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地加快。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不断在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生活的质量,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提高,城市园林建设是满足城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一部分。为保证市政道路中的园林绿化能有良好质量,绿化工作人员应能掌握道路綠化建设方面的关键点以及植物养护方面的关键点,从而根据绿化项目的实际需要以及植物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及养护措施。本文就市政道路方面园林绿化的施工关键以及养护关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养护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极大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并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园林绿化工程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施工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但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园林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多技术上的难点问题,如果对存在的难点不能进行有效地解决就难以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1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大大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降低污染指数,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园林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果,对植物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做好草木的科学化管理与设计,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的工艺与设计程序,强化对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凸显园林景观的价值,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打造更为优质的氛围。园林绿化工程的不断推进,使城市的绿化面积不断拓宽,充分应用植物的生态价值,改善城市生活中所产生的噪音、灰尘等,可大大缓解人们的压力,缓解身心疲劳,符合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2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分析
2.1表土的采取和复原
壤是苗木生长的基础保障,团粒结构是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生长环境的最佳选择,团粒径大小为3mm左右,孔隙不超过0.01mm。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还原苗木的生长表土,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基础保障。
2.2绿化地的整理
绿化地的整理内容有很多,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此做了以下总结:(1)保证苗木的根须必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通常情况下地被层厚度应该大于15厘米;小灌木的最低厚度为30cm;浅根性灌木地被层厚度应该大于60cm等;(2)绿化地的整理还需要施工人员保障土壤的施工厚度。合理的土壤厚度可以有效保持植物根系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是提高苗木存活率的重要手段;(3)绿化地整理还要求施工人员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确保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气性:(4)合理控制土壤的pH值。为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道路园林绿化工程土壤的pH值应该控制在6.0左右;(5)道路园林绿化工程土壤的养分是促进苗木生长的重要保障。土壤中矿物质、有机物、空气以及水分的含量必须符合苗木的生长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严把苗木种植关
道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苗木种类较多,苗木的种类受道路地貌的影响,不同类型地貌会选取不同类型的苗木,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把苗木种植关:(1)工作人员必须将种植苗木按照规格、数量以及施工前放线定点的树穴对号入座;(2)选择合适的吊机,安排吊机的位置;(3)种植土的回填工艺有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回填土应该高出地面20cm左右,减少水土流失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
3市政道路方面绿化养护的关键措施
3.1 根据植物特点、绿化需要科学修剪
在对市政道路之中的绿化植物进行养护的时候常需要对植物进行修剪,但如果随意进行修剪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植物受到损伤并影响绿化效果,因此在进行修剪的时候要能做到科学修剪、合理修剪。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在进行植物修剪的时候要能掌握各种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在了解植物生长周期的基础上来判断植物的茂盛情况,从而定期、科学的进行修剪。其次,在修剪的时候还要能明确植物修剪的具体意义,科学的修剪能起到定向培养植物生长方向、避免植物受到病虫害影响、赋予绿化工程特殊造型意义等作用,因此在进行绿化建设的时候要能明确修剪的意图,之后在制定详细、科学的修剪方案。在道路绿化植物养护阶段中科学合理的植物修剪不仅能保证植物更加茁壮的生长,同时还能赋予植物以优美的绿化造型。
3.2 充足的肥料供应
在道路绿化植物生长中还需要充足的肥料供应,但在施肥的时候还要保证施肥的科学性,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肥力过盛的情况影响植物生长,因此在进行植物施肥管理的时候要能掌握植物对肥力的具体需求,来实行分段、分次的科学施肥。若提供植物肥料的次数不多、份量不够,不仅不利于植物的健康存活,还对植物的观赏价值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全部的绿化植物都应该遵循施工技术要求与绿化植物养护标准来实施养护管理,清理杂草的次数保持在一年10次以内,底肥供给1次就足够了,为了供应植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在后期要对其加施一定的水溶肥等速效肥。
3.3 定时灌溉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带中种植的植物其生存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与野外自然环境不同的使,若只通过自然降水进行补给则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因此,必须减少一次灌水量,但是增加灌水频率,并且依据不同植物类型的生产规律、生长需求、气候编制灌水周期表,合理控制每次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灌溉时需注意,对于新载植物,幼苗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差,需重点监管。
3.4 完善植被养护工作
园林景观建设和导率绿化建设的工作的关键就在于绿化植物的管理,而对于绿化植被来说,其生长质量不仅与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有直接联系。因此,要想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并完善城市绿化带整体效果,需注重植物养护工作,详细如下:①树木养护时,需要先明确树木的类型及野生生存状态,确定树木最佳的生存状态,保证树木的生长位置适宜,在生长过程中错落有致,对此可以依据阳光的照射角度以及分布密度等对树木进行合理组合,并定期修剪,去除枯死或影响树木健康生长的部分,但是在修剪过程中需要对树木的生存状态进行检查,查看植物是否有病害。因为各病害类型的症状有所差异,需要细致检查,询证治疗。②园林景观以及道路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人员,需要对绿化带的落叶等进行清理,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维护外部美观。③就近些年来草地绿化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说,草地有多个生长阶段,养护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气候以及草地的生长阶段,并依据植被的硬性需求开展针对性养护工作。④对于道路绿化花卉,需要及时修剪枯枝等,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明确修剪时间以及杀虫时间。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城市中每个环节的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这一方面,国家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及资源。在开展相应的道路建设工作时,有关部门必须全面思考问题,同时选取适当的绿色植被,只有做到这一点,城市环境绿化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亚鑫.解析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J].华东科技,2014(26):143-145.
[2]项箫微.浅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现阶段的技术问题[J].现代园艺,2011(9):66.
[3]李超凡,吴汝红.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和技术问题探讨[J].现代园艺,2014,36(12):173.
论文作者:董颖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植物论文; 苗木论文; 生长论文; 道路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园林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