圣——心猿。 (4)为什么同指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要用到几个不同的称呼呢?(行文表达的需要,不重复。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称呼。弼马温:避马瘟的谐音。避马瘟源于古时民间传说,是将母猴子的尿与马料混合在一起喂马,可以避免马生病。天庭让孙悟空担任弼马温一职,看似承认他的能力,实质是对他的嘲弄。齐天大圣:不是个好惹的主,就给个番号,注个名头,并无实权。心猿:在如来看来,无非是一只通人性的猴子而已。) (5)品读目录,感受目录的语言特色。 (6)布置小研究:课后请大家再认真研究研究《西游记》的目录,看看你还能从中发现什么。(比如找到师徒四人先后经历的八十一难。) (四)话说《西游记》中的“三” 【教学目标】 1.梳理《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的基本含义,了解“三”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结构意义。 【教学过程】 1.分析比较“三”的情节。 (1)快速翻阅,同时结合阅读记忆,找出《西游记》中具有“三”信息的情节。(三打白骨精、三盗芭蕉扇等。) (2)引导:其实许多孙悟空打妖的情节都是“三”次。学生快速浏览,了解整本书中有关“三”的情节。(比如收服猪八戒,实际也是三次。) (3)交流。练习用简练的语言记录情节中的“三”。(如“三戏猪八戒”之类) (4)总结与“三”有关的情节发展规律。(往往是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想了办法可还是失败,第三次终于找到了办法取得胜利。)这样安排情节让你感受到什么? 2.聚焦到“三打白骨精”(也可以是其他情节)。 (1)请学生简要叙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2)从这“三打”中看出白骨精有什么特点?(正是这三次的变化,显出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从这“三打”中看出唐僧又有什么特点?(从这三次对悟空的惩罚,可以看出唐僧的愚昧和顽固。) (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孙悟空打妖,要面对哪些力量?(要面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愚昧的唐僧以及喜欢挑拨的猪八戒。)从“三打白骨精”中你感受到了孙悟空的哪些个性特点? (4)揭示“三”的奥秘。(用“三”次情节,可以让人物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3.课外继续在文本发现与“三”相关的情节。 (五)《西游记》中的“装备” 【教学目标】 1.从“装备”的角度梳理《西游记》故事情节。 2.懂得“装备”在表现人物个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对人物个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1.装备知多少。 整理《西游记》中人物的装备信息。 (1)唐僧:袈裟、锡杖。 (2)孙悟空:如意金箍棒、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 (3)猪八戒:九齿钉耙。 (4)典型妖魔:如牛魔王的碧水金睛兽,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幌金绳等。 2.装备的探究。 (1)评选装备之最,感受装备的神奇。 这些装备有什么神奇的地方?选出你认为可以称得“最××”的装备,说说理由。参考:最重的装备,最小的装备,最不起眼的装备,最残酷的装备,最美的装备…… (2)装备数学题,研究装备相克的问题。 小组研究:《西游记》各种各样的战斗中,装备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来做做数学题,看看装备之间的力量对比。(可选一个算式,也可选多个。)完成后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 3.装备与人物的个性。 (1)对比:如果把孙悟空的金箍棒给猪八戒,把九齿钉耙给孙悟空,你觉得可以吗?展开讨论。 (2)研究“紧箍咒儿”:装备与人物个性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吗?《西游记》中有一个专门针对人物个性的装备,那就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儿”。一起来研讨一下这个装备的特别之处。 4.小结。 布置课程作业和课程评价办法。 五、课程评价 以学分的方式进行评价,积满8个学分,课程评价为合格。 1.阅读《西游记》并作相应的批注。(必做,每10条批注可得1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 2.提交两份当堂作业。(选做,一份当堂作业符合老师提出的要求,可以得2学分。) 3.完成一份研究小论文,选题可以是课堂师生研讨的主题,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选做,研究小论文得到认可可以得4学分。) 4.课外收集作者吴承恩的资料一份或研究《西游记》的资料。(选做,收集的资料准确并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得2学分。)古典文学中的自由行走--“西游记”延伸阅读课的开发与实施_西游记论文
古典文学中的自由行走--“西游记”延伸阅读课的开发与实施_西游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